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折叠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386发布日期:2019-01-25 16:5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折叠躺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可调节折叠躺椅。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一把性能优越且方便携带的躺椅是人们休闲生活必备的工具。现有市场上的躺椅都笨重且占据空间,操作起来十分不方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小而美”的生活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折叠躺椅,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折叠躺椅,包括前座板、后座板、靠背、前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和扶手,前座板的右端与后座板的左端通过倒立设置的“U”形卡板连接,“U”形卡板的两个侧板前后对称设置,前座板的前后两端和后座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U”形卡板两侧板的内侧面转动连接,且前座板和后座板之间的夹角为0~180°;前座板前后两端均设有前支撑结构,前支撑结构包括前支脚,前支脚上端与前座板转动连接,前支脚上部设有卡槽,前座板上设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卡块位于卡槽的运动轨迹上,当前支脚处于锁止状态时,卡块位于卡槽内,前支脚位于前座板下方并向左下方延伸,卡块位于前支脚左侧;靠背通过转轴与后座板右端转动连接,后座板前后两端均设有后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包括中支脚和后支脚,中支脚位于后支脚左侧,中支脚与后支脚上端转动连接,中支脚腰部与后座板转动连接,后支脚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下端与后支脚转动连接,连接杆位于后支脚外侧;靠背前后两端设有扶手,扶手右端与靠背转动连接,扶手下端面设有齿条,齿条的第一齿牙向右下方倾斜,后支脚上端设有与齿条适配的第二齿牙。

所述前支脚与前座板左部连接。

所述扶手下端面设有安装槽,齿条设置于安装槽内。

所述扶手与靠背下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前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和扶手均可折叠,从而使本装置全部折叠之后占据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靠背与后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扶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调节折叠躺椅,包括前座板1、后座板2、靠背3、前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和扶手4,前座板1的右端与后座板2的左端通过倒立设置的“U”形卡板5连接,“U”形卡板5的两个侧板前后对称设置,前座板1的前后两端和后座板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U”形卡板5两侧板的内侧面转动连接,且前座板1和后座板2之间的夹角为0~180°,当前座板1和后座板2之间的夹角为180°时,即前座板1和后座板2处于同一平面,此时“U”形卡板5上端面会阻止前座板1和后座板2继续转动,使前座板1和后座板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座板1前后两端均设有前支撑结构,前支撑结构包括前支脚6,前支脚6上端与前座板1转动连接,前支脚6上部设有卡槽7,前座板1上设有与卡槽7适配的卡块8,卡块8位于卡槽7的运动轨迹上,当前支脚6处于锁止状态时,卡块8位于卡槽7内,前支脚6位于前座板1下方并向左下方延伸,卡块8位于前支脚6左侧,此时当前座板1受到下压力时,卡块8可阻止前支脚6转动;靠背3通过转轴9与后座板2右端转动连接,后座板2前后两端均设有后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包括中支脚10和后支脚11,中支脚10位于后支脚11左侧,中支脚10与后支脚11上端转动连接,中支脚10腰部与后座板2转动连接,后支脚11上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上端与转轴9转动连接,连接杆12下端与后支脚11转动连接,连接杆12位于后支脚11外侧;靠背3前后两端设有扶手4,扶手4右端与靠背3转动连接,扶手4下端面设有齿条13,齿条13的第一齿牙14向右下方倾斜,后支脚11上端设有与齿条13适配的第二齿牙15,将齿条13扣在第二齿牙15上,通过第一齿牙14与第二齿牙15的配合防止靠背3向右转动,从而实现对使用者背部的支撑,通过抬起扶手4可以实现第二齿牙15与不同第一齿牙14的配合,从而可以调节靠背3的倾斜角度。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人体的腿部可以放置于前座板1和后座板2上,由前支脚6、中支脚10和后支脚11支撑,背部由靠背3支撑,当需要将本装置折叠时,先逆时针转动前支脚6,卡块8与卡槽7脱离,向上抬起“U”形卡板5,使前座板1和后座板2合拢,向上抬起扶手4,使齿条13与第二齿牙15脱离,转动中支脚10和后支脚11,使中支脚10和后支脚11合拢,从而完成本装置的折叠,折叠后的状态如图2所示。

前支脚6与前座板1左部连接,使本装置在使用时更稳定。扶手4下端面设有安装槽16,齿条13设置于安装槽16内,提高使用便利性;扶手4与靠背3下部转动连接,便于使用者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