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942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宾馆里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口味,会设计很多的新菜品,像有一盘叫五谷杂粮的,虽说是几样南瓜、番薯、玉米等蒸熟而成的农家菜,却卖得很好。这一类食物都需要沾浆,尤其是一些烤熟的食物,如果不沾浆味道就变差了。我就试图设计一种可以将调味料留在食物内部的食品加工设备,这样食物比较新奇,而且可以制得更有味,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能卖出高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以将调味料留在食物内部的食品加工设备。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它主要包括支脚、支脚上的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左边板、左挡板、右挡板和右边板,其特征在于,在左边板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链轮,所有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杆的右端设有套管,套管上设有锁紧单元,其中一根传动杆左端还设有被动轮,底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与被动轮传动连接的主动轮;在左挡板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左转管,右挡板的顶部具有多个u形缺口,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有多根串杆,串杆具有贯穿至右端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外设有渗透孔,在串杆上位于渗透孔的起始端处还设有挡圈,串杆左端穿过左转管后插入所述套管内并通过锁紧单元锁紧,串杆右端穿出u形缺口;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上方设有铰接与左挡板上的翻盖,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有加热单元,在右挡板和右边板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导杆、斜板一和斜板二,导杆上设有滑座一和滑座二,滑座一上部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右转管,右转管的左开口为喇叭口,滑座二上设有分配槽,分配槽左端设有多根针管,斜板一上设有通槽一,斜板二上设有通槽二,滑座一底部设有条状杆一,滑座二底部设有条状杆二,条状杆一穿过通槽一和通槽二;条状杆二穿过通槽一;在右挡板和条状杆一之间设有弹簧一,在条状杆一和条状杆二之间设有弹簧二;在右边板上设有电动推杆一和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一前端连接条状杆一,电动推杆二前端连接条状杆二;在右边板上部设置有调料桶,调料桶底部有出口管,出口管上设有阀门,出口管和分配槽之间通过可形变的软管连接;所述串杆、右转管和针管呈同心设置且一一对应,串杆外径小于左转管和右转管的内径,针管细于串杆中空部分的内径;电机的电机轴、传动杆、左转管、串杆、u形缺口的底面、右转管、针管、导杆、斜板一、斜板二、电动推杆一和电动推杆二都是向右上倾斜的且倾斜角度一致。

作为优选:

所述加热单元是顶部设有电加热丝、左部带槽口的保温层;

所述加热单元是蒸锅和位于蒸锅下方顶部设有电加热丝的保温层;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它的有益效果是:食物串在串杆上可以由加热单元作熟,在加热过程中,调料桶内的调料液通过针管注入至串杆内部,在串杆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过程中,串杆内部的调料液可以从渗透孔处渗出到食物中,这样食物在作熟后就会有调味料留在内部,也就不用沾浆即可食用了。这样的食物比较新奇,易于推广,也易于卖出高价,创造利润。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马铃薯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地瓜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玉米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山药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莲耦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莴笋上的应用。

本发明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在制作南瓜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食品加工设备其中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食品加工设备左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食品加工设备右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链轮的传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食品加工设备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脚1、底板2、左边板3、左挡板4、右挡板5、右边板6、传动杆7、链轮8、链条9、套管10、锁紧单元11、被动轮12、电机13、主动轮14、左转管15、u形缺口16、串杆17、渗透孔18、挡圈19、翻盖20、加热单元21、导杆22、斜板一23、斜板二24、滑座一25、滑座二26、右转管27、分配槽28、针管29、通槽一30、通槽二31、条状杆一32、条状杆二33、弹簧一34、弹簧二35、电动推杆一36、电动推杆二37、调料桶38、出口管39、阀门40、软管41、电加热丝42、保温层43、蒸锅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食品加工设备,它主要包括支脚1、支脚1上的底板2以及位于底板2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左边板3、左挡板4、右挡板5和右边板6,其特征在于,在左边板3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传动杆7,这里所说的多根分布于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传动杆7上设有链轮8,所有链轮8通过链条9连接(如图5),传动杆7的右端设有套管10,套管10上设有锁紧单元11(手拧螺栓),其中一根传动杆7左端还设有被动轮12,底板2上设有电机13,电机13的电机轴上设有与被动轮12传动连接的主动轮14;在左挡板4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左转管15,右挡板5的顶部具有多个u形缺口16(如图4),在左挡板4和右挡板5之间设有多根串杆17,串杆17具有贯穿至右端的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外设有渗透孔18,在串杆17上位于渗透孔18的起始端处还设有挡圈19(起阻挡食物的作用),串杆17左端穿过左转管15后插入所述套管10内并通过锁紧单元11锁紧,串杆17右端穿出u形缺口16;在左挡板4和右挡板5上方设有铰接与左挡板4上的翻盖20,在左挡板4和右挡板5之间设有加热单元21,在右挡板5和右边板6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导杆22、斜板一23和斜板二24,导杆22上设有滑座一25和滑座二26,滑座一25上部通过轴承设置有多根右转管27,右转管27的左开口为喇叭口,滑座二26上设有分配槽28,分配槽28左端设有多根针管29,斜板一23上设有通槽一30,斜板二24上设有通槽二31,滑座一25底部设有条状杆一32,滑座二26底部设有条状杆二33,条状杆一32穿过通槽一30和通槽二31;条状杆二33穿过通槽一30,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滑座一25和滑座二26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更为平稳;在右挡板5和条状杆一32之间设有弹簧一34,在条状杆一32和条状杆二33之间设有弹簧二35;在右边板6上设有电动推杆一36和电动推杆二37,电动推杆一36前端连接条状杆一32,电动推杆二37前端连接条状杆二33;在右边板6上部设置有调料桶38,调料桶38底部有出口管39,出口管39上设有阀门40,出口管39和分配槽28之间通过可形变的软管41连接,软管41的设置是为了配合分配槽28位置的变更需求;所述串杆17、右转管27和针管29呈同心设置且一一对应,串杆17外径小于左转管15和右转管27的内径,针管29细于串杆17中空部分的内径;电机13的电机轴、传动杆7、左转管15、串杆17、u形缺口16的底面、右转管27、针管29、导杆22、斜板一23、斜板二24、电动推杆一36和电动推杆二37都是向右上倾斜的且倾斜角度一致。

其中一种方式是所述加热单元21是顶部设有电加热丝42、左部带槽口的保温层43(如图1);这样就是将食物烤熟,而另一种方式是所述加热单元21是蒸锅44和位于蒸锅44下方顶部设有电加热丝42的保温层43(如图2);这样就是将食物蒸熟。

本实施例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可以用于制作马铃薯上、地瓜、玉米、山药、莲耦、莴笋和南瓜,制作方法包括烤熟和蒸熟。所制的食物先经过如下预处理:在食物在中间镂出一条通道供串杆穿过,采用细针在食物表面刺入多个深至中间通道的细孔(便于调料液渗出后的入味),将作好的食物串在串杆上覆盖住渗透孔;调料液可以由厨师自行调制,盐汤水,鸡汤水都可以,只有一条不能有杂质,不然会堵住渗透孔。

本实施例所设计的食品加工设备使用方法如下:将食物串在串杆17上,所有食物都串在多根串杆17上全部串好,打开翻盖20,先将串杆17右端伸出u形缺口16,使其左端能穿过左转管15并插入套管10,全部装好后盖上翻盖,锁紧单元11一个一个全部锁紧,这样当电机13转动时,主动轮14带动被动轮12转动,含有被动轮12的传动杆7转动,由此通过链轮8和链条9的配合使得所有传动杆7转动,由于锁紧单元11锁紧后传动杆7和串杆17成一体,这样所有的串杆17就转动了,随着加热单元21的工作食物就可以作熟;在加工过程中,电动推杆一36推动条状杆一32,使滑座一25向左移动,这样在右转管27喇叭口的导向下,串杆17被套入右转管27中,由于串杆17外径小于左转管15和右转管27的内径(如小于1-2毫米),这样即使串杆17快速旋转,串杆17也能得到有效定位,一旦串杆17与左转管15和右转管27内壁产生增撞,左转管15和右转管27也能作相应的转动,这样可以对串杆17形成良好的定位(便于快速转动,如2转每秒),然后电动推杆二37推动滑座二26,使得针管29能够穿入串杆17内部,阀门40打开后,调料桶38内的调料液就可以注入到串杆17,在旋转过程中从渗透孔18甩出到食物内部,转得越快渗透效果越好;注入一段时间后,可以关掉阀门驱使针管29回退,等食物作熟后,可以驱使电动推杆一36回退,弹簧一34和弹簧二35在电动推杆回退时一起起作用,可以将滑座一25和滑座二26定于初始位置,以便取出串杆17和食物,作好的食物从串杆17处脱下,整理后即可上桌。

电机13的电机轴、传动杆7、左转管15、串杆17、u形缺口16的底面、右转管27、针管29、导杆22、斜板一23、斜板二24、电动推杆一36和电动推杆二37都是向右上倾斜的且倾斜角度一致,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注入,同时位于串杆17内的调料液由于出口较高不易溢出,但串杆17不能转得过快,以免调料液从串杆17右端甩出。另外,调料桶38位置较高,阀门打开后其内部的调料液靠重力流下,而调料桶38应当具有进气口来实现其内部的调料液靠重力的下流。

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