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070发布日期:2019-07-19 22:18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涮火锅存在涮食品的时候食品不知道飘哪里去了,容易找不到。并且涮的时候由于人多,食物混合加入锅中,不知道食物是否煮熟,影响健康;或者煮的时间过久影响口味。同时夹食品的时候容易带着调料渣,影响食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铜火锅中增加漏格,为食品提供了固定区,既方便找到锅中的食物,还可以控制涮煮的时间,同时还能将食物与调料渣分离开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包括从上至下一体设置的火筒、炉膛和底座,所述炉膛的外围为一体设置的锅身,所述锅身上架设有至少一个可取放的漏格,所述漏格的外侧通过手柄搭设在所述锅身的外沿上;所述漏格的本体上均布有若干漏汤孔。

优选的,所述火筒的顶部设置有卡圈,所述火筒的外围高出所述锅身开口2-10cm处也设置有一圈卡圈。

优选的,所述漏格的内侧边缘中间焊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所述卡圈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锅身的锅边周向设置有一圈内沿。

优选的,所述漏格顶部开口的一体设置有向外卷边的外沿,所述外沿搭放在所述内沿上。

优选的,所述漏格的手柄的末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为橡胶把手或者厚质硬塑料把手或硅胶把手。

优选的,所述漏格的侧面以及底面上均开设有漏汤孔。

优选的,所述漏格的内外两侧边与所述锅身的线条相吻合匹配。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其中通过设置漏格实现了食材与汤底的分离夹取,并且锅身中可以同时放置多个漏格,不同漏格中可以分类放置不同类型的食材,便于将不同类型的食材分类煮制不同的时长,保证食材的口感,同时更加便于将食材从中捞取或夹出;

漏格上均布有漏汤孔,通过漏汤孔,漏格中的食材能够与火锅中的汤底混合入味,同时漏汤孔的设置还能够放置火锅汤底中的调料渣进入漏格当中,影响漏格中食物的口感;

漏格的外侧设置有手柄,食用者可以先在漏格中放入需要煮的食材,然后手持手柄将漏格慢慢放入到火锅的锅身中,也能够防止出现在直接向火锅中放入食材的烫伤风险;此外,手柄上还套有把手,把手也是为了防止金属材质的漏格或手柄在煮制一段时间后温度身高出现烫手现象;

漏格的内侧设置有挂钩,并且火筒的顶部设置有卡圈,火筒的外围高出锅身开口2-10cm处也设置有一圈卡圈,煮制时将漏格内侧的挂钩挂在火筒的外围高出锅身开口2-10cm处也设置有一圈卡圈上,漏格中的食物能够接触到锅身中的汤底,进而进行煮制;在漏格中的食材煮熟以后,可以将漏格的挂钩挂到火筒的顶部设置的卡圈上,漏格的另一侧仍搭放在锅沿上,这样既能够避免漏格中的食物煮的时间过长过烂,还能够保证食材持续保温,不影响口感;

锅沿的周向设置一圈内沿,漏格的外边缘向外卷边形成一圈外沿,漏格外侧的外沿可以搭放在锅身的内沿上,除了手柄的搭接以外,内沿的搭接为漏格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放置方式;漏格的其他边缘的卷边能够防止对锅身的划伤,同时也能避免划伤使用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漏格的俯视图;

图3为漏格的后视图;

其中,1火筒;2内沿;3卡圈;4挂钩;5漏汤孔;6漏格;7底座;8炉膛;9手柄;10把手;11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在铜火锅中增加漏格,为食品提供了固定区,既方便找到锅中的食物,还可以控制涮煮的时间,同时还能将食物与调料渣分离开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包括从上至下一体设置的火筒、炉膛和底座,炉膛的外围为一体设置的锅身,锅身上架设有至少一个可取放的漏格,漏格的外侧通过手柄搭设在锅身的外沿上;漏格的本体上均布有若干漏汤孔。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漏格的俯视图;图3为漏格的后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过滤食材的铜火锅,包括从上至下一体设置的火筒1、炉膛8和底座7,炉膛8的外围为一体设置的锅身,锅身上架设有至少一个可取放的漏格6,漏格6的外侧通过手柄9搭设在锅身的外沿11上;漏格6的本体上均布有若干漏汤孔5。漏格6整体为金属材质,便于导热。

通过设置漏格6实现了食材与汤底的分离夹取,并且锅身中可以同时放置多个漏格6,不同漏格6中可以分类放置不同类型的食材,便于将不同类型的食材分类煮制不同的时长,保证食材的口感,同时更加便于将食材从中捞取或夹出。

锅身的锅边周向设置有一圈内沿2,漏格6顶部开口的一体设置有向外卷边的外沿11,外沿11搭放在内沿2上。漏格6外侧的外沿11可以搭放在锅身的内沿2上,除了手柄9的搭接以外,内沿2的搭接为漏格6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放置方式;漏格6的其他边缘的卷边能够防止对锅身的划伤,同时也能避免划伤使用者。

漏格6的侧面以及底面上均开设有漏汤孔5。漏格6上均布有漏汤孔5,通过漏汤孔5,漏格6中的食材能够与火锅中的汤底混合入味,同时漏汤孔5的设置还能够放置火锅汤底中的调料渣进入漏格6当中,影响漏格6中食物的口感。

铜火锅的火筒1顶部设置有卡圈3,火筒1的外围高出锅身开口2-10cm处也设置有一圈卡圈3,漏格6的内侧边缘中间焊接有挂钩4,挂钩4用于与卡圈3相卡接。煮制时将漏格内侧的挂钩挂在火筒的外围高出锅身开口2-10cm处也设置有一圈卡圈上,漏格中的食物能够接触到锅身中的汤底,进而进行煮制;在漏格6中的食材煮熟以后,可以将漏格6的内侧挂钩4挂到卡圈3上,漏格6的另一侧仍搭放在锅沿上,这样既能够避免漏格6中的食物煮的时间过长过烂,还能够保证食材持续保温,不影响口感。

漏格6的手柄9的末端安装有把手10,把手10为橡胶把手或者厚质硬塑料把手或硅胶把手。食用者可以先在漏格6中放入需要煮的食材,然后手持手柄9将漏格6慢慢放入到火锅的锅身中,也能够防止出现在直接向火锅中放入食材的烫伤风险;此外,手柄9上还套有把手10,把手10也是为了防止金属材质的漏格6或手柄9在煮制一段时间后温度身高出现烫手现象。

漏格6的内外两侧边与锅身的线条相吻合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