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5992发布日期:2019-09-11 22:1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领域,具体是一种单向密码锁。



背景技术:

门可以隔离房间与外界,保护财产安全以及个人隐私,但现在的门只能朝房间内或只能朝房间外开,在不了解房间内外的情况时突然开门,容易碰到其他东西甚至碰撞到其他人,因此设计一种可控制门的打开方向的单向密码锁实有必要,本装置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转动门把方向,进而控制门的打开方向,同时可避免碰撞到他人,而且通过密码锁来控制门把伸出,比一般的门锁更安全,比一般的防盗锁更快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密码锁,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单向密码锁,包括墙壁,所述墙壁内前后贯通的设有门框,所述门框内可摆动的设有门板,所述门板左右两侧设有转动装置,所述门板内设有门把装置与门锁装置,所述门把装置包括开口向前的设于所述门板内的门把槽,所述门把槽内可滑动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面内固设有下齿条,所述门把槽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左右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下端啮合于所述下齿条,所述直齿轮上端啮合连接于所述门锁装置,所述滑块内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前端固连有外门把,所述门把槽后侧内壁内设有空腔,所述连接轴后端延伸入所述空腔内且固连有外转轮,所述外转轮上端固连有外启动块,所述空腔前侧内壁上固连有外固定轮,所述外固定轮内前后贯通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左右内壁上对称且固连有外导电块,所述门板内设有开口向后的内限位槽,所述内限位槽前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内门把,所述内限位槽内可转动的设有固连于所述内门把的内转轮,所述内转轮左端固连有内启动块,所述内限位槽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固设有内导电块;通过所述门把装置可拉动所述门板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锁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于所述齿轮腔上侧内壁内的门锁腔,所述门锁腔开口向前,所述门锁腔内可滑动的设有门锁,所述门锁下端面内固设有上齿条,所述上齿条相啮合于所述直齿轮,所述门锁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后的锁芯槽,所述锁芯槽内可滑动的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内左右贯通的设有螺纹孔,所述门锁腔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三个锁定孔,三个所述锁定孔不在同一竖直面上,三个所述锁芯可分别伸入三个所述锁定孔内,所述门锁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开口向前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可转动的设有三个转子,所述转子圆周面上环形阵列分布的固连有十个数字块,每个所述数字块外表面上刻有数字,所述转子左端固连有螺杆,所述螺杆左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所述门锁装置可控制所述外门把伸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左右对称且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上下两侧内壁之间的竖直轴,所述竖直轴上固连有转动块,两侧的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相对的连接槽,所述门板连接于两侧的所述连接槽之间,所述转动块靠近对称中心一端面内固设有固定挡板,左侧的所述固定挡板相抵于所述门板前端面,右侧的所述固定挡板相抵于所述门板后端面,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开口朝向对称中心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可滑动的设有滑动挡板,所述弹簧腔远离对称中心一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两侧的所述滑动挡板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电磁铁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左侧的所述滑动挡板相抵于所述门板后端面,右侧的所述滑动挡板相抵于所述门板前端面;所述转动装置可控制所述门板单向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于所述内导电块与所述外导电块;所述内导电块与所述外导电块可控制所述电磁铁是否通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转动门把方向,进而控制门的打开方向,同时可避免碰撞到他人,而且通过密码锁来控制门把伸出,比一般的门锁更安全,比一般的防盗锁更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单向密码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f-f”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g-g”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一致。

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单向密码锁,包括墙壁11,所述墙壁11内前后贯通的设有门框12,所述门框12内可摆动的设有门板13,所述门板13左右两侧设有转动装置102,所述门板13内设有门把装置100与门锁装置101,所述门把装置100包括开口向前的设于所述门板13内的门把槽22,所述门把槽22内可滑动的设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上端面内固设有下齿条34,所述门把槽22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齿轮腔40,所述齿轮腔40左右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直齿轮41,所述直齿轮41下端啮合于所述下齿条34,所述直齿轮41上端啮合连接于所述门锁装置101,所述滑块33内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轴32,所述连接轴32前端固连有外门把23,所述门把槽22后侧内壁内设有空腔37,所述连接轴32后端延伸入所述空腔37内且固连有外转轮38,所述外转轮38上端固连有外启动块39,所述空腔37前侧内壁上固连有外固定轮35,所述外固定轮35内前后贯通的设有限位槽36,所述限位槽36左右内壁上对称且固连有外导电块45,所述门板13内设有开口向后的内限位槽49,所述内限位槽49前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内门把46,所述内限位槽49内可转动的设有固连于所述内门把46的内转轮48,所述内转轮48左端固连有内启动块47,所述内限位槽49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固设有内导电块50;通过所述门把装置100可拉动所述门板13转动。

有益地,所述门锁装置101包括相连通的设于所述齿轮腔40上侧内壁内的门锁腔44,所述门锁腔44开口向前,所述门锁腔44内可滑动的设有门锁26,所述门锁26下端面内固设有上齿条42,所述上齿条42相啮合于所述直齿轮41,所述门锁26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后的锁芯槽28,所述锁芯槽28内可滑动的设有锁芯30,所述锁芯30内左右贯通的设有螺纹孔29,所述门锁腔44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三个锁定孔43,三个所述锁定孔43不在同一竖直面上,三个所述锁芯30可分别伸入三个所述锁定孔43内,所述门锁腔44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开口向前的连通槽24,所述连通槽24内可转动的设有三个转子31,所述转子31圆周面上环形阵列分布的固连有十个数字块25,每个所述数字块25外表面上刻有数字,所述转子31左端固连有螺杆27,所述螺杆27左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29;所述门锁装置101可控制所述外门把23伸出。

有益地,所述转动装置102包括左右对称且转动连接于所述门框12上下两侧内壁之间的竖直轴14,所述竖直轴14上固连有转动块15,两侧的所述转动块15内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相对的连接槽16,所述门板13连接于两侧的所述连接槽16之间,所述转动块15靠近对称中心一端面内固设有固定挡板17,左侧的所述固定挡板17相抵于所述门板13前端面,右侧的所述固定挡板17相抵于所述门板13后端面,所述转动块15内设有开口朝向对称中心的弹簧腔20,所述弹簧腔20内可滑动的设有滑动挡板21,所述弹簧腔20远离对称中心一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18,两侧的所述滑动挡板21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电磁铁18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9,左侧的所述滑动挡板21相抵于所述门板13后端面,右侧的所述滑动挡板21相抵于所述门板13前端面;所述转动装置102可控制所述门板13单向转动。

有益地,所述电磁铁18电性连接于所述内导电块50与所述外导电块45;所述内导电块50与所述外导电块45可控制所述电磁铁18是否通电。

使用时,当人在房间外侧时,转动转子31,进而带动数字块25转动并将数字块25上的数字依次朝前显示,同时转子31带动螺杆27转动,进而带动锁芯30滑动,直到锁芯30正对于相应的锁定孔43,数字块25上朝前显示的数字对应锁芯30在锁芯槽28内的一个位置,当三个锁芯30都分别正对于三个锁定孔43时,推动门锁26,进而带动锁芯30滑动并进入锁定孔43内,此时卡住门锁26,同时上齿条42带动直齿轮41转动,进而带动下齿条34滑动,进而带动滑块33滑动,进而通过连接轴32带动外门把23滑出门把槽22,此时外转轮38滑入限位槽36内,此时手握外门把23,根据个人习惯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外门把23,进而带动外转轮38与外启动块39转动直到外启动块39与外导电块45接触,此时外导电块45对右侧的电磁铁18导电,此时右侧的电磁铁18吸附右侧的滑动挡板21并使其脱离门板13,此时拉动外门把23,门板13可绕左侧的竖直轴14单向的朝房间外转动,门打开后将外门把23推回门把槽22内,进而带动门锁26向外滑动,右侧的电磁铁18断电,反转门板13,进而推动右侧的滑动挡板21滑动,并在压缩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使右侧的滑动挡板21重新相抵于门板13,当人在房间内时,手握内门把46并转动,进而带动内转轮48与内启动块47转动,当内启动块47与内导电块50接触时,左侧的电磁铁18通电,此时门板13可绕右侧的竖直轴14单向的朝房间内转动,可避免碰撞到人。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转动门把方向,进而控制门的打开方向,同时可避免碰撞到他人,而且通过密码锁来控制门把伸出,比一般的门锁更安全,比一般的防盗锁更快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