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刮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刮窗机的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刮窗机是一种用于清洗玻璃等硬表面的清洁工具,其结构主要包括机壳及刮头,机壳分别设有喷水装置和负压发生装置,工作时,喷水装置将给水罐内的清水喷出至玻璃表面,并利用刮头对玻璃进行刮洗,负压发生装置用于使机壳内部形成负压腔,促使刮头附近的污水及空气经刮头回流至机壳的内部,通过水气分离的方式让污水留在机壳内部的蓄水罐内,而吸入的空气则从机壳的出风口排出。由于水气分离的方式无法完全将空气和污水分离,因此实际上出风口排出的流体通常是水雾的形式。现有刮窗机通常是将出风口与负压发生装置的风叶设置在同一高度,这种出风结构在使用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无法隔离负压发生装置产生的噪音,导致刮窗机工作噪音较大;第二,排风时,出风口的水雾容易因直接水平喷出而溅射到使用者的身体上,影响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刮窗机的出风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工作噪音较小,使用效果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刮窗机的出风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吸风电机,所述吸风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风叶,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叶呈不等高设置,所述机壳内还设有集风罩,所述集风罩与所述风叶对应设置,所述集风罩与所述机壳配合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风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对应配合的导流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内壁成型有与所述集风罩对应连接的防水止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配合连接的左机壳和右机壳,所述左机壳及所述右机壳上均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左机壳与所述集风罩、所述右机壳与所述集风罩均配合形成有所述出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窗机的出风结构,工作时,吸风电机带动风叶旋转产生负压,使刮头附近的污水及空气流入机壳内,经水气分离后的水雾从出风通道流至出风口,并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口与风叶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并在机壳的内部设置集风罩,这种结构设计既能够有效隔离风叶产生的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还能够有效避免工作时水雾直接水平吹出,防止了水雾喷溅到用户的身上,使用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
11、左机壳;12、右机壳;13、出风口;14、导流斜面;15、防水止口;2、吸风电机;3、风叶;4、集风罩;5、出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刮窗机的出风结构,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设有吸风电机2,吸风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有风叶3,机壳上设有出风口13,出风口13与风叶3呈不等高设置,机壳内还设有集风罩4,集风罩4与风叶3对应设置,集风罩4与机壳配合形成有与出风口13连通的出风通道5。
机壳包括配合连接的左机壳11和右机壳12,左机壳11及右机壳12上均设置有出风口13,左机壳11与集风罩4、右机壳12与集风罩4均配合形成有出风通道5。
具体地说,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效果更好,出风口13设置于风叶3的下方。机壳上设有与出风口13对应配合的导流斜面14,具体地说,导流斜面14的方向呈斜向下设置,排出水雾时,通过导流斜面14有效对水雾起到了导流的作用,避免了水雾出现不期望的飞溅现象。机壳的内壁成型有与集风罩4对应连接的防水止口15,通过在出风通道5设置防水止口15,能够有效防止水雾进入到刮窗机的内部而损坏相应零部件,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