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装置、其保温控制方法、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67053发布日期:2020-10-09 21:5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烹饪装置、其保温控制方法、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烹饪装置、其保温控制方法、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饭煲等烹饪装置几乎已经成为家庭的必备厨房电器之一,能够实现蒸、煮等多种烹饪方式。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烹饪过程中的加热方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烹饪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烹饪装置处于保温状态时,无论上盖的开合状态如何,其保温加热的功率都是一定的。而当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保温的加热温度过高会使得烹饪装置内食材的水分快速流失,从而变得干枯,并且变色,影响食材的口感。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加热温度过低又会使得保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及其开关盖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装置的保温方式无法根据上盖的开合状态智能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上盖的加热功率;

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闭合状态,则对所述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保温加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的保温加热方法包括:

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上盖进行连续加热;或

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上盖进行间歇加热。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锅体进行连续加热的方法包括:

按第一周期对所述锅体进行循环加热,每一所述第一周期包括第一锅体底部加热时间和第一锅体侧面加热时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锅体进行间歇加热的方法包括:

按第二周期对所述锅体进行循环加热,每一所述第二周期包括第二锅体底部加热时间、第二锅体侧面加热时间和第一停止加热时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上盖进行间歇加热的方法包括:

按第三周期对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进行循环加热,每一所述第三周期包括锅体或上盖加热时间和第二停止加热时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包括:

每隔时间t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

根据所述温度值判断所述上盖是否打开;

若判断为所述上盖打开,则将计数值加1;否则清零所述计数值;

判断所述计数值是否大于计数阈值;

若所述计数值大于所述计数阈值,则判断为所述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否则判断为所述上盖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值判断所述上盖是否打开的方法包括:

所述温度值是否小于温度阈值;和/或

所述温度值的下降速度是否大于温度值变化速度阈值;和/或

所述温度值下降的幅度是否大于幅度阈值。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包括:

通过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上盖打开,则判断为所述上盖处于打开状态;

通过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上盖闭合,则判断为所述上盖处于闭合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

锅体;

上盖,盖设于所述锅体上;

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锅体和/或所述盖体上,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盖体进行保温加热;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锅体上,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所述锅体和/或上盖的加热功率;

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闭合状态,则对所述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保温加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所述锅体和/或所述上盖的加热功率;若所述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闭合状态,则对所述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保温加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并根据上盖的状态设置对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的加热方式,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因上盖打开时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保证食材的保温效果和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d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中加热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烹饪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烹饪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一实施例包括:

s110、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可以通过温度检测、机械机构检测等方式对烹饪装置的上盖的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进行判断。

s121、若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闭合状态,则对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保温加热;

s122、若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锅体和/或上盖的加热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降低对锅体的加热功率,并停止对上盖进行保温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降低或停止对锅体和上盖的加热功率,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并根据上盖的状态设置对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的加热方式,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因上盖打开时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保证食材的保温效果和口感。

参见图2,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210、每隔时间t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

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

s220、根据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

由于上盖被打开后,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会骤然下降,因此可以根据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

s231、若判断为上盖打开,则将计数值加1;

在本实施例中,从采集温度值开始就对根据温度值判断为上盖打开的次数进行计数。计数值的初始值可以为0。

s232、否则清零计数值;

s240、判断计数值是否大于计数阈值;

s251、若计数值大于计数阈值,则判断为上盖处于打开状态;

s260、对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加热;

s252、否则判断为上盖处于闭合状态;

s270、降低或停止对锅体和/或上盖的加热功率。

s260、s270之后,可重新返回至s210,进行循环。

由于上盖可能出现冷凝水倒流等情况,会影响根据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的准确性,因此通过计数值进一步判断上盖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能够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根据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并对打开次数进行计数,在计数值大于计数阈值时判断为上盖处于打开状态,能够准确判断上盖的开合状态,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在上盖处于不同状态时分别进行不同的加热控制,保证食材的保温效果和口感。

参见图3,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310、每隔时间t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时间t为0.1-5s,例如0.1s、2s或5s等,通过对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的高频率采集,能够提高开关盖检测的准确性。

s320、判断温度值是否小于温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盖被打开后,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会从保温温度50℃-85℃骤然下降至室温0-40℃,因此可以根据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阈值可以为40℃至45℃,例如40℃、42℃或45℃。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其他方法判断上盖是否打开。例如根据温度值的下降速度是否大于温度值变化速度阈值,又例如根据温度值下降的幅度是否大于幅度阈值,还可以在同时满足其中两个或三个条件时判断为上盖打开。

s331、若判断为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则将计数值加1;

在本实施例中,计数值的初始值可以为0。

s332、否则清零计数值;

s340、判断计数值是否大于计数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计数阈值可以为1-100,例如1、5、50或100等。

s350、判断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到上盖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上盖开合检测机构判断上盖是否打开,以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s361、若计数值大于计数阈值,并且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到上盖打开,则判断为上盖处于打开状态;

s370、降低或停止对锅体和/或上盖的加热功率;

在判断为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降低烹饪装置的加热功率,能够减少烹饪装置内食材的水分流失,从而使得食材的口感更佳。

s362、若计数值小于或等于计数阈值,并且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到上盖闭合,则判断为上盖处于闭合状态;

s380、对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加热。

s370、s380之后,可重新返回至s310,进行循环。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通过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和通过上盖开合检测机构检测上盖是否打开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判断为上盖打开时,判定上盖处于打开状态,也可以在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判断为上盖闭合时,判定上盖处于闭合状态。

参见图4a至图4d,在本实施例中,对锅体和上盖的加热方法可以包括对锅体和/或上盖进行连续加热;或对锅体和/或上盖进行间歇加热。对锅体的加热方式可以为单段ih(inductionheating,电磁加热)加热、双段ih加热或热盘加热等,其中双段ih加热包括锅体底部加热和锅体侧面加热。对上盖的加热方式可以为发热丝加热、ih加热或发热膜加热等。

例如图4a所示,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双段ih加热,则可以为连续的锅体底部加热或连续的锅体侧面加热。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其他单一加热方式,则可以为连续的锅体加热。上盖的加热也可以为连续的上盖加热。其中,加热时间可以从进入保温阶段的0时刻起,直到保温阶段结束的tn时刻为止。

例如图4b所示,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双段ih加热,则对锅体的加热方法可以包括:按第一周期对锅体进行循环加热,每一第一周期包括第一锅体底部加热时间t11和第一锅体侧面加热时间t12。

其中,第一锅体底部加热时间t11和第一锅体侧面加热时间t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t11和t12都为8s;或者t11为5s,t12为10s。

在其他实施例中,锅体底部加热与锅体侧面加热的顺序也可以互换,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图4c所示,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双段ih加热,则对锅体的加热方法可以包括:按第二周期对锅体进行循环加热,每一第二周期包括第二锅体底部加热时间t21、第二锅体侧面加热时间t22和第一停止加热时间t23。

其中,第二锅体底部加热时间t21、第二锅体侧面加热时间t22和第一停止加热时间t2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t21、t22和t23都为12s;或t21为5s,t22为5s,t23为10s。

例如图4d所示,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单一加热方式,则对锅体和/或上盖的加热方法可以包括:按第三周期对锅体和上盖进行循环加热,每一第三周期包括锅体或上盖加热时间t31和第二停止加热时间t32。

其中,锅体或上盖加热时间t31和第二停止加热时间t3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t31和t32都为6s;或者t31为7s,t32为13s。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锅体或上盖的加热方式也可以是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例如,若锅体的加热方式为双段ih加热,可以先对锅体底部连续加热16s,再以锅体底部加热和锅体侧面加热交替的方式加热16s,如此循环直至保温阶段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不同部分的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来改变锅体或上盖的加热平均功率。例如可以通过减小加热时间与停止加热时间的比值降低加热平均功率。又例如可以通过增大加热时间与停止加热时间的比值提高加热平均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烹饪装置的上盖和/或锅体开口处的温度值,根据温度值判断上盖是否打开,并对打开次数进行计数,在计数值大于计数阈值时判断为上盖处于打开状态,能够准确判断上盖的开合状态,从而在上盖处于不同状态时分别进行不同的加热控制,保证食材的保温效果和口感;通过上盖开合检测机构配合判断上盖的开合状态,能够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多种加热方式适应性对锅体和上盖进行加热,能够使得食材达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参见图5,本发明烹饪装置一实施例包括锅体410、上盖420、加热机构430和处理器440,上盖420盖设于锅体410上;加热机构430设置于锅体410和/或盖体420上,加热机构430用于对锅体410和/或盖体420进行保温加热;处理器440设置于锅体410上,处理器440用于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若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锅体410和/或上盖420的加热功率;若烹饪装置的上盖420处于闭合状态,则对烹饪装置的锅体410和上盖420进行正常保温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450,温度传感器450设置于上盖420和/或锅体410开口处,且温度传感器450与处理器440连接,温度传感器450用于采集上盖420和/或锅体410开口处的温度,处理器440还可以用于根据上盖420和/或锅体410开口处的温度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还可以包括上盖开合检测机构460,上盖开合检测机构460设置于锅体410或上盖420上,上盖开合检测机构460与处理器440连接,处理器440还可以用于根据上盖开合检测机构460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并根据上盖的状态设置对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的加热方式,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因上盖打开时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保证食材的保温效果和口感。

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若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打开状态,则降低或停止对锅体和/上盖的加热功率;若烹饪装置的上盖处于闭合状态,则对烹饪装置的锅体和上盖进行正常保温加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6,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50一实施例存储有程序数据510,程序数据510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通过判断烹饪装置的开合状态进而对烹饪装置进行保温控制的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7,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610、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一食材量;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s620、根据第一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第一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s630、在保温加热过程中重新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并判定为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

s640、根据第二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设定保温加热的功率,并通过在保温加热过程中重新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进而根据判定的食材量设置对应的加热功率,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食材量较小时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使得食材的口感更佳。

参见图8,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710、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一食材量;

s720、判断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保温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

s730、若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小于第一保温阈值,则开始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并根据第一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第一加热功率,记录此时时刻为第一时刻;

s740、判断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保温阈值,第二保温阈值高于第一保温阈值;

s750、若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二保温阈值,则将第一加热功率降为第二加热功率,并记录此时时刻为第二时刻;

s760、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差值t所处的范围判定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

s770、根据第二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s770之后,重新返回至s720,进行循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循环,并不包括s710。也就是说,s770之后,返回至s720,并且只有当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小于第一保温阈值时,才进入s730开始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而当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一保温阈值时,并不返回至s710。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烹饪装置进入保温状态开始至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下降至某一保温阈值所需的时间判断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在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入保温开始至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达到第二保温阈值所需的时间判断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而根据判定的食材量设置对应的加热功率,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食材量较小时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使得食材的口感更佳。

参见图9,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810、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一食材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烹饪装置内的食材在开始加热前的重量、体积判断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也可以通过烹饪装置内的食材从开始加热至进入保温状态前所需的时间判断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

s820、判断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一保温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阈值为50℃-75℃,例如50℃、60℃或7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烹饪装置的底部温度作为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采集烹饪装置的侧面温度、顶部温度或者其中多个部位的平均温度作为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在此不做限制。

s830、若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小于第一保温阈值,则开始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并根据第一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第一加热功率,记录此时时刻为第一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功率包括第一锅体加热功率pb1和第一上盖加热功率pt1,其中,0.1*pb≤pb1≤0.3*pb,0.5*pt≤pt1≤pt,pb为最大锅体加热功率,pb的范围为600w-1600w,pt为最大上盖加热功率,pt的范围为20w-40w。

在本实施例中,食材量分为至少三级食材量,至少三级食材量包括第一级食材量、第二级食材量和第三级食材量,若第一食材量为第一级食材量,则0.1*pb≤pb1≤0.2*pb,0.5*pt≤pt1≤0.8*pt;若第一食材量为第二级食材量,则0.15*pb≤pb1≤0.25*pb,0.7*pt≤pt1≤0.9*pt;若第一食材量为第三级食材量,则0.2*pb≤pb1≤0.3*pb,0.8*pt≤pt1≤pt。

在本实施例中,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的方式可以为连续加热方式或间歇加热方式。具体的,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开关盖检测方法中的保温加热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840、判断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三保温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保温阈值高于第一保温阈值。第三保温阈值为60℃-75℃,例如60℃、70℃或75℃。

s850、若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三保温阈值,则将第一加热功率降为第三加热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加热功率包括第三锅体加热功率pb3和第三上盖加热功率pt3,其中,0.4*pb1≤pb3≤0.6*pb1,0.6*pt1≤pt3≤pt1。

s860、判断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保温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温阈值高于第三保温阈值。第二保温阈值为70℃-85℃,例如70℃、80℃或85℃。

s870、若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二保温阈值,则将第三加热功率降为第二加热功率,并记录此时时刻为第二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功率包括第二锅体加热功率pb2和第二上盖加热功率pt2,其中,pb2为0,0.5*pt≤pt2≤pt。

s880、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差值t所处的范围判定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差值t所处的范围判定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的方法包括:

若0s<t<40s,则判定第二食材量为第一级食材量;

若40s≤t≤160s,则判定第二食材量为第二级食材量;

若t>160s,则判定第二食材量为第三级食材量。

s890、根据第二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s890之后,可重新返回至s820,进行循环。与上述类似,这里的循环,并不包括s810。也就是说,s890之后,返回至s820,并且只有当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小于第一保温阈值时,才进入s830开始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而当烹饪装置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一保温阈值时,并不返回至s810。

本发明实施例在烹饪装置内的食材处于不同温度时,通过不同的加热功率对食材进行加热,能够减少水分流失,提高能量利用率;通过将食材量分为至少三个等级,能够根据不同等级对食材实施不同的保温加热方法,避免食材量较小时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使得食材的口感更佳。

参见图10,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包括:

s910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作为第一食材量;

s920、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是否被打开;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是否被打开的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判断烹饪装置的开合状态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s930、若烹饪装置的上盖被打开,则判定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并根据第二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判定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的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烹饪装置的上盖没有被打开,则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维持不变。

s930之后,可重新返回至s910,进行循环。与上述类似,这里的循环,并不包括s910。也就是说,s930之后,返回至s920,并且只有当烹饪装置的上盖被打开时,才开始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重新进行判断,而当烹饪装置的上盖未被打开时,并不返回至s91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与烹饪装置的上盖开合状态检测方法结合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控制,能够减少温度值的判断次数,提高控制效率。

参见图11,本发明烹饪装置另一实施例包括壳体1010、加热机构1020和处理器1030,其中,加热机构1020设置于壳体1010上,用于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处理器1030,设置于壳体1010上。

处理器1030用于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一食材量;根据第一食材量将加热机构1020的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第一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在保温加热过程中重新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并判定为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根据第二食材量将加热机构1020的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1040,温度传感器1040设置于壳体1010底部和/或侧部,温度传感器1040与处理器1030连接,温度传感器1040用于采集壳体1010底部和/或侧部的温度,处理器1030还可以用于根据壳体1010底部和/或侧部的温度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设定保温加热的功率,并通过在保温加热过程中重新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进而根据判定的食材量设置对应的加热功率,能够智能调节烹饪装置的保温加热控制方式,避免食材量较小时因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过度流失,从而使得食材的口感更佳。

本发明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记录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一食材量;根据第一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第一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在保温加热过程中重新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行判断,并判定为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为第二食材量;根据第二食材量将保温加热的平均功率设置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以对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加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另一实施例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通过判断烹饪装置内的食材量进而对烹饪装置进行保温控制的方法。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图6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参见上述烹饪装置的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