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393发布日期:2020-05-26 17:3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温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控温的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上使用的锅具的测温方式通常是,锅具的热量传递给陶瓷面板,陶瓷面板再传递给温度传感器,从而达到测温的目的,其过程传递速度慢,反应时间长,温度传感器和实际温度差异大,测温准确。专利201510896032.9公开了一种自动恒温锅具,对以上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实现一个温度点恒定温度,实现了有效抑制油烟产生,但是不能实现多个温度点的恒温控制。一个锅具只能控制一个温度点,不利于烹饪的智能化。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温的锅具,采用两种及以上的控温层,可实现多个温度点的控制,实现智能化的烹饪。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控温的锅具,包括锅身和锅底,其中,所述的锅底和/或锅身设有至少两种锅具材料层,至少有一种材料层为可控温的控温层。进一步地,所述的锅底和/或锅身设有至少两种控温层,每种控温层具有的温度特性不同;所述的控温层的居里温度点差值大于30度,小于100度。控温层的温度特性为:控温层在接收到电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时,随温度的变化,控温层对电磁场的吸收能力发生变化,反馈给电磁线圈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当控温层达到一个温度点时,控温层对磁场的吸收能力发生突变,电磁线圈的电信号会发生突变。检测电信号的变化判断温度的变化,进而达到控温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为软磁材料。优选地,所述的软磁材料为块状的精密合金材料。所述的精密合金材料优选为以下合金材料:合金类型合金牌号居里点铁锰合金4j5970恒弹性合金3j53110恒弹性合金3j53y110弹性合金ni44motial120恒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4130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9150非晶态软磁合金(fenico)78(sib)22150弹性合金3j53155弹性合金3j61160弹性合金3j62165精密合金4j36230精密合金4j32220优选地,所述的软磁材料为粉状材料,冷喷或熔射到锅底或锅身。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为圆形或圆环形,所述的控温层同心圆嵌套设置。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为方形或方框形,所述的控温层同中心嵌套设置。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交叉镶嵌设置。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锅底中心到锅底外侧的控温温度由低到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各控温层之间设置有间隔。进一步地,所述的锅底或锅身由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非金属材料为陶瓷或玻璃材料,所述的金属材料为430合金或304合金,所述的金属材料为多层金属层。进一步地,当锅具和锅身由金属材料组成时,所述的控温层设于金属层的外层;当锅具和锅身由非金属材料组成时,所述的控温层设于中间层或内层。所述的金属层至少设置有1到6层。优选地,所述的控温层的厚度为0.3mm~2mm。进一步地,当锅具具有单独的测温系统时,所述的控温层的直径小于50mm,大于测温电磁线圈直径。进一步地,当锅具用于电磁加热装置,锅具没有单独的测温系统时,所述的控温层的直径d1小于电磁线盘加热直径d2。进一步地,所述的d1大于1/2的d2,小于4/5的d2。当用在非电磁加热上或电磁加热有单独的测试系统时,所述的控温层的直径小于50mm,大于测温电磁线圈直径。锅体本身可以是金属材质如430,304等,也可以是陶瓷材质。当用在电磁加热上时,温控层的直径小于电磁加热装置线盘的直径。并且和线盘直径的关系密切。锅底的控温材料和金属材料在同一水平面上。工作原理:控温层和金属层受到电磁线圈发射的电磁场的影响发热,当温度达到居里点时,控温层接收磁场转化成热量的能力降低。1.有单独的测温系统,测温的电磁线圈很容易检测到信号。2.常规的电磁加热装置,恒温层到居里点时接收磁场转化成热量的能力下降,但金属层接收磁场转化成热量的能力不受影响,整体的磁场的转化能力下降,电磁线圈的电信号发生变化,从而测试锅具的温度。控温层高于居里温度点时,转化磁场的能力同控温层的温度成线性关系,从而可检测到温度,实现不同温度的控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控温的锅具,采用两种及以上软磁材料可实现两个及两个以上温度的温度控制,可实现多个温度点的控制,实现烹饪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较少控温层的用量,减低恒温锅具的成本,同时结合电路控制,可实现不同温度点的精准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温的锅具,包括锅身2和锅底1,其中,锅底1和/或锅身2设有至少两种锅具材料层,至少有一种材料层为可控温的控温层,锅底1和/或锅身2设有至少两种控温层,每种控温层具有的温度特性不同;控温层的居里温度点差值大于30度,小于100度。控温层的温度特性为:控温层在接收到电磁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时,随温度的变化,控温层对电磁场的吸收能力发生变化,反馈给电磁线圈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当控温层达到一个温度点时,控温层对磁场的吸收能力发生突变,电磁线圈的电信号会发生突变。检测电信号的变化判断温度的变化,进而达到控温的目的具体地,控温层为软磁材料,软磁材料为粉状材料,冷喷或熔射到锅底1或锅身2。软磁材料为精密合金材料,精密合金材料优选为以下合金材料:合金类型合金牌号居里点铁锰合金4j5970恒弹性合金3j53110恒弹性合金3j53y110弹性合金ni44motial120恒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4130弹性合金3j58130弹性合金3j59150非晶态软磁合金(fenico)78(sib)22150弹性合金3j53155弹性合金3j61160弹性合金3j62165精密合金4j36230精密合金4j32220另外,如图2所示,控温层设置有三层,分别为第一控温层301,第二控温层302和第三控温层303,第一控温层301为圆形,第二控温层302和第三控温层303为圆环形,三层控温层同心圆嵌套设置,各控温层之间设置有间隔;控温层锅底1中心到锅底1外侧的控温温度由低到高设置。其中,锅底1或锅身2由非金属材料组成,非金属材料为陶瓷或玻璃材料,控温层设于中间层或内层。另外,控温层的厚度为0.3mm~2mm。在本实施例中,当锅具具有单独的测温系统时,控温层的直径小于50mm,大于测温电磁线圈直径。当锅具用于电磁加热装置,锅具没有单独的测温系统时,所述的控温层的直径d1小于电磁线盘加热直径d2,并且d1大于1/2的d2,小于4/5的d2。当用在电磁加热上时,温控层的直径小于电磁加热装置线盘的直径,并且和线盘直径的关系密切,锅底1的控温材料和金属材料在同一水平面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锅底1和/或锅身2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为多层金属层4,至少有1-6层;金属材料为430合金或304合金,控温层设于金属层4的外层。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控温层共设有四层,分别为第一控温层304、第二控温层305、第三控温层306和第四控温层307,第一控温层304为方形,第二控温层305至第四控温层307为方框形,四层控温层同中心嵌套设置,且第一控温层304与第三控温层306的除了形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第二控温层305与第四控层307温也是除了形状不同其余均相同。各控温层之间也设有间隔。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控温层共设有两种,第一控温层308和第二控温层309,两种控温层呈扇形结构交叉镶嵌设置,除此之外,控温层还可以由其他的图形设置。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