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66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一键开盖的杯具。按压杯具上的开关按钮即可实现开盖,非常的便捷,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但是,在同一个办公室等人员较多的场地,经常会出现多个外观相同的一键开盖的杯具。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存在杯具混用的情况。特别是当人群中出现传染病时,很可能因杯具混用被染上疾病,甚至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杯具混用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具,以减少杯具混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杯具,包括:

杯体、杯盖、指纹识别组件和自动开盖组件,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指纹获取面镶嵌于所述杯具的外表面,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与所述自动开盖组件具有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指纹采集部件和处理芯片。

优选地,在所述指纹获取面上具有可活动的防尘盖。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开盖组件的开关按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按钮内置于所述杯盖或所述杯体中。

优选地,还包括:

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示灯为led灯。

优选地,还包括:

语音组件,所述语音组件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组件为IC+FILM TP型浇注模组。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杯具,包括:杯体、杯盖、指纹识别组件和自动开盖组件,其中,指纹识别组件的指纹获取面镶嵌于杯具的外表面,指纹识别组件与自动开盖组件具有通信连接。指纹识别组件与自动开盖组件具备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可令自动开盖组件受指纹识别组件控制。具体的,在指纹识别组件确定指纹识别通过时,向自动开盖组件发出开盖信号,然后自动开盖组件将杯盖打开。也就是说,想要打开杯盖,必须先通过指纹验证,可避免杯具被混用,更加的卫生、安全。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丢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杯具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杯具,将现有的自动开盖的杯具增加指纹识别功能,以避免杯具混用,使其更加的卫生、安全。核心思想即利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识别组件控制自动开盖组件的开盖行为。具体而言,当指纹验证通过时,自动开盖组件才将杯盖打开。如此,便可以在具备自动开盖的杯具的便捷性的基础上,使得杯具使用更加卫生、安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杯具的结构示意图,该杯具包括:

杯体100、杯盖200、指纹识别组件300和自动开盖组件400,其中,指纹识别组件300的指纹获取面301镶嵌于杯具的外表面,指纹识别组件300与自动开盖组件400具有通信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将手指指纹面与指纹获取面301接触之后,指纹识别组件300可以判断当前获取到的指纹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是,则将开盖信号通过与自动开盖组件400之间的通信线路发送给自动开盖组件400。自动开盖组件400接收到开盖信号之后,可以进行自动开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自动开盖组件400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只要其能够根据指纹识别组300发送的开盖信号进行自动开盖即可。指纹识别组件300的具体位置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位于杯盖200,也可以将指纹识别组件300放置在杯体100中。对于指纹识别组件300的具体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制。相应的,指纹识别组件300的指纹获取面301的具体位置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镶嵌于杯盖200侧壁外表面,也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镶嵌于杯盖200上表面,还可以为镶嵌于杯体100的侧壁或底部的外表面,即仅需将指纹获取面301镶嵌于杯具的外表面可采集到指纹的地方即可。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杯具,包括:杯体、杯盖、指纹识别组件和自动开盖组件,其中,指纹识别组件的指纹获取面镶嵌于杯具的外表面,指纹识别组件与自动开盖组件具有通信连接。指纹识别组件与自动开盖组件具备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可令自动开盖组件受指纹识别组件控制。具体的,在指纹识别组件确定指纹识别通过时,向自动开盖组件发出开盖信号,然后自动开盖组件将杯盖打开。也就是说,想要打开杯盖,必须先通过指纹验证,可避免杯具被混用,更加的卫生、安全。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丢失。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优选方案。在后续优选方案的实施例中涉及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之处可相互参考,相应地技术效果也可相互参照,在下文的优选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指纹识别组件300包括指纹采集部件和处理芯片。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指纹识别组件300进行拆分,其对应的指纹采集部件和处理芯片可以共同放置于某一位置,也可将其拆分放置。其中,处理芯片可以为目前的单片机等芯片,或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搭建的专门适用于杯具的集成电路。

优选地,为了便于批量生产,指纹识别组件300为IC+FILM TP型浇注模组。其中,IC(integrated circuit)为集成电路,即处理芯片,FILM TP表示TP中的G+F型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G+F(Glass+Film)型控制面板具体为:0.7mm(Cover Lens)+0.175mm(OCA)+0.125mm(Film)+0.05mm(OCA)+0.125mm(Film),产品总厚度为1.175mm。在本实施例中,指纹指手指末端正面皮肤的纹路。每个人指纹的凹陷纹线(Valley)和凸起纹线(Ridge)是不同的,用手指触摸TP时,IC接收到的信号就会不同,这样就可以根据手指触摸时信号的输入来判断是否执行解锁操作。这种浇注模组作为指纹识别组件300,不仅可以在实际生产实际中量产,还具备指纹的验证时间小于0.5秒,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等优点。

优选地,指纹识别组件300的输出端与自动开盖组件400的开关按钮相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选用具有开关按钮的自动开盖组件400,方便的实现指纹识别控制自动开盖组件400进行自动开盖。为使得杯具外观更为简洁、大方,还可以将开关按钮内置于杯盖200或杯体100中。

优选地,在指纹获取面301上具有可活动的防尘盖。因指纹识别主要采集手指的纹路,考虑到当指纹获取面301上若积累一定的尘土之后,可能导致指纹获取困难或无法获取指纹。因而可在指纹获取面301上设置可活动的防尘盖。即,当需要进行指纹验证时,将防尘盖打开,进行指纹验证;不需进行指纹验证时,则将防尘盖盖上,以维持指纹获取面301表面清洁。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组件,报警组件的输入端与指纹识别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接。报警组件与指纹识别组件300建立连接后,可在指纹识别失败时,输出报警信息,以便该杯具的合法用户知晓。具体的,报警组件可以为具有蜂鸣器的声报警电路,也可以为可向合法用户的通信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的无线报警器。

优选地,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与指纹识别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接。考虑到指纹识别组件300在获取指纹时,可能会因为用户将手指放置于指纹获取面的时间过短或指纹获取面上具有污渍等原因导致合法用户在输入指纹信息之后,杯盖一直未开启,而用户一直在等待开启杯盖的情况比较耽误用户时间。添加指示灯之后,可用指示灯的明灭或颜色变化来提示用户当前验证是否成功。优选地,该指示灯可选用led灯。

优选地,还包括:语音组件,语音组件与指纹识别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接。具有语音组件的杯具,还可以对外输出语音信息,如提示当前用户即将开盖或重新验证指纹等提示信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