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屉的前装饰板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1232发布日期:2018-11-24 11:1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用于抽屉的前装饰板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抽屉的前装饰板固定在抽屉边框上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可固定在前装饰板上的保持元件和可固定在抽屉边框上的闭锁元件,其中,闭锁元件具有载体和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载体上的闭锁件,闭锁件具有保持区段,其中,弹簧与闭锁件有效连接,且其中,闭锁件构造成,使得在闭锁件的打开的转动位置中释放保持元件的保持区域且在闭锁件的闭合位置中锁止保持区域。

背景技术

这种保持装置由ep0740917a1得知。对此,保持件布置在前装饰板上且支承件布置在抽屉的抽屉边框上。为支承件分配构造成可转动地支承的、经弹簧预紧的摇臂的锁紧件。为了将前装饰板固定在抽屉边框上,可将保持件推入支承件中,其中,摇臂由于弹簧作用卡合在保持件上。为摇臂分配用于螺丝刀等的容纳部,借助螺丝刀可使摇臂克服弹簧作用从闭合位置中转动出来且同时释放保持件。

根据在ep0740917a1中所示的实施例,摇臂在其外边缘上具有刻槽。在摇臂的第一转动位置中刻槽朝向前装饰板,使得在推入时保持件的一个区段接合到刻槽中且同时使摇臂克服作用的弹簧力转动。弹簧直接与摇臂连接。在推入保持件时且在与其关联的摇臂转动时,弹簧在摇臂上的支承超过转变点,然后沿摇臂的闭合方向起作用。由此将保持件拉入支承件中。为了避免通过拉动前装饰板无意地打开摇臂,通过附加的锁止元件沿周向方向锁止摇臂,附加的锁止元件在摇臂的闭合位置中接合在该摇臂上。为了打开保持件和支承件之间的连接,将螺丝刀引入设置的容纳部中且使摇臂克服弹簧力转动。对此,螺丝刀同时调节锁止元件,使得摇臂被释放。在从支承件中拉出保持件时,弹簧的支承再次超过转变点,从而完全打开的摇臂保留在其打开的位置中。

这种布置的缺点是,弹簧必须朝向摇臂且与之连接,使得在摇臂的转动运动中弹簧在其中轴线的延长部中与摇臂的转动点相交,由此形成转变点。由此产生空间需求高的长形构造,该长形构造相应地要求抽屉上的大的安装区域。另一缺点是,该布置方式可能构造成非自锁式的。由此必须设置附加的锁止元件来固紧摇臂,该附加的锁止元件同时必须通过使螺丝刀接合到摇臂的对应的工具容纳部中以便打开闭锁件而与闭锁件一起打开。因此螺丝刀必须构造成不仅接合到工具容纳部中而且操作锁止元件。

根据ep0740917a1中所示的另一自锁式变型方案,摇臂借助螺旋扭力弹簧围绕其转动轴线调节到保持件的调节路径中。对此,摇臂在其闭合位置中以其端侧棱边贴靠在保持件的朝向前装饰板的支撑面上。该布置方式的缺点是,保持件没有由于弹簧力而被摇臂拉入支承件中。因此,带有保持件的前装饰板必须精确地相对于带有支承件的抽屉边框定向,从而能够无间隙地安装前装饰板。保持件和支承件的小的定位误差导致前装饰板不能紧密地贴靠在抽屉边框上或保持件不能充分地推入支承件中,以便将摇臂调节到其闭合位置中且锁止保持件。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抽屉的前装饰板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在实现节省空间的结构的同时,实现了前装饰板的精确定位。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传递元件经由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与闭锁件的转动轴线间隔开地铰接在闭锁件上,使得在传递元件上,与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相对地布置具有支承元件的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建立与可运动地支承的开启件的连接,使得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具有第一控制曲线和第二控制曲线,支承元件在第一控制曲线和第二控制曲线中引导,且这两个控制曲线交叉。借助开启件能够将闭锁件从其闭合状态调节到其打开状态中。通过传递元件可将闭锁件和开启件实施成单独的构件。由此可优化闭锁件和开启件的构件尺寸和调节路径,使得闭锁件和开启件分别仅有很小的空间需求。交叉的控制曲线使得开启件和传递元件之间的力传递得到优化。交叉的控制曲线还使得,在开启件和传递元件的调节路径很小的情况下实现闭锁件的足够大的调节。

优选地可规定,第一控制曲线布置在载体上和/或第二控制曲线布置在开启件上。通过将第一控制曲线布置在载体上可在打开或闭合闭锁件时预先给定传递元件的运动。在开启件上的第二控制曲线使得,传递元件能够跟随第一引导曲线且同时能够联接在开启件上。

通过使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曲线弯曲地延伸,能够进一步改善或减小开启件和传递元件之间的力传递以及传递元件和/或开启件的节省空间的运动行程。

为了实现在开启件和传递元件之间的力传递以及传递元件的引导运动,可规定,支承元件与传递元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可规定,弹簧横向于第一控制曲线的定向作用到支承元件上,且在闭锁件闭合的情况下弹簧将支承元件压入或拉入第一控制曲线的第一端部位置中,在闭锁件打开的情况下弹簧将支承元件压入或拉入第一控制曲线的相对的第二端部位置中。因此,第一控制曲线定义两个稳定的状态,支承元件以及传递元件可在两个稳定的状态之间进行调节。对此,一个端部位置对应于打开的闭锁件且另一端部位置对应于闭合的闭锁件。

第一控制曲线优选反向于作用的弹簧力拱曲地构造。第一控制曲线的拱曲使得,支承元件通过作用的弹簧力被压入该一个端部位置或另一端部位置中且保持在此处。因此,弹簧力通过第一控制曲线朝向或反向传递元件的运动方向偏转。在闭合闭锁件时,通过保持元件将力从闭锁件传递到传递元件上。这使得支承元件沿着第一控制曲线从第二端部位置运动到第一端部位置中。对此,弹簧力首先反作用于闭合运动,直至支承元件超过第一控制曲线的顶点。然后,弹簧沿支承元件的调节的方向作用到第一端部位置中。因此,弹簧力通过传递元件传递到闭锁件上,闭锁件自相应的闭合位置开始自动地闭合且同时收回保持元件。由此,将前装饰板相对于抽屉边框拉入其期望的位置中。通过操作开启件可将支承元件从第一控制曲线的第一端部位置调节到第一控制曲线的第二端部位置中。由此打开闭锁件。在打开时,弹簧在超过第一控制曲线的顶点之后朝闭锁件的打开方向作用,从而在闭锁件的最后运动区段中自动地打开。

通过以下方式使闭锁件轻松地从其闭合状态调节到其打开状态中,即,通过开启件的转动运动可使支承元件从第一控制曲线的第一端部位置调节到第一控制曲线的第二端部位置中。

优选地可规定,参考开启件的转动点,在闭锁件闭合的情况下支承元件沿着第二控制曲线布置在较大的半径上,在闭锁件打开的情况下布置在较小的半径上。第一控制曲线与第二控制曲线交叉使得能够通过它们的径向方向分量实现沿着第一控制曲线调节支承元件且同时联接在开启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变型方案可规定,在打开闭锁件时,第二控制曲线在其位于围绕开启件的转动点的较小的半径上的端部区域中反向于开启件的转动方向弯曲。通过第二控制曲线的弯曲,在开启件的转动相对小的情况下实现了传递元件以及闭锁件的大的调节。这实现了固定装置的紧凑的结构。

特别优选地可规定,第一控制曲线在其第一端部位置的区域中横向于传递元件的力作用定向,使得在闭锁件闭合的情况下支承元件自锁地保持在第一端部位置中。因此,例如在拉抽屉时经由前装饰板和安装在其上的保持元件传递到闭锁件上的拉力负荷由于自锁而没有使闭锁件打开。前装饰板相应可靠地保持在抽屉边框上且能够仅通过相应地操作开启件被松开。

通过以下方式能够实现固定装置的紧凑结构,即,传递元件经由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与闭锁件的转动轴线间隔开地铰接在闭锁件上,使得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具有第一引导曲线和第二引导曲线,且这两个引导曲线交叉。由于使用传递元件,弹簧无需朝向闭锁元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定向。由此获得固定装置的非常紧凑的构造。通过交叉的引导曲线实现了从传递元件到闭锁件的经优化的力导入。对此,同时使得传递元件的用于实施其调节运动的空间需求最小,从而实现闭锁件所需的转动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将抽屉的前装饰板固定在抽屉边框上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该固定装置具有保持元件和闭锁元件,该闭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中;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固定装置的载体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固定装置的闭锁件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固定装置的开启件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处于闭合位置中的侧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固定装置的载体和容纳框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将抽屉的前装饰板固定在抽屉边框上的固定装置1的侧视图,该固定装置具有保持元件2和闭锁元件3,该闭锁元件处于打开位置中。

保持元件2具有装饰板保持件10。装饰板保持件10形成安装面10.1,装饰板保持件借助安装面可贴靠在未示出的前装饰板的内侧上。然后,可借助固定元件11将装饰板保持件10固定在前装饰板上。关于安装面10.1相对地,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引导区段12.1、12.2模制在装饰板保持件10上。引导区段12.1、12.2相对于安装面10.1成角度取向,优选90°。但是也可想到,引导区段12.1、12.2相对彼此稍微倾斜,以便能够使固定装置1更轻松地移入。在所选示意图中,图2所示的第二引导区段12.2被第一引导区段12.1遮盖。引导区段12.1、12.2分别被卡子螺栓容纳部14贯穿。卡子螺栓容纳部14构造成长孔。该卡子螺栓容纳部沿着安装面10.1的平面方向取向。在卡子螺栓容纳部14中固紧卡子螺栓13。卡子螺栓13的位置可沿着卡子螺栓容纳部14来设定。具有模制的引导区段12.1、12.2的装饰板保持件10构造成板材冲压件。

为闭锁元件3分配载体20。载体20在此制成由板材构成的冲压件。载体具有安装区域21.1。在安装区域21.1上,关于装入情况,在未示出的抽屉上在上端部模制上部贴靠区域21.2且在下端部模制下部贴靠区域21.3。上部贴靠区域21.2和下部贴靠区域21.3与安装区域21.1成角度地朝向闭锁元件3的容纳框架30取向。容纳框架30在所选示意图中几乎完全地被载体20遮盖。容纳框架30在此同样构造成板材冲压件。容纳框架30具有中间区段37,中间区段与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间隔地布置。在中间区段37的上端部模制框架罩盖32且在下端部模制框架底部31。对此,框架罩盖32和框架底部31相对于中间区段37成角度且朝载体20指向。因此,框架罩盖32贴靠在载体20的上部贴靠区域21.2上或与该上部贴靠区域间隔很小地布置。框架底部31贴靠在载体20的下部贴靠区域21.3上或与该下部贴靠区域间隔很小地布置。

框架罩盖32借助支承销33可摆动地与载体20的上部贴靠区域21.2连接。相对地,框架底部31经由未示出的铆钉可摆动地与下部贴靠区域21.3连接。支承销33和未示出的铆钉形成摆动轴线,载体20可相对于容纳框架30围绕该摆动轴线在预先给定的角度范围中摆动。也可想到,在支承销33的部位上设置第二铆钉。此时通过两个铆钉建立在载体20和容纳框架30之间的可摆动连接。在该变型方案中,载体20的摆动轴线沿着彼此对齐的铆钉的轴线延伸。

面对保持元件2地,将卡子螺栓引导部26加工在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中。卡子螺栓引导部26构造成从安装区域21.1的面对保持元件2的棱边开始的细长的缺口。保持元件2相对于闭锁元件3如此定向,使得卡子螺栓13布置在卡子螺栓引导部26的高度上。由此,可将保持元件2推到闭锁元件3上。对此,引导区段12.1、12.2在安装区域21.1的侧面上经过。同时将卡子螺栓13推入卡子螺栓引导部26中且在其中引导。卡子螺栓引导部26通过模制的倾斜部朝向其开口扩张。由此,在将保持元件2和闭锁元件3推到一起时卡子螺栓13朝卡子螺栓引导部26引导。

高度调节单元80固定在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上。高度调节单元80构造成板材冲压件。高度调节单元面式地贴靠在安装区域21.1上。高度调节单元80基本构造成u形。由此,高度调节单元形成有朝向保持元件2的第一引导区段12.1的方向敞开的容纳区域81。容纳区域81的轮廓相应于第一引导区段12.1的外轮廓。在将保持元件2与闭锁元件3推到一起时,第一引导区段12.1被推入高度调节单元80的容纳区域81中且通过容纳区域引导。因此,高度调节单元80预先给定保持元件2相对于闭锁元件3的精确取向。高度调节单元80可线性调节地与安装区域21.1连接。对此,高度调节单元80在第一安装点上具有长孔82。螺栓84通过长孔82引导且在图2所示的钻孔21.4中固紧在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中。在第二安装点上,引导销83模制在高度调节单元80上。引导销83沿引导销容纳部27的方向定向且在其中引导。对此,引导销容纳部27构造成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中的长孔,如可从图2的示意图中看出地。长孔82和引导销容纳部27在其纵向延伸中横向于装饰板保持件10的第一引导区段12.1的推入方向定向。因此,保持元件2相对于闭锁元件3的相对位置可通过使高度调节单元80横向于第一引导区段12.1的推入方向相应地定位在容纳区域81中来预先给定。对此,卡子螺栓13可在卡子螺栓容纳部14之内调节,使得卡子螺栓13精确地相对于卡子螺栓引导部26定向。通过操作为此设置的偏心装置85线性地调节高度调节单元80。在载体20上加工出高度卡槽20.1。在高度调节单元80上模制卡合凸起部87,卡合凸起部接合到高度卡槽20.1中。因此,通过操作偏心装置85可在通过高度卡槽20.1预先给定的步距(schritten)中调节高度调节单元80。对此,在此相对于卡子螺栓引导部26的高度调节设置成±2mm。高度卡槽20.1在此的间距分别为0.35mm。由此将高度调节的步进设定成0.35mm。

闭锁件50可摆动地固定在载体20上。闭锁件50在此制成板材冲压件。如尤其从图4中更清楚地看出,闭锁件50具有闭锁件螺栓容纳部51,闭锁件螺栓容纳部形成闭锁件50的转动点。沿径向与闭锁件螺栓容纳部51间隔开地,闭锁件50被第二引导曲线91贯穿。第二引导曲线91构造成稍微弯曲的。第二引导曲线基本沿径向构造。第二引导曲线91布置在闭锁件50的联接区域55中。与联接区域55相对地,在闭锁件50上模制爪53。爪53具有构造成长形的爪凹口54。爪凹口在侧面通过爪颚板56.1、56.2限定。对此,前部爪颚板56.1相对于后部爪颚板56.2更短。

如图1所示,在固定装置1的打开位置中,闭锁件50转动,使得爪凹口54以其开口指向装饰板保持件10的卡子螺栓13的方向。对此,爪凹口54倾斜于保持元件2的推入方向定向。通过使前部爪颚板56.1构造得更短,卡子螺栓13在推入时被引导经过该前部爪颚板,使得卡子螺栓撞在较长的后部爪颚板56.2上。通过在推入保持元件2时的相应力作用,闭锁件50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且卡子螺栓13被引入卡子螺栓引导部26中。如图6所示,卡子螺栓13在固定装置1的闭合位置中通过卡子螺栓引导部26和与其横向定向的爪凹口54保持。

图3示出了固定装置1的载体20的侧视图。如所述地,在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上成角度地模制上部贴靠区域21.2和下部贴靠区域21.3。卡子螺栓引导部26构造成直线延伸的、朝安装区域21.1的面对保持元件2的棱边敞开的缺口。高度卡槽20.1作为在卡子螺栓引导部26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成型到安装区域21.1的表面中。

与卡子螺栓引导部26侧向错开地,在安装区域21.1中作为钻孔引入闭锁件轴容纳部29.1。闭锁件轴容纳部29.1用于使闭锁件50可摆动地固定在载体20上。与闭锁件轴容纳部29.1间隔开地布置第一引导曲线90。第一引导曲线90作为长形的缺口成型在安装区域21.1中。第一引导曲线弯曲地延伸。对此,第一引导曲线90在限定的角区域上相对于闭锁件轴容纳部29.1环绕地布置。第一引导曲线与闭锁件50的转动轴线的间距沿着第一引导曲线90的走向而变化。闭锁件50的转动轴线沿着闭锁件轴容纳部29.1的中线延伸。

引导销容纳部27侧向错开地布置在闭锁件轴容纳部29.1旁边。在安装区域21.1中还成型构造成长孔的偏心装置容纳部28。偏心装置容纳部28用于容纳和引导偏心地布置在图1所示的偏心装置85上的偏心凸轮85.1,如图2所示。通过使偏心凸轮85.1接合到偏心装置容纳部28中,可通过相应地操作偏心装置85调节高度调节单元80。安装区域21.1还通过钻孔21.4中断,图1所示的螺栓84固紧在该钻孔中以便使高度调节单元80可线性调节地固定在载体20上。

呈缺口形式的螺杆引导部25布置在安装区域21.1中。在螺杆引导部25的相对边缘上模制压花部位25.1。如尤其从图7中可看出,压花部位25.1形成逐渐变细的棱边区域,棱边区域与旋入螺杆100的螺距相应地相对彼此错开。如还尤其在图7中所示,螺杆100在端侧与容纳框架30连接。

如图3所示,在载体20的背离卡子螺栓引导部26的区域中通过缺口23中断安装区域21.1。面对上部贴靠区域21.2地,缺口23形成第一控制曲线92。第一控制曲线92大约布置在第一引导曲线90的高度上。第一控制曲线弯曲地延伸。由此第一控制曲线在其中间区域中形成顶点位置92.1且在其端部区域中形成第一端部位置92.2且相对地形成第二端部位置92.3。参考缺口23,第一控制曲线92的弯曲凹形地延伸。因此,两个端部位置92.2、92.3从缺口23弯曲离开,而顶点位置92.1进入缺口23。与第一控制曲线92相对地,局部地布置准曲线94。在缺口23的与第一控制曲线92相对的闭合部上,将弹簧座24.1模制在安装区域21.1上。弹簧座24.1与安装区域21.1成角度地定向。优选地,在安装区域21.1和弹簧座24.1之间的角度至少约为90°。

在下部贴靠区域21.3上模制侧面定位横档20.2。侧面定位横档20.2构造成长形的棱边,长形的棱边伸出到下部贴靠区域21.3的下表面之上。因此,在固定装置已安装时侧面定位横档20.2沿朝向容纳框架30的框架底部31(参见图1)的方向定向。

载体20在其安装区域21.1中还被开启件轴容纳部29.2中断。开启件轴容纳部29.2用于使开启件70可摆动地固定。图5示出了开启件70的侧视图。开启件在此构造成板材冲压件。开启件70具有轴缺口71。通过该轴缺口以及通过载体20的与轴缺口对齐布置的开启件轴容纳部29.2(参见图3)引导开启件支撑螺栓74,如尤其从图1和图6中看出地。因此,开启件70可摆动地与载体20连接。对此,开启件70在侧面沿着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引导。如还可从图5中看出地,开启件70具有第二控制曲线93。第二控制曲线由成型在开启件70中的缺口形成。第二控制曲线93构造成弯曲的。对此,第二控制曲线在其纵向延伸中相对于轴缺口71以及相对于开启件70的转动轴线基本沿径向定向。开启件70具有杆区段72。在杆区段72中,在端侧模制工具容纳部73。第二控制曲线93如此弯曲,使得其端部从工具容纳部73弯曲离开。

如图1所示,为闭锁元件3分配传递元件60。传递元件60在此构造成板材冲压件。传递元件具有长形形状。如尤其在图2中看出,在传递元件的相对的端部区域中分别成型钻孔61、62。如图1所示,传递元件60建立开启件70和闭锁件50之间的机械连接。对此,在闭锁件侧的钻孔61中保持支承件63且在开启件侧的钻孔62中保持支承元件64。支承件63从传递元件60开始通过载体20上的第一引导曲线90以及闭锁件上的第二引导曲线91引导。支承元件64从传递元件60开始通过开启件上的第二控制曲线93朝载体20上的第一控制曲线92和准曲线94引导。因此,支承件63可沿着第一引导曲线90和第二引导曲线91调节。支承元件64可沿着第一控制曲线92和准曲线94以及第二控制曲线93调节。

如还可从图1中看出,弹簧44保持在弹簧座24.1上。弹簧44构造成压缩弹簧。弹簧通过在弹簧44之内延伸的弹簧芯轴41横向引导。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1的分解示意图。开启件70布置在载体20的侧面。在安装固定装置1时,开启件70借助开启件支撑螺栓74可摆动地固紧在开启件轴容纳部29.2中。为此,为开启件支撑螺栓74分配示出的孔板101中的其中一个,开启件支撑螺栓74在端侧与该孔板铆接。支承元件64通过缺口23和第二控制曲线93朝向传递元件60的开启件侧的钻孔62引导且与之连接。因此,支承元件64通过载体20上的第一控制曲线92且局部地通过准曲线94以及通过开启件70上的第二控制曲线93引导。因此也通过第一控制曲线92、准曲线94和第二控制曲线93引导传递元件60。将弹簧分配给弹簧保持件40。弹簧保持件40具有头部区域45,弹簧止挡43模制在该头部区域上。在弹簧止挡43上连接弹簧芯轴41。与弹簧芯轴41相对地,将呈u形的一端敞开的缺口形式的紧贴区域42引入头部区域45中。对此,紧贴区域42朝向与弹簧芯轴41相对的方向敞开。为了安装,将弹簧44套接在弹簧芯轴41上。然后,弹簧芯轴41以其背离头部区域45的端部穿过弹簧座24.1中的弹簧芯轴贯穿部24.2。由此,弹簧44被保持在弹簧保持件40上的弹簧止挡43和载体20上的弹簧座24.1之间。弹簧保持件40以其紧贴区域42贴靠在支承元件64上。对此,紧贴区域42包围支承元件64的圆柱形的引导区域64.1的这样的区段,即,支承元件也借助该区段贴靠在第一控制曲线92和第二控制曲线93上。弹簧44构造成压缩弹簧。因此,弹簧经由弹簧保持件40将力传递到支承元件64上,由此,支承元件被压到第一控制曲线92上。对此,支承元件64被压入第一控制曲线92的第一端部位置92.2或第二端部位置92.3中,这取决于支承元件64恰好布置在控制曲线92的顶点位置92.1的哪一侧上。由此,与支承元件64连接的传递元件60通过弹簧力被调节到两个通过第一控制曲线92预先给定的稳定的端部位置92.2、92.3中的一个中。

闭锁件50在其打开的状态中布置在载体20和容纳框架30之间。闭锁件通过闭锁件支撑螺栓52可摆动地与载体20连接。为此,在固定装置1已安装的情况下,闭锁件支撑螺栓52通过闭锁件50的闭锁件螺栓容纳部51和载体20的闭锁件轴容纳部29.1引导且沿轴向固紧。在安装固定装置1时,支承件63通过传递元件60的闭锁件侧的钻孔61、载体20上的形成第一引导曲线90的缺口以及闭锁件50上的第二引导曲线91引导。沿轴向,支承件63在端侧通过与孔板101的连接保持。

高度调节单元80在侧面与载体20间隔开地且与容纳框架30相对地布置。为了安装固定装置1,高度调节单元面式地贴靠在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上,使得其引导销83布置在载体20的引导销容纳部27中。螺栓84穿过高度调节单元80的长孔82以及钻孔21.4且在端侧固紧在孔板101上。偏心装置85通过高度调节单元80的偏心装置引导部86引导且借助偏心布置的偏心凸轮85.1在载体20上的偏心装置容纳部28中引导。由此,通过操作偏心装置85可使高度调节单元80如前述所述地在其高度上调节。

容纳框架30定向成,使得其框架罩盖32和其框架底部31指向载体20。在固定装置1组装在一起的情况下,框架罩盖32被推到载体20的上部贴靠区域21.2之下,使得与框架罩盖32连接的支承销33被引入支承销容纳部22.1中,支承销容纳部成型在贴靠区域21.2中。相对地,容纳框架30在安装时以其框架底部31包围下部贴靠区域21.3,使得引入框架底部31中的铆钉贯穿部34与中断下部贴靠区域21.3的铆钉容纳部22.2对齐地布置。然后,框架底部31和下部贴靠区域21.2与未示出的铆钉可围绕铆钉的纵轴线摆动地彼此连接。由此,支承销33和未示出的铆钉形成所述的摆动轴线,以便载体20能够相对于容纳框架30摆动。支承销33实施成锥形的。由此,载体20可相对于容纳框架30无间隙地定位。在框架底部31上成型侧面卡槽36。在固定装置1已安装的情况下,载体20的侧面定位横档20.2接合到侧面卡槽36中。这使得载体20可在通过侧面卡槽36预先给定的卡合步距中相对于容纳框架30摆动。在此,如此选择侧面卡槽36,使得能够实现以1°步距的角度调节。

从图2所选的视角可看到第二引导区段12.2,与图1所示的第一引导区段12.1相对,第二引导区段模制在装饰板保持件10上。两个引导区段12.1、12.2彼此间隔开地布置,从而在将保持元件2和闭锁元件3组合在一起时两个引导区段在卡子螺栓引导部26和爪凹口54的区域中包围载体20和安装在其上的闭锁件50。为了安装保持元件2,推动卡子螺栓13穿过相对布置的引导区段12的卡子螺栓容纳部14且在端侧通过孔板101沿轴向保持住。对此,卡子螺栓13根据高度调节单元80在载体20上的定位而在实施成长孔的卡子螺栓容纳部14之内定位,使得卡子螺栓精确地相对于载体20的卡子螺栓引导部26定向。在连接保持元件2与闭锁元件3时,卡子螺栓13以其布置在两个引导区段12.1、12.2之间的区域推入爪凹口54和卡子螺栓引导部26中。

图7示出了固定装置1的载体20和容纳框架30在部分安装完成状态中的前视图。载体20以其上部贴靠区域21.2贴靠在框架罩盖32上且以其下部贴靠区域21.3贴靠在容纳框架30的框架底部31上。如所述地,载体20可相对于容纳框架30摆动地受到支承。螺杆100旋入载体20上的螺杆引导部25中。对此,螺杆100的螺纹接合到相对地布置在螺杆引导部25上的压花部位25.1中。相对的压花部位25.1与螺杆100的螺纹的螺距相应地相对彼此错开。由此,螺杆100可相对于载体20的安装区域21.1成直角地旋入螺杆引导部25中。螺杆100在端侧支承在螺杆支承部35中且沿轴向通过孔板101固紧,螺杆支承部构造成在容纳框架30中的缺口。通过使螺杆100转动,可使载体20相对于容纳框架30摆动。这在应用时实现了对安装在抽屉上的前装饰板的侧面调节。

为了将前装饰板固定在抽屉上,首先借助相应的固定元件11(如在图1中示例性示出的固定元件)将保持元件2固定在前装饰板的内侧上。借助框架底部31将闭锁元件2固定在抽屉的边框上。通过操作偏心装置85设定高度调节单元80,使得前装饰板的高度精确地相对于抽屉定向。为此也使卡子螺栓13定位在卡子螺栓容纳部14中,使得卡子螺栓精确地相对于卡子螺栓引导部26定向。借助螺杆100使前装饰板在侧向方向上相对于抽屉定向。从图1所示的闭锁件50的打开位置开始,将保持元件2以其第一引导区段12.1推入高度调节单元80的容纳区域81中。对此,将卡子螺栓13压到闭锁件50的后部爪颚板56.2上。通过该力作用使得闭锁件50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直至达到图6所示的固定装置1的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中,卡子螺栓13保持在卡子螺栓引导部26中以及与其横向的爪凹口54中。因此,爪53和爪凹口54形成闭锁件50的保持区段,且卡子螺栓13形成保持元件2的保持区域,保持区域根据闭锁件的状态通过保持区段卡锁或释放。通过闭锁件50的摆动运动一同调节在第二引导曲线91中联接在闭锁件50上的支承件63。由此也使与支承件63连接的传递元件60移动。通过调节传递元件60,在闭合闭锁件50时支承元件64沿着第一控制曲线92(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控制曲线)从第二端部位置92.3移入第一端部位置92.2中。对此,由弹簧44传递到支承元件64上的弹簧力反向作用于闭合运动直至超过第一控制曲线92的顶点位置92.1。在超过顶点位置92.1之后,传递到支承元件64上的弹簧力朝第一端部位置92.2的方向且进而朝闭锁件50的闭合方向作用。因此,闭锁件50在其最后的调节区段上通过弹簧44自动地调节到其闭合位置中。由此,卡子螺栓13以及保持元件2被拉入其在图6所示的闭合位置中。在闭合闭锁件50时,通过在第二控制曲线93中引导的支承元件64使开启件70围绕其转动轴线摆动。

为了再次将前装饰板从抽屉上松脱,将合适的工具、在此为十字螺丝刀插入开启件70的工具容纳部73中。借助工具,开启件此时从其在图6中所示的闭合位置转动到其在图1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对此,由于支承元件64接合到第二控制曲线93中,传递元件60从其在图6中所示的闭合位置调节到其在图1中所示的打开位置。工具的力作用反作用于弹簧力。由此,在工具插入期间,支承元件64没有压到第一控制曲线92上。此时通过准曲线94引导支承元件64。该准曲线与第一控制曲线92间隔开且由此同样与第二控制曲线93交叉。作用在支承元件64上的弹簧力首先反作用于打开运动,直至支承元件64已经经过第一控制曲线92的顶点位置92.1。在超过顶点位置92.1且卸下工具之后,弹簧44沿着第一控制曲线92朝第二端部位置92.3的方向挤压支承元件64。因此,弹簧44在其最终调节区段上辅助打开运动。支承件63将打开运动传递到闭锁件50上。因此,闭锁件从其在图6中所示的闭合位置调节到其在图1中所示的打开位置中。由此,闭锁件50的爪53释放卡子螺栓13且保持元件2可与固定在其上的前装饰板一起取下。

闭锁件50、传递元件60和开启件70的运动过程通过两个引导曲线90、91和两个控制曲线92、93预先规定。对于下面的描述,闭合方向相应于在闭锁件50闭合时相应所述分量的运动。相应地,打开方向相应于在闭锁件50打开时相应分量的运动。

引导曲线90、91与支承件63一起形成闭锁件侧的在传递元件60和闭锁件50之间的转动/移动连接。引导曲线90、91定向为,使得引导曲线交叉。支承件63在闭锁件50的所有调节位置中都布置在两个引导曲线90、91的交叉点上。第一引导曲线90以弧形围绕闭锁件50的转动点在一角区段上引导。对此,在第一引导曲线90和转动点之间的间距沿闭合方向减小。因此,在闭合闭锁件50时,支承件63通过第一引导曲线90更靠近闭锁件50的转动点。闭锁件50在其闭合状态中沿着其纵向延伸在载体20的上部贴靠区域21.2和下部贴靠区域21.3之间定向。因此,闭锁件50的纵向延伸至少近似平行于装饰板保持件10的安装面10.1地延伸。由于在支承件63和闭锁件50的转动点之间的间距减小实现了,传递元件60在闭合运动期间没有或仅很小地朝上部贴靠区域21.2的方向调节。由此可使闭锁元件3的整体结构高度保持得很小。由于在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和闭锁件50的转动点之间的间距较小,相对于传递元件60的相应调节,在闭合运动结束时或在打开运动开始时实现了闭锁件50的大的角度调节。由此减小了传递元件60的用于闭合和打开闭锁件50所需的调节路径。这实现固定装置1的紧凑结构。在闭锁件50上的第二引导曲线91的基本径向的定向实现了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围绕闭锁件50的转动点引导的半径的改变。对此,第二引导曲线91相对于闭锁件50的转动点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弯曲离开传递元件60。在闭合闭锁件50时,通过第一引导曲线90迫使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在相对于闭锁件50的转动轴线的较小的半径上。在该半径较小的情况下,第二引导曲线91朝向传递元件60的方向引导。这使得在传递元件60的调节给定的情况下在其闭合运动结束时实现了闭锁件50的更大的角度调节。因此仅需传递元件60的相对较小的调节,就可实现闭锁件50的相对大的转动。这使得闭锁元件3所需的尺寸进一步减小。因此,通过沿着相交的引导曲线90、91引导闭锁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使得在结构高度很小且调节路径减小的情况下实现了闭锁件50的足够大的转动,以便释放和固紧保持元件2。

控制曲线92、93与支承元件64一起形成开启件侧的在传递元件60和开启件70之间的转动/移动连接。控制曲线92、93定向为,使得控制曲线交叉。支承元件64在闭锁件50的所有调节位置中都布置在两个控制曲线92、93的交叉点上。弹簧44将力施加到支承元件64上。第一控制曲线92构造成拱曲的。对此,第一控制曲线92的两个端部位置92.2、92.3朝向由弹簧44引起的力作用的方向弯曲。布置在两个端部位置92.2、92.3之间的顶点位置92.1反向于作用的弹簧力的方向拱曲。因此,第一控制曲线92构造成反向于作用的弹簧力拱曲。在闭锁件50打开的情况下,弹簧44将支承元件64压入第一控制曲线92的第二端部位置92.3中。在闭锁件50闭合的情况下,弹簧44将支承元件64压入第一控制曲线92的第一端部位置92.2中。因此第一控制曲线92限定传递元件60和闭锁件50的两个稳定的状态。在闭锁件50闭合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通过拉动未示出的与保持元件2连接的前装饰板将力传递到闭锁件50上。该力沿闭锁件50的打开方向作用。该力经由传递元件60向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传递。第一控制曲线92在其第一端部位置92.2的区域中横向于通过拉动前装饰板而传递到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上的力作用定向。对此,第一控制曲线92在其第一端部位置92.2的区域中相对于通过拉动前装饰板产生的力作用的方向的斜度选择为,使得支承元件64自锁式地保持在第一端部位置92.2中。因此,通过用力拉动前装饰板也不会无意地打开闭锁件50。通过使开启件70沿打开方向围绕其转动轴线转动,经由第二控制曲线93将力施加到支承元件64上,该力沿第一控制曲线92在其第一端部位置92.2的区域中的取向方向起作用。由此,对于该力作用没有自锁功能。因此,为了使开启件70转动,仅需克服弹簧44的回位力,以便使支承元件64从第一端部位置92.2朝第一控制曲线92的顶点位置92.1运动。从顶点位置92.1开始,弹簧44辅助打开运动,且支承元件64被调节到第一控制曲线92的第二端部位置92.3中。

为了闭合固定装置1,从图1所示的闭锁件50的打开位置开始,保持元件2以其卡子螺栓13压到闭锁件50的爪53的后部爪颚板56.2上。由此使得闭锁件50沿闭合方向转动。该转动运动传递到传递元件60上且从传递元件传递到开启件侧的转动/移动连接上。在作用到闭锁件50上的闭合力足够大的情况下支承元件64克服作用的弹簧力从第一控制曲线92的第二端部位置92.3朝向第一端部位置92.2的方向调节。在超过顶点位置92.1之后,由弹簧44传递的弹簧力辅助闭合运动。

为了在打开闭锁件以及在闭合闭锁件时使支承元件64能够沿着第一控制曲线92运动,开启件70上的第二控制曲线93相对于开启件70的转动轴线基本沿径向定向。参考开启件70的转动轴线,在闭锁件50打开的情况下支承元件64沿着第二控制曲线93布置在第二控制曲线93的较小的半径上且在闭锁件闭合的情况下布置在第二控制曲线93的较大的半径上。在打开闭锁件50时,第二控制曲线93在其距离开启件70的间距较小的区域中反向于开启件70的转动方向弯曲。通过该弯曲,在开启件70的小的调节的情况下实现了传递元件60以及闭锁件50的相对大的调节。相应地,仅需小的结构空间来调节开启件70。因此,该措施也实现了固定装置1的紧凑结构。

由于引导曲线90、91或控制曲线92、93的所述交叉布置,在空间需求很小且开启件70的移动路径或摆动路径很小的情况下实现了闭锁件50的大的摆动角。对此,通过构造第一控制曲线92确保闭锁件50的自锁。通过所述的高度调节和侧向调节可使安装的前装饰板精确地相对于抽屉定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