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11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和包括该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其面盖上安装的蒸汽阀通常都是蒸汽阀座与面盖上的蒸汽阀装配面接触,蒸汽阀盖整体位于蒸汽阀座的上方,这样的结构存在弊端,当蒸汽阀的腔体较大时,在产品加热过程中,蒸汽阀整体受热面积大,蒸汽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与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容易受热变形拱起,从而导致蒸汽阀被顶起脱出密封圈,造成产品漏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上盖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面盖,所述面盖上设有蒸汽阀装配面;和蒸汽阀,安装在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上,所述蒸汽阀包括阀座和盖设在所述阀座上的阀盖,所述阀盖上沿其周向设有周圈配合面,所述周圈配合面支撑在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上,所述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与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阀盖上沿其周向设有周圈配合面,蒸汽阀安装到面盖上的蒸汽阀装配面时,阀盖上的周圈配合面与面盖上的蒸汽阀装配面先接触,而阀座上的底部配合面与蒸汽阀装配面之间存在间隙,即阀座形成悬空状态,这样当阀座的底部配合面或者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盖组件可铰接在烹饪器具的本体上,也可与烹饪器具的本体旋合扣接,还可放置在烹饪器具的本体上并与本体相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盖沿其周向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周圈配合面,且所述周圈配合面向下凸出所述阀座的底部配合面。

阀盖与阀座装配组成蒸汽阀,阀盖的周圈配合面向下凸出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从而将蒸汽阀安装到面盖上时,阀座的底部配合面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的距离大于阀盖的周圈配合面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的距离,这样,阀盖的周圈配合面与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先接触,而阀座的底部配合面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的距离较大,使阀座形成悬空状态,当阀座的底部配合面或者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上设有与所述周圈配合面对应设置、并向上凸出的支撑台,所述周圈配合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台上。

蒸汽阀装配面上与周圈配合面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台,将阀盖与阀座装配组成蒸汽阀,并安装到面盖上时,阀盖的周圈配合面支撑在蒸汽阀装配面的支撑台上,这样,阀盖的周圈配合面与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先接触,而阀座的底部配合面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的距离较大,使阀座形成悬空状态,当阀座的底部配合面或者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与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之间的间隙为1mm~10mm。

设计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与蒸汽阀装配面之间的间隙为1mm~10mm,具体地,如1mm、3mm、5mm、7mm、10mm,既避免两者的间隙过小而导致该间隙不足以抵消阀座或面盖的变形问题,又避免两者的间隙过大而导致整个上盖组件的结构不紧凑问题;当然,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与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之间的间隙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该间隙的大小可视阀座的底部配合面或者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的具体变形量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上开设有蒸汽口,所述阀盖和所述阀座之间限定出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进汽口与所述蒸汽口密封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座的底部配合面上设有向下凸出的装配凸台,所述装配凸台上开设有所述进汽口;所述蒸汽口内设有密封圈,所述装配凸台插入所述密封圈,并与所述密封圈卡紧固定;或者,所述装配凸台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装配凸台和密封圈插入所述蒸汽口,并与所述蒸汽口卡紧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侧壁面上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所述装配凸台的侧壁面与所述限位筋的内端面过盈配合;或者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筋,所述蒸汽口的内侧壁面与所述限位筋的外端面过盈配合。

装配时,将密封圈安装到面盖的蒸汽口处,阀盖和阀座采用扣合等方式装配组成蒸汽阀,然后把蒸汽阀安装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上,向下按压蒸汽阀,使蒸汽阀的装配凸台插入到密封圈内卡紧固定,或者,将阀盖和阀座采用扣合等方式装配组成蒸汽阀,然后把密封圈套装到装配凸台外侧,再将蒸汽阀安装到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上,向下按压蒸汽阀,使套设有密封圈的蒸汽阀装配凸台插入到蒸汽口内卡紧固定,实现蒸汽阀在面盖上的稳固安装,并通过密封圈密封蒸汽阀,保证面盖上的蒸汽口与蒸汽阀上限定出的蒸汽通道密封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蒸汽阀装配面为左右敞开且后端敞开的装配面,所述阀盖的左右侧面与所述蒸汽阀装配面的左右边沿平齐,所述阀盖的后端面与所述蒸汽阀装配面的后端边沿平齐。

蒸汽阀装配面为左右敞开且后端敞开的装配面,即蒸汽阀装配面为一个敞开面,而不是围起来的安装槽位,避免存在清洗死角,从而便于对蒸汽阀装配面进行清洗;并且由于面盖上没有围起来的安装槽位,这样在空间上不会限制蒸汽阀的大小,从而能够通过增加蒸汽阀的尺寸,来有效增加蒸汽在蒸汽阀内的流动行程,从而增加蒸汽中夹杂的米粒、粥汤等在蒸汽阀内的回流行程,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溢出效果;阀盖的左右侧面与蒸汽阀装配面的左右边沿平齐、阀盖的后端面与装配面的后端边沿平齐,既有效将蒸汽阀做大,又保证了上盖组件的外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并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 面盖,101 蒸汽阀装配面,102 蒸汽口,20 阀盖,201 周圈配合面,30 阀座,301 底部配合面,302 装配凸台,303 进汽口,40 密封圈,401 限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盖组件,包括:面盖10和蒸汽阀。

其中,面盖10上设有蒸汽阀装配面101;蒸汽阀安装在蒸汽阀装配面101上,蒸汽阀包括阀座30和盖设在阀座30上的阀盖20,阀盖20上沿其周向设有周圈配合面201,周圈配合面201支撑在蒸汽阀装配面101上,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与蒸汽阀装配面101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阀盖20上沿其周向设有周圈配合面201,蒸汽阀安装到面盖10上的蒸汽阀装配面101时,阀盖20上的周圈配合面201与面盖10上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先接触,而阀座30上的底部配合面301与蒸汽阀装配面101之间存在间隙,即阀座30形成悬空状态,这样当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或者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阀盖20沿其周向向下延伸形成周圈配合面201,且周圈配合面201向下凸出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

阀盖20与阀座30装配组成蒸汽阀,阀盖20的周圈配合面201向下凸出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从而将蒸汽阀安装到面盖10上时,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到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的距离大于阀盖20的周圈配合面201到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的距离,这样,阀盖20的周圈配合面201与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先接触,而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到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的距离较大,使阀座30形成悬空状态,当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或者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蒸汽阀装配面101上设有与周圈配合面201对应设置、并向上凸出的支撑台,周圈配合面201支撑在支撑台上。

蒸汽阀装配面101上与周圈配合面201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台,将阀盖20与阀座30装配组成蒸汽阀,并安装到面盖10上时,阀盖20的周圈配合面201支撑在蒸汽阀装配面101的支撑台上,这样,阀盖20的周圈配合面201与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先接触,而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到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的距离较大,使阀座30形成悬空状态,当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或者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与蒸汽阀装配面101之间的间隙为1mm~10mm。

设计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与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之间的间隙为1mm~10mm,具体地,如1mm、3mm、5mm、7mm、10mm,既避免两者的间隙过小而导致该间隙不足以抵消阀座30或面盖10的变形问题,又避免两者的间隙过大而导致整个上盖组件的结构不紧凑问题;当然,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与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之间的间隙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该间隙的大小可视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或者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的具体变形量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蒸汽阀装配面101上开设有蒸汽口102,阀盖20和阀座30之间限定出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进汽口303与蒸汽口102密封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30的底部配合面301上设有向下凸出的装配凸台302,装配凸台302上开设有进汽口303;蒸汽口102内设有密封圈40,装配凸台302插入密封圈40,并与密封圈40卡紧固定。

再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圈40的侧壁面上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筋,装配凸台302的侧壁面与限位筋的内端面过盈配合。

装配时,将密封圈40安装到面盖10的蒸汽口102处,阀盖20和阀座30采用扣合等方式装配组成蒸汽阀,然后把蒸汽阀安装到面盖10的蒸汽阀装配面101上,向下按压蒸汽阀,使蒸汽阀的装配凸台302插入到密封圈40内卡紧固定,实现蒸汽阀在面盖10上的稳固安装,并通过密封圈40密封蒸汽阀,保证面盖10上的蒸汽口102与蒸汽阀上限定出的蒸汽通道密封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阀座装配凸台的外侧设有密封圈,装配凸台和密封圈插入蒸汽口,并与蒸汽口卡紧固定。进一步地,密封圈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筋,蒸汽口的内侧壁面与限位筋的外端面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蒸汽阀装配面101为左右敞开且后端敞开的装配面,阀盖20的左右侧面与蒸汽阀装配面101的左右边沿平齐,阀盖20的后端面与蒸汽阀装配面101的后端边沿平齐。

蒸汽阀装配面101为左右敞开且后端敞开的装配面,即蒸汽阀装配面101为一个敞开面,而不是围起来的安装槽位,避免存在清洗死角,从而便于对蒸汽阀装配面101进行清洗;并且由于面盖10上没有围起来的安装槽位,这样在空间上不会限制蒸汽阀的大小,从而能够通过增加蒸汽阀的尺寸,来有效增加蒸汽在蒸汽阀内的流动行程,从而增加蒸汽中夹杂的米粒、粥汤等在蒸汽阀内的回流行程,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溢出效果;阀盖20的左右侧面与蒸汽阀装配面101的左右边沿平齐、阀盖20的后端面与装配面的后端边沿平齐,既有效将蒸汽阀做大,又保证了上盖组件的外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上盖组件,并具有上述任一项的上盖组件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

当然,所述烹饪器具除了为电饭煲以外,还可以是在上盖组件上安装有蒸汽阀的其它烹饪器具,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通过在阀盖上沿其周向设有周圈配合面,蒸汽阀安装到面盖上的蒸汽阀装配面时,阀盖上的周圈配合面与面盖上的蒸汽阀装配面先接触,而阀座上的底部配合面与蒸汽阀装配面之间存在间隙,即阀座形成悬空状态,这样当阀座的底部配合面或者面盖的蒸汽阀装配面因受热而变形拱起时,不会导致整个蒸汽阀被顶起而脱出密封圈,从而避免造成密封不良、漏气的问题,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