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678阅读:1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鞋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鞋架,大多数是不可堆叠的;而每个人鞋的数量不同,而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鞋的数量也不同,对鞋架规格的需求也不同;现有的鞋架规格固定,鞋架的摆鞋数量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变动鞋架的摆鞋数量,若鞋架规格过大,则造成材料、空间的浪费,若鞋架的规格过小,则无法满足需求,或是添购新鞋后造成空间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架,由多个鞋架单体堆叠而成,解决现有鞋架规格固定,造成空间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鞋架,由多个鞋架单体堆叠而成;

所述鞋架单体包括架板和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架板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第一卡榫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有与支撑架的上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榫结构,使支撑架在纵向上实现堆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鞋架单体,在鞋架单体的支撑架的上部设计卡榫结构,在支撑架的下部设置与支撑架上部相配合的卡榫结构,通过卡榫实现多个鞋架单体在纵向上无限堆叠,由于鞋架单体间不需要螺钉固定,只是通过卡榫定位,具有方便拆卸的优点;克服了现有鞋架规格固定,无法根据需求增减摆鞋空间,造成空间过剩或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轴对称;

所述左侧支撑架由两个架体连接而成;

所述架体为两条侧边与一条底边围成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包括底部的两个底角和两个端部,所述底角为侧边与底边连接处的夹角,所述底角为90度,所述底角外侧设置第一卡榫,所述端部内侧设置第二卡榫,两个架体通过侧面部分贴合反向连接在一起,使左侧支撑架围成长方形结构;

相邻的两个纵向架体通过两个第一卡榫与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榫的配合进行连接;

所述架板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架板的左侧固定在左侧支撑架的侧边上,所述架板的右侧固定在右侧支撑架的侧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榫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卡榫为与第一卡榫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均与水平面成45度斜角。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边缘设置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和支撑架均采用高山竹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架板通过螺栓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单体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鞋架单体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支撑架;2、架板;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由多个鞋架单体堆叠而成;所述鞋架单体包括架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架板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卡榫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下部设置与支撑架的上部相配合的卡榫结构。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鞋架,由多个鞋架单体堆叠而成;

所述鞋架单体包括架板2和支撑架1;

所述支撑架1连接在架板2两侧,所述支撑架1的上部设置第一卡榫结构,所述支撑架1的下部设置有与支撑架1的上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榫结构,使支撑架1在纵向上实现堆叠。

上述鞋架结构中,通过设计鞋架单体,在鞋架单体的支撑架的上部设计卡榫结构,在支撑架的下部设置与支撑架上部相配合的卡榫结构,通过卡榫实现多个鞋架单体在纵向上无限堆叠,由于鞋架单体间不需要螺钉固定,只是通过卡榫定位,具有方便拆卸的优点;克服了现有鞋架规格固定,无法根据需求增减摆鞋空间,造成空间过剩或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包括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轴对称;

所述左侧支撑架由两个架体连接而成;

所述架体为两条侧边与一条底边围成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包括底部的两个底角和两个端部,所述底角为侧边与底边连接处的夹角,所述底角为90度,所述底角外侧设置第一卡榫,所述端部内侧设置第二卡榫,两个架体通过侧面部分贴合反向连接在一起,使左侧支撑架围成长方形结构;

相邻的两个纵向架体通过两个第一卡榫与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榫的配合进行连接;

所述架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架板2的左侧固定在左侧支撑架的侧边上,所述架板2的右侧固定在右侧支撑架的侧边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优选鞋架的结构,使鞋架单体通过支撑架的错位卡榫结构以及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间的配合实现鞋架单体间的定位,使鞋架单体纵向上实现无限堆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榫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卡榫为与第一卡榫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均与水平面成45度斜角。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一卡榫、第二卡榫设计为相互配合的45度斜面结构,由于支撑架的错位结构已实现鞋架堆叠的侧向定位,而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用于实现鞋架堆叠的正向定位,斜面结构在实现堆叠定位的同时,更方便拆装,防止工艺误差造成榫接困难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2为镂空结构;使鞋架通风透气,防止鞋架内留存异味。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2边缘设置挡板3;防止鞋类存放时滑落架板。

进一步的,所述架板2和支撑架1均采用高山竹制成。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架板与支撑架均采用武夷山历时3-5年生长而成的高山竹,可抗高温、规避虫蛀、开裂、霉变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与架板2通过螺栓固定。使支撑架1与架板2的连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1

一种鞋架,由多个鞋架单体堆叠而成;

所述鞋架单体包括架板2和支撑架1;所述架板2和支撑架1均采用高山竹制成;

所述支撑架1通过螺栓固定在架板2两侧,所述支撑架1的上部设置第一卡榫结构,所述支撑架1的下部设置有与支撑架1的上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榫结构,使支撑架1在纵向上实现堆叠。

所述支撑架1包括左侧支撑架和右侧支撑架;所述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轴对称;

所述左侧支撑架由两个架体连接而成;

所述架体为两条侧边与一条底边围成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包括底部的两个底角和两个端部,所述底角为侧边与底边连接处的夹角,所述底角为90度,所述底角外侧设置第一卡榫,所述端部内侧设置第二卡榫,两个架体通过侧面部分贴合反向连接在一起,使左侧支撑架围成长方形结构;

相邻的两个纵向架体通过两个第一卡榫与对应的两个第二卡榫的配合进行连接;

所述架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架板2的左侧固定在左侧支撑架的侧边上,所述架板2的右侧固定在右侧支撑架的侧边上。

所述第一卡榫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卡榫为与第一卡榫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均与水平面成45度斜角。

所述架板2为镂空结构。

所述架板2边缘设置挡板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架,通过设计鞋架单体,在鞋架单体的支撑架的上部设计卡榫结构,在支撑架的下部设置与支撑架上部相配合的卡榫结构,通过卡榫实现多个鞋架单体在纵向上无限堆叠,由于鞋架单体间不需要螺钉固定,只是通过卡榫定位,具有方便拆卸的优点;克服了现有鞋架规格固定,无法根据需求增减摆鞋空间,造成空间过剩或浪费的问题。

优选鞋架的结构,使鞋架单体通过支撑架的错位卡榫结构以及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间的配合实现鞋架单体间的定位,使鞋架单体纵向上实现无限堆叠;将第一卡榫、第二卡榫设计为相互配合的45度斜面结构,由于支撑架的错位结构已实现鞋架堆叠的侧向定位,而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用于实现鞋架堆叠的正向定位,斜面结构在实现堆叠定位的同时,更方便拆装,防止工艺误差造成榫接困难的情况;所述架板为镂空结构;使鞋架通风透气,防止鞋架内留存异味;所述架板边缘设置挡板;防止鞋类存放时滑落架板;所述架板与支撑架均采用武夷山历时3-5年生长而成的高山竹,可抗高温、规避虫蛀、开裂、霉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