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室隔音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2249发布日期:2019-01-16 06:4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音室隔音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音门,特别涉及一种消音室隔音门。



背景技术:

消声室不仅是声学测试的一个特殊实验室,而且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也是声学测试设备之一,其声学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测试的精度;而隔音门则是影响其声学性能中重要的一环,隔音门在关闭后,若与周壁门框密封不严则容易产生间隙造成边缘漏声,影响隔音室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消音室的隔音门,其能使密封门与门框密封严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音室隔音门,其包括内门板、外门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内门板和所述外门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消音室隔音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的密封装置以及与所述密封装置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密封装置伸出所述消音室隔音门的侧面并与门框相抵。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旋转连接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的凸轮以及与所述凸轮相连的手柄,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凸轮的外轮廓接触。

所述凸轮的外轮廓包括间隔设置的高部和底部。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上侧的第一推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推板相连的第一导向柱,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柱滑动配接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内。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柱端部的第一接触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接触板与所述凸轮外轮廓接触。

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板上的第一橡胶垫。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左侧的第二推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推板相连的第二导向柱,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柱滑动配接在所述第二导向件内。

所述第二密封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导向柱端部的第二接触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板和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第二接触板与所述凸轮外轮廓接触。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三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下侧的第三推板以及与所述第三推板相连的第三导向柱,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设置有第三导向件,所述第三导向柱滑动配接在所述第三导向件内。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四密封组件,所述第四密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右侧的第四推板以及与所述第四推板相连的第四导向柱,所述消音室隔音门内设置有第四导向件,所述第四导向柱滑动配接在所述第四导向件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消音室隔音门通过旋转手柄,可以使隔音门内设置的密封装置向外凸出,从而与门框紧密贴合,保证了密封的严密性,提高了消音室的声学效果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消音室隔音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各密封组件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消音室隔音门安装于门框上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消音室的平面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的消音室隔音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对应于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消音室隔音门,其包括内门板10、外门板11以及连接于内门板10和外门板11之间的连接件12,连接件12使得内、外门板10、11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在内、外门板10、11之间形成内腔13。连接件12与内、外门板10、1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铆接、焊接、卡接等常规技术手段中的一种或者若干种的组合,此处不作限定。

外门板11朝向消音室外侧,而内门板10朝向消音室内部,内门板10表面通常设置有吸音尖劈以增强消声效果。

如图1所示,消音室的隔音门还包括设置在内腔13内的密封装置150和驱动密封装置150的驱动组件100,密封装置150包括第一密封组件20、第二密封组件40、第三密封组件60和第四密封组件80。其中第一密封组件20设置于隔音门上部、第二密封组件40设置于隔音门左侧、第三密封组件60设置于隔音门下部、第四密封组件80设置于隔音门右侧,各密封组件大致布置呈十字形,而驱动组件100则设置于各密封组件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参照图3,驱动组件100包括凸轮101、手柄102以及连接柱103,在内腔13内设置有与外门板11连接的固定轴14,固定轴14可通过螺接或焊接等手段与外门板11相连,凸轮101套设在固定轴14上,其可沿固定轴14轴线旋转,在凸轮101和固定轴14之间可设置轴承15来增强旋转的顺畅性。凸轮101包括延伸至内门板10外部的凸环104,凸环104与内门板10上开设的通孔16相配合。连接柱103连接在手柄102和凸轮101之间,转动手柄102即可驱动凸轮104旋转。

凸轮101的外轮廓设置有均匀的间隔分布的高部105和低部106,高部105和低部106的数量均设置有四个,每旋转45度后,高部105和低部106的位置将发生交替。

第一密封组件20、第二密封组件40、第三密封组件60和第四密封组件80结构相似,以下以第一密封组件20为例,介绍其具体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进一步参照图2,第一密封组件20包括第一弹簧25、第一导向柱21、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柱21两端的第一接触板22和第一推板23、以及设置在第一推板23外表面的第一橡胶垫24。第一接触板22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导向柱21上,优选为螺接,其与凸轮101直接接触。在内腔13内设置有与内板10和/或外板11相连的第一导向件27,第一导向件27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21配合的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孔28,第一导向柱21穿设在第一导向孔28内,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第一推板23设置在隔音门顶端,其宽度越接近隔音门的宽度,则密封效果越好。当凸轮101的高部105与第一接触板22接触时,第一橡胶垫24能够凸出于隔音门顶部,优选的,凸出距离为3至5毫米,通过第一橡胶垫24与门框200贴合变形,可以有效防止缝隙的产生,在门框200上也可以贴附橡胶垫或者吸音棉等软性材质,以加强密封效果;第一弹簧25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7与第一接触板22之间,其向第一接触板22施加向下的推力,当凸轮101旋转至低部106与第一接触板22接触时,第一橡胶垫24缩回至隔音门内部。

同样的,第二密封组件40安装于隔音门靠左的位置,其包括第二弹簧45、第二导向柱41、分别设置在第二导向柱41两端的第二接触板42和第二推板43、以及设置在第二推板43外表面的第二橡胶垫46。第二接触板42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导向柱41上,优选为螺接,其与凸轮101直接接触。在内腔13内设置有与内板10和/或外板11相连的第二导向件47,第二导向件47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柱41配合的水平设置的第二导向孔48,第二导向柱41穿设在第二导向孔48内,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第二推板43设置在隔音门顶端,其竖直向的长度越接近隔音门竖直向的长度,则密封效果更好。当凸轮101的高部105与第二接触板42接触时,第二橡胶垫46能够凸出于隔音门左侧,优选的,凸出距离为3至5毫米,通过第二橡胶垫46与门框200的贴合变形,可以有效防止缝隙的产生,在门框200上也可以贴附橡胶垫或者吸音棉等软性材质,以加强密封效果;第二弹簧45设置在第二导向件47与第二接触板22之间,其向第一接触板22施加向右的推力,当凸轮101旋转至低部106与第二接触板42接触时,第二橡胶垫46缩回至隔音门内部。

同样的,第三密封组件60安装于隔音门靠下的位置,其包括第三弹簧65、第三导向柱61、分别设置在第三导向柱61两端的第三接触板62和第三推板63、以及设置在第三推板63外表面的第三橡胶垫66。第三接触板62可拆卸连接于第三导向柱61上,优选为螺接,其与凸轮101直接接触。在内腔13内设置有与内板10和/或外板11相连的第三导向件67,第三导向件67上设置有与第三导向柱61配合的水平设置的第三导向孔68,第三导向柱61穿设在第三导向孔68内,可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第三导向孔68与第一导向孔28同轴线设置。第三推板63设置在隔音门下端,其宽度越接近隔音门的宽度,则密封效果越好。当凸轮101的高部105与第三接触板62接触时,第三橡胶垫66能够凸出于隔音门下侧,优选的,凸出距离为3至5毫米,通过第三橡胶垫66与门框200(或地面)的贴合变形,可以有效防止缝隙的产生,在门框200(或地面)上也可以贴附橡胶垫或者吸音棉等软性材质,以加强密封效果;第三弹簧65设置在第三导向件67与第三接触板62之间,其向第二接触板62施加向上的推力,当凸轮101旋转至低部106与第三接触板62接触时,第三橡胶垫66缩回至隔音门内部。

同样的,第四密封组件80安装于隔音门靠下的位置,其包括第四弹簧85、第四导向柱81、分别设置在第四导向柱81两端的第四接触板88和第四推板83、以及设置在第四推板83外表面的第四橡胶垫88。第四接触板88可拆卸连接于第四导向柱81上,优选为螺接,其与凸轮101直接接触。在内腔13内设置有与内板10和/或外板11相连的第四导向件87,第四导向件87上设置有与第四导向柱81配合的水平设置的第四导向孔88,第四导向柱81穿设在第四导向孔88内,可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第四导向孔88与第二导向孔48同轴线设置。第四推板83设置在隔音门右侧,其竖直向的长度越接近隔音门竖直向的长度,则密封效果更好。当凸轮101的高部105与第四接触板88接触时,第四橡胶垫88能够凸出于隔音门右侧,优选的,凸出距离为3至5毫米,通过第四橡胶垫88与门框200的贴合变形,可以有效防止缝隙的产生,在门框200上也可以贴附橡胶垫或者吸音棉等软性材质,以加强密封效果;第四弹簧85设置在第四导向件87与第四接触板82之间,其向第四接触板82施加向左的推力,当凸轮101旋转至低部108与第四接触板88接触时,第四橡胶垫88缩回至隔音门内部。

当凸轮101的低部与各密封组件接触时,各橡胶垫均处于缩回隔音门内的状态,此时可轻松的打开隔音门。

如图5所示,为了使消音室的墙体和顶板具有足够的隔声量,消音室通常采用“房中房”的结构,即双层结构,多数是外墙2用砖墙,内墙3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墙间设通道或空气间层。本发明的隔音门1优选设置于内墙3上,由于在外墙2上还设置有可锁的普通门4,因此,本隔音门可以不安装门锁,仅靠摩擦力关合。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隔音门结构类似,仅对驱动组件100做了修改,以下仅对修改的部分进行描述。

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100包括凸轮120、内手柄121、外手柄122、内连接柱123和外连接柱124,在内门板10上连接有第一内环125,在外门板11上连接有第二内环126,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第一内环125和第二内环126轴线一致,凸轮120两侧分别设置有穿设在第一内环125内的第一凸柱127以及穿设在第二内环126内的第二凸柱128,凸轮120可绕第一、第二内环125、126的轴线旋转。在第一内环125与第一凸柱127之间和/或第二内环126与第二凸柱128之间均可设置轴承15,以使转动更顺畅。内手柄121位于消音室内,其通过内连接柱123与第一凸柱127相连;外手柄122位于消音室外,其通过外连接柱124与第二凸柱128相连。通过转动内手柄121或者外手柄122均可转动凸轮120,从而打开或关闭隔音门。这样,在消音室内部和外部均可打开或关闭隔音门,更为方便。

本发明的消音室隔音门通过旋转手柄,可以使隔音门内设置的密封装置向外凸出,从而与门框紧密贴合,保证了密封的严密性,提高了消音室的声学效果品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