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071发布日期:2021-05-18 22:1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杯子的制作方法
杯子
【技术领域】
1.本创作是关于一种杯子,特别是一种盛装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的杯子。


背景技术:

2.现今流行泡沫红茶手摇饮料,好喝且价格又平民,让时下年轻人时常在放学课后或休闲假日时都人手一杯,形成一股风潮。然而,店家为因应风潮,在不断推陈出新、创意不断下,将原来的泡沫红茶里添加入颇具有口感的鲜奶泡沫、可可粉、珍珠、椰果或蒟蒻等食材,不仅仅改变了原来泡沫红茶手摇饮料的口感,更增加了特殊视觉效果,让手摇饮料的销售量又创高峰。
3.然而,目前市面上普遍推出的手摇饮料大部分都会存在厚厚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若以时下的窄口型杯子盛装的情况之下,消费者通常是无法很清楚的且完整的看到其中可口美味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以致无法达到店家想要通过手摇饮料传达的特殊视觉效果。
4.有鉴于此,本创作提出一种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杯子,是提供盛装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本创作的杯子包含杯口,向外延伸有杯缘部,杯缘部是平整的表面;杯底,向内凹以呈现凹凸部;杯身,具有靠近杯口的第一环部且呈现中空圆筒,中空圆筒的一端连接杯底,中空圆筒的另一端连接杯口,以及杯身更具有第二环部,第二环部与杯口的直径相同,杯身靠近于杯底更具有第三环部,第三环部的直径小于第一环部的直径,杯身更具有第四环部,第四环部的直径小于第三环部的直径。又当中杯口直径大于第一环部直径,第一环部直径大于杯底直径,杯底的直径小于第四环部的直径,使得杯身自杯底朝杯口形成逐渐扩大的中空圆筒,又杯身的外观呈现圆弧延伸、曲线延伸与直线延伸的变化。
6.在本实施例中,杯身、杯底及杯口为一体成形的塑胶材质。
7.在本实施例中,杯身、杯底及杯口为一体成形的塑胶材质,以提供盛装高温且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
8.在本实施例中,杯身、杯底及杯口为一体成形的塑胶材质,以提供盛装低温且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
9.在本实施例中,杯口的杯缘部是用以热压黏着方式封口。
10.在本实施例中,杯底的凹凸部中心凸设有凸点。
11.相较现有技术,本创作的杯子提供宽尺寸的杯口,在盛装有厚厚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时,可以让消费者很清楚且全面的看到可口美味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以利店家传达手摇饮料的特殊视觉效果。
12.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杯子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杯子的剖面示意图。
15.图3是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杯子的立体透视图。
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7]1ꢀꢀꢀꢀꢀꢀꢀꢀ
杯口
[0018]2ꢀꢀꢀꢀꢀꢀꢀꢀ
杯底
[0019]3ꢀꢀꢀꢀꢀꢀꢀꢀ
杯身
[0020]4ꢀꢀꢀꢀꢀꢀꢀꢀ
容置空间
[0021]
10
ꢀꢀꢀꢀꢀꢀꢀꢀ
杯子
[0022]
11
ꢀꢀꢀꢀꢀꢀꢀꢀ
杯缘部
[0023]
21
ꢀꢀꢀꢀꢀꢀꢀꢀ
凹凸部
[0024]
212
ꢀꢀꢀꢀꢀꢀꢀ
凸点
[0025]
31
ꢀꢀꢀꢀꢀꢀꢀꢀ
第一环部
[0026]
32
ꢀꢀꢀꢀꢀꢀꢀꢀ
第二环部
[0027]
33
ꢀꢀꢀꢀꢀꢀꢀꢀ
第三环部
[0028]
34
ꢀꢀꢀꢀꢀꢀꢀꢀ
第四环部
[0029]
l1、l2、l3、l4、l5、l6
ꢀꢀ
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充分了解本创作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创作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0031]
在本创作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创作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的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多个。
[0032]
在本创作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多个要件的一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0033]
请参考图1,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杯子的立体示意图。通过图1可以知道,本创作的杯子10用以供盛装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但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杯子是包含杯口1、杯底2及杯身3。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知,杯身3、杯底2及杯口1可为一体成形的,其材质可以为塑胶材质,但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情境下,消费者可以在杯身3套上一层隔热杯套并以手握着盛装高温且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的杯身3,或以手直接握着盛装低温且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的杯身3。当杯子10盛装低温且具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饮料时,消费者以手直接握着杯身3,可以瞬间感受到来自杯子 10的一股凉快感,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炎热的天气里稍稍得以消暑。
[0034]
请一并参考图2,图2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杯子的剖面示意图。
[0035]
杯口1向外延伸有一杯缘部11,杯缘部11是一平整的表面,可让消费者以口就杯而不会刮伤流血。此外,在实际应用情境下,消费者可以在杯口1(亦即杯子10的宽口处)直接看到所有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杯口1的杯缘部11可被热压封口机(未图示)以热压黏着方式封口,以确保饮料不会溢出杯口1。热压封口机并非本创作的技术特征,所以热压黏着方式及原理在此就不多做赘述。
[0036]
杯底2向内凹以呈现一凹凸部21,以利消费者将盛装饮料的杯子1可以平稳的置放在桌面上而不容易倾倒。
[0037]
杯身3具有第一环部31、第二环部32、第三环部33及第四环部34且呈现中空圆筒(未图示),中空圆筒的一端(未图示)连接杯底2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4,中空圆筒的另一端(未图示)连接杯口1。在本实施例中,杯口1的直径l1与第二环部32的直径l2相同,第一环部31的直径l3小于第二环部32的直径l2,第三环部33的直径l4小于第一环部31的直径l3,第四环部34的直径l5小于第三环部33的直径l4,杯底2的直径l6小于第四环部34的直径l5,使得杯身3自杯底2朝杯口1形成逐渐扩大的中空圆筒。换言之,杯身3通过同心圆的直径变化,杯口1的直径l1大于杯底2的直径l6,且从杯底2至杯口1是呈现不规则性的变化,使得杯身3的外观是呈现圆弧延伸、曲线延伸与直线延伸的变化。此外,在实际应用情境下,消费者可以在杯身3的第一环部31的附近 (亦即杯子10的窄口处),直接看到所有的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并插入吸管以方便吸取泡沫层或漂浮食材层。
[0038]
参考图3,是本创作第二实施例的杯子的立体透视图。本实施例的所有元件都是跟第一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完全相同,而唯一不同是在于杯底2的凹凸部21正中心更是凸设有一个凸点212,以使得杯子与杯子相互堆叠的时候,可以在凸点 212附近形成空隙(未图示),以方便杯子与杯子彼此可被快速分离。本实施例所述的凸点212可以是圆形的实质凸点,但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
[0039]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创作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