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U型枕。
背景技术:
U型枕,又名充气旅行枕,是根据颈部工学设计,材料为采用热感的慢回弹材料,提供头颈最平均、柔和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背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多种用途,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但是,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U型枕躺在床上时,U型枕、床及用户颈部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这就使得该密闭空间的透气性会较差,颈部出汗后,汗液会堆积,而这可能会使得皮肤出现红疹等皮肤过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U型枕,其在使用时,可有效地避免人体颈部出现汗液堆积的现象,从而维护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气U型枕,包括背枕部及肩枕部,所述肩枕部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背枕部两端的左枕部及右枕部,所述背枕部的顶侧设有背部凹陷区,所述左枕部的底侧及所述右枕部的底侧分别设有左凹陷区及右凹陷区,所述背枕部的内侧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背枕部的透气孔。
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透气孔的内壁均固定有用于保持所述透气孔畅通的管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枕部的外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用于放置所述透气U型枕的枕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枕袋开设有用于将所述透气U型枕放入其内部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边缘套接有绳体,所述绳体的两端固定有可以将所述绳体的两端合在一起或分开的绳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拉链。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枕部的内侧开设有贯穿所述左枕部的左透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枕部的内侧开设有贯穿所述右枕部的右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背枕部的内侧开设有若干贯穿背枕部的透气孔,透气孔的存在就会使得该密闭空间出现开放状态,借此,提高该透气U型枕、床及用户颈部所形成空间的透气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颈部的汗液堆积,从而避免了用户因为汗液而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等皮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透气U型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透气U型枕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透气U型枕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本实施例透气U型枕的后视图。
图中:1、肩枕部;11、左枕部;111、左凹陷区;12、右枕部;2、背枕部;21、背部凹陷区;3、枕袋;31、绳体;32、开口端;4、透气孔;41、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透气U型枕,包括背枕部2及肩枕部1,肩枕部1包括分别固定于背枕部2两端的左枕部11及右枕部12,背枕部2的顶侧设有背部凹陷区21,左枕部11的底侧及右枕部12的底侧分别设有左凹陷区111及右凹陷区;用户可以用该透气U型枕的左枕部11及右枕部12夹在颈部的两侧,使得用户的后脑可以与背部凹陷区21贴合,且左凹陷区111与左肩贴合,右凹陷区与右肩贴合,在本实施例中,背部凹陷区21的外部轮廓呈弧形设置,且背部凹陷区21的厚度小于该透气U型枕的两侧的厚度,此外,背部凹陷区21的尺寸符合人体颈部工学,背部凹陷区21与人体后颈部接触,用户后靠时颈部可与背部凹陷区21贴合;左凹陷区111的外部轮廓及右凹陷区的外部轮廓均呈弧形,左凹陷区111及右凹陷区的设计尺寸均符合人体肩部工学,使用时可增大枕头与人体肩部的接触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背枕部2及肩枕部1的外表面均包裹有软物质材料,比如:海绵,借助软物质材料提高用户使用该透气U型枕时的舒适性。
但是,当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U型枕躺在床上时,U型枕、床及用户颈部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这就使得该密闭空间的透气性会较差,颈部出汗后,汗液会堆积,而这可能会使得皮肤出现红疹等皮肤过敏现象。
故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1及图2所示,背枕部2的内侧开设有若干贯穿背枕部2的透气孔4,透气孔4的存在就会使得该密闭空间出现开放状态,借此,提高该透气U型枕、床及用户颈部所形成空间的透气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颈部的汗液堆积,从而避免了用户因为汗液而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等皮肤问题。
但是,当用户在使用该透气U型枕时,该透气U型枕中的背枕部2会是受到朝向透气孔4且垂直于透气孔4轴线的挤压力,若挤压力过大,则透气孔4可能会被挤压至内壁贴合,从而使得透气孔4闭塞以致透气孔4失去透气的作用,故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一下优化:每个透气孔4的内壁均固定有用于保持透气孔4畅通的管材41。管材41可有效地对透气孔4的轮廓进行支撑,以避免透气孔4被挤压至闭塞,有效的保证了透气孔4的畅通,在本实施例中,管材41可以选用硬质金属制成。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气U型枕还可进行以下优化:即左枕部11的内侧设有贯穿左枕部11的左透孔;还可接着优化:右枕部12的内侧设有贯穿右枕部12的右透孔;左透孔及右透空的存在会在透气孔4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该透气U型枕、床及用户颈部所形成空间的透气性,从而有效的避免颈部的汗液堆积,从而避免了用户因为汗液而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等皮肤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1至图3所示,背枕部2的外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用于放置透气U型枕的枕袋3。借助枕袋3,当该透气U型枕不被使用时,可以将该透气U型枕装入枕袋3中,使得该透气U型枕远离灰尘,保证了该透气U型枕的结净。而且,针对枕袋3,还可进行下一步优化:枕袋3开设有用于将透气U型枕放入其内部的开口端32,开口端32的边缘套接有绳体31,绳体31的两端固定有可以将绳体31的两端合在一起或分开的绳扣;当该透气U型枕被装入枕袋3后,借助绳扣及绳体31的配合,将开口端32封闭;其中绳体31可为尼龙绳,也可为pp绳,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绳体31的材料及绳体31的形态做出任何的限定,只需其可以将开口端32收拢以封闭开口端32即可。
针对上述的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若将枕袋3缝制再背枕部2上,则连接件为是将枕袋3及背枕部2缝制且固定的缝制线,即利用缝制线将枕袋3缝在背枕部2上;当然,连接件还可为拉链,借助拉链可以将枕袋3连接在背枕部2上,而且,通过拉链,方便将枕袋3自背枕部2上取下和将枕袋3装在背枕部2上,从而可大大的方便对枕袋3的清洗及方便对枕袋3的更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