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蒸汽发生器及高温蒸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7714发布日期:2020-03-31 16:4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高温蒸汽发生器及高温蒸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



背景技术:

蒸柜一种常用的厨房设备,其原理是通过蒸柜产生的高温蒸汽来加工其内食物。现有的蒸柜通常在底部设置水盆,水盆的上端开口,通过加热器加热水盆内的水体至沸腾产生蒸汽,直接利用自然向上浮动的蒸汽来蒸煮柜内食物,但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蒸柜内的蒸汽的温度一般只能达到105℃左右,不能达到理想的食物加工温度从而影响食物加工的效率,而且加工出的食物的口感也会有所欠缺及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的保留。

另一方面,现有的蒸柜直接在产生蒸汽的水盆内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当水盆内的水体沸腾时,沸腾的水体将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不但使得水盆内产生较大噪音,而且也会缩短液位传感器和自动补水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蒸汽温度的高温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具有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该蒸柜能产生更高温度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工,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增温蒸汽进口和增温蒸汽出口的增温器,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进口与蒸汽源连通,所述增温器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所述加热管组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插装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所述内管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管口,所述蒸汽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内管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进入所述增温器的蒸汽进入所述内管中并由所述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再加热后的蒸汽从所述蒸汽管口进入所述蒸汽折返通道,蒸汽在所述蒸汽折返通道中沿所述内管外壁流动进行再次加热,流经所述蒸汽折返通道的蒸汽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源包括主水箱、水加热器、副水箱、浮球阀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水箱上设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口,所述浮球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副水箱内,所述主水箱和所述副水箱并排设置,所述主水箱的底部与所述副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水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水箱内,用于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所述主水箱的上部设有水箱蒸汽出口,所述水箱蒸汽出口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中间,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增温器的两侧,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双数,所述加热管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增温蒸汽进口的两边,当所述加热管组的数量为大于两组的双数时,位于同一边的所述加热管组相互串联设置,蒸汽将依次通过相互串联的所述加热管组。

进一步的,所述增温器包括四组所述加热管组,位于内侧的两组所述加热管组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一档增温开关控制,位于外侧的两组所述加热管组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二档增温开关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棒和连接头,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增温蒸汽进口连通,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套管,所述加热棒插入所述内管内,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套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口开设在所述内管的设有所述连接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内管的设有所述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外管的形状为圆形管或方形管。

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含有所述的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柜体内,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蒸汽进入所述柜体内,用于加工所述柜体内的食物。

进一步的,所述增温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底部,从所述增温器的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蒸汽直接进入所述柜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设有层架和蒸盘,所述蒸盘上下层叠承放在所述层架中,所述层架的侧面与所述柜体的内侧面之间留有蒸汽上升通道,从所述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部分蒸汽通过所述蒸汽上升通道流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了增温器,蒸汽在经过增温器的内管时会进行加热,在经过蒸汽折返通道时会进行再加热,从而能获得更高温度的蒸汽。这样双层加热的结构对蒸汽加热器发出的热量能进行更充分的吸收利用,从而达到了更节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源设置主水箱和副水箱,通过主水箱的水体沸腾产生蒸汽,通过副水箱控制进水和水位,副水箱的水体的温度会比较低,不会沸腾,浮球阀和液位传感器均设在副水箱内,从而避免出现沸腾的水体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的情况,降低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增温器可对称设置,该结构的增温器效率更高。当位于同一边的加热管组相互串联设置时,蒸汽每经过一组加热管组都会进行加热,从而能对蒸汽进行多次加热,使得从增温器出来的蒸汽的温度更高。

4、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柜由于设置有高温蒸汽发生器,且在层架的侧面与柜体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蒸汽上升通道,高温蒸汽可沿蒸汽上升通道上升,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柜体内蒸汽的温度更高及蒸汽的分布更均匀,对实物的加工更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汽发生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增温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柜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蒸柜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其包括蒸汽源和增温器2。增温器2上设有增温蒸汽进口21和增温蒸汽出口22,增温器2的增温蒸汽进口21与蒸汽源连通,经过增温器2提升温度的蒸汽从增温器2的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

如图2和图3所示,增温器2包括至少一组加热管组23,加热管组23包括蒸汽加热器、内管232和外管231,内管232插装在外管231内,内管232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蒸汽折返通道236,蒸汽折返通道236与增温蒸汽出口22连通,内管232上设有连通其内部与蒸汽折返通道236的蒸汽管口237,蒸汽加热器设置在内管232中,内管232与增温蒸汽进口21连通。

使用时,蒸汽源产生的蒸汽从增温蒸汽进口21进入增温器2,从增温蒸汽进口21进入增温器的蒸汽进入内管232中并由蒸汽加热器进行再加热,经蒸汽加热器再加热后的蒸汽从蒸汽管口237进入蒸汽折返通道236,蒸汽折返通道236围绕在内管232外围,蒸汽在蒸汽折返通道236中将沿内管232外壁流动,透过内管壁散发出来的热量将对蒸汽进行再次加热,流经蒸汽折返通道236的蒸汽从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

本实施例的蒸汽源为自设的。为了避免出现沸腾的水体不断冲击液位传感器和浮球阀的情况,本实施例的蒸汽源包括主水箱3、水加热器、副水箱4、浮球阀42和液位传感器41。副水箱4上设有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口43,浮球阀42设置在进水口43处,浮球阀的浮球421位于副水箱4内,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浮球阀42将自动打开,从而控制水位。液位传感器41设置在副水箱4内,从而可避免干烧。主水箱3和副水箱4并排设置,主水箱3的底部与副水箱4的底部连通,这样主水箱3的水位与副水箱4的水位将保持一致。水加热器设置在主水箱3内,用于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主水箱3的上部设有水箱蒸汽出口34,水箱蒸汽出口34与增温蒸汽进口21连接。使用时,水体从进水口43流入副水箱4,再流入主水箱3,通过主水箱3的水体沸腾产生蒸汽,通过副水箱4控制进水和水位,副水箱4的水体的温度会比较低,不会沸腾。这里的水加热器可以是电热丝、电热棒等通过电能发热的装置,也可以是煤气炉等通过燃烧气体发热的装置。

本实施例增温蒸汽进口21设置在增温器2的中间,在增温器2的两侧分别设有增温蒸汽出口22,加热管组23的数量为双数,加热管组23对称设置在增温蒸汽进口21的两边,两边的加热管组23的蒸汽折返通道236分别与两侧的增温蒸汽出口22连通。当加热管组23的数量为大于两组的双数时,即加热管组23的数量为四组、六组、八组等等时,位于同一边的加热管组23相互串联设置。即如图2所示,当为四组时,最靠近增温蒸汽进口21的加热管组的内管232均与中部的增温蒸汽进口21连通,位于最边缘的加热管组的蒸汽折返通道236分别与两侧的增温蒸汽出口22连通,当大于四组时,它们之间的加热管组的内管232与上一加热管组的蒸汽折返通道236连通,蒸汽折返通道236与下一加热管组的内管232连通。这样,蒸汽将依次通过相互串联的加热管组23,从而能对蒸汽进行多次加热,使得从增温器2出来的蒸汽的温度更高。图1至图3中的箭头所示为蒸汽的流动路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增温器2包括四组加热管组23,位于内侧的两组加热管组23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一档增温开关61控制,位于外侧的两组加热管组23的蒸汽加热器的电源由二档增温开关62控制。当开启一档增温开关61时,只有内侧的两组加热管组23对蒸汽进行加热,此时,从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的蒸汽的温度可以达到135℃;当同时开启一档增温开关61和二档增温开关62时,四组加热管组23都对蒸汽进行加热,从增温蒸汽进口21进入的蒸汽分成两部分,分别通过两组相互串联的加热管组23进行加热,此时,从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的蒸汽的温度可以达到180℃。可见,通过控制开启加热管组23的多少,可控制增温器2对蒸汽的加热温度,从而能适用对更多种类的食物的加工。当然,还可对应增加加热管组23和增温开关的数量,以获得更多不同温度的蒸汽。

本实施例的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棒233和连接头234,内管232的一端与增温蒸汽进口21连通,在内管23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套管235,加热棒233插入内管232内,连接头234与连接套管235螺纹连接,当然,该螺纹连接处是密封的。这样的结构更方便了蒸汽加热器的维修更换。

优选的,蒸汽管口237开设在内管232的设有连接套管的另一端,内管232的设有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外管231的一端密封连接,外管231的另一端与增温蒸汽出口22连通。

增温器2的内管232和外管2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管或方形管,也可以是其它可实现本增温器功能的形状。

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包含有高温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柜,其包括柜体1,高温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柜体1内,从增温器2的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蒸汽进入柜体1内,用于加工柜体1内的食物。

本实施例的增温器2设置在柜体1内,并位于柜体1内的底部,从增温蒸汽出口22出来的蒸汽将直接进入柜体1内,并自然上升。

在柜体1内设有层架8和蒸盘9,蒸盘9设有多个,蒸盘9上下层叠承放在层架8中,蒸盘9用于盛装待加工的食物如待蒸熟的米饭。层架8的侧面与柜体1的内侧面之间留有蒸汽上升通道,从增温蒸汽出口出来的部分蒸汽通过蒸汽上升通道上升,从而进入整个柜体1内部,使得柜体1内蒸汽的温度更高及蒸汽的分布更均匀。更具体的,层架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多条支撑边81,蒸盘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边91,蒸盘9可通过滑边91滑入层架8中,支撑边81支撑住滑边91。

为了安全,在柜体1的后面设有与柜体内部连通的泄气管13,在泄气管13上设有泄气阀14,当柜体1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泄气阀14将自动打开泄气。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设有十二个蒸盘9,在柜体1的前面设有柜门5,柜门5的一侧边设有门铰链51,一侧边设有门把手52,柜门可通过门扣锁紧在柜体1前面。一档增温开关61和二档增温开关62设在柜体1的上方,还对应设有指示灯7。在主水箱3的下面设有与主水箱3连通的水箱排水管32,在水箱排水管32上设有水箱排水阀33,在柜体1的下面设有与柜体1的底部连通的柜体排水管11,在柜体排水管11上设有柜体排水阀12。在柜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高温蒸柜的电控箱10。在主水箱3的前面设有用于显示主水箱水位且方便使用者观察的水位尺31。本实施例的主水箱3和副水箱4设置在柜体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