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013发布日期:2020-01-15 00:57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窄边设计带来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多的产品呈现出窄边设计的趋势,窄边设计将成为铝合金门窗设计的一种趋势,通过窄边带来的通透性满足人们对景物的视觉观赏。如图8所示,现有的窗户扇料的截面宽度较大,不仅使得窗架边框的可视面宽度大大增加,也限制了窗户的窄边设计的实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有效缩小窗户的可视面宽度的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用于解决现有的窗户扇料截面宽度较大导致的窗架边框的可视面宽度大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窗户扇料,所述扇料主体为一体成型的“l”型型材,包括:外扇料和内扇料;

所述外扇料和所述内扇料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外扇料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扇料的厚度;

所述外扇料的第一边沿设置有延伸段,且所述延伸段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限位卡子,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一边为所述外扇料与所述内扇料的连接边的对边;

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外扇料的第二边以及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共同构成玻璃限位卡槽,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二边为所述外扇料第一边的邻边,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为所述内扇料与所述外扇料的连接边;

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与所述内扇料的第二边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胶槽,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为所述外扇料第一边的另一条邻边,所述内扇料的第二边为与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中与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同侧的邻边。

优选地,所述扇料主体的厚度为36mm至46mm。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全景窗,包括:窗体边框和若干个扇料框;

所述扇料框为通过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窗户扇料拼接而成的矩形框,且均装配于所述窗体边框中,通过滑轮机构与所述窗体边框活动连接;

所述扇料框与所述扇料框之间通过铰链合页连接;

所述窗体边框的第一侧边通过铰链和第一扇料框合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扇料框为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扇料框。

优选地,所述滑轮机构具体包括:滑轮和滑轮导轨;

所述滑轮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窗体边框的上边框和下边框;

所述滑轮分别装配于各个所述扇料框的顶部扇料和底部扇料,用于与所述滑轮导轨相配合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窗体边框还设置有排水机构;

所述排水机构设置于所述窗体边框的下边框中,包括进水孔、导流通道和排水孔;

所述导流通道设置于所述下边框的中空内腔里,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孔和所述排水孔;

所述进水孔设置于所述下边框的顶面,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下边框靠近室外的一侧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全景窗在关闭状态下,所述扇料框与所述扇料框的可视面的宽度为77mm~87mm。

优选地,所述折叠式全景窗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窗体边框与所述扇料框的可视面的宽度为69mm~79m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窗户扇料,所述扇料主体为一体成型的“l”型型材,包括:外扇料和内扇料;所述外扇料和所述内扇料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外扇料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扇料的厚度;所述外扇料的第一边沿设置有延伸段,且所述延伸段的内侧设置有玻璃限位卡子,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一边为所述外扇料与所述内扇料的连接边的对边;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外扇料的第二边以及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共同构成玻璃限位卡槽,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二边为所述外扇料第一边的邻边,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为所述内扇料与所述外扇料的连接边;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与所述内扇料的第二边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胶槽,其中,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为所述外扇料第一边的另一条邻边,所述内扇料的第二边为与所述内扇料的第一边中与所述外扇料的第三边同侧的邻边。

本申请提供的窗户扇料通过类长条型的截面构造,压缩扇料的横向宽度,解决了现有的窗户扇料结构的截面宽度大导致的窗架边框的可视面宽度大,限制窗户的窄边应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窗户扇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半开启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全开启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的排水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折叠窗型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外扇料;2、内扇料;3、延伸段;4、密封胶槽;41、密封胶条;5、玻璃;6、窗体边框;7、扇料框;8、铰链;9、滑轮;10、进水孔;11、排水孔;12、执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用于解决现有的窗户扇料截面宽度较大导致的窗架边框的可视面宽度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窗户扇料的一个实施例,扇料主体为一体成型的“l”型型材,包括:外扇料1和内扇料2。

外扇料1和内扇料2的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且外扇料1的厚度小于内扇料2的厚度。

外扇料1的第一边沿设置有延伸段3,且延伸段3的内侧设置有玻璃5限位卡子。

其中,外扇料1的第一边为外扇料1与内扇料2的连接边的对边。

延伸段3与外扇料1的第二边以及内扇料2的第一边共同构成玻璃5限位卡槽。

其中,外扇料1的第二边为外扇料1第一边的邻边,内扇料2的第一边为内扇料2与外扇料1的连接边。

外扇料1的第三边与内扇料2的第二边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胶槽4,用于固定密封胶条41。

其中,外扇料1的第三边为外扇料1第一边的另一条邻边,内扇料2的第二边为与内扇料2的第一边中与外扇料1的第三边同侧的邻边。

更具体地,扇料主体的厚度为36mm至46mm。

本申请提供的窗户扇料通过类长条型的截面构造,扇料结构更扁平,从而更好地压缩扇料的横向宽度,解决了现有的窗户扇料结构的截面宽度大导致的窗架边框的可视面宽度大,限制窗户的窄边应用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窗户扇料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下面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叠式全景窗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全景窗,包括:窗体边框6和若干个扇料框7;

扇料框7为通过如本申请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窗户扇料拼接而成的矩形框,且均装配于窗体边框6中,通过滑轮9机构与窗体边框6活动连接;

扇料框7与扇料框7之间通过铰链8合页连接;

窗体边框6的第一侧边通过铰链8和第一扇料框7合页连接,其中,第一扇料框7为与第一侧边相邻的扇料框7。

从图3至图5可知,本实施例的折叠窗的窗体边框6和扇料框7之间以及扇料框7和扇料框7是通过铰链8交替地设置在窗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构成锯齿型的可折叠窗体。

更具体地,滑轮9机构具体包括:滑轮9和滑轮9导轨;

滑轮9导轨分别设置于窗体边框6的上边框和下边框;

滑轮9分别装配于各个扇料框7的顶部扇料和底部扇料,用于与滑轮9导轨相配合活动连接。

更具体地,窗体边框6还设置有排水机构;

排水机构设置于窗体边框6的下边框中,包括进水孔10、导流通道和排水孔11;

导流通道设置于下边框的中空内腔里,用于连通进水孔10和排水孔11;

进水孔10设置于下边框的顶面,排水孔11设置于下边框靠近室外的一侧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实施例的带有排水机构的下边框,可以将窗体下边框的积水从下边框的进水孔10,通过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导流通道流向排水孔11,并排出到室外,避免了积水残留在窗体边框6上,解决了窗体边框6容易积水的技术问题。

更具体地,折叠式全景窗在关闭状态下,扇料框7与扇料框7的可视面的宽度为77mm~87mm。

更具体地,折叠式全景窗在关闭状态下,窗体边框6与扇料框7的可视面的宽度为69mm~79mm。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窗户扇料及折叠式全景窗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