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725发布日期:2020-09-08 14:2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地面、以及各种家具、设备的表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固体颗粒物、液体、液体污渍等污染,针对固体污染,可使用干式吸尘器对其进行清洁处理,但其无法清洁液体或液体干涸后的污渍;这时候需要专门针对此类污渍的表面清洁器进行处理清洁,该表面清洁器的工作原理类似干式吸尘器,主机风机产生负压气流,通过特定的吸嘴从待清洁表面抽取液体污渍,污液随气流移动制气液分离器,液体被分离收集进储污室,相对干燥的气体进入风机正常循环,同时吸嘴在吸取前能够向液体或干涸污渍添加清水或者清洁液,从而有效稀释和软化污渍,有助于后续抽取清洁。

现有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主机和操作手柄,净水箱和污水箱都处于主机上,清洁液喷嘴和污液抽取吸嘴均设置在操作手柄上且分别通过清洁液软管和风管与主机连接,清洁液水箱的液体依靠电动水泵输送至操作手柄;该类液体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上的两个吸嘴通过各自的管路分别与主机上的两个动力源相连,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使用能耗也高,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该操作手柄,该操作手柄上设置有储液箱,有效节省了连接操作手柄和主机的液体软管;同时,该储液箱通过主机上的抽吸源分流的气流驱动工作实现喷液,从而省去了的现有设备中的电动水泵,简化了表面清洁器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作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包括:

手柄主体,包括抽吸出口、污渍吸口、驱动吸口、形成于抽吸出口与污渍吸口之间的第一抽吸路径、以及形成于抽吸出口与驱动吸口之间的第二抽吸路径,其中,所述抽吸出口用于与抽吸源相连;

风动组件,其安装在驱动吸口上或者第二抽吸路径内,包括风动叶轮,该风动叶轮在抽吸源工作形成的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储液箱,其连接在手柄主体上;

液体喷嘴,该液体喷嘴可选择的设置在手柄主体上或者储液箱上;

液体泵,其至少部分伸入储液箱内且伸入的部分上具有进液口,该液体泵还具有出液口,该液体泵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从动叶轮,该从动叶轮与风动叶轮联动连接,该从动叶轮在风动叶轮的联动下转动以使得储液箱内的液体由进液口流入并从出液口流出;

其中,所述出液口与液体喷嘴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通路径;

控制阀组件,其设置在液体流通路径上,通过控制液体流通路径的通、断以控制液体喷嘴是否喷射液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可拆卸连接在手柄主体的下侧面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的前端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储液箱的上侧面设置有弹性锁扣,所述储液箱通过固定扣和弹性锁扣的安装在手柄主体上,对应的,该手柄主体上设置有固定扣和弹性锁扣相接合的配合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动组件包括风动外壳、以及可转动设置在风动组件内的风动叶轮,该风动外壳为开口朝上的薄壳体结构,该风动外壳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气流吹向风动叶轮的进气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动组件接合设置在驱动吸口内且该驱动吸口与风动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吸口密封圈。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动外壳的周壁对应进气口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卡扣;

所述储液箱的上侧面上设置有风动组件安装座,该风动组件安装座具有嵌置槽,该嵌置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旋转卡扣相配合的旋转槽;

所述风动外壳嵌置在嵌置槽内且所述旋转卡扣旋转卡接在旋转槽内,以实现风动组件与储液箱的固定连接,同时,该风动外壳上的进气口至少部分露出于嵌置槽外。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泵整个固定安装在储液箱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动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吸路径内,该风动外壳的周壁与第二抽吸路径的周壁密封配合且该第二抽吸路径的周壁上设置有与风动外壳上的进气口相连通配合的连通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泵也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吸路径内并位于风动组件的下方,该液体泵的下端部嵌置入储液箱内,该进液口位于液体泵的下端部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动叶轮与从动叶轮之间通过联动组件相连实现联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动棘齿离合器、以及能够与主动棘齿离合器相啮合的从动棘齿离合器,该主动棘齿离合器与风动叶轮相连,该从动棘齿离合器与从动叶轮相连。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阀组件还包括阀体、释放扳机、阀杆、上阀体密封圈和下阀体密封圈,其中,所述阀体串接在液体流通路径上,所述阀体包括阀体进口、阀体出口、以及连接阀体进口和阀体出口的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包括与阀体进口相连的宽通道、以及与宽通道相连的且呈竖直穿过阀体上端的窄通道,该阀体出口设置在窄通道的中部;

所述阀杆竖向可滑移的设置在窄通道内,所述下阀体密封圈套设在阀杆上且位于宽通道内,所述上阀体密封圈套设在阀杆上且位于阀体出口的上方;

所述释放扳机设置在手柄主体上,通过按压所述释放扳机能够跷动所述阀杆竖向运动,该阀体在竖向运动过程中,所述上阀体密封圈始终位于阀体进口的上方,所述下阀体密封圈能够在开启或者封闭窄通道的状态之间变化。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和/或释放扳机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与手柄主体一体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箱与手柄主体的一体件由左、右半壳对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柄主体上设置储液箱,有效节省了连接操作手柄和主机的液体软管;同时,该储液箱通过主机上的抽吸源分流的气流驱动工作实现喷液,从而省去了的现有设备中的电动水泵,简化了表面清洁器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作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操作手柄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作手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手柄主体的下侧面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手柄主体;11、污渍吸口;12、驱动吸口;13、抽吸出口;14、第一抽吸路径;15、第二抽吸路径;2、储液箱;21、液体喷嘴;22、风动组件安装座;221、嵌置槽;23、固定扣;24、弹性锁扣;3、风动组件;31、风动外壳;311、旋转卡扣;312、进气口;32、风动叶轮;4、液体泵;41、进液口;42、出液口;43、从动叶轮;5、控制阀组件;51、阀体;511、阀体进口;512、阀体出口;513、宽通道;514、窄通道;52、释放扳机;53、阀杆;54、上阀体密封圈;55、下阀体密封圈;56、复位弹簧;6、驱动吸口密封圈;7、联动组件;71、主动棘齿离合器;72、从动棘齿离合器;8、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操作手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手柄主体1、风动组件3、液体泵4、储液箱2和控制阀控制;该手柄主体1包括污渍吸口11、驱动吸口12、抽吸出口13、以及形成于污渍吸口11与抽吸出口13之间的第一抽吸路径14、形成于驱动吸口12与抽吸出口13之间的第二抽吸路径15,其中该抽吸出口13通过连接软管8与主机的抽吸源相连,该抽吸源一般为风机,该抽吸源工作能够在第一抽吸路径14和第二抽吸路径15内形成抽吸气流,从而通过该污渍吸口11能将表面的液体吸入主机内;该风动组件3接合设置在驱动吸口12上或者设置在第二抽吸路径15上,该风动组件3包括风动外壳31、以及可转动设置在风动外壳31内的风动叶轮32,该风动叶轮32在抽吸气流的作用下高速转动;储液箱2安装在手柄主体1上,用于储存清洁液等液体;液体泵4可选择的固定安装在手柄主体1上或者储液箱2内,该液体泵4至少部分伸入储液箱2内且该伸入的部分上设置有进液口41,该液体泵4还具有出液口42、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液体泵4内部的从动叶轮43,该从动叶轮43与风动叶轮32联动连接,从而当抽吸源工作时通过第二抽吸路径15分流的抽吸气流能够带动风动叶轮32转动并带动从动叶轮43转动,从而从动叶轮43在液体泵4内高速转动,从而使得储液箱2内的液体由进液口41流入液体泵4并从出液口42流出液体泵4,以使得液体泵4的对应进液口41处产生负压,对应出液口42处产生正压;其中,该手柄主体1或者储液箱2上可选择的设置有液体喷嘴21,该液体喷嘴21与出液口42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通路径,该控制阀组件5设置在液体流通路径上,通过控制液体流通路径的通、端以控制液体喷嘴21是否喷射液体。

进一步,该第一抽吸路径14和第二抽吸路径15可以为各自独立的路径,该第一抽吸路径14和第二抽吸路径15的后端也可以具有共用路径,前端分叉隔离分别连接污渍吸口11和驱动吸口12。

进一步,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该污渍吸口11设置在手柄主体1的前端下侧面上,该液体喷嘴21设置在储液箱2上且位于储液箱2的下侧面上、位于污渍吸口11的后方。

如图2和图4所示,储液箱2可拆卸安装在手柄主体1的下侧面上,储液箱2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扣23,该储液箱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弹性锁扣24,该储液箱2通过固定扣23和弹性锁扣24可拆卸的安装在手柄主体1上,该手柄主体上设置有对应的配合结构;其中,固定扣23直接插接在手柄主体1上,弹性锁扣24通过按压能够使得锁钩向后跷动,从而能够方便的使得弹性锁扣24的锁钩与手柄主体1的配合结构勾连,方便实现安装和拆卸。

如图2和图6所示,风动组件3包括风动外壳31、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风动外壳31内的风动叶轮32,其中,该风动外壳31为开口朝上的桶状薄壳体结构,该风动外壳3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口312、以及位于进气口312下方的旋转卡扣311,对应的,储液箱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风动组件安装座22,该风动组件安装座22的中部设置有嵌置槽221,该嵌置槽221的槽壁上设置有旋转槽,风动组件3嵌置在风动组件安装座22的嵌置槽221内并通过旋转卡扣311与旋转槽的卡合以实现风动组件3稳固安装在储液箱2上,同时进气口312至少部分裸露于嵌置槽221外;当储液箱2安装到手柄主体1上,该风动组件3接合在手柄主体1的驱动吸口12上,为保证风动组件3与驱动吸口12接合的气密性,两者之间设置有驱动吸口密封圈6,该驱动吸口密封圈6固定连接在驱动吸口12的内壁上且风动外壳31的上端部抵压在驱动吸口密封圈6的内壁上,以实现风动组件3与驱动吸口12之间的气密性,避免漏气;抽吸源工作时,该气流通过风动组件3外壁上的进气口312进入驱动吸口12并流入第二抽吸路径15,该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驱动风动叶轮32高速转动。

如图4所示,该液体泵4整个固定安装在储液箱2内,该液体泵4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41和出液口42,该液体泵4的壳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从动叶轮43,该从动叶轮43与风动叶轮32之间通过连联动组件7相连实现联动,优选的,该联动组件7包括与风动叶轮32连接的主动棘齿离合器71、以及与从动叶轮43相连的从动棘齿离合器72,该主动棘齿离合器71与从动棘齿离合器72相啮合以实现风动叶轮32和从动叶轮43的联动;优选的,该主动棘齿离合器71的连接轴穿过风动外壳31的底壁与其内的风动叶轮32相连,为保证的密封性,优选的在主动棘齿离合器71的连接轴与风动外壳3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从动叶轮43在液体泵4内转动以使得储液箱2内的液体具有由进液口41进入并从出液口42流出的运动趋势,优选的,该进液口41设置在液体泵4的底部上,该出液口42与液体喷嘴21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通路径,液体流通路径上串接有控制阀组件5,通过该控制阀组件5以控制液体流通路径的通、断,以实现控制液体喷嘴21是否喷液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5所示,该控制阀组件5包括阀体51、释放扳机52、阀杆53、上阀体密封圈54和下阀体密封圈55,该阀体51具有阀体进口511、阀体出口512、以及连通在阀体进口511与阀体出口512之间的连通通道,其中,该阀体进口511与液体泵4的出液口42相连,该阀体出口512与液体喷嘴21相连;连通通道包括与阀体进口511相连的宽通道513、以及与宽通道513相连并竖直贯穿阀体51顶壁的窄通道514,该阀体出口512设置在窄通道514的中部,阀杆53竖向滑移设置在窄通道514内,下阀体密封圈55套设在阀杆53上并位于宽通道513内,上阀体密封圈54套设在阀杆53上并位于阀体出口512的上方;释放扳机52可转动的设置在手柄主体1的下侧面上且该释放扳机5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跷动阀杆53作竖向运动,该阀杆53在竖向运动过程中,该上阀体密封圈54始终位于阀体出口512的上方,该下阀体密封圈55能够在开启或者封闭窄通道514的状态之间变化,从而实现控制液体流通路径的贯通或者切断,优选的,该阀杆53和/释放扳机5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56,在复位弹簧56的作用下,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该下阀体密封圈55始终封闭窄通道514的进口。

在上述方案中,储液箱2也可以一体连接在手柄主体1上,该储液箱2与手柄主体1的一体件由左、右半壳对合而成。

在上述方案中,液体泵4可以为离心水泵,也可以为隔膜水泵等形式机械水泵。

在上述方案中,风动组件3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吸路径15内,该风动外壳31的周壁与第二抽吸路径15的周壁密封配合且该第二抽吸路径15的周壁上设置有风动外壳31上的进气口312相配合连通的连通孔;同样的,该液体泵4也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吸路径15内且位于风动组件3的下方,该风动组件3与液体泵4之间通过联动组件7相连实现联动;该液体泵4的具有进液口41的下端部置于储液箱2内,液体泵4内的从动叶轮43转动也能使得储液箱2内的液体进入液体泵4内并从出液口42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柄主体上设置储液箱,有效节省了连接操作手柄和主机的液体软管;同时,该储液箱通过主机上的抽吸源分流的气流驱动工作实现喷液,从而省去了现有设备中的电动水泵,从而简化了表面清洁器的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作能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