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臂的夹持装置,尤指一种可方便设置、夹固在具有办公隔间墙的办公桌的可调式对象支撑臂夹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中,经常会用到屏幕支撑臂(monitor arms)来支撑显示器或屏幕,通常,该屏幕支撑臂会先与一支撑臂夹持装置相组设结合,再将该支撑臂夹持装置夹持、固定于一桌子如办公桌上,图1揭示了一种现有的支撑臂夹持装置1,其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上平板12、下平板14以及一分别垂直的与该上平板12及下平板14相连接的侧板13,该上平板12上通常设有一支撑臂结合部11,如套管,以可供与一对象支撑臂2,如屏幕支撑臂相组设结合,该下平板14上穿设有一迫紧螺丝15,而使整体具有典型的C型夹持座(cclamp mount)的结构,如此一来,借由调整该迫紧螺丝15,即可将该支撑臂夹持装置1夹固于桌子16上。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前述的现有支撑臂夹持装置1,虽可实现夹固在桌上的目的,但仍有以下值得改进之处:首先,在办公室的环境中,办公桌与办公隔间墙(cubicle wall,或称cubicle partition,图未示)之间通常仅保留有大约10mm左右的间隙,主要用以供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机屏幕、电话机)的线材穿过,然而,该下平板14的尺寸(如长度H)通常远大于此一间隙,且该下平板14相对于侧板13是固定不可活动的,如此一来,现有的支撑臂夹持装置1即很难设置、夹固在办公桌较靠近办公隔间墙的那一侧,造成产品的适用范围受限及使用上的不便;其次,现有的支撑臂夹持装置1的迫紧螺丝15位于桌子16下方,使用者在安装时通常需蹲到桌子底下来转动、调整该迫紧螺丝,整个过程较为耗时费工,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缺点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发明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支撑臂夹持装置的前述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设置、夹固在具有办公隔间墙的办公桌的支撑臂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需从桌子底下锁固迫紧螺丝,从而在组装上更为省时省力的支撑臂夹持装置。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对象支撑臂夹头结构,其包括:一支撑座,其上表面设有一结合部,该支撑座设有一顶板以及两个分别垂直向下连接于该顶板两侧的侧板,而使该顶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形成一滑槽,并且,该顶板设有一透孔;一夹持机构,设有一呈倒L字状的夹持片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夹持片相轴设的摆动件,且该夹持片穿设于该支撑座的滑槽中,该夹持片设有一与该透孔相对应的螺孔;一迫紧螺丝,由支撑座上方穿过该透孔并与位于滑槽中的夹持片的螺孔相螺固。
其中,该摆动件为平面状板体或水平横置的长条柱。
其中,该夹持片具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板片以及一竖直设置且与该第一板片相连接的第二板片,并且,该第一板片穿设于该支撑座的滑槽中,且该螺孔设置于该第一板片上。
进一步的,该摆动件轴设于该夹持片的第二板片上,且该第二板片与各摆动件之间分别穿设有一轴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个与各摆动件相对应的扭力弹簧,且各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分别抵顶各摆动件,各扭力弹簧的第二端则分别抵顶该夹持片。
进一步的,各扭力弹簧分别穿设各轴杆,且该扭力弹簧的第二端抵顶该夹持片的第二板片。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摆动件可相对夹持片转动,从而可改变摆动件在不同转动方位所占用的空间,而使本实用新型除了适用于一般的桌子,也可适用于具有办公隔间墙的办公桌,进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支撑臂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摆动件被转动至另一方位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与桌子结合的动作前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与桌子结合的动作后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桌子结合的动作前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桌子结合的动作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支撑臂夹持装置 11支撑臂结合部
12上平板 13侧板
14下平板 15迫紧螺丝
16桌子 2物件支撑臂
H长度
〔本实用新型〕
3支撑座 31顶板
32侧板 33滑槽
34透孔 35结合部
4夹持机构 41夹持片
411第一板片 412第二板片
42螺孔 43摆动件
44轴杆 5迫紧螺丝
6办公桌 7扭力弹簧
8办公隔间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对象支撑臂夹头结构,其包括:
一支撑座3,该支撑座3上表面设有一结合部35,用以供本实用新型与一外部对象如屏幕支撑臂(monitor arm)或灯具支撑臂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35为套管,并且,该支撑座3设有一顶板31以及两个分别垂直向下连接于该顶板31两侧的侧板32,而使该顶板31与两个侧板32之间形成一空间或滑槽33,也即该支撑座3整体呈倒U字状,并且,该支撑座3的顶板31设有一透孔34;
一夹持机构4,该夹持机构4设有一呈倒L字状的夹持片41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夹持片41相轴设的摆动件43,且该夹持片41穿设于该支撑座3的滑槽33中,具体而言,该夹持片41具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板片411以及一竖直设置且与该第一板片411相连接的第二板片41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板片411与第二板片412两者一体成型,更具体的,该夹持片41的第一板片411穿设于该支撑座3的滑槽33中,并且,该夹持片41的第一板片411设有一与该透孔34相对应的螺孔42,较佳的,该第一板片411的宽度与该滑槽33的宽度相对应,如此可避免夹持片41在滑槽33中左右或水平晃动,而该滑槽33的高度则大于第一板片411的厚度,以使夹持片41的第一板片411可在滑槽33中上、下移位;
其中,该摆动件43轴设于该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上,而使该摆动件43可相对该第二板片412转动,更具体的,该第二板片412与各摆动件43之间分别通过穿设一轴杆44而实现轴接,但是,实际上实现轴接的具体结构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摆动件43以平面状板体来绘示,但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摆动件43也可为水平横置的长条柱,并且,该摆动件43的数量较佳为两个,故与之对应的轴杆44数量也应为两个,并且,该两个摆动件43分别轴设在该第二板片412两侧,借此,当该摆动件43相对第二板片412转动时,该摆动件43的长度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即可朝向不同的方位;
一迫紧螺丝5,该迫紧螺丝5由支撑座3上方穿过该透孔34并与位于滑槽33中的夹持机构4的夹持片41的螺孔42相螺固;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请参阅图3所示,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4的摆动件43可相对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转动的结构,请再继续配合参阅图4与图5所示,故在安装前,使用者只需转动该摆动件43,使该摆动件43的长度方向朝向平行于该第二板片412的方向,如此一来,当从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方向看过去时(即如图5的视角),该夹持机构4的摆动件43所占用的空间或长度就会大幅缩小,如此,当本实用新型要安装于具有办公隔间墙(cubicle wall,图未示)的办公桌6时,使用者即可轻易地将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与摆动件43由该办公桌6与办公隔间墙之间的间隙置入,而将该支撑座3置设于办公桌6上,同时使该夹持片41的第一板片411与第二板片412分别贴靠于该办公桌6的上表面与侧缘,解决了现有支撑臂夹持装置1无法安装于具有办公隔间墙的办公桌6的技术问题,接下来,请再配合参阅图6所示,使用者只需再转动该摆动件43,使摆动件43的长度方向朝向远离办公隔间墙的方向,而使至少部份的摆动件43位于办公桌6的正下方,使用者即可再利用工具如螺丝起子或内六角板手转动、调整该迫紧螺丝5,使夹持片41可在滑槽33中相对迫紧螺丝5上、下位移,直到摆动件43抵紧于该办公桌6的下表面为止,至此,即完成将本实用新型夹固于办公桌6的动作流程,在此,可以注意的是,在图6中,该办公桌6下方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或深度,因而可将该摆动件43转动至其长度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板片412的方向,如此该摆动件43的绝大部分均可位于办公桌6的正下方,但是,当办公桌6下方的空间或深度较不足时,则摆动件43可能无法转动这么大的幅度,但仍可使至少部分的摆动件43位于办公桌6的正下方,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相对于具有不同深度的办公桌6调整其夹持深度,进而可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与泛用性。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摆动件43可相对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转动的结构,从而可改变摆动件43在不同转动方位时所占用的空间或长度,而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可适用于一般的桌子,也可适用于安装空间非常有限的具有办公隔间墙的办公桌6,进而可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此外,借由该迫紧螺丝5穿设于支撑座3上方,而该支撑座3位于办公桌6上方的结构,使用者无需如同现有支撑臂夹持装置1那样要蹲到桌子16底下来调整该迫紧螺丝15,可使安装过程更为省时省力,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兼具提高安装便利性的效果。
此外,请再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与各摆动件43相对应的扭力弹簧7,因而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扭力弹簧7的数量也为两个,且各扭力弹簧7的第一端分别抵顶各摆动件43,各扭力弹簧7的第二端则分别抵顶该夹持片41,而使扭力弹簧7在未受外力的自由状态下,其长度方向朝向垂直于该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的方向,即如图7所示,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各扭力弹簧7分别穿设各轴杆44,且该扭力弹簧7的第二端抵顶该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借此,请再配合参阅图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欲与办公桌6安装结合时,使用者只需先施加外力转动该摆动件43,使摆动件43的长度方向朝向平行于该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的方向,如此即可将该夹持片41的第二板片412与摆动件43从该办公桌6与办公隔间墙8之间的间隙置入,请再配合参阅图9所示,直到该摆动件43的高度低于办公桌6的下表面时,该扭力弹簧7因无外力或外物阻挡,而可自动复位,此时该摆动件43即至少有部分会位于办公桌6正下方,接下来,使用者只需转动该迫紧螺丝5即可完成最后的安装程序,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使用者可无需再蹲到办公桌6下方转动该摆动件43,整体安装过程更为简便,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更佳的安装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