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713发布日期:2021-02-03 07:0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自动售卖机,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饮料胶囊的萃饮机是一种通过高压快速加热水将容器内的容置物提取出相应汁液的提取设备,适于处理包装有配料的容器(胶囊),配料在与被引入胶囊内的液体如热的加压水相互作用后能产生饮料或可食用的汁液。胶囊为呈圆台状的环状物,环状物内可填充配料如咖啡粉、茶叶或类似物,并由焊接或压接在从环状物的侧壁径向延伸出的环状边沿上的箔状撕裂面盖封闭。常见的萃饮机有胶囊咖啡机。胶囊咖啡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其只能作为家庭使用,每次制备咖啡,先将胶囊从包装盒中取出,扳动手柄打开咖啡机,用手装入一粒咖啡胶囊,再扳动手柄让机件合拢,机器开始萃取饮料,萃取完成后再次扳动手柄,将胶囊去除。现有咖啡机不能实现自动贩卖功能。
[0003]
传统的饮料自动售卖机种类也很多,如果汁贩卖机,然现有饮料自动贩卖机不是基于饮料胶囊的机器设备。
[0004]
为此本申请人申请有一申请号为cn20191(公开号cn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基于饮料胶囊的智能萃饮机》就披露了一种结构合理、为实现自动贩卖基于萃取方式获得饮料提供可能的基于饮料胶囊的智能萃饮机。本申请中能将饮料杯托盘送至饮料萃取组下方,及能将饮料杯托盘从饮料杯出口送出机柜的送杯结构包括第三带传动结构,所述饮料杯托盘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导轨结构约束在机柜内,所述饮料杯托盘固定在第三带传动结构的第三传动带上而前后滑移。该结构需要人为将饮料杯拿离托盘,这就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取拿不方便,其次,如果有人忘记将杯取出,杯子始终保持在托盘内,因机器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导致机器处于停止不工作状态(如果继续工作,因托盘上还有杯子,会导致下次制备饮料时发生错乱),影响自动贩卖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能将饮料杯自动推离托盘的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包括具有用以放置饮料杯的放置位的托盘,所述托盘由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而能前后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还设有用以将饮料杯向前推离托盘的推动结构,该推动机构随托盘一起前后滑移。
[0007]
作为优选,上述推动结构包括用以推动置于放置位上的饮料杯的推杆,推杆约束在托盘上并能相对托盘前后滑移,所述托盘上还设有用以驱动推杆前后滑移的第二驱动结构。采用推杆的结构推动饮料杯,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驱动结构的选择也多。另外可以在推杆的前部设有面积增大且呈与饮料杯外壁匹配的弧形的推动部,使得推杆推动饮料杯更平稳。
[0008]
作为优选,上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转盘和连杆,所述托盘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而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推杆铰接,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在转盘上、该铰接位与转盘的转轴偏心设置。该第二驱动结构为曲柄连杆结构,圆盘的设置方便对推杆前后滑移的行程进行控制
[0009]
进一步改进,上述托盘上安装有电机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电机架上,所述转盘位于电机架的下方,所述电机架上设有第一位置检测部件,所述转盘上设有凸起的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部件配合的触发部件,在转盘旋转至触发部件触发第一位置检测部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机停止工作。该结构能使转盘旋转一周刚好完成一次来回行程,即完成送杯后,又使推杆复位至原位的行程,送杯时,第一电机带动转盘开始旋转,旋转至180度时,推杆将饮料杯完全退出托盘,第一电机继续带动转盘旋转,当转盘旋转360 度时,触发部件触发第一位置检测部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推杆刚好复位至初始位置。
[0010]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位置检测部件为红外光电开关,所述触发部件随转盘转动至红外光电开关之间,则触发红外光电开关而发出信号。
[0011]
为使托盘前后滑移平稳,且前后滑移摩擦力小,进一步改进,上述托盘底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间隔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推杆的底部设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上的轮槽与所述导向轴配合。导向轴对导轮起到约束作用,确保托盘仅能直线前后滑移,而且导轮与导向轴之间为滚动接触,阻力小。
[0012]
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托盘上还设有两左右间隔设置的呈弧形的护板,护板转动安装在托盘上并能左右摆动、进而实现护板的合拢或张开,在护板合拢状态下,在两护板之间形成抱住饮料杯的护杯空间,在所述推杆前移推动饮料杯过程中,所述护板张开确保饮料杯能前移出,在所述推杆后移复位状态下,所述护板保持在合拢趋势。两护板之间形成抱住饮料杯的护杯空间保证在托盘前后滑移过程中饮料杯不易晃动,避免饮料洒出。另外在推杆前移推动饮料杯过程中,护板张开确保饮料杯能前移出,在推杆后移复位状态下,护板保持在合拢趋势形成护杯空间,以待下次落杯时,确保护板能扶住杯子。
[0013]
作为优选,上述托盘上设有门架,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销轴,所述护板铰接在销轴上,销轴上设有使护板保持合拢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护板的后侧设有与推杆配合的触发部,推杆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对所述触发部进行让位的让位缺口;在所述推杆后移复位状态下,所述让位缺口对所述触发部形成摆动让位,所述护板能在弹性件作用下保持合拢趋势,在所述推杆前移推动饮料杯过程中,所述触发部离开让位缺口,同时触发部在推杆外侧壁作用下带动护板向外摆动而张开。该结构确保护板在合适的时候张开或合拢,在推杆后移复位状态下,让位缺口对触发部形成摆动让位,使得护板在弹性件作用下保持合拢趋势,在推杆前移推动饮料杯过程中,触发部脱离让位缺口,触发部在推杆外侧壁作用下带动护板向外摆动而张开。
[0014]
为更好对饮料杯进行限位,上述托盘上设有供饮料杯底部搁置的凹腔,该凹腔位于护板的下方,所述凹腔的前部设有供饮料杯底部向前推出的开口,所述凹腔内还设有用以检测是否有饮料杯放入的第二位置检测部件。第二位置检测部件用以检测是否有饮料杯放入凹腔,只有凹腔中有杯子,智能饮料机才开始工作,包含萃取和送杯。
[0015]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导轨及设于导轨上的导轮架,导轮架固定在托盘的底部,导轮架上安装有多个导向轮,导向轮与导轨两侧的引导轴配合,导轨内还安装传
动带,传动带由第二电机驱动而传动,导轮架固定在传动带上以能随传动带滑移,所述导轨上还设有后行程开关,导轮架上设有与所述后行程开关触发的触动部。当然第一驱动结构并不局限前述结构,还可以是电动推杆结构。后行程开关能对托盘后滑移的行程进行控制。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驱动结构带动托盘前移将托盘上的饮料杯送至智能饮料机的出口处,但饮料杯始终位于托盘上,本机构再通过推动结构,还能将饮料杯向前推离托盘,确保托盘上没有饮料杯,避免有人忘记将杯取出而造成饮料机停摆,接着推动机构复位,同时,第一驱动结构再带动托盘复位,确保饮料机能正常进行下次工作,整个流程工作步骤合理。采用该送杯机构的饮料机能更加自动化,更适合自动贩卖的使用特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放入饮料杯);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第一驱动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放入饮料杯);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未放入饮料杯);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第一驱动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放入饮料杯);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第一驱动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推出饮料杯状态);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第一驱动结构后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0025]
一种智能饮料机的送杯机构,包括具有用以放置饮料杯2的放置位的托盘1,所述托盘1由第一驱动结构驱动而能前后滑移,第一驱动结构包括导轨15及设于导轨15上的导轮架16,导轮架16固定在托盘1的底部,导轮架16上安装有多个导向轮161,导向轮161与导轨15两侧的引导轴151配合,所述导轨15内还安装传动带17,传动带17 由第二电机4b驱动而传动,第二电机4b优选伺服电机。所述导轮架16固定在传动带17 上以能随传动带17滑移,所述导轨15上还设有后行程开关18,导轮架16上设有与后行程开关18触发的触动部162。
[0026]
托盘1上还设有用以将饮料杯2向前推离托盘1的推动结构,该推动机构随托盘1 一起前后滑移。推动结构包括用以推动置于放置位上的饮料杯2的推杆3,推杆3约束在托盘1上并能相对托盘1前后滑移,托盘1底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12,凹槽12 的左右两侧间隔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导向轴13,所述推杆3的底部设有多个导轮14,所述导轮14上的轮槽与所述导向轴13配合。
[0027]
托盘1上还设有用以驱动推杆3前后滑移的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4a、转盘5和连杆6,所述托盘1由所述第一电机4a驱动而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第一电机4a优选伺服电机,所述连杆6的前端与所述推杆3铰接,所述连杆6的后端铰接在转盘5上、该铰接位与转盘5的转轴偏心设置。
[0028]
托盘1上安装有电机架11,所述第一电机4a安装在电机架11上,所述转盘5位于电机架11的下方,所述电机架11上设有第一位置检测部件7a,所述转盘5上设有凸起的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部件7a配合的触发部件51,在转盘5旋转至触发部件51触发第一位置检测部件7a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机4a停止工作。第一位置检测部件7a为红外光电开关,所述触发部件51随转盘5转动至红外光电开关之间,则触发红外光电开关而发出信号。
[0029]
托盘1上还设有两左右间隔设置的呈弧形的护板8,护板8转动安装在托盘1上并能左右摆动、进而实现护板8的合拢或张开,在护板8合拢状态下,在两护板8之间形成抱住饮料杯2的护杯空间p,在所述推杆3前移推动饮料杯2过程中,所述护板8张开确保饮料杯2能前移出,在推杆3后移复位状态下,护板8保持在合拢趋势。
[0030]
托盘1上设有门架9,门架9的左右两侧设有销轴91,护板8铰接在销轴91上,销轴91上设有使护板8保持合拢趋势的弹性件92,弹性件92优选为扭簧,护板8的后侧设有与推杆配合的触发部81,推杆3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设有对所述触发部81进行让位的让位缺口31;在推杆3后移复位状态下,让位缺口31对所述触发部81形成摆动让位,护板8能在弹性件92作用下保持合拢趋势,在推杆3前移推动饮料杯2过程中,触发部 81离开让位缺口31,同时触发部81在推杆3外侧壁作用下带动护板8向外摆动而张开。
[0031]
托盘1上设有供饮料杯2底部搁置的凹腔10,该凹腔10位于护板8的下方,凹腔10的前部设有供饮料杯2底部向前推出的开口101,凹腔10内还设有用以检测是否有饮料杯2放入的第二位置检测部件7b。
[003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0033]
送杯过程:第二位置检测部件7b检测到凹腔10内有饮料杯2,第二电机4b动作带动传动带17旋转,托盘1随导轮架16一起相对导轨15前移,第二电机4b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动作,托盘1处于前移到位状态。托盘1在前移过程中,推杆3始终处于后移复位状态,即护板8始终处于合拢护住饮料杯2的状态,有效确保饮料杯2随托盘1平稳前移。
[0034]
推杯过程:第一电机4a动作,带动转盘5旋转,通过连杆6带动推杆3前移,触发部81离开让位缺口31,同时,触发部81在推杆3外侧壁作用下带动护板8向外摆动而张开,转盘5大约旋转180度,推杆3将饮料杯2完全推出托盘,如图6所示。转盘5 继续旋转,通过连杆6带动推杆3后移复位,转盘5旋转360度时,触发部件51随转盘 5转动至红外光电开关之间,则触发第一位置检测部件7a而发出信号,第一电机4a停止动作,推杆3后移到位,让位缺口31对触发部81进行让位,触发部81抵靠在让位31 的后壁上,两护板8在弹性件92作用下同时向内翻转保持合拢趋势,在两护板8之间形成抱住饮料杯2的护杯空间p。同时或者随后,第二电机4b动作带动传动带17反向旋转,托盘1随导轮架16一起相对导轨15后移,直至触动部162触动后行程开关18b,第二电机4b停止动作,托盘1处于后移到位状态,以待下次落杯。
[003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