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活辅助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
背景技术:
现有雨伞架为了能稳定放置雨伞,通常为方形柜体或框架结构,不方便折叠收纳,或者折叠收纳十分麻烦,使得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去折叠收纳,而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就无法进行使用,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贴墙设置,避免影响地面空间,同时方便调节结构,以用于支撑固定雨伞的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墙面固定的矩形框架,所述的框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竖直侧杆和相互平行的顶杆和下转轴,还包括矩形板状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下侧边和下支撑板上侧边通过上转轴铰接,下支撑板下侧边铰接在下转轴上,所述的下转轴和上转轴平行,所述的两根侧杆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沿侧杆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上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滑动位于滑槽内的圆柱形滑块,且滑块靠近上支撑板上侧边设置,上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孔,下支撑板内侧面设有支撑槽,且上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和下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根侧杆相对的一侧贴合,上支撑板上侧边与顶杆下沿贴合,下支撑板下侧边抵在地面上,且能分别围绕下转轴和上转轴转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使滑块沿滑槽向下移动,并使下支撑板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上,且支撑槽槽口朝上设置,且所述的支撑孔竖直投影位于所述的支撑槽内。
正常情况下,上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和下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根侧杆相对的一侧贴合,上支撑板上侧边与顶杆下沿贴合,下支撑板下侧边抵在地面上,此时本雨伞架整体贴墙设置,能减少对地面空间造成的影响,使用时,分别围绕下转轴和上转轴转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使滑块沿滑槽向下移动,并使下支撑板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上,且支撑槽槽口朝上设置,且支撑孔竖直投影位于支撑槽内,因此将雨伞插在支撑孔内,雨伞尖部抵在支撑槽上,以形成雨伞架结构,方便放置雨伞,因此本雨伞架可以设置在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以在不使用时避免影响地面空间。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中,所述的上支撑板外侧面靠近下支撑板下侧边位置固定有拉手。
因此可以利用拉手快速拉动上支撑板,以快速调节形态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中,所述的支撑孔在支撑槽上的竖直投影呈圆孔状。
因此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中,所述的顶杆和上支撑板上侧边分别具有磁性,且能磁性吸附连接。
因此能快速固定贴合在墙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中,所述的侧杆和滑块上分别设有销孔和销槽,且当下支撑板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上时,所述的销孔和销槽对齐,并能插入插销固定。
因此可以利用插销进行稳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中,所述的支撑槽四周槽壁内凹加深设有挡水槽。
避免支撑槽内雨水流到墙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正常情况下,上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和下支撑板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根侧杆相对的一侧贴合,上支撑板上侧边与顶杆下沿贴合,下支撑板下侧边抵在地面上,此时本雨伞架整体贴墙设置,能减少对地面空间造成的影响,使用时,分别围绕下转轴和上转轴转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使滑块沿滑槽向下移动,并使下支撑板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上,且支撑槽槽口朝上设置,且支撑孔竖直投影位于支撑槽内,因此将雨伞插在支撑孔内,雨伞尖部抵在支撑槽上,以形成雨伞架结构,方便放置雨伞,因此本雨伞架可以设置在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以在不使用时避免影响地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雨伞架两种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2形态对应的主视图。
图中,
1、框架;11、侧杆;12、滑槽;13、顶杆;14、下转轴;
2、上支撑板;21、上转轴;22、滑块;23、支撑孔;24、拉手;
3、下支撑板;31、支撑槽;32、挡水槽;
4、雨伞;
5、墙面;51、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改进型壁挂式雨伞架,包括与墙面5固定的矩形框架1,框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竖直侧杆11和相互平行的顶杆13和下转轴14,还包括矩形板状上支撑板2和下支撑板3,上支撑板2下侧边和下支撑板3上侧边通过上转轴21铰接,下支撑板3下侧边铰接在下转轴14上,下转轴14和上转轴21平行,两根侧杆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沿侧杆1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2,上支撑板2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滑动位于滑槽12内的圆柱形滑块22,且滑块22靠近上支撑板2上侧边设置,上支撑板2上设有支撑孔23,下支撑板3内侧面设有支撑槽31,且上支撑板2左右两侧边和下支撑板3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根侧杆11相对的一侧贴合,上支撑板2上侧边与顶杆13下沿贴合,下支撑板3下侧边抵在地面51上,且能分别围绕下转轴14和上转轴21转动下支撑板3和上支撑板2,使滑块22沿滑槽12向下移动,并使下支撑板3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51上,且支撑槽31槽口朝上设置,且支撑孔23竖直投影位于支撑槽31内。
进一步的,上支撑板2外侧面靠近下支撑板3下侧边位置固定有拉手24。支撑孔23在支撑槽31上的竖直投影呈圆孔状。顶杆13和上支撑板2上侧边分别具有磁性,且能磁性吸附连接。侧杆11和滑块22上分别设有销孔和销槽,且当下支撑板3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51上时,销孔和销槽对齐,并能插入插销固定。支撑槽31四周槽壁内凹加深设有挡水槽32。
正常情况下,上支撑板2左右两侧边和下支撑板3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根侧杆11相对的一侧贴合,上支撑板2上侧边与顶杆13下沿贴合,下支撑板3下侧边抵在地面上,此时本雨伞架整体贴墙设置,能减少对地面空间造成的影响,使用时,分别围绕下转轴14和上转轴21转动下支撑板3和上支撑板2,使滑块22沿滑槽12向下移动,并使下支撑板3外侧面贴合在水平地面51上,且支撑槽31槽口朝上设置,且支撑孔23竖直投影位于支撑槽31内,因此将雨伞4插在支撑孔23内,雨伞4尖部抵在支撑槽31上,以形成雨伞架结构,方便放置雨伞4,因此本雨伞架可以设置在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以在不使用时避免影响地面空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框架1、侧杆11、滑槽12、顶杆13、下转轴14、上支撑板2、上转轴21、滑块22、支撑孔23、拉手24、下支撑板3、支撑槽31、挡水槽32、雨伞4、墙面5、地面5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