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737发布日期:2020-08-07 17:4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



背景技术: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由于吸尘器的自动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减轻了人员的清洁负担,净化了生活环境,但传统的吸尘器及其尘筒体结构存在诸多不足,吸尘器本身操作繁琐,不能够高效的负压吸尘,吸尘器的尘筒体结构单一,不能够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多层次彻底处理,大颗粒过滤、离心筛除、静电吸附和深层过滤的灰尘处理方式更无从谈起,灰尘的处理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即使拥有了一些静电除尘结构辅助处理,但不可以对静电除尘原件进行及时清洁,吸尘器及其尘筒体结构在运转时不能够进行一套完整的吸尘与多重灰尘处理操作,无法保证灰尘处理的彻底性,清洁使用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各部件不便于拆卸维护更换,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操作简单,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吸尘与多重灰尘处理操作,保证灰尘处理的彻底性,满足清洁使用需求,便于各部件的拆卸维护更换,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包括尘筒体、过滤处理结构、离心处理结构、静电除尘结构和清洁结构;

尘筒体:所述尘筒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安装槽,尘筒体的前端设有灰尘进口;

过滤处理结构:所述过滤处理结构设置于尘筒体的上端前侧,且与尘筒体前端的灰尘进口相通;

离心处理结构:所述离心处理结构设置于尘筒体的壁体内中部,离心处理结构的进尘口通过风道与过滤处理结构的出尘口相连;

静电除尘结构:所述静电除尘结构设置于尘筒体的内部后侧,且与安装槽配合安装,离心处理结构上端的出尘口通过输风通道与静电除尘结构上端的进尘口相连;

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设置于静电除尘结构的内部后壁,且与静电除尘结构配合安装;

其中:还包括后侧安装槽、风机、高效过滤网、后封盖、出风口和控制开关组,所述后侧安装槽设置于尘筒体的后侧,风机设置于后侧安装槽的内部底端,风机的进尘管贯穿静电除尘结构的内部底端,高效过滤网设置于后侧安装槽中部的安装框板上,高效过滤网的宽度与后侧安装槽的横向深度一致,后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尘筒体的后侧,且与后侧安装槽对应设置,出风口设置于后封盖的壁体上端,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尘筒体的上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操作简单,高效的负压吸尘,能够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大颗粒过滤、离心筛除、静电吸附和深层过滤,保证了灰尘的处理质量,并可以对静电除尘原件进行及时清洁,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吸尘与多重灰尘处理操作,保证灰尘处理的彻底性,满足清洁使用需求,便于各部件的拆卸维护更换,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处理结构包括圆形槽、圆环板和滤尘筒,所述圆形槽设置于尘筒体的上端前侧,圆形槽与尘筒体前端的灰尘进口相通,圆环板设置于圆形槽的中部,且位于尘筒体前端灰尘进口的下方,滤尘筒外弧壁上端的插板与圆环板上端的插口插接,实现大颗粒灰尘的过滤处理,便于拆卸维护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处理结构包括电机、第一除尘腔、旋转轴和旋转片,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槽的内部底端,第一除尘腔设置于尘筒体的壁体中部,第一除尘腔的底端为开口结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尘筒体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除尘腔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与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片均匀设置于旋转轴的外弧面上,第一除尘腔的进尘口通过风道与圆形槽的出尘口相连,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高效的离心灰尘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除尘结构包括第二除尘腔、支柱、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第二除尘腔设置于尘筒体的壁体中部,第二除尘腔的底端为开口结构,且位于第一除尘腔的后侧,风机的进尘管贯穿第二除尘腔的内部底端,支柱对称设置于第二除尘腔的前后内壁上,阴极板和阳极板的外侧壁均与两个对应的支柱内侧端头固定连接,阴极板和阳极板对应设置,第一除尘腔上端的出尘口通过输风通道与第二除尘腔上端的进尘口相连,阴极板和阳极板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组电连接,实现高效的静电吸附除尘。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直线电机、圆柱和刷毛,所述直线电机设置于第二除尘腔的后壁上,圆柱设置于直线电机动子座的侧壁上,刷毛设置于圆柱的外弧壁上,且与阳极板的外表面接触,直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能够对静电除尘元件进行及时清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尘箱、侧盖、进尘连接管头、万向轮上盖和缓流板,所述集尘箱设置于尘筒体的底端,集尘箱的上端和后端均为开口结构,集尘箱分别与第一除尘腔和第二除尘腔底端的开口相通,侧盖通过螺栓安装于集尘箱后侧的开口处,进尘连接管头设置于尘筒体前端的灰尘进口处,万向轮均匀设置于尘筒体的底端,上盖通过螺栓与尘筒体的上端连接,且与安装槽对应设置,缓流板均匀交错设置于输风通道的内部,能够快速与外部管道相连,并能够适宜移动,收集的灰尘拥有专门的存储场所,适当降低气体流动速度来保证除尘质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封盖和推拉凸块,所述封盖的后侧插块与尘筒体上端槽口壁的插口插接,且与圆形槽对应设置,推拉凸块设置于封盖的上端,便于拆卸,从而更方便人员对内部器件的维护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风机运转,风机的叶轮在风机的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灰尘经过地刷通道、地刷的软喉管、进尘连接管头和尘筒体前端的灰尘进口输入至圆形槽内,通过滤尘筒实现第一层灰尘过滤处理,之后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风道输送至第一除尘腔内,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轴和旋转片高速旋转,含尘气体做旋转运动,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在离心力、重力和第一除尘腔内壁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除尘腔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内,过滤后的气体自下而上旋流,通过输风通道输送至第二除尘腔内,操作简单,高效的负压吸尘,能够对吸入的灰尘进行大颗粒过滤和离心筛除,保证了灰尘的处理质量。

2、在输风通道中经过均匀交错缓流板不断改变流动方向和承受适量阻力来降缓流速,保证后续静电吸附的彻底性,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阴极板和阳极板通电,形成高压静电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板的表面放电而沉积,从而实现高效的静电除尘,吸尘完毕后,阴极板和阳极板通电断电,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除尘腔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内,残留在阳极板的灰尘,为保证阳极板的正常运转,直线电机运转,直线电机的动子座带动圆柱和刷毛往复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刷毛刮刷阳极板的内侧面清尘,经过静电除尘后的气体通过风机的进尘管输入,经风机的出尘管排出至后侧安装槽内,经高效过滤网进一步深层过滤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做到适度缓流来保证除尘质量,高效的静电除尘、及时的器件清洁和深层次的气体过滤,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吸尘与多重灰尘处理操作,保证灰尘处理的彻底性,满足清洁使用需求,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3、由于封盖的后侧插块与尘筒体上端槽口壁的插口插接,滤尘筒外弧壁上端的插板与圆环板上端的插口插接,后封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尘筒体的后侧,便于对滤尘筒和高效过滤网进行维护及更换,后封盖固定后,由于高效过滤网的宽度与安装槽的横向深度一致,高效过滤网与后封盖紧密接触,不会造成气体未经过滤直接从缝隙漏走的情况,由于侧盖通过螺栓安装于集尘箱后侧的开口处,定期打开侧盖,实现对集尘箱内灰尘集中处理,便于各部件的拆卸维护更换,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处理结构内部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尘筒体、2安装槽、3过滤处理结构、31圆形槽、32圆环板、33滤尘筒、4离心处理结构、41电机、42第一除尘腔、43旋转轴、44旋转片、5风道、6静电除尘结构、61第二除尘腔、62支柱、63阴极板、64阳极板、7清洁结构、71直线电机、72圆柱、73刷毛、8输风通道、9后侧安装槽、10风机、11高效过滤网、12后封盖、13出风口、14集尘箱、15侧盖、16控制开关组、17封盖、18推拉凸块、19进尘连接管头、20万向轮、21上盖、22缓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灰尘处理功能的吸尘器尘筒体,包括尘筒体1、过滤处理结构3、离心处理结构4、静电除尘结构6和清洁结构7;

尘筒体1:尘筒体1提供内部结构的安装,尘筒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提供内部设备的安装场所,尘筒体1的前端设有灰尘进口,实现含尘气体的输入;

过滤处理结构3:过滤处理结构3设置于尘筒体1的上端前侧,且与尘筒体1前端的灰尘进口相通,过滤处理结构3包括圆形槽31、圆环板32和滤尘筒33,圆形槽31设置于尘筒体1的上端前侧,圆形槽31与尘筒体1前端的灰尘进口相通,圆环板32设置于圆形槽31的中部,且位于尘筒体1前端灰尘进口的下方,滤尘筒33外弧壁上端的插板与圆环板32上端的插口插接,灰尘气体输入至圆形槽31内,通过滤尘筒33实现第一层灰尘过滤处理,由于滤尘筒33外弧壁上端的插板与圆环板32上端的插口插接,便于拆卸维护更换;

离心处理结构4:离心处理结构4设置于尘筒体1的壁体内中部,离心处理结构4的进尘口通过风道5与过滤处理结构3的出尘口相连,离心处理结构4包括电机41、第一除尘腔42、旋转轴43和旋转片44,电机41设置于安装槽2的内部底端,第一除尘腔42设置于尘筒体1的壁体中部,第一除尘腔42的底端为开口结构,电机41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尘筒体1转动连接,电机41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除尘腔42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与旋转轴43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片44均匀设置于旋转轴43的外弧面上,第一除尘腔42的进尘口通过风道5与圆形槽31的出尘口相连,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轴43和旋转片44高速旋转,含尘气体做旋转运动,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在离心力、重力和第一除尘腔42内壁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除尘腔42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14内,过滤后的气体自下而上运动;

静电除尘结构6:静电除尘结构6设置于尘筒体1的内部后侧,且与安装槽2配合安装,离心处理结构4上端的出尘口通过输风通道8与静电除尘结构6上端的进尘口相连,静电除尘结构6包括第二除尘腔61、支柱62、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第二除尘腔61设置于尘筒体1的壁体中部,第二除尘腔61的底端为开口结构,且位于第一除尘腔42的后侧,风机10的进尘管贯穿第二除尘腔61的内部底端,支柱62对称设置于第二除尘腔61的前后内壁上,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的外侧壁均与两个对应的支柱62内侧端头固定连接,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对应设置,第一除尘腔42上端的出尘口通过输风通道8与第二除尘腔61上端的进尘口相连,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通电,形成高压静电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板64的表面放电而沉积,从而实现高效的静电除尘,吸尘完毕后,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通电断电,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除尘腔61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14内;

清洁结构7:清洁结构7设置于静电除尘结构6的内部后壁,且与静电除尘结构6配合安装,清洁结构7包括直线电机71、圆柱72和刷毛73,直线电机71设置于第二除尘腔61的后壁上,圆柱72设置于直线电机71动子座的侧壁上,刷毛73设置于圆柱72的外弧壁上,且与阳极板64的外表面接触,残留在阳极板64的灰尘,为保证阳极板64的正常运转,直线电机71运转,直线电机71的动子座带动圆柱72和刷毛73往复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刷毛73刮刷阳极板64的内侧面清尘;

其中:还包括后侧安装槽9、风机10、高效过滤网11、后封盖12、出风口13和控制开关组16,后侧安装槽9提供安装场所,风机10的叶轮在风机10的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10,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负压吸尘,高效过滤网11实现最后更深层的过滤,后封盖12实现后侧安装槽9的封口,便于拆卸维护,出风口13实现处理过滤后气体的排出,控制开关组16调控各结构的正常运转,后侧安装槽9设置于尘筒体1的后侧,风机10设置于后侧安装槽9的内部底端,风机10的进尘管贯穿静电除尘结构6的内部底端,高效过滤网11设置于后侧安装槽9中部的安装框板上,高效过滤网11的宽度与后侧安装槽9的横向深度一致,后封盖12通过螺栓安装在尘筒体1的后侧,且与后侧安装槽9对应设置,出风口13设置于后封盖12的壁体上端,控制开关组16设置于尘筒体1的上端,控制开关组1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风机10、电机41和直线电机71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6的输出端,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组16电连接。

其中:还包括集尘箱14、侧盖15、进尘连接管头19、万向轮20、上盖21和缓流板22,集尘箱14实现处理后的灰尘存储,侧盖15便于拆卸清洁,将地刷的软喉管与进尘连接管头19螺纹连接,万向轮20保证筒体的正常移动,集尘箱14设置于尘筒体1的底端,集尘箱14的上端和后端均为开口结构,集尘箱14分别与第一除尘腔42和第二除尘腔61底端的开口相通,侧盖15通过螺栓安装于集尘箱14后侧的开口处,进尘连接管头19设置于尘筒体1前端的灰尘进口处,万向轮20均匀设置于尘筒体1的底端,上盖21通过螺栓与尘筒体1的上端连接,且与安装槽2对应设置,便于拆卸维护内部设备,缓流板22均匀交错设置于输风通道8的内部,缓流板22起到适当的气体缓流,保证除尘的彻底性。

其中:还包括封盖17和推拉凸块18,封盖17的后侧插块与尘筒体1上端槽口壁的插口插接,且与圆形槽31对应设置,推拉凸块18设置于封盖17的上端,由于封盖17的后侧插块与尘筒体1上端槽口壁的插口插接,推动推拉凸块18分离封盖17,便于对内部设备更换维护。

在使用时:将地刷的软喉管与进尘连接管头19螺纹连接,在万向轮20的作用下,将尘筒体1整体移动至吸尘除尘区域,通过控制开关组16调控,风机10运转,风机10的叶轮在风机10的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10,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灰尘经过地刷通道、地刷的软喉管、进尘连接管头19和尘筒体1前端的灰尘进口输入至圆形槽31内,通过滤尘筒33实现第一层灰尘过滤处理,之后过滤后的气体通过风道5输送至第一除尘腔42内,电机41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旋转轴43和旋转片44高速旋转,含尘气体做旋转运动,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在离心力、重力和第一除尘腔42内壁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除尘腔42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14内,过滤后的气体自下而上旋流,通过输风通道8输送至第二除尘腔61内,在输风通道8中经过均匀交错缓流板22不断改变流动方向和承受适量阻力来降缓流速,保证后续静电吸附的彻底性,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通电,形成高压静电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板64的表面放电而沉积,从而实现高效的静电除尘,吸尘完毕后,阴极板63和阳极板64通电断电,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除尘腔61底端的开口掉落至集尘箱14内,残留在阳极板64的灰尘,为保证阳极板64的正常运转,直线电机71运转,直线电机71的动子座带动圆柱72和刷毛73往复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刷毛73刮刷阳极板64的内侧面清尘,经过静电除尘后的气体通过风机10的进尘管输入,经风机10的出尘管排出至后侧安装槽9内,经高效过滤网11进一步深层过滤后通过出风口13排出,进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吸尘与多重灰尘处理操作,保证灰尘处理的彻底性,满足清洁使用需求,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由于封盖17的后侧插块与尘筒体1上端槽口壁的插口插接,滤尘筒33外弧壁上端的插板与圆环板32上端的插口插接,后封盖12通过螺栓安装在尘筒体1的后侧,便于对滤尘筒33和高效过滤网11进行维护及更换,后封盖12固定后,由于高效过滤网11的宽度与后侧安装槽9的横向深度一致,高效过滤网11与后封盖12紧密接触,不会造成气体未经过滤直接从缝隙漏走的情况,由于侧盖15通过螺栓安装于集尘箱14后侧的开口处,定期打开侧盖15,实现对集尘箱14内灰尘集中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开关组16控制阴极板63、阳极板64、风机10、电机41和直线电机71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阴极板63、阳极板64、风机10、电机41和直线电机71均为现有技术中吸尘除尘设备常用的原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