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554发布日期:2019-10-19 02:4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在窗口附近设置遮阳物,常用的遮阳物有铝合金卷帘遮阳,布艺遮阳,百叶遮阳等。

窗和遮阳物一般为分体设置,即窗是窗,遮阳物是遮阳物,在建筑安装中,需要分别对窗和遮阳物进行安装,安装使用不便,遮阳物裸露在外,容易脏污,影响美观,遮阳物容易积尘,积尘的遮阳物容易滋生病菌,空气经遮阳物流通至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经常对遮阳物进行清洗,清洁频繁,使用较多的水资源,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窗和遮阳物一般为分体设置,即窗是窗,遮阳物是遮阳物,在建筑安装中,需要分别对窗和遮阳物进行安装,安装使用不便,遮阳物裸露在外,容易脏污,影响美观,遮阳物容易积尘,积尘的遮阳物容易滋生病菌,空气经遮阳物流通至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经常对遮阳物进行清洗,清洁频繁,使用较多的水资源,不利于环境的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包括窗框、窗体、开窗装置和转动板,所述开窗装置位于窗框顶部左侧壁,且开窗装置右部贯穿窗框左壁,所述开窗装置右端横穿窗框内腔与窗框右壁相连,所述窗体和转动板位于窗框内腔,且窗体固定安装在转动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开窗装置包括防护机壳,且防护机壳位于窗框顶部左侧壁,所述防护机壳内腔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电机刹车器,所述步进电机右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窗框左壁,所述转轴右端横穿窗框内腔与窗框右壁相连,且转轴与窗框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板固定套接在窗框内腔的转轴轴面上。

优选的,所述窗框为四组L型架首尾相连组成的方形框架,所述L型架包括L型铝型材窗框架和L型实木窗框架,且L型铝型材窗框架贴合在L型实木窗框架内腔,所述窗框与窗体活动接触的地方均设置于密封橡胶软垫,且密封橡胶软垫设置在窗框表面。

优选的,所述窗体包括窗体架,且窗体架为方形空腔结构,所述窗体架包括实木窗体架和铝型材窗体架,且实木窗体架包覆在铝型材窗体架外壁,所述铝型材窗体架朝向窗体内腔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第三安装槽右侧,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三安装槽左侧,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钢化玻璃,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钢化玻璃,所述第三安装槽内腔设置有遮阳卷帘和收卷装置,所述遮阳卷帘底部安装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第一微型步进电机和第二微型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微型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顶部左壁,所述第一微型步进电机输出端右侧连接有第一卷杆,所述第一卷杆右端与第三安装槽右壁相连,且第一卷杆与第三安装槽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遮阳卷帘卷接在第一卷杆杆面上,所述第二微型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底部左壁,所述第二微型步进电机输出端右侧连接有第二卷杆,所述第二卷杆右端与第三安装槽右壁相连,且第二卷杆与第三安装槽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拉杆左右两端均系接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另一端系接并缠绕在第二卷杆杆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遮阳卷帘隐藏于窗体内腔,与窗户一体化设计,不遮挡窗框,更能显示窗户的外部造型,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省工省料,遮阳卷帘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不易脏污,不易积尘,减少病菌的滋生,降低了空气经遮阳物流通至室内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减少了清洁频率,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采用上掀开窗方式,方便开窗换气过程中仍保持有效的遮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窗框,11-L型铝型材窗框架,12-L型实木窗框架,2-窗体,21-窗体架,211-实木窗体架,212-铝型材窗体架,22-第一钢化玻璃,23-第二钢化玻璃,24-遮阳卷帘,241-拉杆,25-收卷装置,251-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2-第一卷杆,253-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4-第二卷杆,3-开窗装置,31-防护机壳,32-步进电机,33-电机刹车器,34-转轴,4-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遮阳一体化铝包木窗,包括窗框1、窗体2、开窗装置3和转动板4,开窗装置3位于窗框1顶部左侧壁,开窗装置3右部贯穿窗框1左壁,开窗装置3右端横穿窗框1内腔与窗框1右壁相连,窗体2和转动板4位于窗框1内腔,窗体2固定安装在转动板4底部。

其中,开窗装置3包括防护机壳31,防护机壳31位于窗框1顶部左侧壁,防护机壳31内腔安装有步进电机32,步进电机32输出端安装有电机刹车器33,步进电机32右端连接有转轴34,转轴34贯穿窗框1左壁,转轴34右端横穿窗框1内腔与窗框1右壁相连,转轴34与窗框1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转动板4固定套接在窗框1内腔的转轴34轴面上,便于将窗体2向上掀开窗,窗框1为四组L型架首尾相连组成的方形框架,L型架包括L型铝型材窗框架11和L型实木窗框架12,L型铝型材窗框架11贴合在L型实木窗框架12内腔,窗框1与窗体2活动接触的地方均设置于密封橡胶软垫,密封橡胶软垫设置在窗框1表面,有利于减轻开关窗时窗体的碰撞,有利于防止液体从窗缝中流入室内,窗体2包括窗体架21,窗体架21为方形空腔结构,窗体架21包括实木窗体架211和铝型材窗体架212,实木窗体架211包覆在铝型材窗体架212外壁,铝型材窗体架212朝向窗体2内腔的一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位于第三安装槽右侧,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三安装槽左侧,第一安装槽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钢化玻璃22,第二安装槽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钢化玻璃23,第三安装槽内腔设置有遮阳卷帘24和收卷装置25,遮阳卷帘24底部安装有拉杆241,一体化设计,遮阳卷帘24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不易脏污,不易积尘,收卷装置25包括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1和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3,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1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顶部左壁,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1输出端右侧连接有第一卷杆252,第一卷杆252右端与第三安装槽右壁相连,第一卷杆252与第三安装槽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遮阳卷帘24卷接在第一卷杆252杆面上,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3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底部左壁,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3输出端右侧连接有第二卷杆254,第二卷杆254右端与第三安装槽右壁相连,第二卷杆254与第三安装槽右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拉杆241左右两端均系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另一端系接并缠绕在第二卷杆254杆面上,方便对遮阳卷帘24进行收卷隐藏。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电气设备均通过外部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32运转带动转轴34旋转,从而使转动板4转动,通过转动板4的转动带动窗体2绕转轴34转动,达到对窗体2进行开关窗的目的,通过控制步进电机32运转,方便根据需求调整窗体2的开合角度,通过控制电机刹车器33运行工作,能够对步进电机32进行锁定,方便将窗体2上掀打开后进行锁定,避免窗体2下落,通过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1的运转,带动第一卷杆252旋转,实现对遮阳卷帘24的收卷或松放,通过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3的运转,带动第二卷杆254旋转,从而对拉杆241上的牵引绳进行收卷或松放,通过牵引绳牵引拉杆241,实现对遮阳卷帘24的牵拉或松放,通过第一微型步进电机251和第二微型步进电机253的配合,能够对遮阳卷帘24进行收卷隐藏或松放遮阳,将遮阳卷帘24隐藏于窗体2内腔,采用一体化设计,不遮挡窗框,更能显示窗户的外部造型,采用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省工省料,遮阳卷帘24不与外界直接接触,不易脏污,不易积尘,减少病菌的滋生,降低了空气经遮阳物流通至室内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减少了清洁频率,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采用上掀开窗方式,方便开窗换气过程中仍保持有效的遮阳效果,通过第一钢化玻璃22和第二钢化玻璃23的配合,增强了窗体2抗冲击能力,有利于对遮阳卷帘24进行保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