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演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57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演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演出柜。



背景技术:

在演出活动中,一般需要携带音响、导线、话筒、柜子、椅子、桌子等设备。现目前这些设备的运输大多是通过汽车来完成的。由于这些设备相互独立,在上下车的过程中,需要需要分多批次进行搬运,从而会导致搬运的效率降低,以及会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而搬运效率的降低,还会导致演出活动的准备与撤场时间增加。同样由于上述设备都是独立的,在车辆上的放置很难实现规范化,会使得它们占用的空间增加,甚至会导致这些设备无法通过一次汽车运输完成,从而会导致设备的转移成本增加。尤其是在大型的演出活动中,需要的设备众多,这不仅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还会给人们对设备的管理与统计带来十分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演出柜,该演出柜能够降低演出设备的转移成本,能够缩短演出活动的准备与撤场时间,提高演出设备的转移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演出设备管理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演出柜,其特点在于包括上板体、左柜体、右柜体、若干扣锁组件,其中上板体底面上设有折叠支撑架;所述左柜体右表面上开设有左凹进腔,并使左凹进腔延伸至左柜体顶面上;所述右柜体左表面上开设有右凹进腔,并使右凹进腔延伸至右柜体顶面上;所述左柜体与右柜体通过扣锁组件连接一起,并使左凹进腔与右凹进腔共同形成上端开口的藏纳腔,所述上板体两端分别盖置左柜体顶面上与右柜体顶面上并通过扣锁组件锁定,并通过上板体对藏纳腔腔口形成封闭作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所述左柜体和右柜体上分别设有若干提手组件。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上板体和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所述上板体上设有若干提手组件。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提手组件的结构,所述提手组件包括固定座、U型金属件、软胶套,所述软胶套套装在U型金属件上,所述U型金属件两端可摆动地嵌装在固定座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左柜体、右柜体和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所述左柜体和右柜体底部分别均匀地设有若干带刹万向轮。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上板体与左柜体的组装结构,所述扣锁组件包括公扣件、母扣件,所述公扣件设置在上板体外壁上,所述母扣件设置在左柜体外壁上,所述公扣件扣装在母扣件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上板体与右柜体的组装结构,所述扣锁组件包括公扣件、母扣件,所述公扣件设置在上板体外壁上,所述母扣件设置在右柜体外壁上,所述公扣件扣装在母扣件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右柜体与左柜体的组装结构,所述扣锁组件包括公扣件、母扣件,所述公扣件设置在左柜体上,所述母扣件设置在右柜体上,所述公扣件扣装在母扣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柜体对应上开设出左凹进腔,可以使左柜体形成带扶手靠背的座椅,即左柜体可以被当成座椅使用。同理,右柜体也可被当成座椅使用。由于上板体上设有折叠支撑架,在折叠支撑架打开后,可变成一张桌子。在折叠支撑架收折后,其能够形成一块盖板结构。在左柜体与右柜体拼接一起后能够形成藏纳腔,该藏纳腔可用于放置其它演出设备。通过上板体形成的盖板结构可对藏纳腔的封闭作用,这样就能对藏纳腔内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该演出柜不仅能够实现桌椅的功能,还能被当成柜体使用,用于收纳演出设备,其实现的功能多,应用范围广。在演出柜中,通过扣锁组件的设置,可以降低上板体、左柜体、右柜体相互间的组装难度,提高相互间的组装的便利性与组装的效率。通过本实现新型的结构设计,能够一次实现多种设备的搬运,有效地降低了搬运的时间,能够缩短演出活动的准备与撤场时间,提高演出设备的转移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对演出的设备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以方便对设备的统计与分类,有助于降低演出设备的管理难度。这样还能降低演出设备对空间的占用,减少设备转移的车次,降低演出设备的转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柜体与右柜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演出柜,包括上板体1、左柜体2、右柜体3、若干扣锁组件4,其中上板体1底面上设有折叠支撑架11;所述左柜体2右表面上开设有左凹进腔21,并使左凹进腔21延伸至左柜体2顶面上;所述右柜体3左表面上开设有右凹进腔31,并使右凹进腔31延伸至右柜体3顶面上;所述左柜体2与右柜体3通过扣锁组件4连接一起,并使左凹进腔21与右凹进腔31共同形成上端开口的藏纳腔10,所述上板体1两端分别盖置左柜体2顶面上与右柜体3顶面上并通过扣锁组件4锁定,并通过上板体1对藏纳腔10腔口形成封闭作用。所述折叠支撑架11收折状态完全位于上板体1底面上,制造过程中,可以上板体1底面开设出一个供折叠支撑架11收折藏纳的凹腔。如图3所示,折叠支撑架11可以是两个。同时,该折叠支撑架11也可以是一个三个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柜体2对应上开设出左凹进腔21,可以使左柜体2形成带扶手靠背的座椅,即左柜体2可以被当成座椅使用。同理,右柜体3也可被当成座椅使用。由于上板体1上设有折叠支撑架11,在折叠支撑架11打开后,可变成一张桌子。在折叠支撑架11收折后,其能够形成一块盖板结构。在左柜体2与右柜体3拼接一起后能够形成藏纳腔10,该藏纳腔10可用于放置其它演出设备。通过上板体1形成的盖板结构可对藏纳腔10的封闭作用,这样就能对藏纳腔10内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该演出柜不仅能够实现桌椅的功能,还能被当成柜体使用,用于收纳演出设备,其实现的功能多,应用范围广。在演出柜中,通过扣锁组件4的设置,可以降低上板体1、左柜体2、右柜体3相互间的组装难度,提高相互间的组装的便利性与组装的效率。通过本实现新型的结构设计,能够一次实现多种设备的搬运,有效地降低了搬运的时间,能够缩短演出活动的准备与撤场时间,提高演出设备的转移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对演出的设备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以方便对设备的统计与分类,有助于降低演出设备的管理难度。这样还能降低演出设备对空间的占用,减少设备转移的车次,降低演出设备的转移成本。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左柜体2和右柜体3上分别设有若干提手组件5。通过提手组件5的设置,可以方便左柜体2、右柜体3与演出柜的移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上板体和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上板体1上设有若干提手组件5。通过提手组件5的设置,可以方便上板体1和演出柜的移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提手组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提手组件5包括固定座51、U型金属件52、软胶套53,所述软胶套53套装在U型金属件52上,所述U型金属件52两端可摆动地嵌装在固定座51上。提手组件5安装时,直接将固定座51固定在上板体1、左柜体2或右柜体3上。使用提手组件5时,人手可抓握在U型金属件52上的软胶套53上,向上用力就能带动演出柜或上板体1。在不使用折叠提高组件5时,U型金属件52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自行收起,避免其妨碍操作的情况。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左柜体、右柜体和演出柜转移的便利性,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左柜体2和右柜体3底部分别均匀地设有若干带刹万向轮6。通过带刹万向轮6的设置可以提高左柜体2与右柜体3移动的便利性,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演出柜移动的便利性。在不需要移动时,可打开带刹万向轮6的刹车,以限制其的移动。这样即使左柜体2、右柜体3、演出柜放置在斜坡上,也不会自行移动,有利于提高它们使用的可靠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上板体与左柜体的组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扣锁组件4包括公扣件41、母扣件42,所述公扣件41设置在上板体1外壁上,所述母扣件42设置在左柜体2外壁上,所述公扣件41扣装在母扣件42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上板体1与左柜体2组装的便利性,提高它们之间的组装的便利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上板体与右柜体的组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扣锁组件4包括公扣件41、母扣件42,所述公扣件41设置在上板体1外壁上,所述母扣件42设置在右柜体3外壁上,所述公扣件41扣装在母扣件42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上板体1与右柜体3组装的便利性,提高它们之间的组装的便利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右柜体与左柜体的组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扣锁组件4包括公扣件41、母扣件42,所述公扣件41设置在左柜体2上,所述母扣件42设置在右柜体3上,所述公扣件41扣装在母扣件42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左柜体2与右柜体3组装的便利性,提高它们之间的组装的便利性。在制造过程中,公扣件41既可设置在左柜体2外侧面上,也可设置在左柜体2内侧面上,即设置在左凹进腔21腔壁上,而母扣件42只需对应公扣件41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