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661发布日期:2019-01-25 16:5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胶水杯都是没有设置有茶隔的,茶叶是直接放入杯体内冲水的,此泡茶方法导致使用者喝水时经常会喝到茶叶。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带有茶隔的水杯,茶隔是独立放置在水杯的上端的,其使用时需要先翻开杯盖后才能将茶隔取出来,且为了使水能与茶叶充分浸泡,每次冲入水杯的水都必须要冲到接近水杯的顶端为止,从而经常使水杯内的水出现外溢和使用者喝水比较麻烦的现象,当使用者喝不完整杯茶水时会造成浪费,且此种结构的水杯还导致茶隔不容易清洗干净,茶隔长时间清洗不干净易产生污迹和细菌,导致其具有不利人体健康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其通过在杯盖顶面的中心设置有杯盖孔,垂直贯穿杯盖孔设置有提杆,提杆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提手环,提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螺纹层与茶隔拧合连接,使茶隔不但能伸入到杯体的底部,茶隔还能随提手环整个提出来进行清洗,其解决了目前带茶隔的水杯的结构不易清洗干净,茶隔长时间清洗不干净易产生污迹和细菌,导致其具有不利人体健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的上端设置有杯口,杯口上盖设有杯盖,杯盖顶面的中心设置有杯盖孔,垂直贯穿杯盖孔设置有提杆,提杆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提手环,提杆的下面设置有能从提杆下端取下来单独对其进行清洗和清洁的茶隔,茶隔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穿透孔。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顶面的内圆周内设置有使其整体的密封性和防漏性好的密封圈,所述杯口的外圆周设置有能与杯盖锁紧的第一螺纹层。

作为优选,所述提杆呈翻转180度的漏斗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提杆的下端设置有能与茶隔连接锁紧的第二螺纹层。

作为优选,每一侧的所述穿透孔设置有若干排和若干列,每列穿透孔和每排穿透孔分别均设置有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茶隔的下端设置为具有弧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包括杯体、杯口、杯盖、杯盖孔、提杆、提手环、茶隔、穿透孔、密封圈、第一螺纹层和第二螺纹层。本实用新型的茶叶直接放到茶隔内,其通过在杯盖顶面的中心设置有杯盖孔,提杆垂直贯穿杯盖孔并通过其下端的第二螺纹层能与茶隔旋转拧合在一起,使用者只要向上提拉提手环便能将杯盖和茶隔同时拉起,使茶隔能快速地从杯体内取出,以方便其进行清洗和清洁,其解决了目前带茶隔的水杯的结构难以将茶隔清洗干净,茶隔长时间清洗不干净易产生污迹和细菌,导致其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而使用者将提手环往下推送便可将茶隔伸进至杯体的底部上,其使用方便快捷,其解决了目前带茶隔的水杯的结构导致其每次泡茶都需要将水冲到接近杯口为止,当使用者喝不完整杯茶水时便造成浪费的问题;杯盖通过第一螺纹层能与杯体拧紧,且杯盖的顶面与杯口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使其整体的密封性和防漏性好,其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的提手环和茶隔的分解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包括杯体1,杯体1的上端设置有杯口11,杯口11上盖设有杯盖2,杯盖2顶面的中心设置有杯盖孔21,垂直贯穿杯盖孔21设置有提杆3,提杆3的上端连接设置有提手环31,提杆3的下面设置有茶隔4,茶隔4的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穿透孔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顶面的内圆周内设置有密封圈2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杯口11的外圆周设置有能与杯盖2锁紧的第一螺纹层10。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杆3呈翻转180度的漏斗形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杆3的下端设置有能与茶隔4连接锁紧的第二螺纹层3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一侧的所述穿透孔5设置有若干排和若干列,每列穿透孔5和每排穿透孔5分别均设置有一个以上。

该提拉茶隔泡茶杯的结构设计原理为:茶叶首先直接放到茶隔4内,其通过在杯盖2顶面的中心设置有杯盖孔21,提杆3垂直贯穿杯盖孔21并通过其下端的第二螺纹层32能与茶隔4旋转拧合在一起,使用者只要向上提拉提手环31便能将杯盖2和茶隔4同时拉起,使茶隔4能快速地从杯体1内取出,此时,使用者可将茶隔4从提杆3下端取下来单独对其进行清洗和清洁,其解决了目前带茶隔4的水杯的结构难以将茶隔4清洗干净,茶隔4长时间清洗不干净易产生污迹和细菌,导致其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问题;当使用者将提手环31往下推送时,茶隔4能伸进到杯体1的底部上,其使用方便快捷,解决了目前带茶隔4的水杯的结构导致其每次泡茶都需要将水冲到接近杯口11为止,当使用者喝不完整杯茶水时便造成浪费的问题;而杯盖2通过第一螺纹层10能与杯体1拧紧,且杯盖2的顶面与杯口11的接触处还设置有密封圈22,使其整体的密封性和防漏性好,其结构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茶隔泡茶杯,包括杯体、杯口、杯盖、杯盖孔、提杆、提手环、茶隔、穿透孔、密封圈、第一螺纹层和第二螺纹层。本实用新型的杯盖能与杯体拧合锁紧,茶隔通过提手环能从杯体内提出,提杆通过第二螺纹层能与茶隔旋转分离或拧紧,使茶隔实现能单独取出来对其进行清洗清洁,以确保茶隔能清洗干净,其避免了茶隔因清洗不干净而导致产生污迹和细菌的问题,其使用十分干净、卫生;且当使用者将提手环向下推送时,放入杯体内的茶隔能在提手环的驱动下伸到杯体的底部内,使冲入杯体内的水无论多或少都能与放在杯隔内的茶叶进行充分浸泡,其使用十分方便,其解决了目前带茶隔的水杯的结构具有不易清洗干净和泡茶时必需要将水冲至接近杯口的位置才能与茶叶充分浸泡,其导致茶隔长时间清洗不干净易产生污迹和细菌而不利人体健康和导致水冲太满经常出现外溢或使用者喝不完而浪费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