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0790发布日期:2020-08-18 18:5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



背景技术:

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初名为胡床或马扎,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现交椅,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成语正襟危坐也是源于历代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座椅是否舒服跟人体的尺度有关,人群跟人群有差别,总体来说北方人高大,南方人略矮小,北美、欧洲也如此,男女有差别,个体与个体也有差别,所以,舒不舒服,试一试才知道,主要看下面几点:1、座高:应等于小腿长度,坐下后小腿自然下垂,脚掌正好落地,太高,小腿悬着,大腿下面受压迫太多太久不好,座面太低,大腿放不到座面上,人体重量集中到臀部受压,久了也会不舒服,2、座深:以坐为主的椅子,座面深度应该等于大腿的长度,坐下后膝关节的弯处正好到椅边,座面太深,腰背无着落;座面太浅,大腿没有足够支撑,都不舒服,3、椅背:最好能对腰、背和颈部起到全部或者部分的承托作用,坐得越久的椅子,承托就得越好。餐椅因为只在用餐的时候使用,可以忽略颈部,而办公椅就最好都能照顾到。进口家具尺寸常常更适合生产国度的人群,挑选时需要格外注意,现有的椅子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弧度不适合,而且调节时不方便,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调节靠背弧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弧形撑杆,所述弧形撑杆环绕着底座均匀分布,所述弧形撑杆的一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均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相对应的弧形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与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座的顶部设有座板,所述座板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座板的一侧设有靠板,所述靠板的底部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靠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与座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座位于靠板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耳座,所述第一耳座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耳座上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销轴与第一耳座转动连接,所述靠板的底端设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与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所述靠板内设有弹性弧形板,所述弹性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靠板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内侧设有若干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沿着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均与弹性弧形板相互贴合,所述弧形顶板远离弹性弧形板的一侧均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靠板的侧壁且与相对应弧形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顶板与靠板的内壁之间填充有若干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均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均为液压式伸缩杆,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相对应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弹性弧形板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布罩,所述保护布罩内设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外接有相应的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座板表面设有相应的坐垫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设计,作用在于,第一伸缩杆可以调节座板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第二伸缩杆可以调节座板和靠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满足用户的不同坐姿,可以正坐或躺坐,适用范围广;

2、弹性弧形板、弧形顶板和调节杆的设计,作用是可以分别调节不同的调节杆插入靠板内的长度,从而使得弧形顶板分别作用于弹性弧形板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将弹性弧形板调整成不同弧度,从而满足与用户的背部更加贴合的弧度,增加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的靠板的剖视图。

图中:底座1、弧形撑杆2、行走轮3、第一伸缩杆4、固定支座5、座板6、靠板8、连接块9、第一耳座51、第二伸缩杆52、第二耳座81、弹性弧形板82、弧形顶板83、调节杆84、保护布罩85、海绵块86、调节器8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能调节后靠背曲度的椅子,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若干弧形撑杆2,弧形撑杆2环绕着底座1均匀分布,弧形撑杆2的一端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弧形撑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均设有行走轮3,行走轮3与相对应的弧形撑杆2转动连接,行走轮3均为万向轮,底座1的顶端设有第一伸缩杆4,第一伸缩杆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第一伸缩杆4的输出端设有固定支座5,固定支座5与第一伸缩杆4固定连接,固定支座5的顶部设有座板6,座板6与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座板6表面设有相应的坐垫,座板6的一侧设有靠板8,靠板8的底部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与靠板8固定连接,连接块9通过销轴与座板6转动连接,固定支座5位于靠板8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耳座51,第一耳座51与固定支座5固定连接,第一耳座51上设有第二伸缩杆52,第二伸缩杆52通过销轴与第一耳座51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4与第二伸缩杆52均为液压式伸缩杆,固定支座5上设有与第一伸缩杆4、第二伸缩杆52相对应控制开关,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24的设计,作用在于,第一伸缩杆可以调节座板6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第二伸缩杆52可以调节座板6和靠板8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到最合适的角度,满足用户的不同坐姿,可以正坐或躺坐,适用范围广。

靠板8的底端设有第二耳座81,第二耳座81与靠板8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52的输出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耳座81转动连接,靠板8内设有弹性弧形板82,弹性弧形板82的两端分别与靠板8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弹性弧形板82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布罩85,保护布罩85内设有海绵层,弹性弧形板82的内侧设有若干弧形顶板83,弧形顶板83沿着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且均与弹性弧形板82相互贴合,弧形顶板83远离弹性弧形板82的一侧均设有调节杆84,调节杆84贯穿靠板8的侧壁且与相对应弧形顶板83固定连接,调节杆84外接有相应的调节器87,弧形顶板83与靠板8的内壁之间填充有若干海绵块86,弹性弧形板82、弧形顶板83和调节杆84的设计,作用是可以分别调节不同的调节杆84插入靠板8内的长度,从而使得弧形顶板83分别作用于弹性弧形板82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将弹性弧形板82调整成不同弧度,从而满足与用户的背部更加贴合的弧度,增加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