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6181发布日期:2018-06-01 19:5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门窗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门窗,是生活常见的家居用品,无论是卧室、阳台还是卫生间,都需要安装门窗。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之二: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门窗,通常是采用一体式合金材料,不仅外观上单调,另外在一些办公场合,全封闭式的合金门,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并且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加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门窗仍然采用手动式开关门,已经显得比较落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门窗一体化造型外观单调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锯切主型材:取上等红木原料和铝合金原料,按照规定尺寸分别切割成型,红木通过锯齿机切割成框扇形状,铝合金通过双角锯切割成型钢,同时预先在型钢中部位置预留下玻璃压条安装槽;

S2、框扇铣口:将切割好的框扇放置在数控铣床上,使用夹具夹紧后,开始铣口,铣刀的转速在2500r/min-3000r/min,铣刀采用高速工具钢,将铣好口的框扇取出,等待组装;

S3、型钢下料:将切割好的型钢放置在型钢下料机上,对型钢的边角处进行切口处理,切口角度为45-60度,以便安装进框扇内;

S4、装型钢:将切口后的型钢装进铣口后的框扇内侧,并压实,在装型钢的过程中,需将型钢的切口处对准框扇的内侧,型钢与框扇之间的缝隙不得超过0.2毫米,框扇与门框之间的接触处,需做倒角处理,并在倒角处安装机械撞角;

S5、焊接:通过焊接将型钢焊接在框扇内侧,固定型钢的位置,焊接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并使用玻璃胶将缝隙处填满,待玻璃胶干后,至此,门窗主体框架结构已基本完成;

S6、清角:对焊接好的门窗结构进行清理余料,余料是指焊接遗留下的焊瘤或多余的玻璃胶;

S7、铣锁孔槽:铣锁孔槽分两步进行,先铣框扇后铣型钢,使用铣削机对框扇进行铣缺、铣榫,铣缺、铣榫时,先用同型号废铝或断条试样,确认铣缺、铣榫后与外框角缝严密咬合,然后再对型钢进行铣锁孔槽,锁孔离型材边必须一致,误差不得超过15微米,锁孔槽离地垂直距离950-1100毫米,锁孔高度与相邻窗的锁孔高度必须一致,悬窗锁孔开孔位置居中铣削;

S8、钻五金孔:在已经铣好锁孔槽的门窗主体框架上,通过钻孔机进行钻孔,孔的口径与门窗所用的五金件(五金件是指锁芯、锁头等部件)的尺寸一致,误差不得超过5微米;

S9:切玻璃压条:选用经过磨砂处理的上等钢化玻璃,按照型钢对应的尺寸,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S10、装密封胶条:在型钢的玻璃压条安装槽内侧涂抹宽度约为5毫米的密封胶,然后将密封枕安装到密封胶上并按压,当型钢的内部可视面宽度大于5毫米时,应使用两个密封枕;

S11:装玻璃压条:将切割好的玻璃压条按顺序安装在玻璃压条安装槽内,最后使用金属胶将残余缝隙填满;

S12:扇玻组合:取透明或经过半磨砂处理的钢化玻璃,切割成标准尺寸,安装至玻璃压条上,组装时玻璃标签应朝向室内,玻璃与型钢接触应用玻璃垫块配合点状胶条定位,目测镁铬条四周均匀搭接后,才能打胶,待胶干燥后,修整余胶;

S13:装五金配件:将购买好的五金配件,安装到五金孔内,安装时,拉片距外框角部150毫米开始安装,间距不超过600毫米,需要注意的是,框扇上的直毛、横毛必须粘接牢固,框扇上的密封胶条不许剪断,接头应粘接在扇的下方;

S14:装智能组件:将购买好的各类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及其他们的控制元件依次组装至框扇或型钢内;

S15:上漆:将框扇部分进行上漆,采用高精度喷漆机进行喷漆,喷漆厚度在15-20微米之间,上漆过程需要无尘环境中进行;

S16:调试:首先对门窗的锁具部分进行调试,查看有无卡壳或关闭不严的现象,然后再对门窗的各智能感应元件进行调试,确认红外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能够正常运行;

S17:包装入库:将调试好的智能门窗进行打包,包装箱内必须垫放珍珠棉以及气泡垫等防摔物品,包装好后送入仓库进行保存。

优选的,所述红木的切割误差不得超过10微米,型钢的切割误差不得超过8微米。

优选的,所述玻璃压条以及玻璃门的切割装置采用金刚石切割机。

优选的,所述五金配件需做防锈处理。

优选的,所述上漆至少分为三次,先上底漆,待底漆干后,再上第二道漆,以此类推,从而确保上漆均匀,无凸起、凹陷。

优选的,所述型钢与框扇之间的缝隙不得超过0.2毫米。

优选的,所述框扇与门框之间的接触处,需做倒角处理,并在倒角处安装机械撞角。

优选的,所述智能门窗不设门把手,转而由传感器及其控制元件自动控制锁芯的开关动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采用多种材料制成,框扇采用红木,不仅提高了门窗的档次,并且由于红木自身的光泽,还增加了门窗的美观度,另外,红木相对于传统的合金门,更耐腐蚀,更耐撞击,并且该智能门窗中部设有铝合金型钢,保证了门窗的刚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智能门窗在中部设有钢化玻璃,从而使室内的人能够通过门窗观察室外的情况,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体化门窗封闭的缺陷,总体上而言,该智能门窗,在保证现有门窗实用性的同时,还兼具艺术美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感。

(2)、该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通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手动门把手设计,消除了因门把手凸出在门体之外对人们出行产生的不便,并结合互联网科技,采用自动开关门设计,当人们双手不便开门时,通过红外感应,可自动开关门,并且还搭配了雨天自动关窗功能,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从而在雨天时自动关窗,防止屋内无人时,雨水窜入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锯切主型材:取上等红木原料和铝合金原料,按照规定尺寸分别切割成型,红木通过锯齿机切割成框扇形状,铝合金通过双角锯切割成型钢,红木的切割误差不得超过10微米,型钢的切割误差不得超过8微米,同时预先在型钢中部位置预留下玻璃压条安装槽;

S2、框扇铣口:将切割好的框扇放置在数控铣床上,使用夹具夹紧后,开始铣口,铣刀的转速在2500r/min-3000r/min,铣刀采用高速工具钢,将铣好口的框扇取出,等待组装;

S3、型钢下料:将切割好的型钢放置在型钢下料机上,对型钢的边角处进行切口处理,切口角度为45-60度,以便安装进框扇内;

S4、装型钢:将切口后的型钢装进铣口后的框扇内侧,并压实,在装型钢的过程中,需将型钢的切口处对准框扇的内侧;

S5、焊接:通过焊接将型钢焊接在框扇内侧,固定型钢的位置,焊接采用无缝焊接的方式,并使用玻璃胶将缝隙处填满,待玻璃胶干后,至此,门窗主体框架结构已基本完成;

S6、清角:对焊接好的门窗结构进行清理余料,余料是指焊接遗留下的焊瘤或多余的玻璃胶;

S7、铣锁孔槽:铣锁孔槽分两步进行,先铣框扇后铣型钢,使用铣削机对框扇进行铣缺、铣榫,铣缺、铣榫时,先用同型号废铝或断条试样,确认铣缺、铣榫后与外框角缝严密咬合,然后再对型钢进行铣锁孔槽,锁孔离型材边必须一致,误差不得超过15微米,锁孔槽离地垂直距离950-1100毫米,锁孔高度与相邻窗的锁孔高度必须一致,悬窗锁孔开孔位置居中铣削;

S8、钻五金孔:在已经铣好锁孔槽的门窗主体框架上,通过钻孔机进行钻孔,孔的口径与门窗所用的五金件(五金件是指锁芯、锁头等部件)的尺寸一致,误差不得超过5微米;

S9:切玻璃压条:选用经过磨砂处理的上等钢化玻璃,按照型钢对应的尺寸,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玻璃压条以及玻璃门的切割装置采用金刚石切割机;

S10、装密封胶条:在型钢的玻璃压条安装槽内侧涂抹宽度约为5毫米的密封胶,然后将密封枕安装到密封胶上并按压,当型钢的内部可视面宽度大于5毫米时,应使用两个密封枕;

S11:装玻璃压条:将切割好的玻璃压条按顺序安装在玻璃压条安装槽内,最后使用金属胶将残余缝隙填满;

S12:扇玻组合:取透明或经过半磨砂处理的钢化玻璃,切割成标准尺寸,安装至玻璃压条上,组装时玻璃标签应朝向室内,玻璃与型钢接触应用玻璃垫块配合点状胶条定位,目测镁铬条四周均匀搭接后,才能打胶,待胶干燥后,修整余胶;

S13:装五金配件:将购买好的五金配件,五金配件需做防锈处理,安装到五金孔内,安装时,拉片距外框角部150毫米开始安装,间距不超过600毫米,需要注意的是,框扇上的直毛、横毛必须粘接牢固,框扇上的密封胶条不许剪断,接头应粘接在扇的下方;

S14:装智能组件:将购买好的各类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分别采用热辐射红外传感器、电子式湿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及其他们的控制元件依次组装至框扇或型钢内,且各类传感器与控制元件之间采用ZigBee网络传输和接收信号;

S15:上漆:将框扇部分进行上漆,采用高精度喷漆机进行喷漆,喷漆厚度在15-20微米之间,上漆过程需要无尘环境中进行,上漆至少分为三次,先上底漆,待底漆干后,再上第二道漆,以此类推,从而确保上漆均匀,无凸起、凹陷;

S16:调试:首先对门窗的锁具部分进行调试,查看有无卡壳或关闭不严的现象,然后再对门窗的各智能感应元件进行调试,确认红外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能够正常运行;

S17:包装入库:将调试好的智能门窗进行打包,包装箱内必须垫放珍珠棉以及气泡垫等防摔物品,包装好后送入仓库进行保存。

综上可得,该新型智能门窗的生产工艺,采用多种材料制成,框扇采用红木,不仅提高了门窗的档次,并且由于红木自身的光泽,还增加了门窗的美观度,另外,红木相对于传统的合金门,更耐腐蚀,更耐撞击,并且该智能门窗中部设有铝合金型钢,保证了门窗的刚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智能门窗在中部设有钢化玻璃,从而使室内的人能够通过门窗观察室外的情况,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体化门窗封闭的缺陷,总体上而言,该智能门窗,在保证现有门窗实用性的同时,还兼具艺术美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感,通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手动门把手设计,消除了因门把手凸出在门体之外对人们出行产生的不便,并结合互联网科技,采用自动开关门设计,当人们双手不便开门时,通过红外感应,可自动开关门,并且还搭配了雨天自动关窗功能,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从而在雨天时自动关窗,防止屋内无人时,雨水窜入屋内。

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或38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