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37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铲。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铲,功能单一,通常只起到炒菜和盛菜的作用,例如,在炒菜之前向锅里倒油,通过锅铲就无法实现,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具有新功能的锅铲,方便厨师做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锅铲,通过锅铲向锅里倒油,提高厨师做菜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锅铲,包括铲头和铲柄,铲柄的一端与铲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铲柄呈锥套状,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为底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顶端,铲柄的内部具有储油腔,铲柄的底端和顶端均为与储油腔相连通的开口端,铲柄的顶端与所述的铲头固定连接,所述铲柄的底端封盖有密封盖,所述铲柄的顶端内设置有控制储油腔内的油向顶端流出的控油机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打开密封盖,向铲柄的储油腔内倒入做菜的油,然后盖上密封盖,炒菜时,通过控油机构控制储油腔内的油从铲柄的顶端流出到铲头上,顺着铲头将油流到锅里,然后通过控油机构使储油腔内的油停止流出,本锅铲又可以当作普通的锅铲来使用进行炒菜,无须拎着整桶的油往锅里倒,方便了厨师做菜。

上述的控油机构包括呈锥形的阀体,阀体固定在铲柄的顶端内,阀体开设有连通阀体顶面和底面的流油通道,流油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阀体的顶面连通,第三通道与阀体的底面连通,第二通道呈锥形,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呈锥形的阀芯,当阀芯向第一通道方向移动时,阀芯的锥形面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锥形内壁相贴合,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提拉孔,所述阀芯的端面固定有提拉杆,提拉杆经过铲柄的储油腔穿出所述的提拉孔,提拉杆的端部固定有提拉手柄,所述阀芯与一使其向第二通道内壁紧靠的弹性机构连接。将铲柄竖起,通过提拉手柄拉动提拉杆,使阀芯的锥形面与第二通道的锥形内壁分离,储油腔内的油顺着第三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流出铲柄的顶端,松开提拉手柄,阀芯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向第二通道的锥形内壁贴合紧靠,阻止储油腔内的油向铲柄的顶端流出。控制储油腔内油流出的量可由提拉杆拉出的长度和时间掌控,具有控油准确的优点。

上述的弹性机构包括拉伸弹簧一和拉伸弹簧二,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固定有卡钩一和卡钩二,所述阀芯朝向第一通道一侧端面固定有卡钩三和卡钩四,所述拉伸弹簧一的一端与卡钩一固定,另一端与卡钩三固定,所述拉伸弹簧二的一端与卡钩二固定,另一端与卡钩四固定。提拉弹簧一和提拉弹簧二关于第一通道的轴线对称分布,在提拉弹簧一和提拉弹簧二的弹性拉力作用下,阀芯的锥形外壁与第二通道的锥形内壁贴合紧靠。

上述铲头的尾部固定有连接头,连接头具有一内腔呈锥形的连接套,连接套处于铲头的顶面上,所述铲柄的顶端插入连接套内并与连接套固定。当铲柄储油腔内的油从铲柄的底端流出时,流向铲头的顶面,通过铲头将油均匀地洒在锅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锅铲向锅里倒油,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控制储油腔内油流出的量可由提拉杆拉出的长度和时间掌控,具有控制倒油量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油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铲头;2、铲柄;3、储油腔;4、密封盖;5、提拉孔;6、阀体;7a、第一通道;7b、第二通道;7c、第三通道;8、阀芯;9、提拉杆;10、提拉手柄;11、拉伸弹簧一;12、拉伸弹簧二;13、卡钩一;14、卡钩二;15、卡钩三;16、卡钩四;17、连接头;17a、连接套;18、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锅铲,包括铲头1和铲柄2,铲柄2的一端与铲头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铲柄2呈锥套状,其直径较大的一端为底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顶端,铲柄2的内部具有储油腔3,铲柄2的底端和顶端均为与储油腔3相连通的开口端,铲柄2的顶端与铲头1固定连接,铲柄2的底端封盖有密封盖4,铲柄2的顶端内设置有控制储油腔3内的油向顶端流出的控油机构。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控油机构包括呈锥形的阀体6,阀体6固定在铲柄2的顶端内,阀体6开设有连通阀体6顶面和底面的流油通道,流油通道包括第一通道7a、第二通道7b和第三通道7c,第一通道7a与阀体6的顶面连通,第三通道7c与阀体6的底面连通,第二通道7b呈锥形,其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第一通道7a连通,直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三通道7c连通,第二通道7b内设置有呈锥形的阀芯8,当阀芯8向第一通道7a方向移动时,阀芯8的锥形面与第二通道7b的锥形内壁相贴合,密封盖4上开设有提拉孔5,阀芯8的端面固定有提拉杆9,提拉杆9经过铲柄2的储油腔3穿出提拉孔5,提拉杆9与提拉孔5过渡配合,本实施例中,提拉孔5内设置有油封18,提拉杆9穿过油封18,防止储油腔3内的油从提拉孔5漏出,提拉杆9的端部固定有提拉手柄10,阀芯8与一使其向第二通道7b内壁紧靠的弹性机构连接。

弹性机构包括拉伸弹簧一11和拉伸弹簧二12,第一通道7a的内壁固定有卡钩一13和卡钩二14,阀芯8朝向第一通道7a一侧端面固定有卡钩三15和卡钩四16,拉伸弹簧一11的一端与卡钩一13固定,另一端与卡钩三15固定,拉伸弹簧二12的一端与卡钩二14固定,另一端与卡钩四16固定。

铲头1的尾部固定有连接头17,连接头17具有一内腔呈锥形的连接套17a,连接套17a处于铲头1的顶面上,铲柄2的顶端插入连接套17a内并与连接套17a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铲头;2、铲柄;3、储油腔;4、密封盖;5、提拉孔;6、阀体;7a、第一通道;7b、第二通道;7c、第三通道;8、阀芯;9、提拉杆;10、提拉手柄;11、拉伸弹簧一;12、拉伸弹簧二;13、卡钩一;14、卡钩二;15、卡钩三;16、卡钩四;17、连接头;17a、连接套;18、油封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