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369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具有双过滤器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吸尘器的安全性能评估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需要满足当前吸尘器的行业标准下,一般过滤器都需要在主过滤器的外侧增加预过滤器,用于保护主过滤器。

因此,针对主过滤器和预过滤器需要分别设置防漏装机构,常见的防漏装机构是依靠微动开关来实现的,装配后主过滤器和预过滤器分别触控一微动开关达到防漏装的目的,采用两个微动开关一方面导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需要分别针对主过滤器和铁网罩分别设计防漏装结构,结构独立,空间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仅使用一个状态感应器即可实现双过滤器防漏装的吸尘器,旨在解决现有防漏装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吸尘器,包括脏空气入口、清洁空气出口和设置在所述脏空气入口和所述清洁空气出口之间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上游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上游设有第二过滤器,还包括一个状态感应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联合触发所述状态感应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不联合,所述状态感应器不触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器还包括风罩和过滤支架,所述风罩的外沿设有通孔,所述状态感应器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支架不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的上游侧设有第一凸部,所述过滤支架的外沿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风罩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第二端插入所述通孔触发所述状态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有弹臂,所述弹臂的一端设有压头,所述弹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上游侧设有第一凸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灰孔的槽。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漏灰孔之间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由相邻两个所述漏灰孔之间分别到相邻两个所述漏灰孔向下倾斜,或所述斜面由一个所述漏灰孔到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漏灰孔向下倾斜。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漏灰孔内设有弹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器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的外沿设有通孔,所述状态感应器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所述风罩还包括联动部,所述联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风罩上游侧的抵靠件和与所述抵靠件中部铰接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在所述通孔内沿其轴向运动;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过滤器抵压所述抵靠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过滤器抵压所述抵靠件的第二端,所述抵靠件使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状态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通孔或所述触发件其中之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凸部,其中另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凸部配合的滑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感应器为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对应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状态感应器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风罩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侧设有第二凸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部包括至少一个高凸件和至少一个低凸件,至少一个所述高凸件设在所述至少一个低凸件的上游侧。

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后,其显著的技术进步如下所述。

(1)一个状态感应器即可实现对主过滤器、预过滤器的防漏装检测,节约了成本;

(2)主过滤器顶端与预过滤器的顶端实现联合驱动,对状态感应器进行控制,起到有效的防漏装检测;

(3)联合驱动机构结构简单,通过该联合驱动机构简化了主过滤器及预过滤器的安装方式,同时节省了空间成本,减少了产品的整体体积;

(4)状态感应器与通孔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该弹性密封件能作为传动结构,同时又起到隔尘的作用,防止灰尘侵入;

(5)过滤支架具有内凹槽和外凹槽,能同时对主过滤器及预过滤器进行支撑限位;

(6)外凹槽具有弹片,该弹片能给予预过滤器朝向风罩的推力;

(7)外凹槽具有漏灰孔,能及时将侵入灰尘排出,防止积尘;

附图说明

图 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 2是图 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3是图 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 4是本实用新型中风罩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

图 5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支架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

图 6是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示意图;

图 7是图 6中的C-C剖面图;

图 8是本实用新型中漏灰孔及斜面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 9是本实用新型中漏灰孔与斜面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 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未安装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 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仅安装一个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 1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两个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 13是现有技术中过滤支架与电机座的连接方式;

图 14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连接方式的一个实施例;

图 1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连接方式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 16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连接方式的再一个实施例。

在上述附图中,1-风罩;11-通孔;111-第三凸部;121-弹臂;1211-压头;12-第一螺纹壁;2-过滤器组件;21-过滤支架;211-第一安装部;212-第二安装部;2121-漏灰孔;2122-弹片;2123-斜面;23-第一过滤器;231-第一过滤器的第一端;232-第一过滤器的第二端;24-端盖;241-第一凸部;242-第一螺纹;243-第二凸部;2431-高凸件;2432-低凸件;25-第二过滤器;251-第二过滤器的第一端;252-第二过滤器的第二端;2531-第一包边件;2532-第二包边件;3-密封间隙;41-上盖;42-筒盖;5-状态感应器;52-第一密封件;6-电机座;61-侧壁;62-底壁;63-第二螺纹壁;631-第二螺纹;632-凸缘;7-第二密封件;8-真空发生器;9-联动部;91-抵靠件;911-抵靠件的第一端;912-抵靠件的第二端;92-触发件;921-触发件的第一端;922-触发件的第二端;92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过滤器的吸尘器,包括脏空气入口(未图示)、清洁空气出口(未图示)和设置在脏空气入口和清洁空气出口之间的风道,风道内设有真空发生器8,具体地,真空发生器8为叶轮电机。真空发生器8的上游设有第一过滤器23,具体地,第一过滤器为HEPA滤芯。第一过滤器23的上游设有第二过滤器25,具体地,第二过滤器25为铁网罩。如图 1,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吸尘器还包括风罩1、过滤支架21、电机座6、包括清洁空气出口的上盖41、包括脏空气入口的储尘桶(未图示)和筒盖42。其中,真空发生器8安装在电机座6内部,电机座6包括侧壁61和与侧壁61一端连接的底壁62,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61与底壁62为一体成型。底壁62设有电机进风口,侧壁61远离底壁62的一端具有第二螺纹壁63。第二螺纹壁63在电机座6的径向上突出于侧壁61,即第二螺纹壁63的内径大于侧壁61的内径,如此,当第一过滤器23安装在电机座6外周时,在电机座6的侧壁61与第一过滤器23内侧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风道。第二螺纹壁63远离底壁62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632。电机座6紧固安装在风罩1下部,即第二螺纹壁63与风罩1之间紧固连接;上盖41安装在风罩1上部,过滤支架21安装在电机座底壁62下部,第一过滤器23和第二过滤器25安装在电机座侧壁61外侧的过滤支架21和风罩1之间,且第一过滤器23在第二过滤器25的内侧,储尘桶安装筒盖42外沿的下方;电机座6的凸缘632夹设在筒盖42内沿与风罩之间,筒盖42与风罩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另外,在电机座6和风罩之间还设有密封件或设置密封结构,使电机座6和风罩1三者之间紧固密封连接。上述结构中,在真空发生器8的作用下,脏空气从脏空气入口进入储尘桶,并沿路径H1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25和第一过滤器23,第二过滤器25将粗大的灰尘杂质拦截,第一过滤器23进一步拦截更为纤细的灰尘杂质;被过滤器拦截的灰尘杂质滞留在储尘桶内,清洁空气沿路径H2,从第一过滤器23经由过滤支架21和电机座6之间的风道到达电机座6下部的电机进风口,再沿路径H3进入电机座6和风罩1限定的内部空间,再经由风罩1和上盖41限定的空间,最终从清洁空气出口排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吸尘器还包括一个状态感应器5。第一状态时,第一过滤器23和第二过滤器25联合触发状态感应器5;第二状态时,第一过滤器23和第二过滤器25不联合,状态感应器5不触发。在本实用新型中,相互紧固密封连接的风罩1和电机座6组成了机头组件,当然,机头组件还包括上盖41、筒盖42、真空发生器8等;相互紧固密封连接的第一过滤器23和过滤支架21组成了过滤器组件,当然,过滤器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器25、端盖24等。

风罩1的外沿设有通孔11。具体地,通孔11设置在风罩1上相对于电机座6的外侧,即电机座6的上游侧。状态感应器5对应通孔11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感应器5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置在通孔11附近,且使微动开关的触点与通孔11对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的周边设有向风罩1上方延伸的凸壁,该凸壁形成一个微动开关容纳槽,微动开关以触点向下的状态安装在该容纳槽内,使其触点朝向通孔。

为方便描述,对实用新型中的方位限定做出如下定义。首先,以上述空气流向为基准,靠近脏空气入口的方向定义为“上游”,靠近清洁空气出口的方向定义为“下游”,例如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过滤器23设置在第二过滤器25的下游,第一过滤器23靠近第二过滤器25的一面称为上游面,远离第二过滤器25的一面称为下游面。第二,以真空发生器8的纵向轴线为基准,靠近真空发生器8纵向轴向的方向称为“内”,远离真空发生器8的纵向轴线的方向称为“外”,例如上述结构中,第一过滤器23设置在第二过滤器25的内侧,第一过滤器23靠近第二过滤器25的一面称为其外侧面。第三,本实用新型中所称“上”“下”均为描述附图中的相对方位。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 2~图 9,通孔11内设有弹臂121。弹臂121的一端设有压头1211,压头1211的厚度明显大于弹臂121的厚度,具体地,压头1211向下凸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头1211向上凸出;弹臂121的另一端与通孔11的内壁连接,具体地,弹臂121与风罩1一体成型,由于弹臂121本身为弹性材料,所以压头1211可以沿通孔11的轴向上下移动。具体地,受到压力时,压头1211沿压力方向移动;压力解除时,压头1211在弹臂121的作用下复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臂121与通孔11的内壁弹性枢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动开关与通孔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52。具体地,第一密封件52为弹性材料,设置在微动开关触点与压头1211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52大致呈平板状,填充在微动开关容纳槽内,将通孔11密封。当压头1211受力朝向微动开关触点移动,压迫第一密封件52,第一密封件52本身发生至少局部的弹性形变,该弹性形变部分压迫微动开关触点,触发微动开关;当压头1211受力撤销时,压头1211与第一密封件52分离,第一密封件52恢复原状并与微动开关触点分离,微动开关触发解除。第一密封件52的设置,既起到传动作用,又能有效地将通孔11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微动开关导致微动开关损害,又起到传动作用。

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与过滤支架21不可拆卸地密封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支架21的外缘设有第一安装部211,具体地,第一安装部211为槽,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过盈地插入第一安装部211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与过滤支架21之间使用胶黏剂密封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与过滤支架21之间使用螺纹结构密封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与过滤支架21一体成型。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的上游侧设有第一凸部24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设有端盖24,端盖24包裹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具体地,端盖24与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4与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为一体成型。在端盖24的上游侧设有第一凸部241,在端盖24的下游侧设有第一螺纹242,在端盖24远离第一过滤器23的第一端231的一侧设有第二凸部243,具体地,第二凸部243具有尖的末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部243包括至少一个高凸件2431和至少一个低凸件2432,其中高凸件2431的高度大于低凸件24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部243包括依次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高凸件2431和低凸件24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部243包括依次从上游侧到下游侧的一个高凸件2431、两个低凸件2432和一个高凸件2431。上述第二凸部243的设置,能够在上游侧高凸件2431磨损失效后,由低凸件2432继而起效。

过滤支架21的外沿设有第二安装部212,具体地,第二安装部212设置在第一安装部211的上游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部212为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灰孔2121的槽。由第二过滤器25拦截的灰尘杂质落入第二安装部212的槽内,并通过漏灰孔2121落入集尘桶内,避免了灰尘杂质的积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漏灰孔2121之间设有斜面2123。如图 8,相邻两个漏灰孔2121之间的中部最高,在该最高的中部两侧为朝漏灰孔2121向下倾斜的斜面212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 9,漏灰孔2121的一侧面最高,另一侧面最低,也就是说在相邻两个漏灰孔2121之间,从一个漏灰孔朝另一个漏灰孔向下倾斜形成斜面2123。在漏灰孔2121之间设置斜面2123,使落在第二安装部212内的灰尘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漏灰孔移动,进一步地防止灰尘杂质的积累。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漏灰孔2121内设有向上倾斜的弹片2122,给安装在第二安装部212内的第二过滤器25向上的预紧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滤器25的第一端251设有第一包边件2531,第二过滤器25的第二端252设有第二包边件2532。具体地,第一包边件2531和第二包边件2532为弹性材料,既能防止第二过滤器25的边缘对吸尘器的其他部件造成伤害,又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第一状态时,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与风罩1密封连接,第二过滤器25的第一端251与第二安装部212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第二过滤器25的第二端252插入通孔11,第一凸部241与通孔11在通孔11的径向方向限位了第二过滤器25的第二端252,并向上顶起压头1211,压头1211给予第一密封件52一个向上的压力,使第一密封件52局部发生弹性形变,该弹性形变的部分向上顶住微动开关触点。此时,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全部安装到位,允许吸尘器启动。

如果只安装了第一过滤器23而未安装第二过滤器25,由于上述结构的限制,使得微动开关无法被触发,则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没有全部安装到位,不允许吸尘器启动。如果未安装第一过滤器23,则由于缺少过滤支架21,使第二过滤器25缺少下部支撑,进而微动开关无法被触发,则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没有全部安装到位,不允许吸尘器启动。将上述过滤器没有全部安装到位的状态称为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机头组件与过滤器组件2的连接方式,如图 14~图 16所示。由于通常情况下吸尘器具有大致对称的结构,为简明起见,图 14~图 16中仅示出了吸尘器一半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的机头组件仅示出了相互紧固密封连接的风罩1和电机座6,过滤器组件2作为一个整体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组件2与电机座6设置在风罩1的同一侧,过滤器组件2包裹在侧壁61和底壁62的外周,即过滤器组件2设置在电机座6的上游。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与机头组件之间具有密封间隙3。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与机头组件其中之一包括设置在其周向的第一螺纹242,其中另一包括与第一螺纹242位置相应且互补的第二螺纹631。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限定了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与机头组件之间的紧固路径。当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配合旋紧时,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沿旋紧的行进方向T逐渐靠近机头组件,方向T垂直于螺旋面且大致与吸尘器的轴向平行,使密封间隙3逐渐减小。当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沿紧固路径旋紧到螺纹末端时,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与机头组件之间的距离最小,为最小间隙。在密封间隙3内设置第二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7在旋紧的行进方向上的厚度不小于该最小间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242为设置在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外侧的外螺纹;机头组件设有向底壁62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壁12,第二螺纹631为设置在第一螺纹壁12内侧的内螺纹。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壁12由风罩1向下延伸,如图 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壁12由电机座6的侧壁61远离底壁62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外缘向下延伸,如图 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壁12的内径与过滤器组件2的外径相适应,具体地,第一螺旋壁12的内径不小于过滤器组件12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在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内侧设置附加内螺纹,同时在电机座6的侧壁61外侧设置于附加内螺纹位置相应且互补的附加外螺纹,能够进一步地增强紧固和密封效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242为设置在过滤器组件2的自由端内侧的内螺纹;第二螺纹631为设置在侧壁61外表面的外螺纹,如图 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座6的侧壁61的外径与过滤器组件2的内径相适应,具体地,电机座6的侧壁61的外径不大于过滤器组件2的内径。

具体地,如图 1~图 2,第二螺纹631设置在第二螺纹壁63的外侧,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与风罩1将第二密封件7和凸缘632夹紧。当进行吸尘器的安装时,将过滤器组件2从远离第二螺纹壁63的一端罩在电机座6的外周,并使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相对应;旋转过滤器组件2,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沿旋紧的行进方向T紧固配接,使端盖24与风罩1将第二密封件7压紧。特别地,第二密封件7在旋紧的行进方向T上的厚度不小于端盖24与风罩1之间的最小间隙。也就是说,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在旋紧的行进方向T上完全旋紧时,端盖24与风罩1之间存在预设间隙g,第二密封件7在紧固方向上的厚度为d,则d≥g。如此,端盖24与风罩1之间的密封效果与第一螺纹242和第二螺纹631的旋紧程度有关,即旋紧程度约大,则端盖24与风罩1之间的实际间隙越小,第二密封件7被夹得越紧,进而密封效果越好。而且,当第二密封件7的厚度或其他部件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时,只要第一螺纹242和第二螺纹631将第二密封件7夹紧,则密封效果不会因为该误差而衰减。特别地,当预设间隙g为0时,第一密封件7的厚度尺寸d对密封效果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第一状态时,第一螺纹242与第二螺纹631配合卡紧,不仅能够提供第一过滤器23向上挤压风罩1的预紧力,而且能够提供第一过滤器23与电机座6之间的空间与外部之间的进一步密封。这种电机座与过滤器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吸尘器工作时的电机震动而造成的密封失效。具体地,吸尘器工作时,由于电机固定在电机座6上,所以电机座6会在其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震动。由于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与风罩1和第二螺纹壁6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不论第一过滤器23本身是否发生形变,该处的密封不会因震动而失效。

当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232与风罩1密封连接时,端盖24向上挤压第二密封件7。端盖24上的第二凸部243挤压第二密封件7,由于第二凸部243具有尖的顶端,所以会以更大的压强挤压第二密封件7,甚至至少部分地插入第二密封件7中,进一步增强了密封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 10,风罩1还包括联动部9,联动部9包括设置在风罩1上游侧的抵靠件91和与抵靠件91中部铰接的触发件92,触发件92在通孔11内沿其轴向运动。具体地,抵靠件91和触发件92均为杆状。抵靠件91的第一端911与第一过滤器23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抵靠件91的第二端912与第二过滤器25的安装位置相对应。触发件92的第一端921通过枢轴93与抵靠件91的中部枢接,触发件中部两侧对称设有滑槽923。通孔11内壁对应滑槽923的位置向通孔11中心延伸出对称的第三凸部111,第三凸部111与滑槽923配合,使触发件92大致沿通孔11轴向移动。当没有安装第一过滤器23和第二过滤器25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联动部9下降,触发件92的第二端922与微动开关的触点脱离或呈不施力接触,进而微动开关无法被触发,则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没有全部安装到位,不允许吸尘器启动。如图 11,当仅安装第一过滤器23而未安装第二过滤器25,抵靠件91的第一端911由于第一过滤器23施加向上的力F1的作用抬起,然而第一过滤器23的第二端912由于不受力而下降,整个抵靠件91仅绕枢轴93旋转而不会使联动部9整体明显上升,故无法触碰微动开关的触点或持续对其施力,进而微动开关无法被触发,则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没有全部安装到位,不允许吸尘器启动。当仅安装第二过滤器25而未安装第一过滤器23时的情况不再赘述。如图 12,当第一过滤器23与第二过滤器25全部安装时,抵靠件91的第一端911由于第一过滤器23施加向上的力F1的作用抬起,抵靠件91的第二端912由于第二过滤器25施加向上的力F2的作用抬起,进而联动部9整体抬起,触发件92的第二端922触碰微动开关的触点并对其持续施力,吸尘器的控制装置判定过滤器全部安装到位,允许吸尘器启动。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的防漏装系统通过一个微控开关即可同时实现对主过滤器、预过滤器的防漏装检测,节约了成本;主过滤器顶端与预过滤器的顶端实现联合驱动,对微动开关进行控制,起到有效的防漏装检测;联合驱动机构结构简单,通过该联合驱动机构简化了主过滤器及预过滤器的安装方式,同时节省了空间成本,减少了产品的整体体积;微动开关触点与通孔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该弹性密封件能作为传动结构,同时又起到隔尘的作用,防止灰尘侵入;此外,本实用新型密封系统中主过滤器的端盖与电机座紧配一体,主过滤器、端盖、过滤支架及电机座两两相对固定,因此吸尘器工作时电机座的震动不会造成主过滤器的变形,密封件不会松动,保障了密封性;端盖的顶端面的复数个凸起与密封件的底面相抵接,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增设了预过滤器,能实现预过滤功能,有效保护了主过滤器;过滤支架具有内凹槽和外凹槽,能同时对主过滤器及预过滤器进行支撑限位;外凹槽具有弹性件,该弹性件能给予预过滤器朝向风罩的推力;外凹槽具有漏灰孔,能及时将侵入灰尘排出,防止积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