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夹子功能的挂钩。
背景技术:
挂钩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可以根据需要悬挂各种器物。
现有的挂钩形式、结构各种各样,但是作用仍然比较单一,仅能够供挂物件使用。而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不具方便挂在钩子上条件的,如厨房手套等。
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在挂物件的基础上,还具有夹子功能的产品,则必将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夹子功能的挂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有夹子功能的挂钩,包括底座、挂钩以及弹性件;
所述挂钩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挂钩之间,且所述弹性件被配置成具有能使所述挂钩的一端保持靠近所述底座的运动趋势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挂钩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挂钩的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于所述挂钩的弹力方向朝向所述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挂钩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挂钩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于所述挂钩的弹力方向朝向所述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两根呈倒L形的挂杆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挂杆的竖直部分上的钩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放置的套管,两根所述挂杆的水平部分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套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还包括与所述挂杆固接并向上超出所述挂杆的连接件,用于支撑安装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挂杆的竖直部分的下端具有用于容纳线状件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弯曲杆段,所述挂杆的竖直部分的中部具有用于支撑安装所述弹性件的向外突出的第二弯曲杆段。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卡入所述弹性件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夹持面以及所述底座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挂钩上悬挂各种物件,而与此同时,由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挂钩的一端能够保持靠近底座的运动趋势的弹力,这样挂钩的一端与底座之间可夹持物件,本实用新型兼具挂钩和夹子的功能,不影响原挂钩的使用,且结构简单,同时还解决了取下挂钩上的物品时挂钩会随物品向上移动造成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同一侧)。
图2是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挂杆的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同一侧)。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主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同一侧)。
图6是图5中凹槽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左视图(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底座、11套管、12凹槽、121弹簧固定结构、2挂钩、21挂杆、211环形凹槽、22钩部、23连接件、24第一弯曲杆段、25第二弯曲杆段、3弹性件、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如1、图4、图7和图8。
本实用新型带有夹子功能的挂钩,包括底座1、挂钩2以及弹性件3;
所述挂钩2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弹性件3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挂钩2之间,且所述弹性件3被配置成具有能使所述挂钩2的一端保持靠近所述底座1的运动趋势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挂钩上悬挂各种物件,而与此同时,由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挂钩的一端能够保持靠近底座的运动趋势的弹力,这样在使用时,可先用手将挂钩的一端掰离底座,再将物件伸入挂钩的一端与底座之间,最后松手,物件即可被夹持挂钩的一端与底座之间,同时还解决了取下挂钩上的物品时挂钩会随物品向上移动造成的不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4图所示,所述挂钩2包括两根呈倒L形的挂杆21以及设置在两根所述挂杆21的竖直部分上的钩部2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放置的套管11,两根所述挂杆21的水平部分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套管11内。上述设计的挂钩,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而且与底座之间通过套管即可实现转动配合,结构稳定可靠;这种挂钩的“一端”就是指挂杆的竖直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形式的弹性件的安装方式:
第一种是:所述弹性件3和所述挂钩2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挂钩2的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弹性件3的作用于所述挂钩2的弹力方向朝向所述底座1,如图1和图4所示。
当物体转动时,它的各点都做圆周运动,这些圆周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转动轴。
第一种方式中,弹性件作用于阻力臂,以挂钩的转动安装部位作为支点,通过在挂钩的同一侧施加向内的力矩,弹性件可拉动挂钩的一端朝底座移动,这种方式,所述弹性件3优选为弹簧,作用力更大,能够保持夹持牢固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材料。
第一种方式的优选实施中,参见图4,所述挂杆21的竖直部分的中部具有用于支撑安装所述弹性件3的向外突出的第二弯曲杆段25,弹簧伸入第二弯曲杆段25的凹陷内而得到限位,优选地,参见图2,其中一根所述挂杆21的第二弯曲杆段25上开有环形凹槽211,弹簧的一端通过钩子钩在环形凹槽211内,可牢固固定住弹簧。
第二种是:所述弹性件3和所述挂钩2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挂钩2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所述弹性件3的作用于所述挂钩2的弹力方向朝向所述挂钩2,如图7和图8所示。
第二种方式采用的杠杆原理,弹性件作用于动力臂,因此,弹性件的作用于挂钩的弹力方向与第一种相反,但是作用相同,所述弹性件3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块状体,如橡胶等,能够提供可靠的弹力,保持夹持牢固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材料。
第二种方式的优选实施中,参见图7和图8,所述挂钩2还包括与所述挂杆21固接并向上超出所述挂杆21的连接件23,所述弹性件3支撑在所述连接件23的内侧,这样即可实现弹性件和挂钩的下端分别位于挂钩的转动轴的不同两侧。
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弹性件3均可通过卡入设置在底座1上的凹槽12与底座1连接。另外在第一种方式中,优选在凹槽内设置弹簧固定结构121,参见图6,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钩子钩在弹簧固定结构上,可牢固固定住弹簧,弹簧固定结构121可以是横梁,或带卡口的结构件,只要能够钩住弹簧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挂杆21的竖直部分的下端具有用于容纳线状件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弯曲杆段24,用来夹住电气插头线等线状物件。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和图9,所述挂钩2的夹持面以及所述底座1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4。这样可以提高夹持牢固性,防止物件脱落。
具体实施中,底座1可设计成板结构。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