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2433发布日期:2020-12-15 08:3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属于餐具收纳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厨房都是以干净、整洁为导向趋势,故现在厨房用具里出现了很多收纳产品,其中餐具收纳盒也是其中一种,由于是类似于筷子、勺子等,由于这些餐具较为零散,就需要一个收纳盒进行集中收纳。

现有的餐具收纳盒通常仅仅只有收纳功能,而没有沥水功能,导致餐具上残留的液体会留在收纳盒中,而且现有的餐具通常都是挂置式或卧式收纳盒,挂置式的需要在墙上固定,不太方便,卧式收纳盒显然比较占用厨房台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具备良好的沥水效果,而且占用空间更小,拿取更方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餐具的容置腔,所述收纳盒的底部为放置面,所述收纳盒通过放置面立式放置,所述盒体包括内盒体和外盒体,所述外盒体套装在内盒体外,餐具放置在所述内盒体中,所述内盒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贯通的沥水孔,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沥水孔中流出液体的集水盒。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餐具收纳盒,在放置方式上做了一定改变,将传统的挂置式或者卧式放置的放置改进为立式放置,这样的方式使得餐具收纳盒的固定方式更加自由,而且由于立式放置对厨房台面等区域的占用面积更小,优势很明显。而且这种立式放置方式,可以使得餐具也相应竖向放置,这样有助于让餐具沥水。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收纳盒的下方设置集水盒,这样可以让容置腔内的液体可以被集中到该集水盒中,以避免将这些液体散流到厨房台面上,需要清理时只要将集水盒取下后统一清理就可以,便于清理。

最后,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包括内盒体和外盒体,其中内盒体和外盒体通过套装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取餐具时,只需要将外盒体取下,就可以将餐具外露出来,拿取的时候非常方便,而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外盒体套上,从而对餐具起到一定程度的防尘防污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盒套装在所述内盒体外。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集水盒套装在所述内盒体上并被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竖向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盒与第一限位台阶相抵限位时,所述沥水孔和集水盒底壁之间存在竖向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外盒体套装在内盒体外并被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竖向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外盒体套装在内盒体外并被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竖向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或第二限位台阶为凸设在内盒体外的环形围壁。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盒、外盒体与环形围壁的外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为封闭腔。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展示的是一种立式餐具收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餐具用的容置腔201,所述收纳盒的底部为放置面,所述收纳盒通过放置面立式放置,正常放置的状态可以参考图1中所示的状态,所述盒体包括内盒体2和外盒体3,所述外盒体3套装在内盒体2外,餐具放置在所述内盒体2中,所述内盒体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201贯通的沥水孔23,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沥水孔23中流出液体的集水盒1。

首先,本实施例的餐具收纳盒,在放置方式上做了一定改变,将传统的挂置式或者卧式放置的放置改进为立式放置,立式放置,可以理解成本实施例的餐具收纳盒,在正常放置时,其竖向高度是大于放置面的横向长度或横向宽度的,这样的方式使得餐具收纳盒的固定方式更加自由,而且由于立式放置对厨房台面等区域的占用面积更小,优势很明显。而且这种立式放置方式,可以使得餐具也相应竖向放置,这样有助于让餐具沥水。

其次,本实施例在收纳盒的下方设置集水盒1,这样可以让容置腔201内的液体可以被集中到该集水盒1中,以避免将这些液体散流到厨房台面上,需要清理时只要将集水盒1取下后统一清理就可以,便于清理。

最后,本实施例中盒体包括内盒体2和外盒体3,其中内盒体2和外盒体3通过套装的方式连接,当用户需要取餐具时,只需要将外盒体3取下,就可以将餐具外露出来,拿取的时候非常方便,而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外盒体3套上,从而对餐具起到一定程度的防尘防污的作用。当然,对于防尘防污的作用可以是来自于顶部防尘,也可以是来自于侧部防尘,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是将容置腔201设置成封闭腔,即外盒体3的顶部也是封闭的,从而起到完全的防尘防污效果。

为了优化集水盒1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中,集水盒1与内盒体2之间也为套装结构,且优选是集水盒1套装在内盒体2的外部,具体可参见图2所示,所述内盒体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21,所述集水盒1套装在所述内盒体2上并被所述第一限位台阶21竖向限位。通过第一限位台阶21来实现集水盒1与内盒体2的竖向限位,这种限位结构较为简单实用。第一限位台阶2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是一环形围壁。由于本实施例中集水盒1是位于最下方,故本实施例中集水盒1的底面即为放置面。

为了预留出储水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盒1与第一限位台阶21相抵限位时,所述沥水孔23和集水盒1底壁之间存在竖向间隙h,具体可参见图3中所示,这部分竖向间隙h的存在,可以提供一定的储水空间,使得集水盒1中的水不会从沥水孔23中返回到内盒体2中,以防二次污染。

为了使得内盒体2和外盒体3之间也形成竖向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盒体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22,所述外盒体3套装在内盒体2外并被所述第二限位台阶22竖向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台阶21和第二限位台阶22,优选是一体结构,即第一限位台阶21和第二限位台阶22是同一个,都是同一个环形围壁,该环形围壁的上端用于与外盒体3竖向定位,该环形围壁的下端用于和集水盒1竖向定位,这样的结构设计,整体上非常紧凑,没有多余的结构特征。

同时,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集水盒1、外盒体3与环形围壁的外表面是平齐的,可以参考图1中展示的,当集水盒1、外盒体3同时套装在内盒体2上时,整个餐具收纳盒近似一个整体的长方体,表面几乎是一体,使得整个产品的整体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将第一限位台阶21和第二限位台阶22设置成同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台阶22和第二限位台阶22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环形围壁,另外,环形围壁也并不局限于与内盒体2表面平齐,或者也不局限于与外盒体3表面平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