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用清扫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18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扫地机用清扫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工具技术领域,涉及扫地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扫地机用清扫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扫地机大多为设有毛刷,扫地机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驱动毛刷转动,从而使得毛刷实现收集地面垃圾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的扫地机中的毛刷的清扫效果较差,不能实现无间隙清扫,在清扫过程中,无法彻底地对被清扫面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扫地机用清扫辊,具有结构简单,清扫效果好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扫地机用清扫辊,包括辊体,所述的辊体周向设有若干清扫单元且各清扫单元均匀分布,所述的清扫单元沿着辊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清扫单元在辊体的长度方向自清扫单元一端向另一端相对于辊体周向逐渐偏移,所述的清扫单元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清扫单元的外端分别具有清扫部,当辊体周向旋转且同步平移过程中各清扫部能依次与被清扫面接触,且每一清扫部在与被清扫面接触时该清扫部自其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地与被清扫面接触从而在被清扫面形成呈平行四边形的清扫面,且相邻的两个清扫部清扫的清扫面无缝拼接或部分重叠。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扫单元一端沿辊体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与该清扫单元相邻的另一清扫单元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扫单元呈长条形的片状体,且当清扫单元设置在辊体上时所述的清扫单元处于扭转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扫单元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清扫部的至少一侧面均布有凸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体为凸点、凸条、凸块、凸柱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扫单元通过可拆卸结构与辊体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辊体表面的安装槽和设于清扫单元根部的安装凸部,所述的安装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安装槽的槽内宽度,所述的安装凸部的形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适应且安装凸部插于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槽的横截面呈L型或倒置T型;所述的辊体周向表面呈圆柱形且当辊体周向表面展开成平面时所述的安装槽呈斜线段、螺旋线段和弧形线段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辊体包括辊轴和分别固定在辊轴两端的端盖,所述的端盖具有套于辊轴外围的端套,所述的端套上开有数量与安装槽对应的定位缺口,两个端套的定位缺口错位设置,所述的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端套错位设置的两个定位缺口内,所述的清扫单元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定位缺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中心具有插于辊轴端部的内柱体,所述的内柱体上设有辊体安装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清扫过程中,当一个清扫单元的清扫部离开被清扫面时,另一个清扫单元的清扫部与被清扫面相接处,相邻的两个清扫部清扫的清扫面无缝拼接或部分重叠,能够实现对清扫面的彻底清扫,清扫过程中不会存在没有被清扫到的被清扫面,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用清扫辊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面的示意图。

图中,辊体a、清扫单元a1、清扫部a2、清扫面b、凸体a3、安装槽a4、安装凸部a5、辊轴a6、端盖a7、端套a8、缺口a9、内柱体a10、安装孔a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方案包括辊体a,其特征在于:辊体a周向设有若干清扫单元a1且各清扫单元a1均匀分布,清扫单元a1沿着辊体a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清扫单元a1在辊体a的长度方向自清扫单元a1一端向另一端相对于辊体a周向逐渐偏移,清扫单元a1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清扫单元a1的外端分别具有清扫部a2,当辊体a周向旋转且同步平移过程中各清扫部a2能依次与被清扫面接触,且每一清扫部a2在与被清扫面接触时该清扫部a2自其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地与被清扫面接触从而在被清扫面形成呈平行四边形的清扫面b,且相邻的两个清扫部a2清扫的清扫面b无缝拼接或部分重叠,即当一个清扫单元a1的清扫部a2离开被清扫面时,另一个清扫单元的清扫部与被清扫面相接处,能够实现对清扫面的彻底清扫,清扫过程中不会存在没有被清扫到的被清扫面,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具体地说,清扫单元a1一端沿辊体a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与该清扫单元a1相邻的另一清扫单元a1上,清扫单元a1呈长条形的片状体,且当清扫单元a1设置在辊体a上时清扫单元a1处于扭转状态,清扫过程中,处于扭转状态的清扫单元a1能够对被清扫的垃圾提供一个向上运动的动力,使得被清扫面上的垃圾能够更好的被清扫部清扫。

具体地说,清扫单元a1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方案中的清扫单元a1通过橡胶或者硅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清扫单元a1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清扫过程中,清扫单元a1能够适度弯曲,并且在该清扫单元a1清扫完毕离开被清扫面时能够恢复至初始状态。清扫部a2的至少一侧面均布有凸体a3,具体地说,凸体a3为凸点、凸条、凸块、凸柱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设置于清扫部a2上的凸体a3能够增加清扫部与所接触的垃圾的摩擦力,便于垃圾在静摩擦的作用下被清扫部a2所清扫,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具体地说,清扫单元a1通过可拆卸结构与辊体a相连,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辊体a表面的安装槽a4和设于清扫单元a1根部的安装凸部a5,安装槽a4的槽口宽度小于安装槽a4的槽内宽度,安装凸部a5的形状与安装槽a4的形状相适应且安装凸部a5插于安装槽a4内,能够针对不同的被清扫面更换清扫单元a1,并且更换较为方便,并且清扫单元a1在清扫过程中不易脱离辊体a,固定效果较好。

具体地说,安装槽a4的横截面呈L型或倒置T型;辊体a周向表面呈圆柱形且当辊体a周向表面展开成平面时安装槽a4呈斜线段、螺旋线段和弧形线段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说,辊体a包括辊轴a6和分别固定在辊轴a6两端的端盖a7,端盖a7具有套于辊轴a6外围的端套a8,端套a8上开有数量与安装槽a4对应的定位缺口a9,两个端套a8的定位缺口a9错位设置,安装槽a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端套a8错位设置的两个定位缺口a9内,清扫单元a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定位缺口a9内。

具体地说,端盖a7中心具有插于辊轴a6端部的内柱体a10,内柱体a10上设有辊体安装孔a11。

工作原理:当辊体a周向旋转且同步平移过程中各清扫部a2能依次与被清扫面接触,且每一清扫部a2在与被清扫面接触时该清扫部a2自其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地与被清扫面接触从而在被清扫面形成呈平行四边形的清扫面b,且相邻的两个清扫部a2清扫的清扫面b无缝拼接或部分重叠,即当一个清扫单元a1的清扫部a2离开被清扫面时,另一个清扫单元a1的清扫部a2与被清扫面相接处,能够实现对清扫面的彻底清扫,清扫过程中不会存在没有被清扫到的被清扫面,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辊体a、清扫单元a1、清扫部a2、清扫面b、凸体a3、安装槽a4、安装凸部a5、辊轴a6、端盖a7、端套a8、缺口a9、内柱体a10、安装孔a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