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082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具有置物空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卫生纸架通常只有一个放置抽取式卫生纸的平台A,此类卫生纸架的缺点在于当卫生纸数量低于一定程度时,重量明显减少,使得使用者在抽取单张卫生纸时,容易连带整包卫生纸一起拉起来,运气好的话,被拉飞的整包卫生纸掉落回卫生纸架上;运气不好的话,整包卫生纸飞入马桶,除了沾到水无法使用,还必须将整包卫生纸捞起来,会给使用者带来莫大的困扰。

此外,有些小而美的厕所环境,不容易腾出置物架的空间,而上厕所时,有阅读书本杂志习惯的使用者,在阅读完毕后,因为厕所无置物架可放置书本杂志,则被迫将书本杂志夹在腋下,进行清洁的作业,若用户在清洁时一个不注意,就会有书本杂志掉落马桶内的憾事发生。

有鉴于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发展出一种具有置物空间的抽取式卫生纸架,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该抽取式卫生纸架具有置物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手段,为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是用一体成形的方式射出成形,接着用一条虚拟界线L将所述卫生纸架从中央分隔出上、下半部来看,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包括:一上半壳体,其界定出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半壳体一侧具有一第一置物口,所述第一置物口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外部连通;一下半壳体,其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下半壳体设置在所述上半壳体的下方、且下半壳体一侧具有一第二置物口,所述第二置物口使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外部连通;以及至少一墙面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贴近墙面一侧的壁面上;所述上半壳体的顶侧设置有一第一抽取口、下半壳体的底侧设置有一第二抽取口。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体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的顶侧壁面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抽取口为狭长形切口,其由上半壳体的顶侧向第一置物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置物口的顶缘连通;所述第二抽取口为狭长形切口,其由下半壳体的底侧向第二置物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置物口的顶缘连通。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体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上半壳墙侧板,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顶缘延伸出的上半壳顶板,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底缘延伸出的上半壳底板,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上半壳顶板与上半壳底板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上半壳侧板;所述下半壳体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下半壳墙侧板,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顶缘延伸出的下半壳顶板,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底缘延伸出的下半壳底板,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下半壳顶板与下半壳底板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下半壳侧板;所述上半壳底板与所述下半壳顶板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墙面连接部为挂孔,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半壳墙侧板与所述下半壳墙侧板的壁面上;所述挂孔是由一纵向狭长孔,一由所述纵向狭长孔一端延伸出的横向狭长孔,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纵向狭长孔另一端的圆孔所组成。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侧板与所述下半壳侧板的表面为横向的凹凸条纹,且其断面呈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手段,为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包括:一上半壳体,其界定出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上半壳体一侧具有一第一置物口,所述第一置物口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外部连通;一下半壳体,其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下半壳体设置在所述上半壳体的下方、且下半壳体一侧具有一第二置物口,所述第二置物口使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的外部连通;以及至少一墙面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贴近墙面一侧的壁面上;所述上半壳体的顶侧设置有一第一抽取口、下半壳体的底侧设置有一第二抽取口。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体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的顶侧壁面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连接件;且上半壳体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的顶侧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三容置空间,其能供使用者放置物品。

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抽取口为狭长形切口,其是由上半壳体的顶侧向第一置物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置物口的顶缘连通;所述第二抽取口为狭长形切口,其是由下半壳体的底侧向第二置物口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置物口的顶缘连通。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体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上半壳墙侧板,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顶缘延伸出的上半壳顶板,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底缘延伸出的上半壳底板,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上半壳顶板与上半壳底板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上半壳侧板;所述下半壳体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下半壳墙侧板,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顶缘延伸出的下半壳顶板,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底缘延伸出的下半壳底板,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下半壳顶板与下半壳底板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下半壳侧板;所述墙面连接部为挂孔,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半壳墙侧板与所述下半壳墙侧板的壁面上;所述挂孔是由一纵向狭长孔,一由所述纵向狭长孔一端延伸出的横向狭长孔,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纵向狭长孔另一端的圆孔所组成。

更优选的是,所述上半壳侧板与所述下半壳侧板的表面为横向的凹凸条纹,且其断面呈波浪状。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的实施,本实用新型能获得的作用、功能及效果如下:

第一点:本实用新型上下两个置物空间可依使用者需求,随意改变使用方式,可上层放置卫生纸,下层放置书本杂志;或上层放置书本杂志,下层放置卫生纸;或是上下两层均放置卫生纸,抽取上层,下层备用,全依使用者的喜好而定。

第二点:本实用新型上下对称的设计,能配合马桶挂在左侧墙面,或上下翻转后挂在右侧墙面,两种方式均能让第一置物口、第二置物口面向马桶的方向,让使用者如厕时方便放置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平台式卫生纸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上半层放置卫生纸,下半层作为置物空间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上半层作为置物空间,下半层放置卫生纸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由右侧墙面翻转置左侧墙面的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手段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手段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半壳体 3 墙面连接部

11 第一置物口 31 纵向狭长孔

12 第一抽取口 32 横向狭长孔

13 上半壳墙侧板 33 圆孔

14 上半壳顶板 4 连接件

15 上半壳底板 100 抽取式卫生纸架

16 上半壳侧板 10 第一容置空间

2 下半壳体 20 第二容置空间

21 第二置物口 30 第三容置空间

22 第二抽取口 L 虚拟界线

23 下半壳墙侧板 A 平台

24 下半壳顶板

25 下半壳底板

26 下半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图5所示,图中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手段,为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射出成形,接着用一条虚拟界线L将所述卫生纸架100从中央分隔出上、下半部来看,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包括:一上半壳体1,其界定出一第一容置空间10,所述上半壳体1一侧具有一第一置物口11,所述第一置物口11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的外部连通;一下半壳体2,其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20,所述下半壳体2设置在所述上半壳体1的下方、且下半壳体2一侧具有一第二置物口21,所述第二置物口21使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的外部连通;以及至少一墙面连接部3,其设置在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贴近墙面一侧的壁面上;所述上半壳体1的顶侧设置有一第一抽取口12、下半壳体2的底侧设置有一第二抽取口22。

其中,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侧壁面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而第一容置空间10与第二容置空间20分别能供使用者放置卫生纸或书本杂志、且上下对称的设计能让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马桶的左侧墙面或右侧墙面,不论挂在左侧或右侧都能让第一置物口11和所述第二置物口21面向马桶,如图6所示,只需要上下翻转,就能将原本适用于右侧墙面的抽取式卫生纸架100,转移至左侧墙面。

上述中,所述第一抽取口12为狭长形切口,其由上半壳体1的顶侧向第一置物口11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置物口11的顶缘连通;所述第二抽取口22为狭长形切口,其由下半壳体2的底侧向第二置物口21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置物口21的顶缘连通。

其中,第一抽取口12和第二抽取口22做成狭长形的切口,能让已经将卫生纸抽出外侧的整包卫生纸,轻松从侧边直接放入到第一容置空间10与第二容置空间20中,能避免传统从卫生纸抽取口去挖取卫生纸的麻烦。

如图2-图5所示,所述上半壳体1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上半壳墙侧板13,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13顶缘延伸出的上半壳顶板14,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13底缘延伸出的上半壳底板15,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上半壳顶板14与上半壳底板15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的上半壳侧板16;所述下半壳体2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下半壳墙侧板23,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顶缘延伸出的下半壳顶板24,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底缘延伸出的下半壳底板25,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下半壳顶板24与下半壳底板25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的下半壳侧板26;所述上半壳底板15与所述下半壳顶板24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墙面连接部3为挂孔,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半壳墙侧板13与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的壁面上;所述挂孔是由一纵向狭长孔31,一由所述纵向狭长孔31一端延伸出的横向狭长孔32,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纵向狭长孔31另一端的圆孔33所组成。

其中,第一种技术手段的上半壳底板15与所述下半壳顶板24是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只是用所述虚拟界线L将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从中央将抽取式卫生纸架100分隔成上半壳体1底侧壁面的上半壳底板15与下半壳体2顶侧壁面的下半壳顶板24来分别看待。

其次,如图3-图5所示,所述挂孔为T型的设计,挂钩穿入所述圆孔33后,经由纵向狭长孔31,最后固定在所述横向狭长孔32的一侧;传统的I型设计,常常在使用者抽取卫生纸时,卫生纸架会一起被拉起而掉落,本实用新型T型挂孔的设计能在使用者抽取卫生纸时,将挂钩固定在所述横向狭长孔32内,能避免挂钩移动到所述圆孔33。

上述中,所述上半壳侧板16与所述下半壳侧板26的表面为横向的凹凸条纹,且如图4、图5所示,上半壳侧板16与所述下半壳侧板26的断面呈波浪状。

其中,横向的凹凸条纹微微地向一侧倾斜,而横向的凹凸条纹能减缓本实用新型表面的凝结水珠的滑落速度,并将水珠缓缓导向一侧,使得滴落的水珠能集中在同一区块。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手段,为一种抽取式卫生纸架,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包括:一上半壳体1,其界定出一第一容置空间10,所述上半壳体1一侧具有一第一置物口11,所述第一置物口11使得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的外部连通;一下半壳体2,其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20,所述下半壳体2设置在所述上半壳体1的下方、且下半壳体2一侧具有一第二置物口21,所述第二置物口21使得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与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的外部连通;以及至少一墙面连接部3,其设置在所述抽取式卫生纸架100贴近墙面一侧的壁面上;所述上半壳体1的顶侧设置有一第一抽取口12、下半壳体2的底侧设置有一第二抽取口22。

其中,第二种技术手段与第一种技术手段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上半壳体1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侧壁面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连接件4;且上半壳体1的底侧壁面与所述下半壳体2的顶侧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三容置空间30,能供使用者放置物品。

上述中,所述第一抽取口12为狭长形切口,其是由上半壳体1的顶侧向第一置物口11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置物口11的顶缘连通;所述第二抽取口22为狭长形切口,其是由下半壳体2的底侧向第二置物口21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置物口21的顶缘连通。

其中,狭长形切口的作用与第一种技术手段相同,故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7、图8所示,所述上半壳体1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上半壳墙侧板13,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13顶缘延伸出的上半壳顶板14,一由所述上半壳墙侧板13底缘延伸出的上半壳底板15,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上半壳顶板14与上半壳底板15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0的上半壳侧板16;所述下半壳体2还包括,一贴近墙面的下半壳墙侧板23,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顶缘延伸出的下半壳顶板24,一由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底缘延伸出的下半壳底板25,以及数个沿着所述下半壳顶板24与下半壳底板25边缘、围绕出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0的下半壳侧板26;所述墙面连接部3为挂孔,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半壳墙侧板13与所述下半壳墙侧板23的壁面上;所述挂孔是由一纵向狭长孔31,一由所述纵向狭长孔31一端延伸出的横向狭长孔32,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纵向狭长孔31另一端的圆孔33所组成;所述上半壳侧板16与所述下半壳侧板26的表面为横向的凹凸条纹,且如图4、图5所示,上半壳侧板16与所述下半壳侧板26的断面呈波浪状。

其中,T型挂孔与横向的凹凸条纹的作用与第一种技术手段相同,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手段与第二种技术手段的相同特点,在于上下对称的设计,让用户能依厕所的配置,决定将本实用新型挂在左侧的墙面或右侧的墙面,又因上下对称的设计让挂在左、右两侧的外观看起来均相同;此外,上下都有抽取口的设计亦能让使用者依习惯,采取上抽或下抽的方式来使用卫生纸,能增加使用方式上的弹性。

以上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由于符合新颖及进步性,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因此所有与本实用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饰性变化,只要在均等范围内都应涵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