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4236发布日期:2020-10-30 21: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式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式加热壶。



背景技术:

电磁式加热壶,是指将加热壶的加热内胆放置在环状或其它形状的加热线圈内,当有高频大电流流经加热线圈时,会在加热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束,强磁束会贯通加热内胆并在加热内胆的内部产生相对应的很大涡电流,而且由于加热内胆存在电阻,在涡电流与涡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多的焦耳热,以使加热内胆的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对加热内胆的加热目的。

现有的电磁式加热壶,一般将加热线圈直接绕设在加热内胆的外壁上,存在设置安装难度大的问题,不便于加热线圈的安装和拆卸,给电磁式加热壶的生产组装和维修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另外,由于加热线圈敞开设置,在加热过程结束后,加热线圈的热量很快消散,不能达到理想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影响了电磁式加热壶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加热壶,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加热线圈有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的优点,且所述加热线圈为包裹设计,在加热过程结束后能达到理想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加热壶,所述电磁式加热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包括壶身和底座,所述壶盖旋接在所述壶身的顶部,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壶身的底部,所述壶身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内胆,所述加热内胆与所述壶身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加热部件,其中:

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面包裹所述加热内胆,且所述加热部件的内侧面螺旋设置有加热线圈;

所述加热部件的外侧面竖直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沿轴向贯穿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壶身的内侧面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多根第一连接条一一对应的多根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适配的连接凸条,所述加热部件基于所述连接凹槽和所述连接凸条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壶身的内侧面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线圈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末端处设置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第二末端处设置有第二贯通孔。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圆筒,所述上连接圆筒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壶盖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壶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接在所述上连接圆筒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内胆的内胆开口处向外翻折并形成内胆外勾,所述内胆外勾勾合在所述上连接圆筒上。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连接圆筒的内底面铺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加热部件的顶面铺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极性相反。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壶盖的内顶面设置有内胆密封盖,所述内胆密封盖与所述加热内胆的内胆开口相适配,当所述壶盖旋接在所述壶身的顶部时,所述内胆密封盖内嵌在所述内胆开口中。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圆筒,所述底座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下连接圆筒相适配的环形凹陷,所述底座基于所述环形凹陷与所述下连接圆筒的配合连接在所述壶身的底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内胆的底部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电加热装置基于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配合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的底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外侧面竖直设置有多个脚垫,所述多个脚垫的高度相同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加热壶,所述加热部件基于所述连接凹槽和所述连接凸条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壶身的内侧面上,有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所述加热线圈安装难度大的问题,简便了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生产组装和维修过程;另外,所述加热部件为包裹设计,即所述加热部件能同时对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加热内胆进行包裹,在加热过程结束后,可以阻止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加热内胆的内部热量外流,将所述加热线圈和所述加热内胆的热量充分保留,减小外部环境温度对所述加热内胆的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隔热和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第一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第二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壶身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第一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式加热壶的第二爆炸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加热壶,所述电磁式加热壶包括壶体1和壶盖2,所述壶体1包括壶身11和底座12,所述壶盖2旋接在所述壶身11的顶部,所述底座12连接在所述壶身11的底部,所述壶身1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内胆3,所述加热内胆3用于容纳待加热液体,所述加热内胆3与所述壶身1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加热部件4,所述加热部件4用于对所述加热内胆3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4的内侧面包裹所述加热内胆3,且所述加热部件4的内侧面螺旋设置有加热线圈41,具体实施中,当有高频大电流流经所述加热线圈41时,会在所述加热线圈41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束,强磁束会贯通所述加热内胆3并在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部产生相对应的很大涡电流,由于所述加热内胆3存在电阻,在涡电流与涡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多的焦耳热,以使所述加热内胆3的温度迅速上升,达到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加热目的。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壶身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4的外侧面竖直设置有多根第一连接条42,所述第一连接条42沿轴向贯穿设置有连接凹槽421;相应的,所述壶身11的内侧面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多根第一连接条42一一对应的多根第二连接条111,所述第二连接条111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421相适配的连接凸条112,所述加热部件4基于所述连接凹槽421和所述连接凸条112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壶身11的内侧面上;所述加热部件4以此方式安装在所述壶身11中,有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的优点,简便了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生产组装和维修过程。

而且,由于所述加热部件4为包裹设计,即所述加热部件4能同时对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进行包裹,在加热过程结束后,可以阻止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部热量外流,将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的热量充分保留,减小外部环境温度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隔热和保温效果。

具体的,所述加热线圈41包括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一末端位于所述加热部件4的底部,所述加热部件4在所述第一末端处设置有第一贯通孔431,所述第二末端位于所述加热部件4的顶部,所述加热部件4在所述第二末端处412设置有第二贯通孔432;所述第一贯通孔431和所述第二贯通孔432的设置,方便对所述加热线圈41进行通电,以使高频大电流流经所述加热线圈41。

具体的,所述壶身11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圆筒113,所述上连接圆筒113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壶盖2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壶盖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接在所述上连接圆筒113上,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和连接可靠的优点,而且螺纹连接有连接间隙小的优点,当所述壶盖2完全旋接在所述上连接圆筒113上时,所述壶盖2能对所述壶身11进行有效密封,保证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所述加热内胆3在所述壶身11内部的安装方式可为多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胆开口31处向外翻折并形成内胆外勾311,所述内胆外勾311勾合在所述上连接圆筒113上,所述加热内胆3以此方式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壶身11的内部,有装拆方便和安装稳固的优点,方便了加热内胆3的安装过程。

其中,所述壶盖2的内顶面设置有内胆密封盖21,所述内胆密封盖21与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胆开口31相适配,当所述壶盖2旋接在所述壶身11的顶部时,所述内胆密封盖21内嵌在所述内胆开口31中,所述内胆密封盖21密封所述内胆开口31,能有效阻止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部热量外流,提高了所述加热内胆3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而且,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所述内胆密封盖21对所述内胆开口31进行密封,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所述加热线圈41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液体蒸汽的扩散,避免液体蒸汽对所述加热线圈41造成影响,保证所述加热线圈41的使用寿命。

特别的,所述内胆密封盖21与所述壶盖2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2,所述密封圈22能对所述内胆密封盖21与所述内胆开口31的连接间隙进行密封,进一步密封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胆开口31,进一步提高所述加热内胆3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加热线圈41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加热效率,同时进一步避免液体蒸汽的扩散和液体的泄漏,避免液体蒸汽和液体对所述加热线圈41造成影响。

另外,所述上连接圆筒113的内底面铺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加热部件4的顶面铺设有第二磁铁44,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44的极性相反;具体实施中,当所述加热部件4滑动至所述上连接圆筒113的内底面时,所述上连接圆筒11在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44的磁性作用下对所述加热部件4进行吸附,以对所述加热部件4的轴向位置进行固定,实现所述加热部件4的固定安装。

具体的,所述壶身11的底部设置有下连接圆筒114,所述底座12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下连接圆筒114相适配的环形凹陷121,所述底座12基于所述环形凹陷121与所述下连接圆筒114的配合连接在所述壶身11的底部,所述底座12以此方式连接在所述壶身11的底部,同样有连接间隙小的优点,能很好地对所述壶身11进行密封,保证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而且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和连接可靠的优点,方便了所述加热部件4的安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加热内胆3的底部增设电加热装置5,通过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电加热装置5同时对所述加热内胆3进行加热,以提高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加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加热装置可以设置为电阻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电弧加热装置、电子束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和介质加热装置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电加热装置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51,所述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套筒122,所述电加热装置5基于螺栓或其它紧固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1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22的配合设置在所述加热内胆3的外底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51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22的配合将所述电加热装置5进行支撑固定并使所述电加热装置5始终位于所述加热内胆3的外底面,有效保证所述电加热装置5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加热效率。

另外,由于所述壶体1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壶体1不易站立放置,因此所述底座12的外侧面竖直设置有多个脚垫123,所述多个脚垫123的高度相同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多个脚垫123能方便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稳定放置,提高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实际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式加热壶,所述加热部件4基于所述连接凹槽421和所述连接凸条112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壶身11的内侧面上,有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的优点,解决了所述加热线圈41安装难度大的问题,简便了所述电磁式加热壶的生产组装和维修过程;另外,所述加热部件4为包裹设计,即所述加热部件4能同时对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进行包裹,在加热过程结束后,可以阻止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的内部热量外流,将所述加热线圈41和所述加热内胆3的热量充分保留,减小外部环境温度对所述加热内胆3的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隔热和保温效果。

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磁式加热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