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抚装置,用于放置婴儿,并进行摇动;
第一手环,其配置在婴儿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声音;
第二手环,其配置在监护人手臂上,用于检测加速度和提供震动;
控制模块,其设置在摇抚装置上,并分别与第一手环、第二手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手环发送的加速度和声音数据信息,根据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婴儿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进入睡眠状态,则向摇抚装置发送停止摇抚指令;若未进入睡眠状态,则向摇抚装置发送摇抚指令,并根据声音数据信息判断是否进入啼哭状态;若进入啼哭状态,接收第二手环发送的加速度数据信息,判断监护人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护人未进入睡眠状态,则直接向第二手环发送震动指令;若护人进入睡眠状态,则判断啼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大于预设时间,则向第二手环发送震动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抚装置包括床体、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摇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下方并用于驱动床体左右摇动,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摇动机构下方并用于驱动摇动机构左右移动,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摇抚装置被配置为:所述摇动机构和移动机构同侧同步运动,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摇动机构移动到一侧最大幅度时,摇动机构驱动床体同一侧摇动到最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机构包括柜体、两个第一移动板、两个第二移动板、两个第一椭圆凸轮、两个第二椭圆凸轮、六个第一弹簧、六个第二弹簧和四个支撑板,所述柜体顶部开口并且在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柜体左右内壁共开设有前后两组且左右对称的四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自柜体顶部竖直延伸至底壁,所述两个第一移动板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组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移动板分别与前后两组滑动槽滑动连接并位于第一移动板上方,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之间通过三个第一弹簧相连,所述第一移动板通过三个第二弹簧与相连柜体底壁连接,所述柜体左右内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两个第一电机,所述两个第一电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椭圆凸轮与第二椭圆凸轮通过连接杆相连且同一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椭圆凸轮、第二椭圆凸轮的相位差为π/2,两个第一椭圆凸轮位于柜体前部且相位相同,两个第二椭圆凸轮位于柜体后部且相位相同,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轴承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梁上,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椭圆凸轮与第二椭圆凸轮下端分别与第二移动板抵接,所述支撑板下端通过安装孔与第一移动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竖直向上伸出并与床体连接,使床体悬置在柜体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底部四周固定有“田”字型安装架,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田”字型底架、弹性曲杆、一级减速轮、二级减速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底架的“十”字杆上,所述一级减速轮的转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底架上,所述一级减速轮和第二电机左右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套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一级减速轮相连,所述“l”型支撑杆连接在底架上,所述二级减速轮的转动轴下端转动设置在“l”型支撑杆上,所述二级减速轮顶面远离转动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一级减速轮和二级减速轮前后设置,所述一级减速轮的转动轴上端同步带与二级减速轮相连,所述弹性曲杆中间段具有呈“s”形的折弯部,所述弹性曲杆沿着底架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弹性曲杆一端与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下铰接,所述安装架与底架之间通过多个滑动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包括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中的滚轮,所述支架由两个“凵”字型折板对接连接而成,所述支架套装在底架外且滚轮滚动在底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字型底架的“十”字杆中间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田”字型安装架的“十”字杆中间下设置有与电磁铁配合的铁块,所述电磁铁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底架上,所述二级减速轮底缘突出设有磁性触头,所述“l”型支撑杆所上设有与磁性触头检测配合的磁性传感器,所述移动机构被配置为:磁性触头与磁性传感器上下位置对应时是电磁铁和铁块彼此相接时;所述摇动机构被配置为:磁性触头与磁性传感器上下位置对应时是第一椭圆凸轮和第二椭圆凸轮的长轴与地面呈45°夹角时;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向摇抚装置发送停止摇抚指令之后,在接收磁性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时,向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送停止指令,并控制电磁铁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内设置弹性弧形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婴儿摇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