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123发布日期:2019-02-15 20:0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射频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借书设备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在现有技术中,这种设备将书籍放置在独立的格子内,书脊朝外使得使用者能够看到;通过选择表示格子的编码,使得该格子内的书籍被传输到借还书口,在借还书口通过读取放置在书籍上的RFID标签取得该书籍的信息,从而完成书籍的借出;还书时则将书籍送入借还书口,通过读取书籍上的RFID电子标签取得书籍信息,然后将其放置在空闲的格子中。这种方法虽然也能实现图书外借,但是就其本质而言,现有的借还书设备不会在该设备内部对书籍进行自动清点,对其借还书口的门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能够可靠地开关就行。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借还书设备的智能程度,使其升级为能够自动借还书或销售书籍的智能书站,需要在设备内部进行电子标签清点,读写器需要覆盖整个设备的书籍存放空间,而且在关门的情况下,电磁波不能泄露到设备外部。这就要求智能书站的门除了能够实现受控开关及其他设备需要的功能(例如可以看到设备内部的书籍)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电磁屏蔽能力。而具有这样的功能的柜门通常重量较大,现有的柜门连接装置通常是使用铰链直接将柜门安装在柜体上的,对于较重的柜门而言,由于重量的关系在开关门时具有一定的冲击力,直接使用铰链不仅要求柜门和柜体的强度要高,而且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连接部分也容易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要求柜体和柜门的强度高、容易出现连接部分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对柜门和柜体强度求低、不易出现变形的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所述智能书站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中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借出或销售的书籍的空间,所述柜体一面设置有供所述书籍放入或取出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柜门连接在所述柜体上,用于封闭或放开所述开口;所述柜门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柜门固定在所述柜体上,并使其能够旋转以实现封闭或放开所述开口;所述柜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门铰链,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柜体一侧和所述柜门的一侧,所述门铰链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上,使得所述柜门能够围绕所述门铰链的枢轴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铰链包括通过枢轴旋转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所述第二部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在所述开口的边沿向所述柜体内部折弯形成一个侧面,所述第一安装件焊接在所述折弯形成的侧面的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侧面上设置有避开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螺钉孔的缺口;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螺钉孔和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包括门框,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在所述门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件焊接在设置在所述门框一侧的、与该第二安装件外形适配的缺口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件通过其顶端和底端的侧面焊接在所述缺口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内侧和外侧,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中间,并通过贯穿的螺钉固定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铰链是能够在任何打开位置自动返回关闭位置的自动关闭门铰链。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门通过至少两个门铰链连接在所述柜体上,每个门铰链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柜门和所述柜体。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并没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将铰链直接安装在柜门和柜体上的方式,而是将铰链安装固定在与柜体和柜门连接的连接件上,使得受力部分的面积加大,受力部分的强度得到加强,使得在安装较重的防辐射门的情况下,能够较为稳定地实现该防辐射门的打开与闭合;同时,上述连接件与柜门或柜体的接触面积加大,使得柜门与柜体之间的接触更好,增加了屏蔽的效果。因此,其对柜门和柜体强度求低、不易出现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实施例中安装后的柜门和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未安转的安装件和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安装后的安装件和铰链中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智能书站的柜门连接装置,该智能书站包括柜体1和柜门2,所述柜体1中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借出或销售的书籍的空间,所述柜体1一面设置有供所述书籍放入或取出所述空间的开口;所述柜门2连接在所述柜体1上,用于封闭或放开所述开口;所述柜门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柜门2固定在所述柜体1上,并使其能够旋转以实现封闭或放开所述开口;所述柜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5、第二安装件6和门铰链4,所述第一安装件5和第二安装件5分别固定在所述柜体1一侧和所述柜门2的一侧,所述门铰链4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和第二安装件6上,使得所述柜门2能够围绕所述门铰链4的枢轴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书站对上述柜门2具有特殊要求,即要求既能够对柜体1内部和外部的电磁环境进行隔离,又能够使得使用者能够看到柜体1内部所陈列的书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特制的防辐射的柜门2来满足上述要求,柜门2包括金属的门框21和安装在所述门框21中部位置的防辐射透明玻璃板22;所述门框21的一侧与至少两个铰链4的一边(第二部分)连接,所述铰链4的另一边(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开口的一个侧边。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防辐射透明玻璃22包括两层透明玻璃和设置在所述两层透明玻璃之间的金属网状防辐射层,所述金属网状防辐射层的边沿伸出所述两层透明玻璃的边沿,并与所述金属的门框21电连接,通常来讲,可以采用压接或焊接。上述门框21中部设置有中空的玻璃安装框,所述玻璃安装框的在所述门框21的外表面向所述玻璃安装框的中心位置突出设定宽度,所述突出连续且围绕所述玻璃安装框一周;在安装时,所述防辐射透明玻璃22由所述门框21的内表面放入所述玻璃安装框中,嵌入并被固定在所述门框21中。具体来讲,上述门框21的中部是一个与防辐射透明玻璃22的形状相适配的通孔,该通孔的外表面向该通孔的中心突出,当防辐射透明玻璃22由门框21的内表面推入时,挡住该防辐射透明玻璃22使其不会向门框21的外表面方向移动,防止其移出门框21;当防辐射透明玻璃22与上述突出接触时,表明防辐射透明玻璃22基本上被嵌入到位,可以使用固定部件23将其固定在门框21上,这些固定部件都是常用的部件,例如,螺钉、压接板等等。

在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个所述门铰链4包括通过枢轴旋转连接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43),所述第一部分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上,所述第二部分(42、4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件6上。

具体来讲,柜体1在所述开口的边沿(包括连接上述门铰链4的那个开口边沿)向所述柜体2内部折弯形成一个侧面,所述第一安装5件焊接在所述折弯形成的侧面的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即所述折弯的侧面和所述柜体2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折弯的侧面上相应设置有避开所述第一安装件5上的螺钉孔的缺口;使得固定螺钉可以通过上述缺口进入上述第一安装件5的螺钉孔,从而使得上述门铰链4的第一部分41可以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上述第一安装件5上,即所述第一部分41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上的螺钉孔和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上,而第一安装件5则通过焊接固定在上述折弯的侧面和柜体的侧面或侧边上。

如上所述,所述柜门2包括门框21,所述第二安装件6固定在所述门框21上。所述第二安装件6焊接在设置在所述门框21一侧的、与该第二安装件6外形适配的缺口中的。也就是说,在上述门框21安装门铰链位置的一侧,其安装位置上开有与上述第二安装件6的外形相适配的缺口,使得连接门铰链4的第二安装件6能够刚好放入该缺口中,并通过第二安装件6的顶端和底端的侧面焊接在该缺口中,从而使得上述第二安装件6和门框21成为一体。

而上述门铰链4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板42和第二固定板43,所述第一固定板42和第二固定板4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件6的内侧和外侧,将所述第二安装件6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2和第二固定板43中间,并通过贯穿的螺钉固定在一起。对于门框21而言,第一固定板42是在门框21的内侧,即靠近存储数据的空间一侧;而第二固定板是在门框21的外侧,即远离上述书籍存储空间的一侧。图3给出了装配后的门铰链4和安装件(5、6)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铰链4是能够在任何打开位置自动返回关闭位置的自动关闭门铰链,这种自动关闭门铰链保证在不需要用户额外动作的情况下,在维持其打开的外力消失后自动关门。

此外,上面的描述给出一个门铰链4与柜门2和柜体1之间的连接关系。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2通过至少两个门铰链4连接在所述柜体1上,每个门铰链4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柜门2和所述柜体1。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门铰链4对应的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以及该门铰链4和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相同的,但是每个门铰链4的设置位置是不同的,也就还每个门铰链4对应的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在门框21和柜体1上的设置位置是不同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