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503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5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



背景技术:

蒸汽烤箱是一种可保持食物水分及养分的烘烤设备,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有的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有风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现有的蒸汽烤箱在使用过程中,冷凝腔中由蒸汽冷凝成水珠大部分被滞留在冷凝腔中,长久以往,易滋生细菌,且随着水珠滞留量的增加,会影响将冷凝罩的冷凝效果,甚至,会导致水珠被流向风道中而向机体外喷射,污染使用环境。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是提供使水分可以直接循环利用的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烤箱的冷凝结构,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有风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冷凝腔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冷凝腔的第二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冷凝腔中由蒸汽冷凝成水珠大部分可自动由蒸汽进口所收集,避免被滞留在冷凝腔中。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蒸汽进口为设置在冷凝腔的第二端上的凹槽,凹槽自冷凝腔内部穿过冷凝腔的侧壁向冷凝腔外部延伸设置。

冷凝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壁与冷凝腔的底部之间通过弧形板圆滑连接。

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凝腔的第一端上,冷凝腔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设置有阻隔唇,阻隔唇绕着蒸汽出口的周边环形设置。

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凝腔的第一端上,冷凝腔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且介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之间设置有阻隔板。

所述阻隔板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

蒸汽出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腔的第一端的侧壁上,冷凝腔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且介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之间向冷凝腔内部延伸设置有阻隔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整体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冷凝罩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冷凝罩另一视角下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冷凝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给水箱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中给水箱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实施例中给水箱的整体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蒸汽烤箱包括烤箱主体,烤箱主体包括外壳13、门组件14和设置于外壳13内的内壳,内壳内设置有内胆11,内胆11具有用于烹饪食物的内腔111。

蒸汽烤箱设置有冷凝结构和风道5结构,结合附图5至附图10所示,内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冷凝罩3,冷凝罩3与烤箱主体(更具体地说是内壳)之间形成风道5。

冷凝罩3形成有冷凝腔31,冷凝罩3设置有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蒸汽进口32与内胆11内部(也即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33与风道5连通。

冷凝腔31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蒸汽进口32设置在冷凝腔31的第二端上。因此,当蒸汽在冷凝腔31中冷凝成水珠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聚集到蒸汽进口32中,可通过蒸汽进口32回流到内胆11的内腔111内。

蒸汽进口32为设置在冷凝腔31的第二端上的凹槽,凹槽自冷凝腔31内部穿过冷凝腔31的侧壁向冷凝腔31外部延伸设置。所述内胆11的后上端设置有蒸汽排出口12,蒸汽排出口12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进口32连通,蒸汽排出口12的位置低于蒸汽进口32,以使蒸汽凝结成水珠更容易由蒸汽进口32回流到内胆11的内腔111内。

而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在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设置有阻隔唇34,阻隔唇34绕着蒸汽出口33的周边环形设置,由此,一方面阻隔唇34阻断了蒸汽凝结成水珠向蒸汽出口33流出,另一方面,增加了蒸汽自蒸汽进口32向蒸汽出口33的路程,增加蒸汽在冷凝器冷凝滞留的时间以提高冷凝效果。当然,作为本结构的一种变形,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在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且介于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之间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可以为一整块平板,也可以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无论是平板还是圆弧板,均起到上述阻隔唇34的相同的作用,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采用阻隔板的结构在附图中未画出。当然,作为本结构的一种变形,所述蒸汽出口33也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而同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且介于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之间向冷凝腔31内部延伸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可以为一整块平板,也可以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同样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采用阻隔板的结构在附图中未画出。

所述风道5的一端为排气口51,在风道5远离排气口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以向风道5吹入气体的排风机6,排风机6一方面起到增加风道5蒸汽的流速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凝罩3在面向烤箱主体的外壁对应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有挡风板35,具体而言,所述挡风板35介于排风机6和蒸汽出口33之间设置,或者所述挡风板35绕着蒸汽出口33的周边环形设置,或者所述挡风板35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如果没有设置挡风板35,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31冷凝的蒸汽无法进入风道5中而被逆吹至冷凝腔31中,影响冷凝腔31气体的顺畅流动,而且,设置了挡风板35之后,从来自蒸汽出口33的气体可被引流到风道5的中间位置,能充分被风道5的流体夹持而行,能充分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51的气体温度不高而实现安全排放。

在风道5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风道5被顺次分为进入段52、扩散段53和排出段54;在垂直于风道5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横向上,风道5在进入段52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6;扩散段53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所述蒸汽出口33处于扩散段53中;排出段54呈扁平状。通过风道5的形状特定设置,能实现流体在风道5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31冷凝的蒸汽或气体的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51的气体温度不高而实现安全排放。

所述烤箱主体面向冷凝罩3的面为平面;由于所述冷凝腔31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冷凝腔31的底部和烤箱主体共同构成了所述扩散段53的靠近进入段52的一端。冷凝罩3在排出段54中与所述烤箱主体面向冷凝罩3的面大致平行;冷凝罩3通过圆弧形36连接冷凝罩3的排出段54和冷凝腔31的底部。冷凝腔31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壁与冷凝腔31的底部之间通过弧形板37圆滑连接而形成呈喇叭口的风道5之进入段52。在垂直于风道5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纵向上,风道5的第二端的纵向尺寸小于风道5的第一端的纵向尺寸,风道5的第二端和风道5的第一端之间通过过渡段38过渡连接。

内壳和外壳13之间设置有供水组件,内胆11和内壳之间设置有用以加热内胆11之内腔111的加热装置71以烘烤食材,内胆11与供水组件之间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以产生蒸汽蒸煮食材。具体而说,供水组件包括储水箱81和给水箱9,储水箱81设置于内壳的上端面且位于冷凝罩3的一侧,给水箱9设置于内壳的后下端和外壳13之间的位置;给水箱9具有储水腔且设置有进水孔91和出水孔92,进水孔91通过连接有水泵82的管线而与储水箱81连通,出水孔92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为其输送水。由于给水箱9是连接蒸汽发生装置的,有时会发生蒸汽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回流到给水箱9,导致给水箱9的水温升高而产生水水垢,通过设置储水箱81和给水箱9,可让冷水由储水箱81储存,当要使用蒸汽烤箱蒸烤食物时,才通过管道将冷水向给水箱9输送,减少导致给水箱9的水温升高而产生水水垢的可能。

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加热盆83和加热组件84,加热盆83形成于所述内腔111内底部以承放给水箱9的给水,加热组件84设置于内壳上方而处于加热盆83的下方用以加热所述加热盆83使其上的给水以形成蒸汽。

所述水泵82由一控制装置所控制,储水腔还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93,液位检测装置93检测储水腔液体的液位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以控制水泵82开启或关闭。当在使用过程中,储水腔的水量不足或到达设定位置时,液位检测装置93实时将所检测到信号发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发生出指令控制水泵82开启向储水腔注水。

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给水箱9包括有一用以封盖所述储水箱81的盖板94,所述进水孔91开设在盖板94上,所述出水孔92设置在储水腔的侧壁底部。

当给水箱9内没有水,而蒸汽回流到给水箱9时,由于整个供水组件大致为密封的,由此,蒸汽的回流会使给水箱9内的压力增加,如果没有泄压的开口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蒸汽烤箱在使用时,一般是安装在厨柜的内部,不方便让泄压的开口开设在蒸汽烤箱的壁面向外排,所以,在所述盖板94上还设置气压平衡口95;所述冷凝罩3在形成风道5的侧壁上开设有侧孔39,侧孔39通过管道与气压平衡口95连通,整个回路气压平衡,避免事故的发生。

给水箱9具有一储水腔,给水箱9设置有进水孔91和出水孔92,进水孔91通过管道连接水源(也可以连接储水箱81),出水孔92通过管道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为其输送水。所述给水箱9设置有将储水腔分隔分两部分的分隔板96,分隔板96与储水腔底部接触的一端开设有使储水腔被分隔板96所隔开两部分相连通的开孔97。所述进水孔91和气压平衡口95设置于分隔板96的一侧,而出水孔92设置于分隔板96的另一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