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9239发布日期:2020-12-29 13:0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烹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jph08-140843jp中,公开一种烹调装置,该烹调装置具备:架台;锅,其形成有排出口;保持部,其以将锅旋转自如地保持的方式形成于架台;塞子(日文:栓棒),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排出口;分隔板,其转动自如地设于塞子,该分隔板将锅划分为保温部和烹调部;以及加热部,其以独立地加热保温部和烹调部的方式配设于锅的下方。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使用jph08-140843jp所记载的烹调装置来烹调食材时,必须全部手工作业来进行各烹调工序,因此存在例如容易产生味道等烹调品质的偏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关注该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实现至少一部分的烹调工序的自动化来降低烹调品质的偏差的烹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采用本发明某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烹调装置,其中,该烹调装置具备:烹调台,其具有多个载置位置;烹调用容器,其载置在所述烹调台上;容器搬运机构,其将所述烹调用容器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以及自动烹调机,其对通过所述容器搬运机构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的所述烹调用容器进行烹调工序,所述容器搬运机构具有:旋转部,其能够水平旋转地设于所述烹调台;以及卡合脱离部,其设于所述旋转部,能够与所述烹调用容器卡合/脱离,所述烹调用容器在与所述卡合脱离部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而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

发明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实现至少一部分的烹调工序的自动化来降低烹调品质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烹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烹调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烹调台的俯视图。

图4是烹调用容器的俯视图。

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a是用于说明烹调用容器与卡合脱离部之间的卡合的概略说明图。

图6b是用于说明烹调用容器与卡合脱离部之间的脱离的概略说明图。

图7是表示烹调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烹调装置的俯视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在整体上对于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烹调装置)

首先,参照图1~图6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烹调装置1。

图1是表示烹调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烹调装置1的俯视图。图3是烹调台2的俯视图。图4是烹调用容器3的俯视图。图5是沿着图4所示的v-v线的剖视图。图6a是用于说明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的概略说明图。图6b是用于说明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脱离的概略说明图。在图中,将烹调装置1的长度方向、烹调装置1的宽度方向和烹调装置1的上下方向(以下,分别简称作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烹调装置1是用于烹调食材的自动烹调装置。具体而言,烹调装置1例如设于店铺,用于烹调(炖制)食材(肉、鱼或蔬菜等)而提供料理。当然,烹调装置1除了用于炖制以外,例如也可以用于炒、蒸、煮或炸等烹调。

如图1所示,烹调装置1具备:烹调台2;烹调用容器3,其载置在烹调台2上;容器搬运机构4,其将烹调用容器3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自动烹调机(未图示),其对通过容器搬运机构4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的烹调用容器3进行烹调工序;食材自动投入机(未图示),其将食材自动地投入烹调用容器3;以及控制部5,其对容器搬运机构4、自动烹调机和食材自动投入机这几者的动作进行控制。

[烹调台]

烹调台2具有:矩形形状的载置板21,其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地设置;矩形形状的下板22,其以与载置板21平行的方式设于载置板21的下方;以及四根支承柱23,它们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且将载置板21的四角和下板22的四角分别连接起来。

如图2和图3所示,载置板21是用于载置烹调用容器3的载置部。在载置板21设有形成有多个(在此为六个)载置位置212的平坦的载置面211。由此,烹调用容器3以与载置板21的载置面211相接触的状态水平移动。因此,能够在不将烹调用容器3自载置面211抬起的情况下利用容器搬运机构4将烹调用容器3沿着载置面211的延伸方向水平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此外,平坦的载置面211也可以具有不妨碍烹调用容器3的水平移动的程度的微小凹凸。

六个载置位置212在俯视时排列成3(长度方向)×2(宽度方向)那样的矩阵状。另外,六个载置位置212包括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的食材投入位置212a、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料理盛放位置212d、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和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

如图3所示,在多个载置位置212中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位置埋入有作为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加热的加热部的感应加热机213。由此,能够对位于多个载置位置212中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位置的烹调用容器3进行加热处理。具体而言,在食材投入位置212a、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和料理盛放位置212d,分别埋入有独立的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213d。多个(在此为四个)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213d以在俯视时成为大致l字型的方式排列。

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加热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适当的炖制温度。另一方面,感应加热机213d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保温控制信号,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加热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料理的保温温度(即,比适当的炖制温度低的温度)。

也就是说,感应加热机213d的加热温度被设定为比其他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的加热温度低。由此,能够利用强火来对被容纳在位于食材投入位置212a、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的烹调用容器3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另一方面,能够以保温温度对被容纳于加热烹调结束而位于料理盛放位置212d的烹调用容器3中的食材进行保温,以防止该食材被过度炖制。

调味料供给部(未图示)贮存作为借助调味料供给机构(未图示)向位于食材投入位置212a的烹调用容器3供给的未使用的调味料的调味液。在此,调味液是用于对食材进行调味的液体的调味料。然而,调味料供给部并不限于调味液,例如,也可以贮存粉末或固体的调味料。

调味料保管部(未图示)借助抽吸嘴(未图示)回收并贮存自位于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的烹调用容器3抽吸的调味液(炖制后的调味液)。并且,调味料保管部对通过抽吸回收的调味液和容纳的调味料(既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粉末或固体)进行混合,由此测量调味液的糖度等并调整调味液的浓度。

并且,调味料保管部借助补充嘴(未图示)来向位于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的烹调用容器3补充调整了浓度的规定量的调味液。

[烹调用容器]

烹调用容器3例如是用于煮比较少量的食材的容器。烹调用容器3是一边与载置板21的载置面211抵接一边在不同的载置位置212之间水平移动的容器。

此外,烹调用容器3可以仅使用一个,也可以使用多个。但是,烹调用容器3设置成其数量比载置位置212的数量少。具体而言,烹调用容器3的数量根据店铺的营业时间段而相应地决定。更具体而言,在店铺的清闲营业时间段中,使用比较少(例如一个)的烹调用容器3,另一方面,在店铺的繁忙营业时间段中,使用数量比较多(例如四个)的烹调用容器3。

如此,用户通过根据店铺的营业时间段而相应地改变用于烹调装置1的烹调用容器3的数量,能够适当地调整食材的烹调量。因此,能够减少烹调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消费而残留下来的料理的量,因此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供给一定品质的料理。

另外,在店铺的繁忙营业时间段中,即使在使用数量比较多的烹调用容器3的情况下,也需要使烹调用容器3的数量少于载置位置212的数量。若使烹调用容器3的数量与载置位置212的数量相同,则容器搬运机构4无法将多个烹调用容器3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如图4和图5所示,烹调用容器3具有有底圆筒形状的锅部31和相对于锅部31独立形成的框架部32。锅部31与感应加热机213对应,由具有较高的导热性的不锈钢、铝、铁、铜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金属等材质构成。为了提高锅部31的加热效率,优选使锅部31的底部为平板状。作为锅部31,能够使用通常市售的锅。

对于框架部32,同样地,从强度和耐腐蚀性的观点出发,其也可以由具有较高的导热性的不锈钢、铝、铁、铜或将它们组合而成的金属等材质构成。

如图5所示,框架部32具有:载置座321,其供锅部31载置;作为缘部的圆环部322,其位于比载置座321靠上方的位置且以向圆筒形状的锅部31的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连结部323,其用于将载置座321和圆环部322连结起来;以及滚动部324,其设于载置座321的与载置面211相对的那侧。

载置座321由具有开口的圆环形状构成,载置座321的内径形成为比锅部31的外径小。由此,能够使锅部31的底部抵接于载置座321,因此,能够在载置座321载置锅部31。并且,由感应加热机213产生的热能够通过载置座321的开口而传递至锅部31的底部。另外,载置座321的外径形成为比圆环部322的外径小。由此,能够实现烹调用容器3的径向上的小型化。

圆环部322是用于使容器搬运机构4的后述的卡合脱离部42卡合于烹调用容器3的部件。圆环部322与载置座321同轴地设置,圆环部322的内径形成为比锅部31的外径稍大。由此,锅部31贯穿圆环部322并载置于载置座321。在圆环部322的外缘,设有以与载置面211相对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环状的肋322a。即,圆环部322以其顶端朝向下方的方式弯折。

连结部323设置为,其一端与载置座321连结,且其另一端与圆环部322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323由在以载置座321的轴线或圆环部322的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的多个(例如四根)连结柱323a构成。由此,与圆筒状的连结部相比,能够实现烹调用容器3整体的轻量化。其结果,容器搬运机构4搬运实现了轻量化的烹调用容器3,因此能够降低容器搬运机构4自身的制造成本。

滚动部324设有多个(在此为四个)(参照图4)。各滚动部324具有在载置面211上滚动的球体324a。如此,由于滚动部324具有能够在所有方向上滚动的多个球体324a,因此能够使烹调用容器3经由滚动部324顺畅地在载置面211上水平移动。多个球体324a在以载置座321的轴线或圆环部322的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隔开预定间隔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滚动部324具有多个球体324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替代多个球体324a而具有多个辊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烹调用容器3具有滚动部324,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具有滚动部324。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使锅部31的底部与载置板21的载置面211直接抵接,因此由感应加热机213产生的磁力线容易通过锅部31的底部,锅部31被高效地加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烹调用容器3具有锅部31和相对于锅部31独立地形成的框架部3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框架部32。在该情况下,在锅部31的外周侧和底部,分别与锅部31一体地设置有圆环部322和滚动部324。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烹调用容器3整体的轻量化。

[容器搬运机构]

如图2所示,容器搬运机构4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包含沿长度方向(x轴方向)排列的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在相对于沿着长度方向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第1假想直线k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食材投入位置212a、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和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另一方面,在相对于第1假想直线k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料理盛放位置212d、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以及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

如图2所示,在比沿着宽度方向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第2假想直线k2靠外侧的位置,形成有食材投入位置212a和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在比沿着宽度方向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第3假想直线k3靠外侧的位置形成有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和料理盛放位置212d。而且,在第2假想直线k2与第3假想直线k3之间(即,第1容器搬运机构4a与第2容器搬运机构4b之间)形成有作为中继载置位置的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和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

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将烹调用容器3从食材投入位置212a搬运至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并且将烹调用容器3从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搬运至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将烹调用容器3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起依次经由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和料理盛放位置212d而搬运至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

即,如图2的箭头r1所示,烹调用容器3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从食材投入位置212a向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水平移动。之后,如图2的箭头r2、r3和r4所示,烹调用容器3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起依次经由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和料理盛放位置212d水平移动至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之后,如图2的箭头r5或r6所示,烹调用容器3再次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从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经由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返回到食材投入位置212a。

如图2、图6a和图6b所示,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具有旋转部41a和卡合脱离部42a。旋转部41a能够水平旋转地设于载置板21。旋转部41a具有:旋转部主体411a,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马达412a,该马达412a的驱动轴与旋转部主体411a的一端连结;以及头部413a,其设于旋转部主体411a的另一端。

旋转部主体411a的一部分贯穿载置板21地形成。马达412a通过螺纹固定等安装于载置板21的下表面。马达412a是对头部413a进行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部。马达412a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旋转用控制信号而沿顺时针方向或沿逆时针方向驱动。头部413a以其外径比旋转部主体411a的外径大的方式与旋转部主体411a同轴地形成。

卡合脱离部42a以能够与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的方式设于旋转部41a的头部413a,且具有多个(在此为三个)卡合脱离爪421a。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构成为能够分别独立地与位于不同的载置位置212的多个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由此,第1容器搬运机构4a能够同时搬运多个烹调用容器3,或者单独地搬运多个烹调用容器3中的一部分烹调用容器3。

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设于头部413a的与载置面211相对的面。另外,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设于以旋转部主体411a的轴线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具体而言,三个卡合脱离爪421a以彼此相邻的卡合脱离爪421a之间的角度分别为90°、90°和180°的方式设置。

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以能够相对于头部413a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卡合脱离爪421a的转动轴是在与以旋转部主体411a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相切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的轴。并且,通过卡合脱离爪421a的转动,从而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脱离被切换。

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分别独立地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卡合脱离用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未图示)而转动。具体而言,卡合脱离爪421a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卡合控制信号,以卡合脱离爪421a的顶端接近头部413a的外周壁的方式向上方转动。另一方面,卡合脱离爪421a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脱离控制信号,以卡合脱离爪421a的顶端离开头部413a的外周壁的方式向下方转动。

在烹调用容器3位于载置位置212时,烹调用容器3的肋322a始终与头部413a的外周壁相对。如图6a所示,当卡合脱离爪421a以其顶端接近头部413a的外周壁的方式转动时,烹调用容器3的肋322a被卡合脱离爪421a的顶端和头部413a的外周壁夹持。由此,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卡合。如此,容易实现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

然后,烹调用容器3在与卡合脱离部42a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头部413a的一个方向(图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向不同的载置位置212水平移动。由此,第1容器搬运机构4a能够将烹调用容器3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当以卡合脱离爪421a的顶端从头部413a的外周壁离开的方式转动时,烹调用容器3的肋322a不再被卡合脱离爪421a的顶端和头部413a的外周壁夹持。由此,容器搬运机构4暂时解除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

然后,在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下,头部413a向作为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另一方向(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返回初始位置。由此,旋转部主体411a或头部413a的内部的线缆等不会扭曲或破损。另外,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第1容器搬运机构4a。

此外,在头部413a旋转而返回到初始位置时,为了防止因非本意的烹调用容器3的移动(位置偏移)而无法进行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的那样的情形,优选的是,使卡合脱离爪421a以烹调用容器3的肋322a被夹持,即,烹调用容器3被暂时固定的方式转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暂时固定烹调用容器3的部件,使用了卡合脱离爪421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头部413a内形成能够通电的线圈。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线圈通电,从而使头部413a产生电磁力而使肋322a靠近,由此容易实现烹调用容器3的暂时固定。

另外,在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被解除了的状态下,即使头部413a旋转,烹调用容器3也不移动,而是维持原样地位于载置位置212。由此,第1容器搬运机构4a能够在不搬运该烹调用容器3的情况下将其他烹调用容器3单独地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部42a具有卡合脱离爪421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替代卡合脱离爪421a而具有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于头部413a的销。在该情况下,通过使销上升或下降,从而使销插通于在烹调用容器3的框架部32形成的孔,实现了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爪421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于旋转部41a的头部413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卡合脱离爪421a也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旋转部41a的旋转部主体411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爪421a以能够相对于头部413a沿上下方向转动的方式设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卡合脱离爪421a也可以设置为能够升降。在该情况下,卡合脱离爪421a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于旋转部41a的旋转部主体411a。并且,通过卡合脱离爪421a的升降,从而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脱离被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爪421a与旋转部41a的头部413a一起夹持肋322a而实现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有作为磁体的能够通电的线圈。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线圈通电,从而使卡合脱离爪421a产生电磁力而使肋322a靠近。由此,能够在不使卡合脱离爪421a可动(旋转或升降)的情况下容易地实现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之间的卡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部41a设为不能升降且能够旋转,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旋转部41a也可以设为能够升降且能够旋转。在该情况下,需要另外设置使旋转部41a升降的升降机构。由此,通过使旋转部41a升降,能够使其与不同高度的烹调用容器3相对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容器搬运机构4a不将烹调用容器3从载置面211抬起,而是将烹调用容器3在烹调用容器3与载置面211抵接的状态下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烹调用容器3在从载置面211抬起的状态下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在该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烹调用容器3对载置面211造成的磨损。

另一方面,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具有旋转部41b和卡合脱离部42b。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旋转部41b和卡合脱离部42b由于与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旋转部41a和卡合脱离部42a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而且,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能够与由第1容器搬运机构4a搬运至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的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另一方面,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能够与由第2容器搬运机构4b搬运至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的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

即,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均构成为能够与位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的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换言之,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均能够将烹调用容器3搬运至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

[自动烹调机]

自动烹调机具有:搅拌部(未图示),其用于对投入到位于食材投入位置212a的烹调用容器3的食材进行搅拌;以及去除浮渣部(未图示),其用于去除位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和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的烹调用容器3内的浮渣。

[食材自动投入机]

食材自动投入机以与食材投入位置212a相邻的方式设置。食材自动投入机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投入控制信号,向由第1容器搬运机构4a搬运至食材投入位置212a的烹调用容器3自动地投入规定量的食材。

[控制部]

如图1所示,控制部5由微型计算机构成,该微型计算机具备中央处理装置(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控制部5也能够由多个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部5与感应加热机213、调味液供给机构、抽吸嘴、补充嘴、容器搬运机构4、自动烹调机和食材自动投入机电连接。控制部5向感应加热机213、容器搬运机构4、自动烹调机和食材自动投入机输出各控制信号,以控制感应加热机213、调味液供给机构、抽吸嘴、补充嘴、容器搬运机构4、自动烹调机和食材自动投入机这几者的动作。

(烹调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7来说明烹调装置1的动作。在此,设想店铺的最清闲的营业时间段,将使用有单个烹调用容器3的烹调装置1的动作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这些动作被编程到控制部5中。

图7是表示烹调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食材自动投入机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投入控制信号,向位于食材投入位置212a的烹调用容器3自动地投入规定量的食材。同时,调味液供给机构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供给控制信号,供给规定量的未使用的调味液。

之后,感应加热机213a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预定时间加热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适当的炖制温度。在加热的同时,搅拌部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搅拌控制信号而对被投入到烹调用容器3中的食材进行搅拌来使食材不会彼此贴在一起而成为块。然后,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旋转部41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食材投入位置212a水平移动至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然后,使卡合脱离部42a从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搬运至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的烹调用容器3脱离。即,使卡合脱离部42a的卡合脱离爪421a转动。

之后,感应加热机213b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预定时间加热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适当的炖制温度。在加热的同时,去除浮渣部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去除浮渣控制信号,去除烹调用容器3内的浮渣。具体而言,在加热的同时,去除浮渣部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去除浮渣控制信号,抽吸由在烹调时投入的食材等产生的浮渣、苦味及多余的脂肪成分等,或用汤勺等捞出在表层产生的物质,从而进行去除。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旋转部41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水平移动至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

之后,感应加热机213c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加热控制信号,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预定时间加热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适当的炖制温度。在加热的同时,去除浮渣部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去除浮渣控制信号,去除烹调用容器3内的浮渣。然后,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旋转部41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水平移动至料理盛放位置212d。烹调用容器3被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以适当的炖制温度加热,因此能够以料理最美味的状态水平移动至料理盛放位置212d。

之后,感应加热机213d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保温控制信号,加热烹调用容器3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保温温度。如此,由于以比适当的炖制温度低的保温温度来加热烹调用容器3,因此能够维持料理的品质。并且,位于料理盛放位置212d的烹调用容器3内的料理被盛取使用,而逐渐取光。然后,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料理完全取光的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旋转部41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料理盛放位置212d水平移动至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然后,使卡合脱离部42b从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搬运至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的烹调用容器3脱离。即,使卡合脱离部42b的卡合脱离爪421b旋转。

之后,抽吸嘴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抽吸控制信号,从烹调用容器3抽吸炖制过的全部调味液。然后,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变空的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旋转部41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水平移动至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

之后,补充嘴根据从控制部5输出的补充控制信号,向烹调用容器3补充调整了浓度的规定量的调味液。然后,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烹调用容器3在与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卡合的状态下,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旋转部41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从而从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水平移动(返回)到食材投入位置212a。并且,能够再次重复上述步骤s1~上述步骤s7。

如此,在店铺的最清闲的营业时间段中,单个烹调用容器3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一边从食材投入位置212a经由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水平移动至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一边对该锅部31内的食材进行烹调。之后,单个烹调用容器3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水平移动至料理盛放位置212d并被保温。由此,能够使食材的烹调量最少,因此能够极力减少烹调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消费而残留的料理的量。

如上所述,说明了使用单个烹调用容器3的烹调装置1的动作,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多个烹调用容器3。在该情况下,烹调装置1能够将多个烹调用容器3同时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或者将多个烹调用容器3单独地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其结果,容器搬运机构4的使用自由度提高。

并且,在店铺的繁忙营业时间段中,多个烹调用容器3一边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同时在不同的载置位置212之间水平移动,一边分别通过不同的工艺对该多个烹调用容器3的锅部31内的食材进行烹调。之后,多个烹调用容器3通过第2容器搬运机构4b依次水平移动至料理盛放位置212d并被保温。由此,能够根据店铺的繁忙营业时间段而不间断地继续供给料理。另外,能够有意地错开各个锅部31内的料理达到最美味的时刻,因此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供给一定品质的料理。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叙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烹调装置1具备:烹调台2,其具有多个载置位置212;烹调用容器3,其载置在烹调台2上;容器搬运机构4,其将烹调用容器3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以及自动烹调机,其对通过容器搬运机构4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的烹调用容器3进行烹调工序。容器搬运机构4具有:旋转部41a、41b,它们能够水平旋转地设于烹调台2;以及卡合脱离部42a、42b,它们设于旋转部41a、41b,能够与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烹调用容器3在与卡合脱离部42a、42b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旋转部41a、41b的旋转而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由此,烹调用容器3通过容器搬运机构4移动至烹调台2的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因此能够使烹调用容器3自动地移动,而不是通过手动进行移动。另外,自动烹调机能够对由容器搬运机构4搬运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的烹调用容器3自动地进行至少一部分的烹调工序。其结果,能够降低烹调质量的偏差。此外,能够削减配置在店铺中的人员,能够实现人工费的成本降低。

并且,烹调用容器3在与容器搬运机构4的卡合脱离部42a、42b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容器搬运机构4的旋转部41a、41b的旋转而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因此,仅通过使用具有旋转部41a、41b和卡合脱离部42a、42b的容器搬运机构4,就能够使烹调用容器3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烹调台2具有形成有多个载置位置212的平坦的载置面211,烹调用容器3在与烹调台2的载置面211相接触的状态下移动。

由此,能够在不使烹调用容器3自载置面211抬起的情况下利用容器搬运机构4将烹调用容器3沿着载置面211的延伸方向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其结果,不必提高容器搬运机构4的刚性,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容器搬运机构4。另外,在烹调用容器3的移动时,载置面211支承烹调用容器3,因此,与使烹调用容器3自载置面211抬起并将烹调用容器3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的情况相比,对旋转部41a、41b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的负荷降低,能够实现马达的成本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烹调用容器3在其底部具有在烹调台2的载置面211上滚动的滚动部324。由此,能够使烹调用容器3借助滚动部324在载置面211上移动。其结果,能够降低烹调用容器3对载置面211造成的磨损。另外,对旋转部41a、41b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的负荷降低,能够进一步实现马达的成本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部42a、42b具有卡合脱离爪421a、421b,该卡合脱离爪421a、421b设为能够相对于旋转部41a、41b转动,用于对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42b之间的卡合/脱离进行切换。由此,仅靠使卡合脱离爪421a、421b转动,就能够容易地切换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42b之间的卡合/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烹调用容器3的外周设有肋322a,通过肋322a被卡合脱离爪421a、421b和旋转部41a、41b的头部413a、413b夹持,从而烹调用容器3和卡合脱离部42a、42b相卡合。由此,容易地实现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42b之间的卡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脱离爪421a、421b沿着以旋转部41a、41b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421b分别独立地构成为能够与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

由此,多个烹调用容器3在多个卡合脱离爪421a、421b卡合了的状态下,通过旋转部41a、41b的旋转而分别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另一方面,在卡合脱离爪421a、421b卡合于多个烹调用容器3中的一部分烹调用容器3且卡合脱离爪421a、421b未卡合于多个烹调用容器3中的其他烹调用容器3的状态下,当旋转部41a、41b旋转时,仅多个烹调用容器3中的一部分烹调用容器3单独地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因而,容器搬运机构4能够使多个烹调用容器3同时移动,或者能够使多个烹调用容器3中的一部分烹调用容器3单独地移动。其结果,容器搬运机构4的使用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搬运机构4包含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载置位置包含设置在第1容器搬运机构4a与第2容器搬运机构4b之间的作为中继载置位置的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的卡合脱离部42b均构成为,能够与位于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的烹调用容器3卡合/脱离。

由此,仅使用第1容器搬运机构4a和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就能够使烹调用容器3的搬运(移动)区域扩大。其结果,能够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更多的烹调工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烹调用容器3移动至任意一个载置位置212之后,所述容器搬运机构暂时解除烹调用容器3与卡合脱离部42a、42b之间的卡合。由此,与卡合脱离部42a、42b之间的卡合被暂时解除的烹调用容器3不会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其结果,例如,能够对不移动的烹调用容器3进行规定时间的加热烹调,并且能够利用容器搬运机构4使其他的烹调用容器3单独地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载置位置212中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位置设有对烹调用容器3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机213。由此,能够利用感应加热机213来加热位于一部分载置位置212的烹调用容器3,并进行加热烹调或保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有多个感应加热机213的情况下,感应加热机213d的加热温度设定为比其他感应加热机213a、213b、213c的加热温度低。

由此,能够利用强火来对被容纳在位于食材投入位置212a、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或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的烹调用容器3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另一方面,能够以保温温度对被容纳于烹调结束而移动至料理盛放位置212d的烹调用容器3中的食材进行保温,以防止食材被过度炖制。

并且,通过根据店铺的营业时间段而相应地改变用于烹调装置1的烹调用容器3的数量,能够适当调整食材的烹调量。因此,能够减少烹调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被消费而残留下来的料理的量,因此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供给一定品质的料理。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不是意图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8来说明变形例的烹调装置1。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地方,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烹调装置1的俯视概略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置面211形成有六个载置位置21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本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形成有四个载置位置212。在该情况下,容器搬运机构4仅由第1容器搬运机构4a构成。由此,能够省略记载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容器搬运机构4b。其结果,能够实现烹调装置1整体的成本降低。

如图8所示,四个载置位置212以在俯视时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且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的方式排列。四个载置位置212包含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的食材投入位置212a、去除浮渣位置212g、料理盛放位置212d和调味液抽吸补充位置212h。此外,容器搬运机构4设于四个载置位置212的中心。

本变形例的去除浮渣位置212g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去除浮渣位置212b和第2去除浮渣位置212c统合而成的。本变形例的调味液抽吸补充位置212h是将上述实施方式的调味液抽吸位置212e和调味液补充位置212f统合而成的。如此,在多个载置位置212中的至少一个载置位置212,能够进行多个动作(例如调味液的抽吸和补充)。

在食材投入位置212a、去除浮渣位置212g和料理盛放位置212d,分别埋入有独立的感应加热机213a、213e、213d。感应加热机213a、213e加热烹调用容器3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适当的炖制温度。另一方面,感应加热机213d加热烹调用容器3而使烹调用容器3内的温度成为料理的保温温度。

如此,能够在不牺牲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情况下将六个载置位置减少到四个载置位置。其结果,能够减小形成有载置面211的载置板21的尺寸,即使是设置空间狭小的店铺,也容易设置烹调装置1。

在本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烹调用容器3在卡合于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卡合脱离部42a的状态下,通过第1容器搬运机构4a的旋转部41a的旋转而移动至不同的载置位置2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