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及其布套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6558发布日期:2021-01-26 12:0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婴儿床及其布套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床及其布套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许多的儿童用品上都会使用到布套,如婴儿床的布套、推车的靠背和蓬头等。在这些儿童用品的使用中,通常需要对这些布套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0003]
尤其是对于睡篮式的婴儿床,睡篮式的婴儿床通常包括围框、布套以及设于布套底部的床板,由于睡篮是提供给婴儿使用的,而婴儿使用时通常需要将睡篮的一端床板抬升,以提高婴儿躺卧的舒适度,并便于父母照看,因此对于睡篮的布套,需要能够使其一端能够方便的打开或收拢,以便于抬升床板。但是现有的睡篮,其对于布套的调节一般是通过翻折围框来实现,不仅操作较为复杂,而且容易损坏围框。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婴儿床,该婴儿床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布套进行调节,且不会对围框造成损坏。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婴儿床,包括围框、设于所述围框上的布套,所述围框包括围框杆,所述布套具有底部和自所述底部的周边向上延伸形成的周侧部,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布套调节机构,所述布套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带、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带上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调节带连接于所述布套上且具有能相对所述布套活动的自由端部,所述布套具有收拢和展开状态,当所述布套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所述调节带套在所述围框杆上;当所述布套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相分离。
[0007]
优选地,所述布套的周侧部的上部与所述围框杆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可供所述调节带穿过的间隙。
[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布套的周侧部的上部位于所述围框的内侧,所述间隙形成于所述布套的周侧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围框杆的内侧面之间。
[0009]
优选地,所述调节带的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的布套的底部、所述布套的周侧部的下端部,或者所述布套的底部与周侧部相接的位置。
[00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带的长度长于所述的布套的周侧部的高度,使得当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调节带的自由端部能够自所述围框杆的内侧绕到所述围框杆的外侧。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位于所述调节带的同一侧表面。
[0012]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为能够配合的粘接在一起的刺部和毛部。
[0013]
优选地,所述布套调节机构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婴儿床的前后两端。
[0014]
优选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布套底部的床板。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于婴儿用品上的调节更方便的布套调节机构。婴儿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婴儿床,还可以是其他需要设置布套的产品,例如婴儿推车等。
[001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7]
一种布套调节机构,设置于婴儿用品上,所述婴儿用品包括围框、设于所述围框上的布套,所述围框包括围框杆,所述布套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带、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带上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调节带连接于所述布套上且具有能相对所述布套活动的自由端部,所述布套具有收拢和展开状态,当所述布套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所述调节带套在所述围框杆上;当所述布套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相分离。
[001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采用新型布套调节机构,调节更方便,且不会对围框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婴儿床在布套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婴儿床在布套打开时的正视示意图;
[0021]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婴儿床在布套一端收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婴儿床在布套一端收拢时的正视示意图。
[0023]
其中:1、围框;11、围框杆;2、布套;21、底部;22、周侧部;3、调节带;4、第一结合部;5、第二结合部;6、间隙;7、床板;8、拉手;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5]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于儿童用品的布套调节机构的改进,以方便对布套的打开和收拢。改进后的布套调节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布套进行调节,且调节时不会对围框造成损坏。
[0026]
具体地,参见图1-4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婴儿床,该婴儿床包括围框1、设于围框1上的布套2、设置在布套2底部的床板7、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架9,其中围框1安装于支架9上。在这里,围框1包括围框杆11,布套2具有底部21和自底部21的周边向上延伸形成的周侧部22,底部21和周侧部22之间形成供儿童躺卧的空间,床板7放置于该空间底部。
[0027]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婴儿床还包括布套调节机构,这里的布套调节机构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婴儿床的前后两端。该布套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带3、分别设置于调节带3上的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调节带3连接于布套2上且具有能相对布套2活动的自由端部,布套2具有收拢和展开状态,当布套2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相结合,调节带3套在围框杆11上;当布套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结合部4、第二结合部5相分离。
[0028]
在这里,布套2的周侧部22的上部位于围框1的内侧且与围框杆11连接,在布套2的周侧部22的外表面与围框杆1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可供调节带3穿过的间隙6。作为优选的方案,调节带3的长度长于布套2的周侧部22的高度,使得当处于展开状态时,调节带3的自由
端部能够自围框杆11的内侧穿过间隙6并绕到围框杆11的外侧。
[0029]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带3为尼龙带,其一端部连接于布套2的底部21。当然,这里的调节带3的一端部也可以连接于布套2的周侧部22的下端部,或者布套2的底部21与周侧部22相接的位置。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为能够配合的粘接在一起的刺部和毛部且位于调节带3的同一侧表面。操作时,只需拉住调节带3的自由端部,并向外拉出,以收拢布套2,收拢到位后将刺部和毛部相粘合。刺部能够粘接于毛部的不同位置,以实现布套2不同程度的收拢。在布套2收拢的同时,床板7一端能够相应的向上抬升,使躺卧于婴儿车内的婴儿头部抬高,防止婴儿溢奶,以提高婴儿活动时躺卧的舒适度;在布套2展开时,床板水平设置,供婴儿睡觉时使用。
[0030]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也能够等效替换为其他的具有相同或相近作用的连接结构,如相互配合的大白扣,或者其他的机械结构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的连接功能即可。这里,当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为相互配合的大白扣时,其包括锁定扣和配合扣,其中配合扣有多个,锁定扣能够与多个配合扣连接,以实现布套2的不同程度的收拢。
[0031]
本实施例的布套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调节带3的自由端部的拉手8,方便大人操作时手指的拉动。
[0032]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的布套调节机构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儿童用品上,如推车的靠背布套的打开收拢、推车蓬头的角度调节等。
[0033]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布套的打开收拢原理:
[0034]
如图1-2所示,要打开布套2时,将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分离,随后拉住调节带3的自由端部并向内送回,调节带3在床板7的重力作用下向内缩回,从而将布套2打开;当需要将布套2锁定在某个打开位置时,只需将第一结合部4与对应位置的第二结合部5相结合,此时布套2能够锁定于该位置;
[0035]
如图3-4所示,要收拢布套2时,向外拉动调节带3的自由端部,将布套2收拢,随后将第一结合部4和第二结合部5相结合;当需要将布套2锁定在某个收拢位置时,只需将第一结合部4与对应位置的第二结合部5相结合,此时布套2能够锁定于该位置。
[003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