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202发布日期:2020-10-20 11: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爬梯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工人在高度超过2m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而工人在攀爬过程中,需要解开安全绳扣更换位置,造成在移动时需要频繁更换绳扣位置,增加无效工作时间。另外,塔吊司机攀爬塔架、深井工作者下爬至深井处时,缺少工人与爬梯紧固连接的有效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工人在攀爬过程中需要解开安全绳扣更换位置,频繁更换绳扣位置,增加无效工作时间;攀爬塔架、深井工作者下爬至深井处时,缺少工人与爬梯紧固连接的有效保护措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箍环,具有箍环第一开口端和箍环第二开口端,所述箍环第二开口端设有挡部;

挡杆,设置在箍环第一开口端和箍环第二开口端之间,所述挡杆具有挡杆第一端部和挡杆第二端部,所述挡杆第一端部与箍环第一开口端铰接连接,并且所述挡杆第一端部与箍环第一开口端之间连接有挡杆回弹机构,所述挡杆第二端部顶在挡部的底面;

绳索卡激活机构,包括连接在箍环第二开口端底部的第一弹簧、连接在第一弹簧顶部的安全绳、水平连接在安全绳与箍环第二开口端侧壁的挡柱、以及与箍环第二开口端的侧壁活动连接的外侧挂钩,所述安全绳的顶端穿过箍环第二开口端的侧壁并且与外侧挂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柱与箍环第二开口端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挡柱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安全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箍环第一开口端和箍环第二开口端之间连接有多个箍环单元,所述箍环第一开口端与箍环单元之间、相邻箍环单元之间、箍环单元与箍环第二开口端之间均通过调节板连接。

优选地,箍环第一开口端、箍环第二开口端、箍环单元和调节板上均开设有水平长圆孔,第一螺栓穿过水平长圆孔,进而将箍环第一开口端与箍环单元、相邻箍环单元、以及箍环单元与箍环第二开口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杆包括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上均开设有水平长圆孔,第二螺栓穿过水平长圆孔,将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箍环第二开口端侧壁还活动连接有内侧挂钩,所述内侧挂钩与安全绳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箍环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超出箍环的内侧壁。

优选地,所述箍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滚珠限位槽,所述滚珠限位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滚珠固定轴,所述滚珠固定轴穿过滚珠,进而将滚珠限制在滚珠限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箍环第一开口端和箍环第二开口端之间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杆,所述箍环第二开口端相应地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部,安全绳与箍环第二开口端侧壁之间相应地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爬梯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在不间断保障工人人身安全的同时,可以随工人自动跨越横杆障碍而向上/向下移动。工人沿爬梯上行时,一旦工人坠落,与工人直接连接的外侧挂钩将牵引安全绳向上运动,挡柱将随着安全绳向上运动,并将第二挡杆夹在挡部和挡柱之间,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需要频繁更换安全绳卡扣位置,减少无效工作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爬梯安全保护装置可以根据爬梯的立柱尺寸调节箍环大小,且箍环内侧配置有滚珠,方便沿立杆上下滑移。

(3)本实用新型的爬梯安全保护装置受力明确,结构简单,轻便灵活,经济实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不同的保护部位。而且不需要使用外接电源,完全靠机械原理保护坠落工人安全,安全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爬梯安全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箍环、101-箍环第一开口端、102-箍环第二开口端、103-箍环单元、104-调节板、2-挡杆、21-挡杆第一端部、22-挡杆第二端部、23-第一挡杆、24-第二挡杆、31-第一弹簧、32-安全绳、33-挡柱、34-外侧挂钩、35-内侧挂钩、4-挡部、6-第二弹簧、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滚珠、10-滚珠限位槽、11-滚珠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爬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箍环1、挡杆2和绳索卡激活机构。

箍环1具有箍环第一开口端101和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箍环第二开口端102设有挡部4。本实用新型中挡部4优选为连接在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的顶部侧壁。箍环第一开口端101和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之间连接有多个箍环单元103。箍环第一开口端101与箍环单元103之间、相邻箍环单元103之间、箍环单元103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之间均通过调节板104连接。箍环第一开口端101、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箍环单元103和调节板104上均开设有水平长圆孔,第一螺栓7穿过水平长圆孔,进而将箍环第一开口端101与箍环单元103、相邻箍环单元103、以及箍环单元103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箍环单元103的数量,调节调节板104与箍环第一开口端101、箍环第二开口端102和箍环单元103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爬梯的不同尺寸的立柱,提高适用范围。

箍环1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滚珠9,滚珠9超出箍环1的内侧壁。箍环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滚珠限位槽10,滚珠限位槽10内壁之间连接有滚珠固定轴11,滚珠固定轴11穿过滚珠9,进而将滚珠9限制在滚珠限位槽10中。滚珠9可以上下滚动,进一步限制了爬梯立柱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移,保证该安全保护装置仅能够沿爬梯立柱上下移动。

挡杆2设置在箍环第一开口端101和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之间,挡杆2具有挡杆第一端部21和挡杆第二端部22,挡杆第一端部21与箍环第一开口端101铰接连接,并且挡杆第一端部21与箍环第一开口端101之间连接有挡杆回弹机构,挡杆第二端部22顶在挡部4的底面。在安全保护装置沿爬梯上行并遇到爬梯的横杆时,挡杆2会碰到爬梯横杆而向下旋转,当爬梯横杆完全进入相邻挡杆2之间的区域时,挡杆回弹机构带动挡杆第一端部21运动而自动归位。挡杆回弹机构可以为弹簧,当然只要是使挡杆第一端部21自动回弹的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挡杆2包括第一挡杆23和第二挡杆24,第一挡杆23和第二挡杆24上均开设有水平长圆孔,第二螺栓8穿过水平长圆孔,将第一挡杆23和第二挡杆24连接。通过改变第一挡杆23和第二挡杆24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爬梯立柱。

绳索卡激活机构包括连接在箍环第二开口端102底部的第一弹簧31、连接在第一弹簧31顶部的安全绳32、水平连接在安全绳32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侧壁的挡柱33、以及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的侧壁活动连接的外侧挂钩34,安全绳32的顶端穿过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的侧壁并且与外侧挂钩34连接。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侧壁还活动连接有内侧挂钩35,内侧挂钩35与安全绳32的顶部连接。外侧挂钩34的厚度大于内侧挂钩35的厚度。挡柱33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挡柱33远离第二弹簧6的一端与安全绳32固定连接。具体地,挡柱33远离第二弹簧6的一端设有挡柱弹片,挡柱33通过挡柱弹片与安全绳32固定连接。

箍环第一开口端101和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之间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杆2,箍环第二开口端102相应地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部4,安全绳32与箍环第二开口端102侧壁之间相应地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挡柱33。

在工人需要沿爬梯上行时,转动挡杆2,该装置套在爬梯立柱外。工人直接与外侧挂钩34连接。该装置上行过程中,当挡杆2遇到爬梯横杆时,挡杆2以第一挡杆23的端部为轴向下转动,直到爬梯横杆完全进入相邻的挡杆2之间的区域。如果工人坠落,外侧挂钩34牵引安全绳32向上运动,与安全绳32固定连接的挡柱33随之向上运动,直到顶在第二挡杆24的底面,进而将第二挡杆24夹在挡柱33与挡部4之间,防止工人继续坠落。

在工人需要沿爬梯下降时,转动挡杆2,将该保护装置倒置套设在爬梯立柱外。此时工人直接与外侧挂钩34和内侧挂钩35同时连接。该装置下行过程中,当挡杆2遇到爬梯横杆时,挡杆2以第一挡杆23的端部为轴向上转动,直到爬梯横杆完全进入相邻的挡杆2之间的区域。如果工人坠落,外侧挂钩34和内侧挂钩35同时牵引安全绳32向下运动,与安全绳32固定连接的挡柱33随之向下运动,直到顶在第二挡杆24的顶面,进而将第二挡杆24夹在挡柱33与挡部4之间,防止工人继续坠落。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