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吊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881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手套吊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夹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套吊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厨房使用后的塑料手套,冲洗后都需要晾干,因此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码TW359091所示,是在手套上一体制作一个吊环,并以该吊环吊挂于一个设置于墙壁的铁钉上进行晾干,而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码TWM323817所示的手套则是在两个手套上设置能相互黏扣的黏扣带组合,利用黏扣带组合相互黏合后的底部空间来挂设于一个晾杆上进行晾干,上述在手套上增加结构的作法,虽让手套能吊挂使用,但是都需要改变手套原来的制程,增加手套制作的成本。

而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码TWM337310、TWM310664,及中国台湾公告号码TW278784、TW366925则分别揭示了能穿入手套内进行支撑的支撑架,虽然能供手套吊挂,但是支撑架的结构复杂,因此制作成本也相对高昂。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码TWM383581及TWM459800则分别揭示了用于供衣架吊挂的结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码TWM429429揭示了能够扣接成吊架以供毛巾吊挂的环体结构,虽然此三种方式皆能用于吊挂物品,但是却没有针对供手套吊挂用的结构,因此并不适于供手套吊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套吊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手套吊夹装置,用来供一个手套吊夹,该手套包括一个手套本体,及一个设置于该手套本体的穿入口边缘的凸缘,该手套吊夹装置包含一个带体、一个连接单元,及至少一个吊夹单元。

该带体包括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一端部及一个第二端部,及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间的中间部,该连接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部的公固定件,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端部并于该带体弯曲时与该公固定件结合的母固定件,该吊夹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中间部且呈非封闭状分布的围绕区段,及一个隘口,该围绕区段具有两个相对设置并朝该隘口凸伸的凸块,该围绕区段并界定出一个位于该隘口内的吊挂空间,及一个位于该隘口外的安装空间,该隘口具有一个穿过所述凸块间的进出方向,该手套的凸缘能变形地沿该进出方向通过该隘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吊夹单元的数量为偶数个,该带体还包括一条通过该第一端部、该中间部及该第二端部的中心线,及两个分别位于该中心线两侧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所述吊夹单元是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线的两侧,每一个吊夹单元的该隘口是设置于该带体的其中一侧边,每一个隘口的该进出方向与该中心线成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每一个侧边具有一个平行于该中心线的平直段,及数量是与相同侧的吊夹单元的数量相同的导引段,每一个导引段自各自的该平直段朝各自的该隘口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所述吊夹单元是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线的两侧,每一个吊夹单元的该隘口是设置于该带体的该中心线与其中一侧边间,每一个隘口的该进出方向与该中心线平行,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两侧的两个吊夹单元的所述安装空间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每一个吊夹单元还包括一个自各自的该安装空间朝该中心线延伸的连接空间,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两侧的两个吊夹单元的所述连接空间及所述安装空间共同形成一个吊挂槽,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两侧的两个吊夹单元且受该吊挂槽部份围绕的区域共同形成一个折片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吊夹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隘口位于该带体的中心在线,每一个进出方向与该中心线重叠,所述安装空间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该公固定件具有一个头部,及一个连接该头部及该第一端部间且外径小于该头部的外径的颈部,该母固定件具有一个能够供该头部穿过的大径孔,及一个连接该大径孔且宽度界于该头部的外径及该颈部的外径间的小径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该母固定件的该大径孔是位于该小径孔及该中间部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套吊夹装置,该带体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公固定件及该中间部间的挂设孔,当该公固定件的颈部套设于该母固定件的小径孔时,该挂设孔与该母固定件的大径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吊夹单元的该围绕区段及该隘口的设置,使该手套的凸缘能变形地通过该隘口,并由所述凸块限位固定,使用上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套吊夹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于一个供吊夹状态的一个侧视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于该供吊夹状态的一个前视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于一个第一使用态样的一个侧视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于一个第二使用态样的一个前视图;

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于一个第三使用态样的一个侧视图;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于一个第四使用态样的一个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套吊夹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9是该第二实施例于一个供吊夹状态的一个侧视图;

图10是该第二实施例于一个第一使用态样的一个前视图;

图11是该第二实施例于一个第二使用态样的一个前视图;

图12是该第二实施例于一个第三使用态样的一个侧视图;及

图13是该第二实施例于一个第四使用态样的一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手套吊夹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是用来供一个手套8吊夹,该手套8包括一个手套本体81,及一个设置于该手套本体81的穿入口边缘的凸缘82。

参阅图1、2、3,该手套吊夹装置包含一个带体2、一个连接单元3,及四个吊夹单元4。

该带体2包括相反设置的一个第一端部21及一个第二端部22、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部21及该第二端部22间的中间部23、一条通过该第一端部21、该中间部23及该第二端部22的中心线24、两个分别位于该中心线24两侧的侧边25,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部21的挂设孔26。

每一个侧边25具有一个平行于该中心线24的平直段251,及两个导引段252,每一个导引段252由各自的该平直段251朝各自的吊夹单元4倾斜延伸。

该连接单元3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端部21的公固定件31,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二端部22并于该带体2弯曲时与该公固定件31结合的母固定件32。

该公固定件31具有一个头部311,及一个连接该头部311及该第一端部21间且外径小于该头部311的外径的颈部312。于本实施例中,该挂设孔26是设置于该公固定件31及该中间部23间。

该母固定件32具有一个能够供该头部311穿过的大径孔321,及一个连接该大径孔321且宽度界于该头部311的外径及该颈部312的外径间的小径孔322。于本实施例中,该母固定件32的该大径孔321是位于该小径孔322及该中间部23间。

该带体2弯折而使该公固定件31的颈部312套设于该母固定件32的小径孔322时,该挂设孔26与该母固定件32的大径孔321相连通。

所述吊夹单元4是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线24的两侧,进一步来说,就是该中心线24左右两侧中的每一侧都设置了两个吊夹单元4。

每一个吊夹单元4包括一个设置于该中间部23且呈非封闭状分布的围绕区段41,及一个隘口42。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导引段252是由各自的该平直段251朝各自的该隘口42倾斜延伸。

每一个围绕区段4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并朝该隘口42凸伸的凸块411,该围绕区段41界定出一个位于该隘口42内的吊挂空间412,及一个位于该隘口42外的安装空间413。

每一个隘口42具有一个穿过对应的所述凸块411间的进出方向X,每一个隘口42是设置于各自的该带体2的侧边25,该隘口42的该进出方向X与该中心线24成角度。

使用时,是先将该带体2弯折而使该公固定件31的头部311穿过该母固定件32的大径孔321后,并使该公固定件31的颈部312套设于该母固定件32的小径孔322,而使该手套吊夹装置达到一个供吊夹状态。

参阅图1、3、4,为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一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单一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该手套8吊夹于已达到该供吊夹状态的该手套吊夹装置的其中一侧边25,并通过对应该侧边25的两个吊夹单元4进行吊夹,由于该手套8的凸缘82能变形地沿每一个进出方向X挤压通过各自的吊夹单元4的隘口42,因此能受到所述凸块411的卡制而不会脱落,而该第一端部21、该中间部23及该第二端部22所围绕的空间就能够用来供一个杆件6穿设,使该手套吊夹装置能吊挂于该杆件6而让该手套8在受到吊夹后滴水晾干,而当要取下该手套8时,只要施力拉动该手套8,就能够使该凸缘82变形地挤压通过各自的吊夹单元4的隘口42,而使该手套8顺利脱离。

参阅图1、3、5,为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二使用态样,同样是用来吊夹单一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该手套8吊夹于已达到该供吊夹状态的该手套吊夹装置位于该中心线24的两侧且位置相对应的其中两个吊夹单元4,而能同样达到吊夹该手套8的有益效果。

参阅图1、3、6,为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三使用态样,该第三使用态样是类似于该第二使用态样,其差异在于该第三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两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另一个手套8同时吊夹于另外两个位于该中心线24的两侧的吊夹单元4,而达到同时吊夹两个手套8的有益效果,另外,该杆件6也能够是例如安装于墙面的钉子,并穿过已达到该供吊夹状态的该手套吊夹装置的该挂设孔26及该母固定件32的大径孔321,而使该手套吊夹装置能够吊挂于该杆件6上。

参阅图1、3、7,为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四使用态样,该第四使用态样是类似于该第一使用态样,其差异在于该第四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两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另一个手套8同时吊夹于另一侧边25,并通过对应该侧边25的两个吊夹单元4进行吊夹,而达到同时吊夹两个手套8的有益效果。

参阅图8、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每一侧边25取消导引段252。

吊夹单元4的数量是六组,以下以两个第一吊夹单元51及四个第二吊夹单元52进行说明。

每一个第一吊夹单元51的隘口42是位于该带体2的中心线24上,每一个进出方向X与该中心线24重叠,所述安装空间413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吊夹单元52是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线24的两侧,每一个第二吊夹单元52的该隘口42是设置于该带体2的该中心线24与其中一侧边25间。

每一个第二吊夹单元52的隘口42的该进出方向X与该中心线24平行,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24两侧的两个第二吊夹单元52的所述安装空间413互相连通。

每一个第二吊夹单元52还包括一个由各自的该安装空间413朝该中心线24延伸的连接空间43,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24两侧的两个第二吊夹单元52的所述连接空间43及所述安装空间413共同形成一个吊挂槽44,对应设置在该中心线24两侧的两个第二吊夹单元52及该吊挂槽44部份围绕的区域共同形成一个折片部45。

使用时,同样是先将该带体2弯折而使该手套吊夹装置达到该供吊夹状态。

参阅图8、9、10,为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一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单一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该手套8通过该第一吊夹单元51进行吊夹,由于该手套吊夹装置达到该供吊夹状态时,相互连通的所述安装空间413会因相互弯折后而形成对外开放的缺槽,因此该手套8的凸缘就能通过所述安装空间413并挤压通过所述第一吊夹单元51的隘口42,而达到吊夹该手套8的有益效果。

参阅图8、9、11,为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二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单一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其中一个折片部45朝外翻起后,将该手套8的该凸缘82自翻起的折片部45底部通过对应该折片部45的该吊挂槽44,并挤压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吊夹单元52的隘口42,而达到吊夹该手套8的有益效果。

参阅图8、9、12,为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三使用态样,该第三使用态样是类似于该第二使用态样,其差异在于该第三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两个手套8,使用时,是将另一个手套8同时吊夹于对应另一个折片部45的两个第二吊夹单元52,而达到同时吊夹两个手套8的有益效果。

参阅图8、9、13,为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四使用态样,该第四使用态样是类似于该第三使用态样,其差异在于该第四使用态样是用来吊夹所述手套8的手指部83,使用时,是将每一个折片部45朝外翻起后,将各自的手套8以其中一个手指部83自翻起的该折片部45底部通过对应该折片部45的该吊挂槽44后,再将各自的折片部45朝下并朝内侧翻折,而使该手指部83受到该折片部45及该带体2的错位而受到固定,进而使所述手套8受到吊夹,并且使所述手套本体81的穿入口能朝下滴水。

而当要取下每一个手套8时,只要施力拉动该手套8,就能够使各自的该折片部45朝外翻起,而使该手套8能顺利脱离。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该吊夹单元4的该围绕区段41及该隘口42的设置,使该手套8的凸缘82能变形地通过该隘口42,并由所述凸块411限位固定,相较于现有的手套吊夹装置,本实用新型使用上更为方便,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