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泡茶杯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914发布日期:2019-08-27 19:50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泡茶杯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泡茶杯的滤网。



背景技术:

饮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泡茶杯就是一个集泡茶壶和茶杯于一体的现代饮茶器具,自然是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茶杯包括杯体和卡设在杯体中间的过滤网;其中,过滤网用于在喝茶时隔离茶渣。

目前,常用的过滤网包括网体、提手和固定环,网体固定在固定环下端,提手沿固定环的直径方向横跨固定环且两端插接在固定环上的安装孔中。一方面提手位于中部,在泡茶时茶叶等冲泡物经常弄到提手上;另一方面提手两端裸露在外,网体与提手两端容易刮擦杯体,此外,滤网安装在杯体内容易产生刺耳的声音,滤网经常掉落到杯体内,取出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泡茶杯的滤网,结构设计新颖,滤网取出和放入无声、顺畅,不宜脱落,不伤杯体、不伤滤网,体验感改善很多;提手便于拿放,清洗不易刮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包括滤网桶,滤网桶环璧及底部均设有滤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桶靠近口部或底部设有提手;滤网桶口部具有外翻的外沿板,外沿板外包覆有硅胶圈。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靠近滤网桶口部安装时,滤网桶靠近口部内壁设有相对且向内凸起的凸台,相对的凸台之间安装有提手,提手两端安装部不伸出滤网桶外壁。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为桶体状,两个凸台沿滤网桶直径方向分布,凸台面设有提手用安装孔。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为半环形且中部向上凸起呈拱形的手提部,提手闲置时偏向一侧紧邻滤网桶内壁。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手位于滤网桶底部安装时,提手铆接安装于滤网桶底部中心,提手外形轮廓为柱状。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沿板呈花边状,花边由若干个大波峰和小波峰构成,大波峰和小波峰之间弧形过渡。

所述的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圈环璧具有一圈间隔分布的上层凸起、一圈间隔分布的下层凸起,上层凸起、下层凸起位置相错分布,上层凸起、下层凸起均呈波峰状,上层凸起内壁设有与外沿板的小波峰相配合的卡槽;下层凸起对应位置上方设有与外沿板大波峰相配合的嵌入式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硅胶圈套装于滤网桶口部的挡沿板外,包覆式的固定方式,滤网取出和放入无声、顺畅,不宜脱落,不伤杯体、不伤滤网,体验感改善很多;

2、本实用新型提手形状为半环形,并于半环形中部向上构成拱形状的手提部,便于提起滤网,宜拿宜放;

3、本实用新型提手的安装方式新颖,属于隐藏式安装,提手两端隐藏于向内凸起的凸台内,具有优良的防脱效果,此外提手还可以为柱状安装于滤网桶底部中心,清洗滤网时不会出现刮伤手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手靠近滤网桶口部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手靠近滤网桶口部安装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手靠近滤网桶口部安装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网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手安装于滤网桶底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用于泡茶杯的滤网,包括滤网桶1,滤网桶1环璧及底部均设有滤孔2,提手4位于滤网桶口部时,滤网桶1靠近口部设有相对且向内凸起的凸台3,相对的凸台3之间安装有提手4,提手4两端安装部不伸出滤网桶外壁,属于隐藏式安装,提手两端隐藏于向内凸起的凸台内,具有优良的防脱效果;

提手4位于滤网桶底部安装时,提手铆接安装于滤网桶底部中心,提手外形轮廓为柱状,提手4可以由上下两段构成,上下两段为柱体时上段长度小于下段,上段直径大于下段,此外,上段还可以膨大呈球状;

提手4安装于滤网桶口部或者滤网桶底部中心,两种提手安装结构在清洗滤网时不会出现刮伤手的现象。

滤网桶1口部具有外翻的外沿板5,外沿板5外包覆有硅胶圈6,包覆式的固定方式,滤网取出和放入无声、顺畅,不宜脱落,不伤杯体、不伤滤网,体验感改善很多。

凸台3为桶体状,两个凸台3沿滤网桶直径方向分布,凸台面(桶体底面)设有提手用安装孔(图中可观察到)。

提手4为半环形且中部向上凸起呈拱形的手提部4-1,提手4闲置时偏向一侧紧邻滤网桶1内壁。

外沿板5呈花边状,花边由若干个大波峰5-1和小波峰5-2构成,大波峰5-1和小波峰5-2之间弧形过渡。

硅胶圈6环璧具有一圈间隔分布的上层凸起6-1、一圈间隔分布的下层凸起6-2,上层凸起6-1、下层凸起6-2位置相错分布,上层凸起6-1、下层凸起6-2均呈波峰状,上层凸起6-1内壁设有与外沿板的小波峰相配合的卡槽(图中未标示);下层凸起8-2对应位置上方设有与外沿板大波峰5-1相配合的嵌入式插槽6-3,当外沿板大波峰5-1插入到嵌入式插槽6-3安装后防脱效果卓越。

上层凸起6-1、下层凸起6-2厚度由外边缘至根部逐渐变厚,与杯体内壁接触稳定性下滑,滤网取出和放入无声、顺畅。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圈6对外沿板5全包覆结构(附图未列出),硅胶圈8的上层凸起6-1、下层凸起6-2内壁均可以设有与外沿板5的大波峰5-1和小波峰5-2相配合的卡槽,在硅胶圈6安装过程中,上层凸起6-1、下层凸起6-2分别包覆于大波峰5-1和小波峰5-2外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