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365发布日期:2019-08-07 01:2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压力锅又称为高压锅,是一种常用的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在用压力锅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并形成一定的密封,使锅体内产生压力,从而更快的加热食物。

现有的压力锅上对应设置有上手柄和下手柄,上手柄固定在锅盖上,下手柄固定在锅体上。在锅体的上端口处具有均匀设置的多个锅牙,锅牙与锅牙之间具有锅牙槽,在锅盖的边沿处设置有锅牙配合的盖牙,相邻的两个盖牙之间具有供锅牙穿过的盖牙槽。盖合锅盖时,先将锅盖放置在锅体上,使锅牙和盖牙交错排列,锅牙通过盖牙槽,盖牙通过锅牙槽,合盖时通过双手握持并转动上手柄和下手柄进行操作,使得锅盖与锅体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盖牙转动至与锅牙相互扣合,完成锅盖的盖合。打开锅盖时,反向转动锅盖,使锅牙和盖牙错开,再将锅盖拿开即可。这种压力锅中,上手柄和下手柄的长度较长,占用了一定的空间,不利于锅具的储藏;而且操作时需要双手分别握持上手柄和下手柄,单手操作不能实现开合盖,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锅盖,以及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开合盖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盖,其适用于开/合盖于锅体,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连接在盖体上的外壳件以及可转动安装于外壳件的转盘,所述盖体能够相对于外壳件转动,所述外壳件卡固于锅体,所述盖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联动顶柱,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联动孔,所述联动顶柱插设在联动孔内,操作转盘可带动所述盖体旋转至锁扣或脱离锁扣于锅体。

转盘通过固定件和联动顶柱与盖体传动连接,转盘转动可带动盖体转动。盖合锅盖时,将锅盖放置在锅体上,并使外壳件卡固在锅体上,然后转动转盘一个锅牙的角度,转盘转动通过联动顶柱和固定件带动盖体转动,从而使锅盖盖合在锅体上。打开锅盖时,反向转动转盘一个锅牙的角度,转盘转动通过联动顶柱和固定件带动盖体转动,然后将锅盖从锅体上取下即可。通过设置固定件和联动顶柱使盖体与转盘连接,实现转动转盘带动盖体同步转动进行开合盖操作,同时外壳件与锅体固定,使得在开合盖时,能够进行单手操作且操作方便,使烹饪器具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联动座孔,所述联动座孔内设置有联动弹簧,所述联动顶柱插装于联动座孔,所述联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联动顶柱和联动座孔的壁面上。联动弹簧使联动顶柱弹性连接在固定件上,使联动顶柱与转盘的连接方便。联动座孔具有限位和固定作用,使联动顶柱安装稳定,使盖体与转盘的传动连接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顶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顶头,所述顶头穿过联动孔后从转盘的上端面伸出。顶头伸出使联动顶柱与转盘安装稳定,使盖体与转盘的传动连接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外壳件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定位柱可相对滑动地穿设在弧形槽后与固定件固定。弧形槽具有导向作用,使盖体转动顺畅,使锅盖开合盖稳定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件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件上并盖合于容纳槽,所述固定件容置于容纳槽,所述弧形槽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面。这样设置使锅盖结构紧凑,且使转盘和固定件转动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还包括盖头,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上凸设有固定柱,所述转盘和固定件均套装在固定柱上并能够绕固定柱转动,所述盖头固定于固定柱。设置固定柱使转盘和固定件转动具有转动基准,使转盘和固定件转动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挡沿,所述转盘可相对转动地支撑于挡沿上,所述盖头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转盘的上端面上具有凹槽,所述挡板可相对转动地位于凹槽内。使转盘转动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外壳件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杆部可转动地穿设于外壳件和盖体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螺栓和螺母的连接实现盖体与外壳件之间的转动连接。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设有锅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上述的锅盖,所述盖体设有盖牙,所述盖体盖合在锅体上,所述外壳件与锅体固定,操作盖体转动到盖牙与锅牙卡扣或脱离卡扣。

通过盖牙和锅牙的配合实现盖体可转动至锁扣或脱离锁扣于锅体。使用上述锅盖,锅盖实现单手操作开合盖,使烹饪器具开合盖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两个手柄,所述外壳件的两端均具有延伸至盖体外端缘的抵靠端,所述抵靠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手柄上并与手柄周向定位。通过抵靠端与手柄实现外壳件与锅体的固定,使开合盖方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可转动的转盘和与锅体固定的外壳件,转盘和盖体通过固定件和联动顶柱实现联动连接,操作转盘可带动盖体旋转至锁扣或脱离锁扣于锅体,实现了单手操作烹饪器具开合盖,使烹饪器具开合盖操作方便。设置固定柱作为转动基准,使转盘和固定件转动稳定,使盖体转动稳定,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设置弧形槽和定位柱,实现固定件与盖体的固定,并使盖体转动稳定顺畅,从而使开合盖操作方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外壳件和盖体,使盖体能够相对外壳件转动,方便开合盖操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锁扣于锅体时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脱离锁扣于锅体后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脱离锁扣于锅体后未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剖切联动顶柱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盖体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外壳本体与底座固定后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转盘的立体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盖头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锅盖实施例一中转盘、固定件与盖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锅体;1a、锅牙;2、锅盖;3、盖体;3a、中心孔;3b、定位柱;3c、盖牙;4、外壳件;4a、外壳本体;4a1、抵靠端;4a2、定位槽;4a3、安装孔;5、转盘;5a、凹槽;5b、转动片;5c、联动孔;6、底座;6a、容纳槽;6b、固定柱;6c、弧形槽;6d、挡沿;6e、凸沿;7、盖头;7a、挡板;7b、楔形凸块;8、固定件;8a、凸耳;8b、联动座;8b1、联动座孔;8c、联动弹簧;8d、联动顶柱;8d1、顶头;8d2、台阶环;9、显示阀;9a、显示阀螺栓;9b、显示阀螺母;9c、显示阀杆;9d、显示盖;9e、连接杆;10、手柄;10a、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0,一种烹饪器具,为压力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盖包括盖体3、连接在盖体3上的外壳件4以及可转动的转盘5,盖体3能够相对于外壳件4转动,外壳件4卡固于锅体1,盖体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8,固定件8上设置联动顶柱8d,转盘5上开设有联动孔5c,联动顶柱8d插设在联动孔5c内,操作转盘5可带动盖体3旋转至锁扣或脱离锁扣于锅体1。外壳体4包括外壳本体4a、底座6和盖头7,外壳本体4a呈长条状,外壳本体4a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至盖体3外端缘的抵靠端4a1,抵靠端4a1上设置有定位槽4a2,锅体1上端的两侧上固定连接有与抵靠端4a1对应设置的手柄10,手柄1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0a。将锅盖2盖合在锅体1上时,抵靠端4a1抵靠在对应的手柄10上且定位凸起10a嵌入到定位槽4a2内,手柄10对外壳件4进行支撑并形成周向定位,使外壳件4与锅体1固定。锅体1的上端边沿处均匀设置有多个锅牙1a,盖体3的外沿处设置有与锅牙1a一一对应的盖牙3a,锅盖2盖合在锅体1上后,操作转盘5带动盖体3转动到盖牙3c与锅牙1a卡扣或脱离卡扣,从而实现盖体3锁扣或者脱离锁扣于锅体1。

盖体3的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凹腔,凹腔底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孔3a,凹腔的底面上具有凸出的定位柱3b,定位柱3b有两个且关于中心孔3a对称设置。凹腔的底面上还开设有排气孔。外壳本体4a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座安装在凹腔中,安装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安装孔4a3和弧形开口,安装孔4a3与中心孔3a对应,弧形开口有两个且与两个定位柱3b一一对应。盖体3与外壳本体4a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杆部穿过安装孔4a3和中心孔3a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栓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4a3和中心孔3a。通过螺栓和螺母既能将外壳件4和盖体3连接起来,使锅盖2拿放方便,又使盖体3能够相对于外壳件4进行转动。

底座6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外壳本体4a上,盖头7与底座6固定连接,转盘5位于底座6与盖头7之间,转盘5支撑于底座6上并被盖头7止挡。底座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容纳槽6a,容纳槽6a内安装有与排气孔对应设置的限压阀,且固定件8容置于容纳槽6a内,转盘5盖合于容纳槽6a。容纳槽6a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柱6b,容纳槽6a的底面上还设置有弧形槽6c,弧形槽6c有两个且与两个定位柱3b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定位柱3b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6c内伸出。底座6的上端具有向外侧凸出的绕着固定柱6b设置的挡沿6d,挡沿6d上端面的外沿处具有向上凸出的呈环形的凸沿6e。转盘5呈圆盘状,转盘5套装在固定柱6b上并能够绕固定柱6b转动,转盘5可相对转动地支撑于挡沿6d上并位于凸沿6e的内侧。盖头7的下端与固定柱6b固定连接,一般通过紧固件固定。盖头7下端设置有挡板7a,转盘5的上端面上具有凹槽5a,挡板7a可相对转动地位于凹槽5a内。转盘5的边沿处设置有向上凸出的转动片5b,转动片5b位于凸沿6e的上方。凸沿6e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标识,包括打开标识和盖合标识,当转动片5b位于打开标识上方时,表示盖体3处于脱离锁扣于锅体3的位置,当转动片5b位于盖合标识上方时,表示盖体3处于锁扣于锅体3的位置。

锅盖2上设置有显示阀9,显示阀9包括显示阀螺栓9a和显示阀螺母9b,显示阀螺栓9a内设置有显示阀杆9c,显示阀螺母9b上固定有显示阀皮囊,显示阀螺栓9a通过外壳本体4a的安装孔4a3后从盖体3的中心孔3a穿出并与显示阀螺母9b固定连接,显示阀螺栓9a的头部与外壳本体4a安装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使锅盖2能够相对外壳件4转动。本实施例中,显示阀螺栓9a和显示阀螺母9b就是连接结构中的螺栓和螺母。盖头7上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显示盖9d,显示盖9d的下端具有连接杆9e,连接杆9e穿过固定柱6b与显示阀杆9c固定。

固定件8也套装在固定柱6b上并能够绕固定柱6b转动。固定件8的外侧设置有凸耳8a,凸耳8a有两个且与两个定位柱3b一一对应设置,定位柱3b可相对滑动地穿设于弧形槽6c。盖体3上的定位柱3b依次穿过弧形开口、弧形槽6c后插入到凸耳8a的配合孔内并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3b和凸耳8a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固定件8的外侧还设置有联动座8b,联动座8b上设置有联动座孔8b1,联动顶柱8d插设在联动座孔8b1内,联动座孔8b1内还设置有联动弹簧8c,联动弹簧8c的两端分别顶抵于联动座孔8b1的孔壁和联动顶柱8d,联动顶柱8d能在联动座孔8b1内上下运动,联动顶柱8d穿设在联动孔5c内且在联动弹簧8c的作用下顶抵在盖头7挡板7a的下端面上,转盘5通过固定件8与盖体3形成联动连接,转盘5转动时,通过联动顶柱8d、固定件8和定位柱3b使盖体3转动。联动顶柱8d的上端面设置有顶头8d1,联动顶柱8d上位于顶头8d1的下端设置有台阶环8d2,顶头8d1穿过联动孔5c后从转盘5的上端面伸出并顶抵于盖头7的下端面上。盖头7的下端面上具有凸出的楔形凸块7b,楔形凸块7b的侧面上具有倾斜设置的驱动面,随着转盘5的转动,驱动面抵顶在顶头8d1上从而驱动联动顶柱8d下移,盖体3转动至锁扣于锅体1上时,楔形凸块7b与顶头8d1配合使联动顶柱8d脱离卡扣于联动孔5c。联动顶柱8d在楔形凸块7b的作用下脱离联动孔5c,转盘5和固定件8发生分离,从而对盖体3的转动进行限位,一般在锅盖2完成合盖时即盖体3锁扣于锅体1后,联动顶柱8d从联动孔5c内脱离,可以防止转盘5转动过位后盖体3脱离锁扣于锅体1,使锅盖2合盖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反向转动转盘5时,在联动弹簧8c的作用下,联动顶柱8d又能够插入到联动孔5c内,使转盘5和固定件8连接,实现运动的传动,实现锅盖2打开的操作。

合盖时,将盖体3盖合在锅体1上,外壳件4的抵靠端4a1抵靠在手柄10上且定位凸起10a嵌入定位槽4a2内,使外壳件4与锅体1固定,然后转动转盘5一个锅牙的角度,转盘5转动通过固定件8带动盖体3转动,使盖牙3c与锅牙1a卡扣,实现盖体3锁扣于锅体1,完成锅盖2合盖于锅体1。开盖时,反向转动转盘5一个锅牙的角度,转盘5转动通过固定件8带动盖体3反向转动,使盖牙3c与锅牙1a脱离卡扣,实现盖体3脱离锁扣于锅体1,然后将锅盖2从锅体1上取下即可,完成锅盖2开盖于锅体1。在开合盖时,无论是拿放锅盖2还是转动转盘5,均能够进行单手操作,使压力锅开合盖操作方便。

实施例二

锅盖2上没有设置显示阀9,盖头7上也没有设置显示盖9d和连接杆9e,连接结构中螺栓和螺母为普通的螺栓和螺母,螺母与盖体3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盖头7的上端设置有封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固定件8上没有设置联动弹簧8c,盖头7上没有设置楔形凸块7b,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可以单手操作锅盖2实现锅盖2的开盖和合盖,使烹饪器具开合盖操作方便。转盘5通过固定件8与盖体3连接,通过转动转盘5就能够实现锅盖2的开合盖,操作轻松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