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5217发布日期:2020-01-31 19:0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人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门窗则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建筑中,出于房屋采光性和舒适性的考虑,通常会在房间上设置飘窗。但由于飘窗的窗户较低,儿童容易攀爬至飘窗上之后跌落,安全隐患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儿童跌落的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包括

窗框;

设于窗框上的遮挡件,包括固设于窗框上部的上支架、固设于窗框下部的下支架、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架固连的导向杆、可上下动作的设于上、下支架之间的活动板、设于活动板上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与该活动板固连的遮挡层;

可相对窗框进行翻转的外窗框;

设于外窗框上的玻璃板;

压力感应件,设于遮挡件上;

防护装置,用于在压力感应件受到的压力超过限定值时驱动所述遮挡件向上移动,并驱动外窗框向靠近窗框的位置翻动。

本发明中通过在遮挡件上设置了压力感应件,使得儿童在攀爬过程中作用于遮挡件上的压力能够驱动遮挡件向上移动,使得供儿童攀爬的高度向上抬升,使得儿童无法爬出;若儿童处于扒在窗框上的情况下,活动板的升高能够使得儿童的可支撑位置减小,进而从窗框处沿遮挡件向下滑落,也不会出现跌落的安全隐患;再者,遮挡件升高的同时,外窗框也会同时向内翻动,但并不会完全翻动至关闭的状态,有效避免对儿童扒在窗框上的手进行夹伤;同时,由于外窗框向内翻动,使得即使儿童在活动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依旧向外翻出的情况下,外窗框与窗框之间的空隙也不足够儿童向下掉落,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且外窗框上设置玻璃,使得儿童更易被发现,及时被施救。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支架内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传递轴、与该传递轴相连的第一滚轮、穿设于该第一滚轮上且与该第一滚轮止转配合的传动杆、套设于传动杆上的卷料杆、与传动杆的另一端插接配合且止转的第二滚轮、设于上支架上与第一滚轮相配合的第三滚轮、与第二滚轮相配合的第四滚轮、套设于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上的第一钢丝绳、套设于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上的第二钢丝绳,所述活动板与该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固连,所述遮挡层下端卷绕于该卷料杆上;通过电机驱动滚轮带动钢丝绳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移动,结构简单,反应灵敏。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传递轴固连的转轮、与该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丝杆、可往复动作的设于丝杆上的滑块、设于窗框上供滑块往复动作的滑槽、设于滑块上的限位凸部、设于滑槽上供限位凸部穿入的开口槽、设于滑块上的连杆、可转动的穿设于连杆一端上的限位轴、设于外窗框上供连杆穿入的条形槽及设于条形槽内壁上供限位轴穿过的条形轨道;通过丝杆驱动移动带动外窗框发生翻动,配合稳定,且丝杆与滚轮设置为同一动力源驱动,更为节能环保;且该种方式下,滑块的移动不会较快,且可维持在匀速状态,进而外窗框的翻动更为稳定,且不易过快翻动而对儿童施加较大的压迫力。

所述滑块侧壁上向外延伸形成两连接凸部,两连接凸部之间具有供连杆端部穿入的空间,该连杆端部通过螺栓与两连接凸部相连;该种方式下,保证连杆的两端分别能够与对应的零部件进行活动连接,结构更为灵活,不易出现卡死的情况。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遮挡件和外窗框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位部件;该种结构下,有效避免了儿童在停留在外窗框和窗框之间的缝隙内时向外推动外窗框,保证外窗框不会在儿童的推动下被向外打开,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所述锁位部件包括可相对传递轴来回移动的移动件、设于移动件上的弧形槽、设于传递轴外表面上的多个凹槽、设于弧形槽上与该凹槽相啮合的多个凸齿及用于驱动该移动件来回移动的气缸,所述窗框上设有罩设于该气缸外的罩壳;采用凸齿与凹槽配合的方式实现对传递轴的止转,进而限制了滚轮和丝杆的转动,采用最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设备安全性的控制,加工操作简便,且不会出现故障。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实现对外窗框和遮挡件手动调节的手控部件;该种结构下,可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将外窗框和遮挡件的位置调节至所需要的状态,可控性高,控制度灵活。

所述手控部件包括设于传动杆端部上的第一止转座、可与该第一止转座止转配合的第二止转座、作用于第二止转座上的弹簧、设于第二止转座上的抓持件;所述第一止转座具有两弧形的凸部,所述第二止转座上具有供凸部插入的止转槽;当需要对外窗框和遮挡件的位置进行手动调节时,用手握持抓持件,之后推动第二止转座克服弹簧的压力后向第一止转座移动,移动过程中,凸部插入至止转槽内,使得第一、第二止转座相互止转配合,之后转动第二止转座即可带动传动杆转动,实现对外窗框和遮挡件的位置的手动调节;结构配合简单,且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止转,位置对转方便。

所述手控部件还包括设于传动杆上的抵触凸部、与该抵触凸部相抵的半圆环、与该半圆环相连并穿出至下支架外表面上的延伸臂、固设于延伸臂端部上的移动块、设于下支架上供延伸臂穿过的条形滑槽及与传动杆相连的伸缩件;当握持移动块带动半圆环向后移动时,半圆环将抵触至抵触凸部上,且同时带动传动杆向后移动,使得传动杆与滚轮之间的止转解除,进而电机动作时将仅带动丝杆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对外窗框的独立调节,而遮挡件也可通过第一、第二止转座进行手动调节,进而实现了外窗框和遮挡件各自的独立调节,更为灵活耐用;当移动块上的作用力消失时,传动杆能够在伸缩件的作用下回复至与滚轮止转的状态,保证正常状态下遮挡件与外窗框始终为同步动作。

本发明可在儿童攀爬过程中使得供儿童攀爬的高度向上抬升,使得儿童无法爬出,不会出现跌落的安全隐患;且外窗框向内翻动,使得外窗框与窗框之间的空隙也不足够儿童向下掉落,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9为图8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基于人居环境和建筑设计的防护窗,包括窗框1、设于窗框上的遮挡件、可相对窗框进行翻转的外窗框3、设于外窗框上的玻璃板4、设于遮挡件上的压力感应件以及防护装置,该遮挡件包括固设于窗框上部的上支架21、固设于窗框下部的下支架22、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架固连的导向杆23、可上下动作的设于上、下支架之间的活动板24、设于活动板上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与该活动板固连的遮挡层25;其中,遮挡层25为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不锈钢板,能够支撑儿童作用在其上的压力,又能够进行卷绕;所述窗框和外窗框3均为铝合金材料,所述玻璃板4为钢化玻璃;所述压力感应件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压力传感器,其通过控制器与防护装置的动力源电连,控制器可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的plc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所述防护装置用于在压力感应件受到的压力超过限定值时驱动所述遮挡件向上移动,并驱动外窗框3向靠近窗框的位置翻动;具体的,防护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下支架内的电机51、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传递轴52、与该传递轴相连的第一滚轮53、穿设于该第一滚轮上且与该第一滚轮止转配合的传动杆54、套设于传动杆上的卷料杆55、与传动杆的另一端插接配合且止转的第二滚轮56、设于上支架上与第一滚轮相配合的第三滚轮57、与第二滚轮相配合的第四滚轮58、套设于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上的第一钢丝绳59、套设于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上的第二钢丝绳510,所述活动板与该第一钢丝绳59和第二钢丝绳510固连,所述遮挡层25下端卷绕于该卷料杆55上;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滚轮均为滑轮,钢丝绳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钢丝绳在滑轮带动下转动时,即可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传递轴固连的转轮61、与该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丝杆62、可往复动作的设于丝杆上的滑块63、设于窗框上供滑块往复动作的滑槽64、设于滑块上的限位凸部65、设于滑槽上供限位凸部穿入的开口槽66、设于滑块上的连杆67、可转动的穿设于连杆一端上的限位轴68、设于外窗框上供连杆穿入的条形槽69及设于条形槽内壁上供限位轴穿过的条形轨道610;其中,转轮为金属制成,通过焊接固连在传递轴上;滑块为金属块,其内设有螺纹孔,限位凸部穿入开口槽后可限制滑块发生转动,进而丝杆在转动时,滑块即可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滑块63侧壁上向外延伸形成两连接凸部631,两连接凸部631之间具有供连杆67端部穿入的空间,该连杆67端部通过螺栓632与两连接凸部相连;连接凸部与滑块为一体成型制成,连杆端部具有供螺栓穿过的孔,且连杆端部与螺栓可发生相对转动。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遮挡件和外窗框3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位部件;具体的,该锁位部件包括可相对传递轴来回移动的移动件71、设于移动件上的弧形槽72、设于传递轴外表面上的多个凹槽73、设于弧形槽上与该凹槽相啮合的多个凸齿74及用于驱动该移动件来回移动的气缸75,所述窗框上设有罩设于该气缸外的罩壳76;当移动件在气缸的驱动下向前移动时,凸齿卡入至凹槽内,使得传递轴与移动件止转配合,进而限制了传递轴的转动,使得外窗框和活动板无法在外力作用下手动被移回。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实现对外窗框3和遮挡件手动调节的手控部件;具体的,所述手控部件包括设于传动杆端部上的第一止转座81、可与该第一止转座止转配合的第二止转座82、作用于第二止转座上的弹簧83、设于第二止转座上的抓持件84;所述第一止转座81具有两弧形的凸部811,所述第二止转座82上具有供凸部插入的止转槽821;该下支架的一端上设有隔板,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二止转座相连,一端与隔板相抵;抓持件为固连在第二止转座端部上的金属块。

所述手控部件还包括设于传动杆上的抵触凸部91、与该抵触凸部相抵的半圆环92、与该半圆环相连并穿出至下支架外表面上的延伸臂93、固设于延伸臂端部上的移动块84、设于下支架上供延伸臂穿过的条形滑槽95及与传动杆相连的伸缩件;其中,伸缩件为弹簧,一端与传动杆相连,一端抵在隔板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