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儿童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0685发布日期:2019-11-27 17:39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智能儿童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生活家居领域的水杯,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智能儿童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一种人们在生活家居中用来盛装饮用液体的容器,可用来喝茶,喝水,喝饮料等。儿童水杯是专为儿童设计的水杯,通常拥有卡通图案外观,环保健康材质,防摔结构设计等。

通过对现有儿童水杯技术检索发现,现有儿童水杯主要关注于新颖外观,环保材质,保温结构,水温显示,杯体内部消毒等技术方面。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现有可显示温度智能儿童水杯虽然可以显示温度并提供相应报警信号但却无法避免儿童在未注意到相关问题提示或报警情况下误喝杯中温度过高水的危险;现有保温儿童水杯虽然可以长时间对杯子内热水保温,但开水等热水常常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下降到适宜喝的温度;可以进行智能消毒的智能儿童水杯虽然可以进行自动紫外线杀毒却不能自动清理杯体内部水垢和茶垢;同时儿童水杯在被儿童打翻时也容易造成杯子内部热水洒出,烧伤儿童或者损坏电脑、手机等相关家电电子设备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儿童水杯,可以实现智能温度显示,自动快速降温到适宜温度后长时间保温,温度过高自动保护,水杯打翻不溢水,水杯定时自清洁,同时可以自供电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儿童水杯,包括水杯内胆,水杯外壳,内胆盖,吸管,热电转换模块,电路板,温度传感器,加热电阻丝,显示面板,流量阀,压力传感器,振动发生器,可充电电池和水杯盖子。

水杯内胆为不锈钢材料,和水杯外壳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内胆和外壳之间为中空结构以减少热量散失。水杯外壳同样为不锈钢材料,外壳上有供手握的把手以及显示器安装槽,水杯外壳底部为凹状结构。吸管安装在内胆盖的中心,上部伸出部分为吸嘴,吸管下部分深入到杯体内胆内,内胆盖由水杯盖子盖住吸管保持清洁。内胆盖通过螺纹和水杯外壳固定并密封。

热电转换模块、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安装在水杯内胆和水杯外壳之间夹层的底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加热电阻丝安装在水杯内胆和水杯外壳之间夹层的圆周空间内。显示面板安装在水杯外壳上的安装槽内。流量阀安装在吸管和内胆盖的结合处,控制吸管的通断,在不通电状态下流量阀是常闭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水杯外壳的把手上。

热电转换模块通过导线和可充电电池连接,可充电电池安装在电路板的电池座上,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流量阀、振动发生器、加热电阻丝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和电路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的工作原理为:当水杯内装入开水时,热电转换模块会将热水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可充电电池中,同时由于热电模块的工作,热水的温度将比自然散热更快速的下降。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的电路板将温度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显示在显示面板上提醒喝水人水杯内水的温度。当水杯内温度降低到40摄氏度时,热电转换模块将自动断开,此时加热电阻丝开始工作,以保证水温稳定在40摄氏度左右。只有当水温不超过45摄氏度同时水杯外壳把手上的压力传感器受到持续的压力时,电路板才会驱动流量阀打开吸管,使人可以喝到安全温度的水,以此避免热水烫伤嘴巴或者水杯被无意打翻水杯中水溢出。同时,电路板会驱动紧贴在水杯内胆上的振动发生器定期工作清除水杯内胆上水垢和茶垢等杂质,实现智能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相比现有的儿童水杯来讲其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利用开水的高温将其转化为电能,快速降温到适宜温度,并进行长时间保温,并在水杯外壳显示当前水温。另外还通过水杯外壳把手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两个条件进行吸管流量阀的控制,防止热水烫伤嘴巴或者水杯被无意打翻水杯中水溢出。同时,还可以定期清除水杯内胆上水垢和茶垢等杂质,保持水杯内部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的装配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外壳、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器的装配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内胆盖、吸管和流量阀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水杯内胆、振动发生器、加热电阻丝、热电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电路板及可充电电池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水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智能儿童水杯由水杯内胆(1),水杯外壳(2),内胆盖(3),吸管(4),热电转换模块(5),电路板(6),温度传感器(7),加热电阻丝(8),显示面板(9),流量阀(10),压力传感器(11),振动发生器(12),可充电电池(13)及水杯盖(14)组成。

本实施例中智能儿童水杯水杯内胆(1)为食用级不锈钢材料,和水杯外壳(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水杯内胆(1)和水杯外壳(2)之间为中空结构以减少热量散失。水杯外壳(2)为不锈钢材料,外壳上有供手握的把手(2a)以及显示器安装槽(2b),水杯外壳底部(2c)为凹状结构。吸管(4)安装在内胆盖(3)的中心,上部伸出部分为吸嘴,吸管下部分深入到杯体内胆(1)内,内胆盖(3)由水杯盖子(14)盖住吸管(4)保持清洁。内胆盖(3)通过螺纹和水杯外壳(2)固定并密封。热电转换模块(5)、电路板(6)和可充电电池(13)安装在水杯内胆(1)和水杯外壳(2)之间夹层的底部。温度传感器(7)、振动传感器(12)和加热电阻丝(8)安装在水杯内胆(1)和水杯外壳(2)之间夹层的圆周空间内。显示面板(9)安装在水杯外壳(2)上的安装槽(2b)内。流量阀(10)安装在吸管(4)和内胆盖(3)的结合处,控制吸管(4)的通断,在不通电状态下流量阀(10)是常闭的。压力传感器(11)安装在水杯外壳(2)的把手上。热电转换模块(5)通过导线和可充电电池(13)连接,可充电电池(13)安装在电路板(6)的电池座上,温度传感器(7)、显示面板(9)、流量阀(10)、振动发生器(12)、加热电阻丝(8)和压力传感器(11)通过导线和电路板(6)相连。

当水杯内装入开水时,热电转换模块(5)会将热水的热能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可充电电池(13)中,同时由于热电模块(5)的工作,热水的温度将比自然散热更快速的下降。由可充电电池(13)供电的电路板(6)将温度传感器(7)将测量到的温度信号显示在显示面板(9)上提醒喝水人水杯内水的温度。当水杯内温度降低到40摄氏度时,热电转换模块(5)将自动断开,此时加热电阻丝(8)开始工作,以保证水温稳定在40摄氏度左右。只有当水温不超过45摄氏度同时水杯外壳(2)把手上的压力传感器(11)受到持续的压力时,电路板(6)才会驱动流量阀(10)打开吸管(3),使人可以喝到安全温度的水,以此避免热水烫伤嘴巴或者水杯被无意打翻水杯中水溢出。同时,电路板(6)会驱动紧贴在水杯内胆上(1)的振动发生器(12)定期工作清除水杯内胆(1)上水垢和茶垢等杂质,实现智能自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