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795发布日期:2018-11-23 18:4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的水污染加剧,净水装置也顺势得到蓬勃的发展,以反渗透为主流的净水设备进入千家万户,但高昂的售价,高成本的滤芯维护成本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而且大部分净水设备不能加热。

就当下而言,绝大部分家庭还是以电热水壶烧水作为主要的饮用水来源,电热水壶烧的水的确能够杀死自来水中绝大部分细菌,但无法消除水中的其它有害物质,比如余氯、重金属、硬度、毛屑、铁锈等一些微小颗粒,经过日积月累,这些物质都能对人体造成各种损伤。

还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喜欢冷饮的欧美国家,他们对净水杯产品依赖度极高,价格低廉、便携轻巧成为小微净水领域的主流,但这种产品在中国的处境还是比较尴尬,因为中国人喜欢喝开水,过滤完后还要倒进电水壶进行加热,中间程序较为繁琐,需花费大量时间,而且比较占据桌面空间。

近几年市场上涌现一批能过滤能加热的小型可移动设备,关注度极高,但这些产品有几个问题:一、热水出水量很小,一般大的也就0.3L/分钟,无法与电热水壶相比;二、不能像电热水壶那样烧好水后从厨房拿到卧室;三、成本高,最少是普通电热水壶的5倍以上。

当然,目前市场上也有几款与本实用新型初衷比较类似的产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就是把滤芯放到电热水壶里面,这种方式还是逃不脱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滤芯放到电热水壶里面,滤芯也被加热了,滤芯在高温下活性衰减严重,同时会析出里面被吸附的杂质;二、滤芯放到电热水壶里面后,造成电热水壶盛水空间大幅减少,就市场产品分析,均在1L以下,难以满足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热水装置过滤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上端设有储水装置,下端设有加热装置,储水装置内设有过滤装置,加热装置上设有电热水壶,储水装置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电热水壶上端设有与净水出水口对应的净水进水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于装置本体上端的定位座,储水装置插接于定位座上,定位座内设有控制储水装置净水出水口通断的电磁阀,电磁阀的出水口与电热水壶的净水进水口相对应。

作为优选,储水装置的侧壁呈透明状且侧壁上还固定有提手,将储水装置设计成透明状,能够更加直观的看清水位及水位的变化;同时在储水装置侧壁上设置提手,能够便于储水装置的取出、移动。

作为优选,过滤装置包括内部填充有滤料的滤料仓,滤料仓上端部设有密封盖,滤料仓侧壁的下部设有料仓进水口,滤料仓内设有上端悬空、下端与净水出水口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通过将滤料仓的料仓进水口设置在下方,出水口设置在下方,实现下进上出,能够使得水与滤料更充分接触,过滤更彻底,又可以减少碳粉颗粒进入电热水壶。

作为优选,净水出水通道的上端部设有滤网。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避免原水中未被吸附的颗粒状杂质进入净水出水通道内,保证最终饮用水的质量。

作为优选,储水装置的底面上设有向储水装置内部凸起且呈圆筒状的凸台,凸台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过滤装置底部设有与凸台螺纹配合连接的套筒。储水装置与过滤装置采用螺纹连接,使二者便于拆卸与装配,使得整个电热水装置能够灵活使用。

作为优选,电磁阀的进水口处设有能够插入凸台内的插接头,净水出水口设置于凸台中部,净水出水口内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穿出净水出水口且套设有直径大于净水出水口直径的密封垫,连接杆下端设有推板,推板与凸台的顶面之间设有弹簧。通过该结构,使得将储水装置能够独立工作,将储水装置脱离定位座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垫即会堵住储水装置底部的净水出水口,从而避免储水装置漏水。

作为优选,电热水壶包括壶体以及壶盖,壶体底部设有与加热装置插接的凹槽,电热水壶的净水进水口设置于壶盖的中部,壶体上端且位于壶盖下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与净水进水口连通且水平布置。导流槽的设置能够将净水引入电热水壶的出水口,减少电热水壶内的蒸汽进入储水装置,

作为优选,导流槽内设有挡筋。挡筋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电热水壶内的蒸汽通过该导流槽进入到上部的储水装置内。

作为优选,壶体内且位于壶体上部设有水位探头,还包括接收水位探头发送的水位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水位信号控制电磁阀通断的控制器。

作为优选,壶体底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控探头,控制器根据温控探头发送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启闭。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过滤装置设置于储水装置内部,而非设置与电热水壶内部,从而能够避免加热装置在对水进行加热时会对过滤装置产生影响,同时能够有效增加电热水壶的盛水空间,充分满足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储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路流向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控制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原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装置本体、2—储水装置、3—加热装置、4—过滤装置、5—电热水壶、6—定位座、7—电磁阀、21—净水出水口、22—提手、23—凸台、25—连接杆、26—密封垫、27—推板、28—弹簧、41—滤料仓、42—密封盖、43—料仓进水口、44—净水出水通道、45—滤网、46—套筒、51—净水进水口、52—壶体、53—壶盖、54—凹槽、55—导流槽、56—挡筋、57—水位探头、58—温控探头、71—插接头、100—手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具有过滤功能的电热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有储水装置2,下端设有加热装置3,储水装置2内设有过滤装置4,加热装置3上设有电热水壶5,储水装置2底部设有净水出水口21,电热水壶5上端设有与净水出水口21对应的净水进水口51。

如图4所示,还包括固定于装置本体1上端的定位座6,储水装置2插接于定位座6上,定位座6内设有控制储水装置2净水出水口21通断的电磁阀7,电磁阀7的出水口与电热水壶5的净水进水口51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1即为一个电热水座,其中部设有空腔,用于放置电热水壶5,上端设有凹陷部位,用于放置定位座6,然后将储水装置2放置于定位座6上,从而实现储水装置2与加热装置3的上下布置,使得储水装置2内过滤后的水能够顺利流入加热装置3内进行加热。由于过滤装置4设置于储水装置2内部,从而能够避免加热装置3在对水进行加热时会对过滤装置4产生影响。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储水装置2以及电热水壶5均是相对独立的部件,其可以脱离该装置本体1单独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储水装置2为透明材质,具体采用透明塑料制得,且侧壁上还固定有提手22,将储水装置2设计成透明状,能够更加直观的看清水位及水位的变化;同时在储水装置2侧壁上设置提手22,能够便于储水装置2的取出、移动。

如图2、图3所示,过滤装置4包括内部填充有滤料的滤料仓41,本实施例中填充的滤料包括颗粒炭、树脂、超滤等、矿物石等;滤料仓41上端部设有密封盖42,滤料仓41侧壁的下部设有料仓进水口43,滤料仓41内设有上端悬空、下端与净水出水口21连通的净水出水通道44,净水出水通道44的上端部设有滤网45。

过滤装置4依靠重力作用,压迫原水穿过滤料,本实用新型更是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原理的过滤装置4,水从过滤装置4下部进,上部出,首次使用时储水装置2内的原水高度需漫过过滤装置4,在重力作用下,原水被压迫至过滤装置4的料仓进水口43,料仓进水口43位于过滤装置4的底部,原水在过滤装置4内自下而上,进入滤料仓41,充分接触滤料的同时将滤料仓41内的空气全部挤出,原水被过滤后经过净水出水通道44的上端部的滤网45进入净水出水通道44后排出过滤装置4,当水位渐渐低于净水出水通道44的进水口时,滤料仓41内保持真空环境,从而使得原水处的气压压迫原水不断进入滤料仓41,直到原水被全部过滤。

本实施例中将滤料仓41与密封盖42超声波焊接,且在超声波焊接之前,在二者之间增加一道密封圈密封,确保滤料仓41与密封盖42之间的密封,保证滤料仓41内真空。且通过重力作用将储水装置2内的空气排空,形成真空环境,充分利用气压压迫水进入滤料仓41,可以使水与滤料更充分接触,过滤更彻底,又可以减少碳粉颗粒进入电热水壶5。同时也避免了普通的将过滤装置4设置在储水装置2下端造成储水装置2结构细长,重心不稳的情况。

储水装置2的底面上设有向储水装置2内部凸起且呈圆筒状的凸台23,凸台23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过滤装置4底部设有与凸台23螺纹配合连接的套筒46。电磁阀7的进水口处设有能够插入凸台23内的插接头71,净水出水口21设置于凸台23中部,净水出水口21内穿设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上端穿出净水出水口21且套设有直径大于净水出水口21直径的密封垫26,连接杆25下端设有推板27,推板27与凸台23的顶面之间设有弹簧28,从而使得密封垫26在弹簧28作用下形成密封,整体构造成一个止水机构。

通过上述的止水机构,当过滤装置4被独立提起,不会发生漏水现象,当再次装入主体后,过滤装置4的水路又与下方电磁阀7接通。具体为储水装置2被提起后,弹簧28被电磁阀7进水口处的插接头71的压迫解除,在弹簧28的作用下推动推板27,推板27带动连接杆25下行,继而带动装配在连接杆25上的密封垫26下行,本实施例中密封垫26具体采用硅胶垫,硅胶垫被挤压并堵住凸台23上的净水出水口21,从而使得储水装置2能够独立提起,不会漏水。同时加上水的重力作用,硅胶垫止水安全性会进一步较高。当用户准备将储水装置2再次放入定位座6,首先与储水装置2接触的是电磁阀7进水口处的插接头71,设置在插接头71上的密封圈将插接头71与储水装置2顺利对接,防止漏水,进一步的,插接头71将推板27顶起,带动连接杆25上行,与连接杆25配合的硅胶件也被顶起,打开凸台23上的净水出水口21,使得储水装置2内的净水与定位座6内的电磁阀7联通。

如图5所示,电热水壶5包括壶体52以及壶盖53,壶体52底部设有与加热装置3插接的凹槽54,电热水壶5的净水进水口51设置于壶盖53的中部,当电磁阀7被开启后,净水经过电磁阀7出水口进入电热水壶5,考虑用户的方便性,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5的净水进入口位于正中心,防止灰尘及蒸汽,同时在壶盖53的净水进水口51处增加一个小盖板,进一步防止灰尘及蒸汽进入。

壶体52上端且位于壶盖53下部设有导流槽55,导流槽55与净水进水口51连通且水平布置,净水从壶盖53内经电热水壶5的出水口流入壶内,有蒸汽在此处泄压,进入导流槽55内的蒸汽并不多,导流槽55内设有挡筋56,进一步阻止蒸汽进入。

如图5所示,壶体52内且位于壶体52上部设有水位探头57,还包括接收水位探头57发送的水位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水位信号控制电磁阀7通断的控制器。壶体52底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控探头58,控制器根据温控探头58发送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启闭。

本实施例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在于控制单元,按日常使用,可设计成两种技术方案:一、手动控制方案;二、自动控制方案。

如图6、图8所示,手动控制方案更多的需要用户去手动操作,首先要发出过滤指令,在储水装置2下部设置一个手动开关100来发出过滤指令,等过滤完成再手动回复手动开关,最后按下加热按钮,全手动操作优势在于实用,随意性较强。

如图9所示,自动控制方案是目前的一种趋势,一键完成过滤及加热,通过控制根据电热水壶5内水位、温度或流经电磁阀7的流量、或过滤装置4内过滤时间等发出对加热装置3的加热指令,对电磁阀7的开启或关闭指令,后续有多种逻辑可供使用,如:

一、水位超过水位探头57自动关闭电磁阀7,自动开启加热程序;

二、感应到电磁阀7时间段内无水流出,自动关闭电磁阀7,自动开启加热程序;

三、过滤至约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电磁阀7,自动开启加热程序;

四、过滤纸约定时间后启动加热模块,延时至下一个约定时间后关闭电磁阀7,加热程序继续启动;

五、有增加流量计或其它流量统计单元的的情况下,当一次累计放水超过设定值,开启加热程序,此时电磁阀7可不关闭,再累计放定量水后,关闭电磁阀7。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