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3863发布日期:2019-06-05 22:2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前后左右联动折叠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可以理解,折叠椅,是一种轻便、可叠放功能的座椅,既能方便搬动,又能节省空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目前现有的折叠椅的收折方式多以对应折叠椅的扶手作为驱动结构件,并具体通过按压或者上体扶手的方式来实现该折叠椅的上下折叠。

上述的折叠椅实现了该折叠椅在收折时整体结构的折叠,然而以扶手作为驱动结构件,这使得人们在收折折叠椅时,需要人们使用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实现,且上下折叠后得到折叠椅的重新撑开,也需要较大的作用力,不便于人们对折叠椅的使用。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前后左右联动折叠的折叠椅。

具体地,一种折叠椅,包括用以支撑地面的后脚管、前脚管、位于左右两侧的侧十字铰接管、位于前后两侧的前十字铰接管和后十字铰接管、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上端的靠背管,

所述侧十字铰接管包括活动连接于同侧后脚管与前脚管的座框管以及铰接于所述座框管上的斜管,所述座框管用以设置座布,所述座框管后端滑动连接于后脚管上,所述座框管向前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脚管上,所述靠背管自与后脚管的连接处进一步向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座框管上,所述斜管上端滑动连接于靠背管上,所述前脚管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斜管下端;

所述前十字铰接管的上端活动连接于前脚管上;

所述后十字铰接管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靠背管上,所述后十字铰接管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斜管上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靠背管上的第一滑动件,所述后十字铰接管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件用以供收折折叠椅时向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框管后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后脚管上的第二滑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锁扣件,所述后脚管上设有用以配合所述锁扣件的锁扣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动件用以供收折折叠椅时向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脚管下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所述斜管上的第三滑动件,所述第三滑动件用以供收折折叠椅时向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同侧所述靠背管与前脚管上端活动连接有扶手管,所述扶手管包括活动连接的前端部与后端部,所述前端部活动连接于前脚管上端,所述后端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靠背管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扶手管包括圆弧状的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脚管上端的延伸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圆弧状的主体部设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后端部以及用以活动连接两侧所述后端部的连接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折叠椅在使用时,可通过下翻座框管,来实现对该折叠椅的整体收折,以此满足人们对折叠椅的使用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下翻座框管的驱动来实现折叠椅的左右联动折叠,进一步便于了人们对该折叠的收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椅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椅收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后脚管;20、前脚管;30、侧十字铰接管;31、座框管;32、斜管;40、前十字铰接管;50、后十字铰接管;60、靠背管;70、扶手管;71、主体部;72、延伸部;73、连接部;101、第一滑动件;102、第二滑动件;103、锁扣件;104、第三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请求包括的折叠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该折叠椅在使用时整体收折,起到降低该折叠椅的整体体积,以便于对该折叠椅的存储及运输。

请参与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折叠椅,包括用以支撑地面的后脚管10、前脚管20,位于左右两侧的侧十字铰接管30、位于前后两侧的前十字铰接管40和后十字铰接管50,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脚管10上端的靠背管60。

其中,所述侧十字铰接管30包括活动连接于同侧后脚管10与前脚管20的座框管31以及铰接于所述座框管31上的斜管32。

可以理解,所述座框管31可用于设置座布,以此实现该折叠椅的座位功能。所述座框管31后端滑动连接于后脚管10上,所述座框管31向前活动连接于所述前脚管20上,使得座框管31可相对于前脚管20及后脚管10进行收折。

具体地,所述座框管31后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后脚管10上的第二滑动件102,且座框管31相对于前脚管20与后脚管10收折时,第二滑动件102是相对于后脚管10向下滑动,相应地,所述座框管31在前脚管20上是相对于前脚管20向上运动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件102上设置有锁扣件103,相应地,所述后脚管10上设置用于配合所述锁扣件103的锁扣部,并可根据锁扣件103对后脚管10上锁扣部的锁扣配合,来实现将第二滑动件102在后脚管10上的锁紧,进而实现座框管31与后脚管10的锁紧配合。其中所述锁扣部具体可设置为与所述锁扣件103配合的锁扣孔。

所述斜管32下端是滑动连接在前脚管20上,且所述斜管32上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靠背管60上的第一滑动件101,所述后十字铰接管50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01上。且本实施例的折叠椅在收折时,所述第一滑动件101在靠背管60上是向上滑动。所述前脚管20下端设有用以滑动设置于所述斜管32上的第三滑动件104,所述第三滑动件104用以供收折折叠椅时在前脚管20上向上滑动。

所述靠背管60应用在该折叠椅时,具体用于设置背布,进而实现该折叠椅的靠背功能。所述靠背管60自与后脚管10的连接处进一步向下活动连接于所述座框管31上,所述斜管32上端滑动连接于靠背管60上,进而实现靠背管60与斜管32、后脚管10及座框管31之间的相互装配,使得该折叠椅在收折时,可将斜管32、后脚管10及座框管31均收折在靠背管60所在的位置处。

可以理解,所述前十字铰接管40和后十字铰接管50应用在该折叠椅中,具体是用于后脚管10、前脚管20以及靠背管60进行连接,以此提高该折叠椅整体的强度,于此同时,前十字铰接管40和后十字铰接管50也可使用收折,以此实现该折叠椅整体的收折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十字铰接管40的上端活动连接于前脚管20上;所述后十字铰接管50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靠背管60上,所述后十字铰接管50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后脚管10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折叠椅还包括扶手管70,所述扶手管70与同侧的靠背管60与前脚管20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扶手管70包括活动连接的前端部与后端部,所述扶手管70的前端部活动连接于前脚管20上端,而扶手管70的后端部活动连接于所述靠背管60上端,使得扶手管70可相对于前脚管20、靠背管60折叠。

具体地,所述扶手管70包括圆弧状的主体部71以及自主体部71向前延伸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脚管20上端的延伸部72。其中所述圆弧状的主体部71设有位于左右两侧的后端部以及用以活动连接两侧所述后端部的连接部73。

综上,本实施例的折叠椅在使用时,可以先打开第二滑动件102上的锁扣件103,然后向上翻动座框管31伸出前脚管20的部分,驱动第二滑动件102在后脚管10上下移,于此同时第一滑动件101在靠背管60上向上滑动,而第三滑动件104在斜管32上向上滑动,并利用座框管31与斜管32之间铰接,座框管31与后脚管10转动连接,靠背管60与座框管31活动连接,斜管32与前脚管20活动连接,实现靠背管60、斜管32、前脚管20以及座框管31向后脚管10靠拢,进而实现该折叠椅前后折叠,而该折叠椅的前十字铰接管40和后十字铰接管50自身是铰接连接,可以实现该折叠椅左右折叠;于此同时,扶手管70上的延伸部72可在主体部71上折叠,而主体部71又可在连接部73上,并实现扶手管70自身的折叠,进而达到该折叠椅整体的收折,起到降低该折叠椅整体尺寸的作用,进而便于了该折叠的收折存储及搬运的功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折叠椅整体为对称结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折叠椅中涉及到的后脚管10、前脚管20、座框管31、斜管32、靠背管60、扶手管70、第一滑动件101、第二滑动件102、锁扣件103及第三滑动件104均包含有两个,本实施例为便于描述,并未就上述部件进行具体个数描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椅,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折叠椅在使用时,可通过下翻座框管,来实现对该折叠椅的整体收折,以此满足人们对折叠椅的使用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下翻座框管的驱动来实现折叠椅的左右联动折叠,进一步便于了人们对该折叠的收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