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以及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5756发布日期:2020-11-19 20:2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以及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以及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智能化产品日趋兴起,烹饪时都是智能自动加料,料的类型有多种,如液态料、粉状料、粘稠料等。其中,当前有些产品粉状加料过程是采用将粉状料容解于水之后用泵抽取加料。这样,粉状料容易变质,并且烹饪出来的菜品会影响口感,且每次配料比例很难达到一致性,针对不同菜品则需要进行不同溶解度的配比比例。如此,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料不能溶解于水),例如花椒粉、辣椒粉等粉状颗粒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以及烹饪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将粉末状辅料和液体混合后进行送料,导致了辅料在菜肴中使用配比不准确,导致菜肴烹饪口感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其包括:第一腔体,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设于第一腔体的底部;第一松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腔体内;第一挡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出料口并可关闭第一出料口,第一挡料件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当第一挡料件转动时,物料可沿第一凹槽释出。

更进一步地,第一松料件设于第一腔体的下部且位于第一出料口的上方,第一松料件包括设于第一腔体的第一转动轴以及设于第一转动轴并周向间隔设置的松料部。

更进一步地,松料部为筋状结构,松料部的两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中部向远离第一转动轴的径向方向凸起,松料部在沿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中部凹陷,两侧翘起。

更进一步地,第一凹槽为多个,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一挡料件的周向间隔均布设置。

更进一步地,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腔体,设于第一腔体且位于第一松料件的上方,第二腔体与第一进料口连通,其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第二松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腔体内;第二挡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出料口并可关闭第二出料口,第二挡料件的外壁设有第二凹槽,当第二挡料件转动时,物料可沿第二凹槽释出。

更进一步地,第二凹槽的容量大于第一凹槽的容量。

更进一步地,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驱动件,第一松料件、第二松料件、第一挡料件、第二挡料件的轴线均平行设置并且由驱动件驱动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地,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送料组件,包括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的第三腔体以及与第三腔体内部连通的吹风装置,第三腔体设有第三出料口;料嘴,与第三出料口连接并将物料投入目标对象。

更进一步地,第三腔体的底部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吹风装置和第三出料口设于第三腔体的相对两侧的侧壁底部,吹风装置在竖直方向高于第三出料口。

更进一步地,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用以盛放物料的容器,所述容器设于所述所述第一腔体并对第一腔体内投入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颗粒物料分散装置,其包括:第一腔体,第一腔体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腔体,设于第一腔体的上部并与第一进料口连通,其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第一松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腔体内且位于第二腔体的下方;第二松料件,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腔体内。

更进一步地,颗粒物料分散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腔体的驱动件,第一松料件和第二送料件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松料件和第二松料件由驱动件驱动同步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机体;锅具,设于机体内;以及如前述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设于机体内并对锅具投放颗粒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机体;锅具,设于机体内;投料装置,设于锅具的上方位置并对锅具进行投料,投料装置包括如前述的颗粒物料分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对颗粒物料进行投料输送的过程中,进入到第一腔体的容纳腔中的颗粒物料被连续转动的第一松料件捣散弄松,松散的颗粒物料储留在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在第一出料口转动设置第一挡料件,第一挡料件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挡料件转动时,物料可以进入第一凹槽并从第一凹槽不断地释出,从而限量投料,通过设定第一凹槽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第一挡料件转动预设圈数以达到控制出料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颗粒物料投料的同时,还能够精准地控制出料量,达到在烹饪过程中颗粒物料辅料投料配比准确的目的,从而使得菜肴烹饪口感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颗粒投料装置的第一腔体部分和第二腔体部分的第一视角分解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中第一腔体部分和第二腔体部分的第二视角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中送料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对颗粒物料进行投料输送的过程中,进入到第一腔体的容纳腔中的颗粒物料被连续转动的第一松料件捣散弄松,松散的颗粒物料储留在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在第一出料口转动设置第一挡料件,第一挡料件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挡料件转动时,物料可以进入第一凹槽并从第一凹槽不断地释出,从而限量投料,通过设定第一凹槽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第一挡料件转动预设圈数以达到控制出料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颗粒物料投料的同时,还能够精准地控制出料量,达到在烹饪过程中颗粒物料辅料投料配比准确的目的,从而使得菜肴烹饪口感更佳。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物料投料装置100,具体的,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包括第一腔体110、第一松料件113、第一挡料件114。在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中,第一腔体110设有第一进料口111和第一出料口112,其中,第一出料口112设于第一腔体110的底部位置;第一松料件113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腔体110内,第一挡料件114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出料口112处,第一挡料件114的外壁设有第一凹槽1141,当第一挡料件114转动过程中,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中的颗粒物料则可以沿第一凹槽1141释出而进行投料。

投料时,进入到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中的颗粒物料被连续转动的第一松料件113捣散弄松,松散的颗粒物料储留在第一腔体110的底部,在第一挡料件114转动时,物料可以进入第一凹槽1141并从第一凹槽1141不断地释出,从而限量投料,通过设定第一凹槽1141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第一挡料件114转动预设圈数以达到控制出料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颗粒物料投料的同时,还能够精准地控制出料量,达到在烹饪过程中颗粒物料辅料投料配比准确的目的,从而使得菜肴烹饪口感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示出了五个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并排设置,但是颗粒物料投料装置的数量并不作于本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松料件113设于第一腔体110的下部且位于第一出料口112的上方位置,其中,第一松料件113包括第一转动轴1131和松料部1132,第一转动轴1131设于第一腔体110中,以及松料部1132设于第一转动轴1131上并且呈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转动的第一转动轴1131带动松料部1132绕第一转动轴1131轴线转动而对颗粒物料进行捣散弄松。

参见图5-6,优选地,第一松料件113的松料部1132为筋状结构,具体为,松料部1132的两端与第一转动轴1131连接,松料部1132的中部向远离第一转动轴1131的径向方向凸起,如此松料部1132与第一转动轴1131之间呈中空,第一松料件113转动过程中颗粒物料能够从松料部1132与第一转动轴1131之间的中空穿过,并且,松料部1132在沿第一转动轴1131的轴线方向上,其横断面的中部凹陷且两侧边分别翘起,翘起的两侧边能够更加轻松地将结团的颗粒物料由下至上地拨起并捣散。由于松料部1132与第一转动轴1131之间呈中空而使颗粒物料穿过,颗粒物料被捣散弄松之后便马上落下,因而第一凹槽1141中始终储留有颗粒粉末状物料等待释出,同时也可以在松料部1132转动时候增大松料部1132与颗粒物料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带动物料的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松散效果。如此设计的第一松料件114能够避免颗粒物料被松料部1132刮离第一出料口112而使得颗粒物料不能在第一出料口112连续出料。

如图4-6所示,设置于第一挡料件114上的第一凹槽1141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凹槽1141在第一挡料件114的周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布设置,优选地,多个第一凹槽11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挡料件114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地设置(当然,第一凹槽1141也可以为螺旋环绕第一挡料件114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141,可以通过设定第一挡料件114的转动圈数或者转动时间来得到出料量,从而精确地控制出料量,同时多个第一凹槽1141可以多次地少量投料,逐渐投料,从而使投料更加均匀精确。

实施例二

如图4、5、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腔体120、第二松料件121和第二挡料件122。其中,第二腔体120设于第一腔体110中并且位于第一松料件113的上方位置,第二腔体120与第一进料口111相连通,且第二腔体1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料口(未图示),第二松料件121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腔体120内,第二挡料件122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出料口处,且第二挡料件122可关闭第二出料口,其中,第二挡料件122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二凹槽1221,当第二挡料件122转动过程中,并且第二腔体120的容纳腔与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通过第二凹槽1221相连通时,则颗粒物料可沿第二凹槽1221释出而由第二腔体120的容纳腔进入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大于所有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由于单个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较小而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较大,因而在转动第一挡料件114、第二挡料件122释出颗粒物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保证一个第二凹槽1221的依次释出物料的量既可以满足第一出料口112处第一挡料件114的释出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挡料件122过于频繁地打开第二出料口而降低第二挡料件122对于第二腔体120的防水防潮效果。除此之外,当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小于等于所有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时,为了要保证一个第二凹槽1221的依次释出物料的量既可以满足第一出料口112处第一挡料件114的释出量,还可以通过使第二挡料件122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一挡料件114的转动速度,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因此第二挡料件122过于频繁地打开第二出料口而降低第二挡料件122对于第二腔体120的防水防潮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个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大于所有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的设计方式,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场合来选用上述两种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凹槽1141数量为一个时,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大于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当第一凹槽1141数量为多个时,第二凹槽1221的容量也大于所所有第一凹槽1141的容量。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驱动件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的轴线分别平行设置,并且,此四者由同一驱动件130驱动而同步转动,这样则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结构设计。在装配过程中,如图5所示,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并且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的各自两端部分别穿入与第一腔体110两侧的第一立板131和第二立板132而被支撑稳定,并在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的各自轴端安装齿轮,然后将驱动件130固定连接于第一立板131上,并将驱动件130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的轴端齿轮通过齿轮组实现同步驱动连接,这样,当驱动件130输出动力后,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四者则通过齿轮组配合传动能够同时受到驱动件130输出的驱动力而实现由一个驱动件130共同输力驱动,且优选地,四者是同时受到驱动力而同步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料件114、第一松料件113、第二挡料件122和第二松料件121之间,四者的转动速度可以一样,或者,四者的转动速度不一样,这可以通过各个配对齿轮之间的齿轮传动比实现调节,通过大小齿轮的配对啮合而实现。

实施例三

参见图3、8、9,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还包括送料组件140和料嘴144,其中送料组件140包括第三腔体141和吹风装置142,在本实用新型中吹风装置142采用风机进行装配,第三腔体141与第一出料口112相连通,吹风装置142则与第三腔体141的容纳腔相连通,并且第三腔体141设有第三出料口143,料嘴144则与第三出料口143通过导管200连接以将颗粒物料投入目标对象。当颗粒物料由第一出料口112落下第三腔体141并从第三出料口143输出时,此时颗粒物料被吹风装置142吹送而进入料嘴144中,通过吹送颗粒物料进行投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料嘴144的喷嘴形式,可以在烹饪设备内灵活地设置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的安装位置,送料组件140则使得第一出料口112到料嘴144之间不会产生卡料的情况,保证畅通。

优选地,第三腔体的底部145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并且,吹风装置142和第三出料口143分别设于第三腔体141的相对两侧,并且要求吹风装置14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应高于第三出料口143的高度而设置。这样,从第一出料口112释出并落入第三腔体141后输出的物料能够直接地被吹风装置142从第三出料口143吹出而进入料嘴144中。

实施例四

参见图1-4、9,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该颗粒物料投料装置中,其还包括用以盛装颗粒物料的容器150,容器150设于第一腔体110并对第一腔体110内投入物料。当在实施例一中时,该容器150则与第一腔体110连通,当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时,该容器150则与第二腔体120的容纳腔相连通。颗粒物料事先被盛装在容器150中,容器150中的颗粒物料落入第一腔体110或者第二腔体120的容纳腔中,然后被第一松料件113或者第二松料件121捣散弄松,然后通过第一挡料件114释出或者通过第二挡料件122进入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中,颗粒物料再次被第一松料件113再次捣散弄松,接着被第一挡料件114释出,物料通过吹风装置142吹送进行投料。

实施例五

参见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颗粒物料分散装置(未图示)。该颗粒物料分散装置包括第一腔体110、第二腔体120、第一松料件113和第二松料件121,其中,第一腔体110设有第一进料口111和第一出料口112,物料从第一出料口112释出后则进行投料操作将物料投放至菜肴中进行混合烹饪,在该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中,第一出料口112处可以设置控制阀门进行物料输出控制(当然,也可以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中前述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中第一挡料件114的设置方式),第二腔体120设于第一腔体110的上部并与第一进料口111相连通,第二腔体1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腔体110相连通的第二出料口,第一松料件113可转动地设于第一腔体110内且位于第二腔体120的下方,第二松料件121可转动地设于第二腔体120内。

参见图1,具体的,该颗粒物料分散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腔体110上的驱动件130,第一松料件113和第二松料件121的轴线平行设置,且第一松料件113和第二松料件121由该驱动件130驱动而同步转动。

在该颗粒物料分散装置中,第一腔体110、第二腔体120、第一松料件113和第二松料件121的结构设计与前述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机体210和锅具220以及投料装置,该投料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一至实施四任一实施例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100,也可以是包括前述实施例五的颗粒物料分散装置。具体地,锅具220设于机体210内,投料装置设于机体210内并位于锅具220的上方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颗粒物料投料装置对颗粒物料进行投料输送的过程中,进入到第一腔体110的容纳腔中的颗粒物料被连续转动的第一松料件113捣散弄松,松散的颗粒物料储留在第一腔体110的底部,在第一挡料件114转动时,物料可以进入第一凹槽1141并从第一凹槽1141不断地释出,从而限量投料,通过设定第一凹槽1141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第一挡料件114转动预设圈数以达到控制出料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颗粒物料投料的同时,还能够精准地控制出料量,达到在烹饪过程中颗粒物料辅料投料配比准确的目的,从而使得菜肴烹饪口感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