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5310发布日期:2021-07-02 19:2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



背景技术:

屏蔽手动双开门的结构是由门框,左门,右门,铍铜簧片,推拉夹具,齿轮齿条传动结构等部分组成;铍铜簧片由具有电磁兼容屏蔽效果的铍铜合金簧片制成,可用来两接触面的空隙的密封,并提供高屏蔽效果,铍铜簧片具有优秀的抗压性和回弹性,和耐腐蚀性,并提供很好的宽频电磁屏蔽效果,特别适用于通讯机柜及电脑,屏蔽室的柜/室门,面板,插拔件的间隙填充。

现有双开门存在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加工难实现,存在导致屏蔽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用于增加宽频电磁屏蔽效果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门和右门,所述左门活动端与所述右门活动端相对设置,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上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门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铍铜簧片,所述左门上与所述右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铍铜簧片,所述左门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第一锁紧部上下对称设置,所述门框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一锁紧部一一对应,以将所述左门锁紧在所述门框上,所述左门上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所述右门上设置有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二锁紧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相配合,以使所述右门锁紧于所述左门上,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锥形插刀,当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闭合时,所述锥形插刀与铍铜簧片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门和所述右门与所述门框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铰接组件,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分别通过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门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链和插销,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铰链,所述插销转动连接在所述门框上,所述铰链与所述插销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门与所述右门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所述铰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锁紧部包括推拉夹具、滚针轴承和活动杆,所述推拉夹具固定连接在所述左门上,所述推拉夹具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滚针轴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扣部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滚针轴承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锁紧部包括连杆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带动所述连杆上下移动,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卡扣部包括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门轴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部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连杆的底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门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内拉手和内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左门与右门关闭时,利用铍铜簧片与锥形插刀相贴合,利用铍铜簧片的抗压性和回弹性,使得铍铜簧片与锥形插刀紧密贴合,确保了宽频电磁屏蔽的效果,并且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锁紧部和第一卡扣部,增加左门闭合时候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卡扣部和第二锁紧部增加右门闭合时候的稳定性,从而更加确保宽频电磁屏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门与右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门框;11、第一卡扣部;111、第一卡块;2、左门;21、第一锁紧部;211、推拉夹具;212、滚针轴承;213、活动杆;22、第二卡扣部;221、第二卡块;222、第二凹槽;3、右门;31、第二锁紧部;311、连杆;312、传动部;313、齿轮;314、齿条;32、内拉手;33、内把手;4、锥形插刀;5、铰接组件;51、铰链;52、插销;6、第一凹槽;7、门轴;8、转动把手;9、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屏蔽手动双开门,包括门框1,门框1相对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门2和右门3,左门2活动端与右门3活动端相对设置,左门2与右门3上分别设置有扶手9,扶手9便于打开或者关闭左门2与右门3,门框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铍铜簧片,左门2上与右门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铍铜簧片,左门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锁紧部21,两个第一锁紧部21上下对称设置,第一锁紧部21包括推拉夹具211、滚针轴承212和活动杆213,推拉夹具211固定连接在左门2上,推拉夹具211的输出端与活动杆213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213的另一端与滚针轴承212固定连接,活动杆213与左门2之间通过若干个直线轴承连接,直线轴承为活动杆213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也减少移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声音,通过推拉上下两侧的推拉夹具211,使得上下两根活动杆213上下移动,当两根活动杆213相互远离时,滚针轴承212卡入第一凹槽6内,门框1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1,第一卡扣部11包括第一卡块111,第一卡块11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与滚针轴承212相适配,第一凹槽6与滚针轴承212相适配指的为滚针轴承212能够卡入第一凹槽6内,第一卡扣部11与第一锁紧部21一一对应,以将左门2锁紧在门框1上,左门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部22,右门3上设置有第二锁紧部31,第二锁紧部31与第二卡扣部22相配合,以使右门3锁紧于左门2上,第二锁紧部31包括连杆311和传动部312,传动部312用于带动连杆311上下移动,连杆311与右门3之间通过若干个直线轴承连接,直线轴承为连杆31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也减少移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声音,连杆3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门轴7,传动部312包括齿轮313和齿条314,齿轮313与齿条314啮合,连杆的底端与齿条314固定连接,齿轮313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8,人工通过转动转动把手8,使得齿轮313转动,齿轮313转动带动齿条314上下移动,通过齿条314使得连杆311上下移动,当连杆311向上移动时,连杆311上的门轴7卡入第二凹槽222内,第二卡扣部22包括第二卡块221,第二卡块221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22,第二凹槽222与门轴7相适配,第二凹槽222与门轴7相适配指的是为门轴7能够卡入第二凹槽222内,左门2与右门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锥形插刀4,锥形插刀4的设置,能够确保铍铜簧片与锥形插刀4相贴合,确保宽频电磁屏蔽效果,当左门2与右门3闭合时,锥形插刀4与铍铜簧片相贴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左门2和右门3与门框1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铰接组件5,左门2与右门3分别通过铰接组件5与门框1铰接,铰接组件5包括铰链51和插销52,左门2与右门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铰链51,插销52转动连接在门框1上,铰链51与插销52固定连接,铰接组件5的设置增加左门2与右门3铰接的稳定性,因左门2与右门3较重,增加对左门2与右门3的支撑力。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左门2与右门3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铰链51,三个铰链51的设置,使得左门2与右门3开闭时更加的稳定。

参照图3所示,右门3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内拉手32和内把手33,内拉手32和内把手33便于右门3的闭合。

工作原理:关门时,左门2双手紧握左门2上的扶手9,用力推动左门2,当左门2关到一定的角度时,使得连杆311上的滚针轴承212与门框1上的第一卡块111接触时即可,然后再推拉上下的推拉夹具211,使其连杆311上的滚针轴承212进入第一凹槽6内,使得门框1与左门2呈锁紧状态;左门2上的锥形插刀4与门框1上凹槽内安装的铍铜簧片接触,接触后使其延续导电从而实现屏蔽;当右门3关闭时,一手握住右门3上的扶手9,一手握转动把手8用力往下压到最大行程后,使得齿轮313转动,带动齿条314和传动连杆311向上移动,使得门轴7卡进左门2的第二凹槽222内,即右门3关闭,右门3上的锥形插刀4与门框1上凹槽内安装的铍铜簧片接触,接触后使其延续导电从而实现屏蔽;右门3上凹槽内安装的铍铜簧片与左门2上的锥形插刀4接触,接触好后使其延续导电从而实现整体的屏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