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4328发布日期:2020-01-10 16:0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字梯,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属于室内装修、装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字梯,主要应用于室内装修或室内需要登高作业时的辅助工具,梯子上的脚踏板通常为固定结构,各踏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同施工人员的身高决定着腿的长短,普通梯子的各踏脚板之间的距离可能过高或过低,不能根据用梯人员的身高、腿的长短进行各踏板之间距离的调整,这给用梯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梯子各踏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用梯人员的身高、腿的长短进行各踏板之间距离进行调整的问题,进而提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一梯架本体1、两个第一弹簧卡扣3,所述第一梯架本体1和第一滑动框架2均为矩形框体,两个第一梯架本体1呈人字形设置,且两个第一梯架本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还包括两个第一滑动框架2,每个第一滑动框架2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梯架本体1的中部,且第一滑动框架2可沿第一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框架2的两个第一弹簧卡扣3分别插装在第一滑动框架2的两个第一竖框2-1的内侧。

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二梯架本体11、第二滑动框架12和两个第四弹簧卡扣13,所述第二梯架本体11和第二滑动框架12均为等腰梯形框体,两个第二梯架本体11的上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二滑动框架12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梯架本体11的中部,且第二滑动框架12可沿第二梯架本体11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框架12的两个第四弹簧卡扣13分别插装在第二滑动框架12的两个第一竖边框12-3的内侧。

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三梯架本体14、两个第三滑动框架15和两个第六弹簧卡扣16,所述第三梯架本体14和第三滑动框架15均为等腰梯形框体,两个第三梯架本体14的上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三滑动框架15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三梯架本体14的中部,且第三滑动框架15可沿第三梯架本体14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用于固定第三滑动框架15的两个第六弹簧卡扣16分别插装在第三滑动框架15的两个第二竖边框15-3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框架可以沿梯子的高度进行移动,可以根据施工人员身高的情况适当调整距离,解决了现有梯子的多个踏板之间距离固定,不能根据用梯人员的身高进行调整的缺陷;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人站在梯子上进行位置的移动行走,不用施工人员下来再移动梯子,节约施工时间;3、本实用新型具备伸缩功能,最高可延伸至180mm,可以根据施工的需求,进行高度的调整,方便施工。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折叠,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打开状态的右视图;图3是图1折叠状态的右视图;图4是图1升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滑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三种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三滑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它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一梯架本体1、两个第一弹簧卡扣3,所述第一梯架本体1和第一滑动框架2均为矩形框体,两个第一梯架本体1呈人字形设置,且两个第一梯架本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还包括两个第一滑动框架2,每个第一滑动框架2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梯架本体1的中部,且第一滑动框架2可沿第一梯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固定第一滑动框架2的两个第一弹簧卡扣3分别插装在第一滑动框架2的两个第一竖框2-1的内侧。

两个第一梯架本体1的竖直梯杆内侧均设有多个与第一弹簧卡扣3相配合的圆形卡槽,第一滑动框架2的两个竖框内侧相对设有一个圆形卡槽,当第一滑动框架2的圆形卡槽与第一梯架本体1的圆形卡槽相重合时,通过第一弹簧卡扣3固定位置,再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身高情况对第一滑动框架2上下移动,其上下边框可以做为踏板使用,与梯架本体上的固定踏板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梯子各踏板之间距离无法调整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第一梯架本体1由第一上部梯架1-1、中间支架1-2、第一下部梯架1-3、两个第二弹簧卡扣1-4和两个第三弹簧卡扣1-5组成;

所述第一上部梯架1-1、中间支架1-2和第一下部梯架1-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上部梯架1-1的下端插装在中间支架1-2的上端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一下部梯架1-3的上端插装在中间支架1-2的下端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滑动框架2套装在中间支架1-2的中部并通过螺栓固定,且第一滑动框架2可沿中间支架1-2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固定第一上部梯架1-1的两个第二弹簧卡扣1-4分别插装在中间支架1-2的两个竖直杆上部的内侧,用于固定第一下部梯架1-3的两个第三弹簧卡扣1-5分别插装在中间支架1-2的两个竖直杆下部的内侧;

第一上部梯架1-1、中间支架1-2、第一下部梯架1-3均为中空管体,且内侧均设有多个圆形卡槽,第一上部梯架1-1可以从中间支架1-2中向上拉出,拉出需要的距离且第一上部梯架1-1和中间支架1-2上部的圆形卡槽重合时,通过两个第二弹簧卡扣1-4固定好位置,再通过螺栓拧紧固定,第一下部梯架1-3可从中间支架1-2向下拉出,拉出需要的距离且第一下部梯架1-3和中间支架1-2第一下部梯架1-3和中间支架1-2下部的圆形卡槽重合时,通过两个第三弹簧卡扣1-5固定好位置,再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将梯子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方便施工人员施工。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5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二梯架本体11、第二滑动框架12和两个第四弹簧卡扣13,所述第二梯架本体11和第二滑动框架12均为等腰梯形框体,两个第二梯架本体11的上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二滑动框架12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梯架本体11的中部,且第二滑动框架12可沿第二梯架本体11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固定第二滑动框架12的两个第四弹簧卡扣13分别插装在第二滑动框架12的两个第一竖边框12-3的内侧。

第二梯架本体11的竖直梯杆和第二滑动框架12的竖框的内侧均设有多个与第四弹簧卡扣13相配合的圆形卡槽。第二滑动框架12可以沿第二梯架本体11进行移动,其上下边框可以做为踏板使用,与第二梯架本体11的固定踏板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梯子各踏板之间距离无法调整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梯架本体11包括第二上部梯架11-1、第二下部梯架11-2、第一伸缩踏板11-3和两个第五弹簧卡扣,第二上部梯架11-1的下端套装在第二下部梯架11-2的上端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滑动框架12套装在第二上部梯架11-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且第二滑动框架12可沿第二上部梯架11-1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第一伸缩踏板11-3设置在第二下部梯架11-2的两个梯腿之间;用于固定第二下部梯架11-2的两个第五弹簧卡扣分别插装在第二上部梯架11-1的两个竖直杆下部的内侧。

所述第一伸缩踏板11-3由第一左板体11-3-1和第一右板体11-3-2组成,第一左板体11-3-1的一端插装在第一右板体11-3-2的一端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将梯子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当第二下部梯架11-2下拉出一段距离时,第一伸缩踏板11-3也需要同时做适当的宽度调整,利用第一左板体11-3-1和第一右板体11-3-2的配合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后,用螺栓固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5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动框架12由第二伸缩踏板12-1、第三伸缩踏板12-2和两个第一竖边框12-3组成,两个第一竖边框12-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伸缩踏板12-1位于两个竖边框12-3上部之间,第三伸缩踏板12-2位于两个竖边框12-3下部之间;

所述第二伸缩踏板12-1由第二左板体12-1-1和第二右板体12-1-2组成,第二左板体12-1-1的一端插装在第二右板体12-1-2内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三伸缩踏板12-2由第三左板体12-2-1和第三右板体12-2-2组成,第三左板体12-2-1的一端插装在第三右板体12-2-2的一端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如此设置,当第二滑动框架12向上滑动时,适当缩短第二伸缩踏板12-1和第三伸缩踏板12-2的宽度;当第二滑动框架12向下滑动时,适当加长第二伸缩踏板12-1和第三伸缩踏板12-2的宽度,当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后用螺栓拧紧固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7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包括两个可伸缩的第三梯架本体14、两个第三滑动框架15和两个第六弹簧卡扣16,所述第三梯架本体14和第三滑动框架15均为等腰梯形框体,两个第三梯架本体14的上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三滑动框架15套装在相对应的一个第三梯架本体14的中部,且第三滑动框架15可沿第三梯架本体14的长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用于固定第三滑动框架15的两个第六弹簧卡扣16分别插装在第三滑动框架15的两个第二竖边框15-3的内侧。

第三梯架本体14的竖直梯杆和第三滑动框架15的竖框内侧均设有多个与第六弹簧卡扣16相配合的圆形卡槽,第三滑动框架15可以沿第三梯架本体14进行上下移动,其上下边框可以做为踏板使用,与第三梯架本体14的固定踏板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梯子各踏板之间距离无法调整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7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梯架本体14包括第三上部梯架14-1、第三下部梯架14-2、第四伸缩踏板14-3两个第七弹簧卡扣17,第三上部梯架14-1的下端套装在第三下部梯架14-2的上端并通过螺栓固定,第三滑动框架15套装在第三上部梯架14-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且第三滑动框架15可沿第三上部梯架14-1的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移动;

第四伸缩踏板14-3设置在第三下部梯架14-2的两杆之间,所述第四伸缩踏板14-3的两端各设有第一滑槽14-3-1,且第四伸缩踏板14-3可沿第三下部梯架14-2的宽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4-3-1与第三下部梯架14-2上的螺孔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将梯子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当第二下部梯架11-2下拉出一段距离时,第四伸缩踏板14-3也需要加宽,利用第一滑槽14-3-1进行宽度的调整,调整后用螺栓拧紧固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7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所述第三滑动框架15由第五伸缩踏板15-1、第六伸缩踏板15-2和两个第二竖边框15-3组成,所述第五伸缩踏板15-1位于两个第二竖边框15-3上部之间,所述第六伸缩踏板15-2位于两个第二竖边框15-3下部之间,且第五伸缩踏板15-1的两端各设有第二滑槽15-1-1,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滑槽15-1-1与第二竖边框15-3上的螺孔连接;第六伸缩踏板15-2的两端各设有第三滑槽15-2-1,螺栓穿过所述第三滑槽15-2-1与第二竖边框15-3上的螺孔连接,且第五伸缩踏板15-1和第六伸缩踏板15-2均可沿第三滑动框架15的宽度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如此设置,当第三滑动框架15向上滑动时,需要适当缩短第五伸缩踏板15-1和第六伸缩踏板15-2的宽度;当第三滑动框架15向下滑动时,适当加长第五伸缩踏板15-1和第六伸缩踏板15-2的宽度,当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后用螺栓拧紧固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5、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下部梯架1-3的下端设有第一防滑梯脚5,第二下部梯架11-2的下端设有第二防滑梯脚22,第三下部梯架14-2的下端设有第三防滑梯脚23。如此设置,用于光滑地面起到防滑作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三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4、图5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在两个第一弹簧卡扣3之间通过拉绳8连接,第二弹簧卡扣1-4之间通过拉绳9连接,两个第三弹簧卡扣1-5之间通过拉绳10连接,第四弹簧卡扣13之间通过拉绳18连接,第五弹簧卡扣之间通过拉绳19连接,第六弹簧卡扣16之间通过拉绳20连接,第七弹簧卡扣17之间通过拉绳21连接,如此设置,当需要调整梯架的高度时,拉动两个弹簧卡扣之间的拉绳,可以将两个弹簧卡扣同时拉出,当对准好圆形卡槽时,松开拉绳,弹簧卡扣插入圆形卡槽固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三或六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