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918发布日期:2020-01-14 23:3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焙设备领域中的烤箱,具体为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特别对饮食方面关注度非常高,饼干、糕点等食品由于方便食用、味道鲜美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制作糕点时需要对其进行烘烤,烤箱作为一种常用的烘烤设备,主要包括密闭箱体以及密闭箱体内设置的电加热单元。市面上常见的烤箱结构简单,很难精确控制烤箱上部和下部的温度,使得在进行多层烘焙时,难于实现烤箱内温度的均匀性,影响烘烤成品的品质;另外,这种结构的烤箱还存在温度提升缓慢的缺陷,不能保证箱内温度提升的均匀性,同时,由于烤制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并且在烤制过程中,为了防止烤箱内压力太高,需要进行换气,换气会带走相当大的热量,造成能量损失,使经济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以及背板位置设置电加热单元,同时在所述箱体的两侧侧壁以及底面上通过陶瓷均热板隔出有夹层,所述陶瓷均热板在底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风孔,并在风孔对应位置的箱体上安装有一个循环风机;所述陶瓷均热板在箱体两侧侧壁上则设置有长度与箱体深度一致、宽度与烘焙托盘间距相匹配的凸阶,所述凸阶在顶面上均匀开有出风孔,且相邻的凸阶之间设置有大于烘焙托盘高度的间隙以在烘焙时进行烘焙托盘的插入。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壳体在外侧包边,且在不锈钢壳体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层,并在所述保温材料层表面通过铝板进行封闭。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气窗,并在所述气窗内侧设置百叶式换气结构,且所述百叶式换气结构通过烤箱内的压力传感器数据作为数据参考进行控制开启和关闭。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箱体采用铰链式箱门进行闭合,并在所述箱门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层。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电加热单元均匀设置于箱体内侧侧壁以及背板上。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陶瓷均热板上对应箱体内侧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块钢结构板或者玻璃钢板进行加强,所述钢结构板或者玻璃钢板通过螺纹连接件或者耐高温胶与陶瓷均热板固连。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层在箱体两侧侧壁位置的间隙宽度优选为30~50mm。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夹层在对应出风孔平面位置设置有将夹层内热风导向出风孔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截面为弧面,且该导风板弧面在夹层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宽度为夹层宽度的1/3~1/2。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循环风机和合理的风道结构设计配合陶瓷结构的均热性能能有效保证烤箱内各个部分内的温度的均匀性,防止烤箱内局部区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烤箱的热效率,避免热量浪费,保证烤箱内的烘焙效果和烘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气窗;2、不锈钢壳体;3、保温材料层;4、封闭铝板;5、陶瓷均热板;6、出风孔;7、钢结构板;8、导风板;9、电加热单元;10、烘焙托盘;11、风道;12、烘焙腔;13、循环风机;14、元件腔;15、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带热风循环的烤箱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烤箱箱体,该烤箱箱体五面封闭,其封闭面为三层复合结构,包括外侧的不锈钢壳体2、位于不锈钢壳体2内侧的保温材料层3以及设置于保温材料层3内侧,对保温材料层3进行封闭的封闭铝板4;烤箱箱体在正面通过铰链式箱门进行闭合,并在箱门内侧同样设置有保温材料层3,另外,在烤箱箱体顶部还设置有一个气窗1用于保证压力平衡和在需要时通气,气窗1内侧设置百叶式换气结构,且该百叶式换气结构通过元件腔14内的压力传感器数据作为数据参考进行控制开启和关闭。

本实施例的烤箱箱体在两侧侧壁以及背板位置设置电加热单元9,该电加热单元9通过元件腔14中的电控元件进行控制。而在两侧侧壁的内侧则设置有陶瓷均热板5,陶瓷均热板5将箱体的烘焙腔12外侧中隔出有间隙宽度为40mm的夹层空间作为风道11,该风道11下部底面的中间位置开风孔,并在开风孔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循环风机13,陶瓷均热板5在箱体两侧侧壁设置有长度与箱体深度一致、宽度与烘焙托盘10间距相匹配的凸阶,凸阶在顶面上均匀开有出风孔6,且相邻的凸阶之间设置有大于烘焙托盘10高度的间隙以在烘焙时进行烘焙托盘10的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陶瓷均热板5上对应箱体内侧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块钢结构板7作为加强层,该钢结构板7通过耐高温胶与陶瓷均热板5固连。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11对应的夹层空间中设置有导风板8,这些导风板8通过支架设置于电加热单元9表面,并在导风面末端指向出风孔6,这些导风板8的截面为弧面,且在风道11对应的夹层空间上的投影宽度为夹层宽度的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